陪您读完全部圣经
作者:一剪梅
第1天 谷一~二 蔣祖華 第2天 谷三~五 蔣祖華  第3天 谷六~八 蔣祖華 第4天 谷九~十 蔣祖華
第5天 谷十一~十三 蔣祖華 第6天 谷十四~十六 蔣祖華 第7天 得撒洛尼前書 吳素賢 第8天 得撒洛尼後書 吳素賢 
第9天 格前一~四 吳素賢 第10天 格前五~七 吳素賢 第11天 格前八~十 吳素賢 第12天 格前十一~十六 吳素賢
第13天 格後一~七 吳素賢 第14天 格後八~十三 吳素賢  第15天 迦拉達書 吳素賢 第16天 羅一~四 吳素賢
第17天 羅五~八 吳素賢 第18天 羅九~十一 吳素賢 第19天 羅十二~十六 吳素賢 第20天 斐理伯書 吳素賢 
第21天 費肋孟書 吳素賢 第22天 哥羅森書 吳素賢 第23天 弗一~三 吳素賢 第24天 弗四~六 吳素賢
第25天 路一~二 盧琳琳 第26天 路三~四 盧琳琳  第27天 路五~六 盧琳琳 第28天 路七~九 盧琳琳
第29天 路十~十一 盧琳琳 第30天 路十二~十三 盧琳琳 第31天 路十四~十七 盧琳琳 第32天 路十八~二一 盧琳琳 
第33天 路二二~二四 盧琳琳 第34天 宗一~三 盧琳琳 第35天 宗四~七 盧琳琳 第36天 宗八~十 盧琳琳
第37天 宗十一~十二 盧琳琳 第38天 宗十三~十五35 盧琳琳  第39天 宗十五36~十八22 盧琳琳 第40天 宗十八23-二一26 盧琳琳
第41天 宗二一27~二五 盧琳琳 第42天 宗二六~二八 盧琳琳 第43天 瑪一~四 蔣祖華 第44天 瑪五~七 蔣祖華 
第45天 瑪八~十 蔣祖華 第46天 瑪十一~十三 蔣祖華 第47天 瑪十四~十八 蔣祖華 第48天 瑪十九~二二 蔣祖華
第49天 瑪二三~二五 蔣祖華 第50天 瑪二六~二八 蔣祖華     
第1天 谷一~二 蔣祖華
    第1天谷一~二蔣祖華

    【每日讀經】Day1

    聖經章節:谷一~二

    釋義:參閱《對觀福音導論穆宏志神父著》、

    《TheJeromeBiblicalCommentaryEditedbyRaymondE.Brown,S.S.,

    JosephA.Fitzmyer,S.J.,RolandE.Murphy,O.Carm.》

    綜觀:根據當代學者所普遍接受的「二源論」假說,馬爾谷福音應當是三部對觀福音中最古老的一部。這是一部很質樸的作品,詞藻簡單貧乏、敘述「不重句法」,較通俗且是具閃族色彩的希臘文;結構簡明、敘述顯活。

    全書除了序言(一1-13)和疑為後加的附錄(十六9-20)外,以伯多祿明認耶穌這一幕(八27-30)為準,可區分為前後兩部分,第一部份主題是「默西亞的使命」,是關於耶穌公開生活中的言行;第二部分是「人子的秘密」,是關於耶穌的命運,即其苦難、死亡,與復活。

    第一部份「默西亞的使命」,除了前面的序言(一1~13)外,又可區分為三個段落:耶穌和百姓(一14~三6),耶穌和他自己的人(三7~六6),耶穌和門徒(六6~八30)。本日經文為第一個段落。

    本日經文包含了四個小部分:福音的開始(一1-15),召叫門徒(一16-20),葛法翁的一天(一21-45),與法利塞人的五個爭論(二1~三5)。

    福音的開始。馬爾谷在第一節就開宗明義地寫著:「天主子耶穌基督福音的開始」,指出耶穌的真實身份,回答了以下全篇福音將不斷出現的問題:耶穌是誰?即所謂人子的秘密。

    按著馬爾谷的編輯意向,整個敘述是由耶穌的公開生活講起。而這由三件事情作為前導:若翰洗者作為前驅的言行為基督「預備道路、修直途徑」(一3)、耶穌受洗事件、耶穌在曠野裡受試探。當若翰被捕後,耶穌開始公開地實行祂的使命,即「時期已滿,天主的國臨近了,你們悔改,信從福音罷!」這也正是關於整個第一部份「默西亞的使命」的整體陳述。

    葛法翁的一天。馬爾谷喜歡將一些事物記載集中起來,或是在同一個時間,或是同一的爭論(如第二章的爭論),或是同一的形式(如第四章的比喻),葛法翁的一天就是將不同的事件集中在這「一天」的同一時間點的例子。重點在於彰顯耶穌具有不同一般人的德能與權柄,無論是在教訓人、驅魔、或治病。這也吸引了大批群眾的跟隨。

    但這樣的行動也漸漸引起質疑和反感,特別以法利塞人為代表,所謂的五個爭論;其結果是引起法利塞人的仇視與殺機:「耶穌遂含怒環視他們,見他們的心硬而悲傷」(三5),「法利賽人一出去,立刻便與黑落黨人作陷害耶穌的商討,為除滅他。」(三6)

    與主交談:

    「福音」是什麼?基督信仰為我的生命是福音嗎?為什麼?

    面對若翰洗者有力的宣講,反省我該如何在自己生命中「預備上主的道路,修直祂的途徑」?

    耶穌的親近罪人,引起法利塞人的反感。有時我們面對一些「特別」的弟兄姊妹,如犯罪者、離婚者、同性戀者,自己作何反應?是鄙視、逃避、指責嗎?或是試著產生接納的態度?

    文件動作
第2天 谷三~五 蔣祖華 
    第2天谷三~五蔣祖華

    【每日讀經】Day2

    聖經章節:谷三~五

    釋義:參閱《對觀福音導論穆宏志神父著》、

    《TheJeromeBiblicalCommentaryEditedbyRaymondE.Brown,S.S.,

    JosephA.Fitzmyer,S.J.,RolandE.Murphy,O.Carm.》

    綜觀:本日經文是屬於第一部份「默西亞的使命」的第二個段落(三7~六6)。這部分經文描述耶穌的種種作為和人們的反應,而這些反應基本上是盲目的、不能理解耶穌所言所行的,甚至是拒絕耶穌(五17),不信耶穌(六3,5-6)。

    ?起承的經文(三7-12)。三1-6是由第二章開始與法利賽人爭論的第五個。自第七節起開始本段落,馬爾谷以一個關於治病的摘要報導作為前面單元的結束和本單元的開始。(三7-12)這摘要報導顯示出耶穌的言行具有魅力,吸引了許多群眾,甚至超越了加里肋亞的範圍。

    ?召選門徒。(三13-19)耶穌在此召選了十二人,「為同他常在一起」,耶穌將藉此,以言以行(見四、五兩章)來培育他們,為的是後來「派遣他們」(六7)。

    ?群眾的盲目。(三20-35)這個小段落描寫群眾,也包含他的家人,對於耶穌權力來源和其身份的不理解:「他瘋了」(三21)、「他附有貝耳則步」(三22)。值得注意到此處有一個所謂「馬爾谷的三明治」,意即在一段敘述中(三20-21),插入一段額外的敘述(三22-30),然後再回到原來的敘述的手法。這樣子,中間的插入提供了原來敘述的行動所需要的轉換時間。在本段經文是將場景從納匝肋轉換到葛法翁。

    ?耶穌的言-比喻(四1-34);耶穌的行-奇蹟與治病(四35-五43)。耶穌以言以行宣講天國,表達他的使命,就是天國的來臨。

    與主交談:

    ?耶穌召選門徒,是「為同他常在一起」,接受他的培育。我常同耶穌在一起嗎?

    ?耶穌懷抱著傳福音的熱忱,「連飯都不能吃」,我對信仰的看法是怎樣?是守規矩?還是懷有莫大的熱忱?

    ?聆聽耶穌關於天國的比喻,注意體察耶穌行奇蹟、治病的工作。默想天國是否已臨到我的生命中?

    文件動作
第3天 谷六~八 蔣祖華
    第3天谷六~八蔣祖華

    【每日讀經】Day3

    聖經章節:谷六~八

    釋義:(參閱《對觀福音導論穆宏志神父著》、

    《TheJeromeBiblicalCommentaryEditedbyRaymondE.Brown,S.S.,

    JosephA.Fitzmyer,S.J.,RolandE.Murphy,O.Carm.》)

    綜觀:本日經文包含三個部分:第一部份第二個段落的結束(六1-6)、整個第三段落(六6~八30)、以及第二部分的開端。

    前面第二段落的結束(六1-6)。在耶穌巡迴各地,說比喻(第四章)、行奇蹟(第五章)之後,他回到了自己的家鄉,與本段落開頭相呼應,當時「耶穌到了家」(三20)。這些本鄉的人,對耶穌的言論與奇能表示懷疑,耶穌的職務在此無法發揮,這也象徵性地表達出第二段落的結論,耶穌的傳教工作並不被接受,特別是「他自己的人」。

    由六6開始的第三段落,如同第一段落,是由許多不同的小單元組成的。第六章:派遣門徒、增餅奇蹟和步行水面,最後加上一個馬爾谷的摘要。在派遣門徒與增餅奇蹟的場景轉換中我們又可以見到一個「馬爾谷的三明治」,關於黑落德殺害若翰洗者的敘述,這也預告了耶穌死亡的命運。

    第一次增餅奇蹟和步行海面在四部福音中都是同一個單元,這單元應該有其古老的傳統,而在不同的福音中各有所調整。最後摘要敘述革乃撒勒人對於耶穌的狂熱,當然這並不代表真正的信仰。

    第七章的小單元有:與法利塞人關於潔淨與否的爭論、兩個奇蹟(客納罕婦人的女兒和聾啞人),最後是37節的摘要,見證耶穌行事的偉大,「他做的一切都好。」。

    在前兩章耶穌大顯神威,吸引了許多人的背景下,第八章開始進入第一部份的尾聲。首先是象徵著聖體聖事的第二次增餅奇蹟(八1-10),接著是法利塞人要求徵兆、門徒們在船上並不明白增餅的象徵意義,這些「有眼看不見」的情境,藉著貝特賽達瞎子被治癒的故事表達出來。

    這個治癒的故事,在馬爾谷的安排下,成為一個比喻。在這個故事中,瞎子被覆手兩次。第一次使他看見,但看不清楚,就像福音第一部份中門徒的情況,看到耶穌的行為卻不瞭解;這還要等到福音第二部分,當耶穌受苦、死亡並復活之後,他們才能真看清楚。

    整個第一部分「默西亞使命」的結論。從馬爾谷福音的角度來看,耶穌傳教的使命基本上是失敗的:第一段落的結局是引起法利塞人的仇視,第二段落的結局是引起自己人(同鄉)的懷疑與反感,第三段落與門徒間的結局似乎好些,伯多祿認出耶穌的身份,但事實上又隨即否認了祂的使命、十字架的使命。

    伯多祿明認耶穌(27-30)。這是第一部份與第二部分轉折之處。關於耶穌是誰的話題,伯多祿的宣信在第一部份結束時給予讀者一道曙光,又開啟了第二部分。當然,伯多祿的宣信與他的理解之間還有距離,伯多祿還需要耶穌進一步的教導。

    第八章的最後一段,已經進入馬爾谷福音的第二部分,關於「人子的命運」。耶穌在此首次預言受難,伯多祿對此抗拒(31-38),福音已經進入關鍵的、關於十字架的道理了。

    與主交談:

    我看見耶穌的大能嗎?我的生命曾被祂影響與改變嗎?

    在與耶穌的來往中,我看見了什麼?看到奇蹟、言論之下的福音真義嗎?還是我「有眼看不見,有耳聽不見嗎」?

    耶穌為我是誰?

    文件動作
第4天 谷九~十 蔣祖華
    第4天谷九~十蔣祖華

    【每日讀經】Day4

    聖經章節:谷九~十

    釋義:(參閱《對觀福音導論穆宏志神父著》、

    《TheJeromeBiblicalCommentaryEditedbyRaymondE.Brown,S.S.,

    JosephA.Fitzmyer,S.J.,RolandE.Murphy,O.Carm.》)

    綜觀:福音的第二部份是「人子的秘密」,默西亞的受苦。在第一部份開始不久的第三章,藉邪魔之口已說出「你是天主子」(三11-12),在其結尾,伯多祿明認耶穌為「默西亞」(八29)。這兩個名號都能正確地表達耶穌的身份,但這身份所具有的內涵-受苦,則不被門徒所理解。這受苦的默西亞/人子,將在第二部分被耶穌所介紹並實踐出來。

    本日經文是第二部分的第一段落,主軸是耶穌三次預言苦難。(包含八31-33計算,共為三次預言苦難)這三次預言有相同的格式:先是耶穌預言,接著門徒抗拒,然後耶穌針對門徒教導。在每次預言之間,則插入其他的小單元。

    首次預言苦難是在前日讀經的最後部分(八31-九1),在第九章開始則插入耶穌顯聖容和治好癲癇症兒童兩段事蹟。

    第二次預言苦難(九30-十31)。在這段落裡,馬爾谷將他所認為重要的教訓收集成一系列的教導:服務而非尋求首位的態度(九33-35)、天國的包容性(九36-41)、拒絕犯罪的決心(九42-48)、要如同火和鹽(九49-50)關於婚姻與離婚(十1-12)、天國是為小孩子的(十13-16)、最後是富貴人難進天國的故事(十17-30)。

    第三次預言苦難。這是最後也是最詳細的一次苦難預言。當然門徒還是不懂「飲爵」或「受洗」的含意,耶穌最後總結天國的精神和他的十字架精神在這句話:「人子不是來受服事,而是來服事人,並交出自己的性命,為大眾作贖價。」(十45)

    朝向耶路撒冷旅程的最後一幕是在耶里哥治癒了巴爾提買(十46-52)。在即將來到耶城的痛苦場景之前,馬爾谷為讀者準備了這正面而懷有信德的一幕。後來的基督徒讀者,若是同巴爾提買般地呼喊:「耶穌,達味之子,可憐我吧」他們將聽到耶穌說:「去罷!你的信德救了你。」

    在這一幕的陪襯下,馬爾谷的讀者將跟著耶穌進入耶路撒冷城,目睹他的苦難。而「瞎子…就在路上跟著耶穌去了」(十52)。

    與主交談:

    耶穌曾三次預言自己的苦難,可惜三次門徒們都無法接受這樣的道理。藉著門徒的經驗反省我們自己,現在如果我是門徒,我會願意接受耶穌苦難的道理嗎?

    耶穌也召喚門徒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隨他。我的態度呢?

    面對生命中的痛苦,我是否能拋開面子,如同巴爾提買般地呼求耶穌的憐憫?
第5天 谷十一~十三 蔣祖華
    第5天谷十一~十三蔣祖華

    【每日讀經】Day5

    聖經章節:谷十一~十三

    釋義:(參閱《對觀福音導論穆宏志神父著》、

    《TheJeromeBiblicalCommentaryEditedbyRaymondE.Brown,S.S.,

    JosephA.Fitzmyer,S.J.,RolandE.Murphy,O.Carm.》)

    綜觀:本日經文是福音後半部份的第二段落,主題可以定為「耶穌在耶路撒冷」,記述耶穌最後幾天在耶京的所行所言。重點是兩方面,一是對於猶太當權者的最後教訓或警告,二是耶穌自己的十字架命運,而兩者又是相關連的。

    開場:耶穌榮進耶京(十一1-11),受到「達味之國」,默西亞君王式的歡迎。

    耶穌對當權者的「審判」。在開場之後,馬爾谷似乎將耶穌在耶京的活動安排在「三天」之中(十一12,20,)。這三天裡,耶穌是相當主動的、活躍的:第一天以君王之姿進入耶京,並「到聖殿裡,周圍察看了一切」。第二天詛咒無花果和潔淨聖殿,都是以象徵性的行動表達耶穌對當權者的審判,衝突逼向最高點:「司祭長和經師聽了,就設法要怎樣除掉他。」(十一18)

    第三天首先接續第二天詛咒無花果的描述,並引出一段關於信德的教訓。這段教訓相似於瑪竇福音中天主經的教訓。接著便是面對公議會組成了司祭長、經師和長老的質問。耶穌一方面拒絕直接回答他們,另一方面卻以「惡園戶的比喻」真正地開釋他們。這裡也提出耶穌對自己身份的瞭解:「主人還有一個,即他的愛子」(十二6)。

    接下來是三個惡意或善意的爭論。納稅的問題(十二1-17)、復活的問題(18-27)、最大的誡命(28-34)。

    默西亞為達味之子的問題(十二35-37)。這段經文很彰顯耶穌對自己默西亞超越性的身份的理解,也可說是對自己天主子身份的理解。

    指摘經師(十二37b-40)和稱讚窮寡婦(41-44)。

    末世言論(十三1-37)。本章除了33-37節資料為馬爾谷所獨有外,其餘皆與瑪竇福音二四章1-36相同。

    與主交談:

    耶穌是君王。我在生活中,是否意識到祂是我的君王,而朝拜祂?是否向祂歡呼,將自己的衣服鋪在路上(代表卑恭和委順),讓祂行走?

    我生活行事中是否結出果實?我的內心是天主的聖殿,它是否潔淨?

    面對耶穌對於有權力者的指責,讓我反省自己,是否將天主給我的天賦和恩惠,視為我自己的產業,甚至把持不捨,而妨礙了天主的旨意?

    文件動作
第6天 谷十四~十六 蔣祖華
    第6天谷十四~十六蔣祖華

    【每日讀經】Day6

    聖經章節:谷十四~十六

    釋義:(參閱《對觀福音導論穆宏志神父著》、

    《TheJeromeBiblicalCommentaryEditedbyRaymondE.Brown,S.S.,

    JosephA.Fitzmyer,S.J.,RolandE.Murphy,O.Carm.》)

    綜觀:本日經文是馬爾谷福音的尾聲,記載耶穌的苦難與死亡(十四~十五),加上十六章復活的記述(十六1-8)以及或為後加的附錄。

    十四、十五兩章是耶穌苦難的記述。可以區分為幾個單元的場景。首先是開始的陰謀(十四1-2)與背叛(十四10-11),中間插入是極富象徵傅油(默西亞是指受傅油者)的一幕。這是陰暗背景下的默西亞傅油禮,指向他的死亡。

    接著是十字架的預備階段。包括1.最後晚餐(12-21)和所謂的「建立聖體聖事」(22-25),這可比為「聖事性」的準備;2.經過由晚餐廳到橄欖山的路程(這時預言伯多祿三次背主),進入祈禱的準備,「山園祈禱」(32-42)。

    苦難記述(十四43-十五47)。由被捕開始(十四43-53),經過審判(十四53-十五15,中間插有伯多祿背主),到被凌辱、行苦路(十五16-28)、死亡(29-41)、埋葬(42-47)。耶穌到死亡是孤獨一人的,這是馬爾谷所強調的,門徒們既不瞭解,也無法堅持到底,只好四散。

    復活記述(十六1-8)。宣佈復活的喜訊,非常簡單的描述,記述止於「(婦女們)什麼也沒有給人說,因為他們害怕。」(十六8)

    附錄,可能為增補的章節(十六9-20)。古老手抄本並無的這段經文,目前聖經學家們公認是屬於後加的增補。不過該記得這段經文仍是屬於聖經正典。增補原因可能是為補充原來較為消極的結尾。

    與主交談:

    藉著閱讀今日的經文,特別是經過一個預備的過程:傅油、最後晚餐、山園祈禱,試著與我們基督徒的聖事生活相連結,好使聖事真的成為面對基督死亡事件,一個活生生的紀念。

    默想馬爾谷原來的結尾,一個很「低調」的復活記述。這其中有什麼隱含的深意?

    最後的增補,給我們一道充滿福傳熱情的燦爛陽光。我的信仰也是這樣的依靠對耶穌復活的信仰而如此燦爛嗎?
第7天 得撒洛尼前書 吳素賢
    第7天得撒洛尼前書吳素賢

    【每日讀經】Day7

    聖經章節:得撒洛尼前書(全)

    釋義:參閱《伴你讀保祿》,黃懷秋著

    綜觀:保祿書信導言

    近代釋經學確定,保祿創作權不加質疑的保祿書信共有七封,它們依照時間順序分別為《得撒洛尼前書》、《迦拉達書》、《格林多前書》、《格林多後書》、《羅馬書》、《斐理伯書》及《費肋孟書》,在此為了閱讀方便,我們將《得撒洛尼後書》也放進來一起讀。至於《希伯來書》本身是大司祭的基督論與典型的保祿基督論有所不同,不考慮放在此列。其他的六封書信並非表示它們一定不是保祿的作品,它們多少都和保祿本人或保祿的傳統有關,只是它們的保祿創作權受到質疑。這些作品與保祿書信的距離,依照由遠到近的排列可能次序為:「牧函:弟茂德前、後書、弟鐸書」—《厄弗所書》—《哥羅森書》—《得撒洛尼後書》。

    前期書信:《得撒洛尼前書》主曆51年

    大書信:《迦拉達書》主曆54或55年

    《格林多前書》主曆56或57年

    《格林多後書》主曆57或58年

    《羅馬書》主曆57~58年

    獄中書信:《斐理伯書》主曆55或56年

    《費肋孟書》主曆55或56年

    《得前》是新約中最古老的作品。這封書信結構簡單,可分為二部分,前段為教義理論,後段為倫理、規勸。理論部分:宗徒的辯護、教會的困難和迫害、宗徒的再來。倫理部分:成聖的勸導、末日的勸導、最後勸導。

    理論部分:宗徒是被天主考驗合格而受委託傳福音的人,像父母一樣,以天主的愛來愛教會。教會經常受到猶太人的迫害,因而也派遣弟茂德去鼓勵得城的人,得到他們信仰堅固的回音。

    倫理部分:保祿勸勉教友要戒避邪淫,努力成聖。關於末日的勸導,希望教友醒悟祈禱,作為白日之子,準備迎接主的日子來臨。

    與主交談:

    我是否曾有親友過世的經驗?我真的相信「肉身之復活」嗎?

    我記得有哪些聖經章節提到有關於醒寤祈禱的比喻或勸言?我最喜歡哪一段,為什麼?

    大眾傳播媒體和網路充斥著許多資訊,其中也有許多錯誤不當的訊息,我是否曾意識到其中有與耶穌教導相違背之處?

    文件動作
第8天 得撒洛尼後書 吳素賢 
    第8天得撒洛尼後書吳素賢

    【每日讀經】Day8

    聖經章節:得撒洛尼後書(全)

    釋義:參閱《宗徒書信主題介紹》,穆宏志著

    綜觀:關於《得前》所提的「主的日子的來到」,《得後》糾正一些有關主的來臨的錯謬思想,並嚴厲指責不務正業、不照宗徒訓誨行事的人。

    致候詞(一1-2):傳統式的致候詞。

    稱讚與鼓勵(一3-12):稱許得城教會受迫害為主受苦,信德增進,愛德增加。

    第一個勸告(二1-12):不要因為主的日子來臨而驚慌失措。預言主耶穌來臨前必有背叛之事將發生,指出有不少信友將失落信德、背棄天主。主耶穌基督必會消滅喪亡之子。

    第二個勸告(二13-三5):勸信友應堅忍、努力向善。

    第三個勸告(三6-12):規勸閒蕩的弟兄,效法保祿自己日夜辛勤工作。並且勉勵弟兄行善不可倦怠。

    與主交談:

    在這多元宗教的社會下,我最容易受到的宗教上的誘惑有哪些?

    我擔心世界末日來臨嗎?那麼我怎樣迎接與準備?

    在我信仰生活中,從天主、他人所領受的恩典與自己對他人的服務,二者間平衡嗎?
第9天 格前一~四 吳素賢
    第9天格前一~四吳素賢

    【每日讀經】Day9

    聖經章節:格前一~四

    釋義:參閱《伴你讀保祿黃懷秋著》、《信仰旅程NO.35思高聖經學會出版》

    綜觀:按照結構的劃分,格林多前書總共討論六個主題:分黨分派的不當(一~四)、三件倫理的敗行(五~六)、婚姻和獨身(七)、吃祭肉的問題(八~十一)、基督徒的崇拜(十一2~十四)、末日的復活。整體而言,格前談到耶穌基督因十字架的的德能帶給人的救贖,祂也是戰勝死亡而復活,是原始、是終末的基督。這個奧秘的身體,由基督為首,基督徒成了肢體,在這個聖潔的身體內,成了聖神的宮殿,所以人不該犯罪玷污這身體,而要應用身體光榮天主。聖神顯示在外就是神恩,但是懷有基督的心意—「愛」,更大過於奇恩,保祿高舉平凡。基督與肢體是一體,傷害教會就是傷害基督,分裂教會也就是分裂基督。因此,我們發現保祿從兩方面來討論聖神宮殿,就是教會的團體面,及個人面。聖神住在教會整體中,也住在個別的基督徒之內,前者要求教會至一性,後者則要求教會聖潔。

    分黨分派的不當(格前一~四)

    點出問題(一10-12):格林多人的黨派之爭。

    第一次斥責分黨派的不當(一13~二16):分黨分派模糊了救恩的焦點,把人放在天主救恩的位置。十字架,天主的德能相對於人的愚妄。

    第二次斥責分黨派的不當(三1~四13):嫉妒、紛爭屬血肉,相反聖神。宗徒以建築師的身份在基督的根基上建築,將來各人的工程必要顯明。信友的身體是天主的宮殿,不容毀壞,一切屬於信友,信友屬於基督,基督屬於天主。最後的審斷在於天主。

    結論(四14-21):保祿最後勸勉格人效法自己。

    與主交談:

    我對於基督宗教的分裂,有什麼認識與了解?我對此的意見為何?

    我是否曾在教會內看見或經歷過分黨分派的情形?保祿的教導對我有幫助嗎?

    我覺得自己的身體是聖潔的嗎?我是否曾經侵犯損害自己的兄弟姊妹呢?
第10天 格前五~七 吳素賢
    第10天格前五~七吳素賢

    【每日讀經】Day10

    聖經章節:格前五~七

    釋義:參閱《伴你讀保祿黃懷秋著》、《信仰旅程NO.35思高聖經學會出版》

    綜觀:保祿就三件倫理上的敗行:格林多教會亂倫行為、訴訟行為、與娼妓結合,提出他的教導,教導信友如何重視基督徒與主的關係、身份,善用身體,以光榮天主。接著回答婚姻和獨身的問題,保祿推崇獨身,但就一般婚姻,勸勉人已婚者,不可虧負對方。

    三件倫理上的敗行(五1~六20):首先,針對有人與繼母姘居之亂倫(五1-13)的事實。應採取之對策為從團體中除去,勸導信友度聖潔生活,有如無酵餅,除淨酵母。若只是公開自稱為基督徒,仍淫蕩、貪婪、拜偶像、酗酒等,則應開除其教籍。接著,有關信友間的爭訟(六1-11),在外教人前提訴。指責基督徒是預定為審判世界的,所以信友間不當爭訟,應度聖潔生活,如此才能度天主的國。最後,有關與娼妓結合(六12-20),凡屬於基督的人都是基督身體上的肢體,預定為復活的。因此信友的身體是神聖的,性的淫亂行為直接褻瀆身體,因此基督徒應遠避淫亂,以自己的身體來光榮天主。

    婚姻和獨身的問題(七1-40):關於婚姻,保祿認為不婚最好(適用於未婚者),為免淫亂可以結婚。既結了婚,不可彼此虧負。有關信教前的混合婚姻,配偶中一方為信友,一方不是,不信的一方可因信的一方而成為聖潔;或不信的一方求離去,信的一方的婚姻就不受拘束,可再行婚嫁。保祿推崇獨身,但也認為各人就其蒙召而生活。

    與主交談:

    我是否以身為「基督徒」的身份為榮,謹慎自己的言行?

    在日常生活中,我寧願吃虧,成就他人,或是為自己的權益爭取到底?

    在性的價值觀混亂的社會中,我怎樣認清性的正確知識?怎樣保護自己的(未婚、已婚)貞潔生活?
第11天 格前八~十 吳素賢
    第11天格前八~十吳素賢

    【每日讀經】Day11

    聖經章節:格前八~十

    釋義:參閱《伴你讀保祿黃懷秋著》、《信仰旅程NO.35思高聖經學會出版》

    綜觀:吃祭肉的問題:保祿在吃祭肉的主題上,談論愛德與自由。保祿指出吃祭肉本身無好壞,但為有些良心軟弱認為吃祭肉不妥的人,在其面前信友應為了愛德不吃祭肉,立好的榜樣。又舉證自己雖有宗徒之實,卻放棄可享用之宗徒權利,為的是對軟弱的人,成為軟弱的,為救他們的靈魂。並舉例舊約淫亂背叛天主所受的懲罰。總之,保祿勸勉他們重視大眾的利益,勝過個人的利益。

    吃祭肉的討論(八1-13):在理智上,信徒皆知世上只有天主是唯一的真神,但為了愛德,把知識放一邊,以愛德救軟弱的人的靈魂更重要。

    保祿舉例為愛德放棄權利的例子(九):保祿自己身為宗徒,不接受教會的奉養,放棄宗徒權利的最終目的事為了最終的獎賞。

    舉例以色列人的歷史(十1-13):重述以民出埃及,在曠野的故事,因此不可淫亂試探天主。自以為有知識的人,尤其該小心。

    再論祭肉的事(十14-33):不可拜邪神、參與外教神壇,吃祭肉使我們有分於邪神。為了愛德的原則,可吃市場買的肉,或無信仰的人宴請的肉,若有引人疑問的狀況吃祭肉,則為了愛德,不可立壞榜樣,不可吃。

    與主交談:

    為了愛德,我是否願犧牲自己的權利(優惠、特權)?

    我是否常抱怨,為自己的過錯找藉口?

    我是否願意為了愛主、愛人,去接近教會以外的人?
第12天 格前十一~十六 吳素賢
    第12天格前十一~十六吳素賢

    【每日讀經】Day12

    聖經章節:格前十一~十六

    釋義:參閱《伴你讀保祿黃懷秋著》、《信仰旅程NO.35思高聖經學會出版》

    綜觀:這幾章論及基督徒的崇拜中婦女蒙頭、餐禮等待、神恩順序、神恩聚會的順序、末日人的復活問題。

    基督徒的崇拜(十一2~十四):

    婦女聚會該蒙頭(十一2-16):女人為了有屬於權下的標記,應當蒙頭。但在主內,新約時代,男女的地位平等且互補。

    主餐禮時該互相等候(十一17-34):保祿斥責信徒聚會時有人吃飽,有人飢餓,顯出分裂的情況,勸告在生活上的共融與禮儀時的共融是相同重要的,無共融之心,不能領共融的身體,因此,該彼此等候。

    神恩問題(十二~十四):

    論各種神恩(十二1-31):一切的神恩出於同一個主,不同神恩的人不能有所抵觸。教會有如同一個身體,卻有許多的肢體,肢體互相補充,共存共榮。

    更大的恩賜(十三1-13):愛超越語言、先知、知識、信心、施捨,甚至捨命。保祿並說明愛的本質與愛的永存不朽性。

    論語言之恩和先知之恩(十四1-25):闡釋先知之恩大於語言之恩,因為先知之恩能建立團體,帶領人朝拜天主;語言之恩無法建立他人,除非有解釋之恩。

    神恩性的聚會(十四26-40):在神恩性的聚會中,一切為建立而行,遵守次序。

    末日的復活(十五):

    基督的復活(十五1-19):眾多的證人可以證明耶穌基督真的復活了。

    基督和基督徒的復活(十五20-34):天主使萬物屈服於基督之下,基督是復活的初果,然後就是基督再來屬於基督的人。

    復活後的身體(十五35-49):以種子為例,說明天主既可以使種子成長出來的與原來種子完全不同,人的復活也與現在的身體不同。進入永生,身體有所改變。

    奧秘的事(十五50-58):可朽壞的身體不能承受天國,在末日,死者復活,生者改變,穿上不可朽壞的。基督已戰勝死亡,信友應堅定不移。

    結論(十六):關於捐款,保祿、弟茂德、阿頗羅的行程。勸告、問候、祝福。

    與主交談:

    我的日常生活與宗教禮儀所行是否一致?如何改善?

    我羨慕擁有神恩的人嗎?如果我擁有神恩,我是否也有相稱的愛德?

    我對末日的希望是怎樣?樂觀其成?或是恐懼害怕?
第13天 格後一~七 吳素賢
    第13天格後一~七吳素賢

    【每日讀經】Day13

    聖經章節:格後一~七

    釋義:參閱《伴你讀保祿黃懷秋著》、《信仰旅程NO.35思高聖經學會出版》

    綜觀:保祿在整個格林多人後書中,強烈地捍衛自己身為宗徒的正權性、此職務的光榮、苦難,及和平的使命。希望從前與格城的種種誤會冰釋,鼓勵格城信友信德堅固。

    致候、感恩:

    在苦難中的得到由基督來的安慰,在亞細亞一切依靠那使人復活的天主。

    回溯一連串事件(一12~二13):

    保祿陳述他原要拜訪格城,又改變計畫不去,為表明自己對他們的愛,於是寫了淚函,也為那得罪保祿的人請求大家的寬恕。

    論宗徒性(二14~六10):

    新盟約的職務(三4~四6):保祿首先感謝天主賜予他宗徒職務,說明格城信友是保祿的薦書。保祿自以為是新盟約的服務員,且新盟約的職務比舊盟約的職務更加有光榮。

    宗徒的苦難和光榮(四7~五13):身為宗徒面對苦難所擁有的力量是個弔詭,有如瓦器中保存寶貝。耶穌基督的復活是宗徒對未來的支柱,生死都為討主喜悅。

    和平的職務:(五14~六10):宗徒由於基督自己與世界和好,承擔了和平使者的職務,勸誡世人悔改。

    和解後的喜悅(六11~七16):

    保祿的請求(六11~七3):請求格城信友敞開心門,與不信的人斷絕關係,潔淨自己,接納宗徒。

    與格城人和解後的喜悅(七4-16):從弟鐸處得知格城信友願與保祿和解,得到很大的安慰,也放心了。

    與主交談:

    當我陷入困難中,我第一個會想找誰支援?天主會是第幾個順位?

    當我承擔一個服務的職務,能否忍人之不忍,和顏悅色接受別人的挑戰?

    我願意主動寬恕別人有意或無意對得罪自己的行為嗎?

    文件動作
第14天 格後八~十三 吳素賢 
    第14天格後八~十三吳素賢

    【每日讀經】Day14

    聖經章節:格後八~十三

    釋義:參閱《伴你讀保祿黃懷秋著》、《宗徒書信主題介紹穆宏志神父著》

    綜觀:保祿勸勉格城信友要為耶路撒冷教會熱烈捐款,因為天主會大量回報他們。至於面對假宗徒的挑釁,保祿自娛娛人式的誇耀自己的軟弱,以回應假宗徒的誇耀神恩、功勞。

    勸募捐款(八~九):

    保祿舉薦馬其頓教會熱烈響應為耶路撒冷教會捐款事宜,勸勉格城信友也效法他們,並且囑咐信友善待被派遣去格城的弟鐸及兩位弟兄。保祿並督促信友備妥款項,激勵他們大量播種者,也要大量收穫。募捐,不但補足聖徒的貧困,也叫更多的人感謝天主。

    真假宗徒(十~十三)

    回答旁人的指控(十1-18):面對格城教會有一群保守主義者破壞保祿的福傳工作,並否定其宗徒地位,保祿說明自己的權柄不但來自天主,自己也本著耶穌基督的溫和良善在信友中工作。至於其行使權威並未超越他的宗徒權限,只在天主所給的範圍內誇耀。

    愚人的自誇(十一~十二):

    誇耀不求報酬(十一1-15):面對假宗徒誇耀自己的神恩、功勞,保祿則誇耀自己為教會服務不求報酬。

    誇耀來源、身份、軟弱(十一16-33):保祿聲稱自己若與假宗徒比較,也是希伯來人,也是亞巴郎後裔,論勞碌、監禁、拷打、經歷死亡,都是家常便飯。相對於神秘經驗等有能力的事,更應要誇耀的是在自己的軟弱中彰顯天主的大能。

    誇耀神秘經驗(十二1-10):論及自己的神秘經驗,保祿不認為應向人述說,無關於福傳。

    自辯與勉勵(十二11-21):保祿辯護凡宗徒的記號應有的堅忍、徵兆、奇蹟和異能他都有,其實他這樣說明的原因是為了建樹信友。

    與主交談:

    我是否願意慷慨地捐款給教會?

    我喜歡別人知道自己的成就嗎?我是否有意無意的表現自己和天主的關係很好?

    為了信仰,我是否願意吃苦、冒險?
第15天 迦拉達書 吳素賢
    第15天迦拉達書吳素賢

    【每日讀經】Day15

    聖經章節:迦(全)

    釋義:參閱《伴你讀保祿黃懷秋著》、《信仰旅程NO.36思高聖經學會出版》

    綜觀:迦拉達書整個書信的主旨在於「因信成義」的信仰。整個的結構以因信成義為中心,前面鋪陳為致候詞、因信成義的歷史回溯,接著闡述其教義,最後才是倫理的勸導。

    三件歷史的回溯:

    首先,因信成義的道理來自天主的啟示(一11-16)。接著說明他講述的因信成義與耶路撒冷的宗教領袖理念不謀而合(二6-10)。最後提起安提約基雅的伯多祿事件(二11-14)。

    因信成義的教義陳述及各方的論證:有關因信成義的題旨(二15-21),「信仰」就是接受基督,相信耶穌基督是天主生命的唯一來源,「成義」就是天主將自己的生命賜予人,即基督復活起來的生命。

    各方論證:

    迦拉達人的經驗(三1-5):反問成義的基督徒本身的經驗從法律或從靠信德開始?當然是從信德開始。

    亞巴郎的例子(三6-9):亞巴郎乃信德之父。

    引經據典(三10-14):原來「遵行法律的,必因此獲得生命。」但天主恩許給亞巴郎後裔基督的祝福,大於法律,。

    常規習俗(三15-18):人之習俗而言,「立遺囑」不可更改,天主的許諾更是。

    法律的功效(三19-25):罪人被禁錮在法律下等待信仰的來臨。法律的功效,只是啟蒙師,等信仰一來到,我們就因信仰而成義。

    基督徒的平等自由(三26-29):領洗後。每個人都享同等的地位,即屬於同一身體的不同肢體,是恩許的繼承人。

    從倫理而論(四1-7):基督徒在現世已經享有與天主共融,成為天主子女的權利,但是成義更使他成為在天上與天主過圓滿的天主性的生活的承繼人。

    迦人的過去與現在(四8-11):保祿惋惜他們又再次地遵守無用的猶太人禮儀法律,甘為奴隸。

    與保祿的關係(四12-31):保祿以亞巴郎兩個兒子作為比喻:哈加爾所生的為奴的盟約及按照恩許撒拉所生的依撒格的自由盟約。

    倫理的勸導:

    基督徒生活的特色(五1-15):以自由與奴隸作為對比,不要自甘為奴,做真正的自由人,但自由卻不要以放縱為藉口。

    基督徒生活的原則(五16-25):自由的基督徒生活產生聖神的善果,至於本性的惡帶來顯然意見的罪惡。

    基督徒生活的法律(六1-10):要隨從聖神行事以獲得永生。

    與主交談:

    在我的信仰中什麼帶給我真正的自由?

    為跟隨耶穌基督獲得自由,我該捨棄哪些個人的私慾?

    我在生活中是否活出聖神的效果(仁愛、喜樂、平安、忍耐、良善、溫和、忠信、柔和、節制)?
第16天 羅一~四 吳素賢
    第16天羅一~四吳素賢

    【每日讀經】Day16

    聖經章節:羅一~四

    釋義:參閱《伴你讀「保祿」》黃懷秋著

    綜觀:教義部分,羅馬書主要在闡釋因信成義的議題,由於天主的正義,罪人因信成義,其效果就是自由,不再死亡,離棄自我,不再成為罪惡的奴隸。並由於聖神,可引導基督徒隨從神性不隨從肉性生活。最後猶太人先前與主的盟約是否得救?天主有其自由意志,同時天主也要救贖所有的人,因此猶太人終將整體獲救。倫理的教導,就個人部分呼籲獻上自己做祭品,及團體間友愛的關係,提出愛是法律的滿全。並且描述強者對弱者的愛德,應效法耶穌,擔待別人的軟弱。最後是保祿的行程。

    因信成義的工程(一16-四25):

    天主正義的福音(一16-17):因信成義的基礎在於天主。

    人人都犯了罪(一18-三20):外邦人的罪惡可分為對天主的不敬,與人與人間的罪惡:不義、毒惡、貪婪﹍等。猶太人的罪在於知法犯法,天主的名因他們在異民中受褻瀆。結論是人人都犯罪。

    亞巴郎因信成義(三21-四25):人人都犯罪,也都藉由耶穌基督的救贖功勞得以成義。接著以亞巴郎因信成義的例子,說明他未受割損前已成義,而亞巴郎是所有信者之父,天父對亞巴郎的恩許藉著恩寵給予他及其後裔,因此亞巴郎的經驗可成為所有基督徒的經驗。

    所以天主以自己的正義的能力,使罪人因信成義。

    與主交談:

    我是否相信即使是犯罪多端的惡人,只要他信主,都可能在天主內稱為義?

    我最近能覺察出內在狀況:例如高傲、自誇、挑剔惡事、無情的、不慈的傾向?

    我相信自己、別人都可以不因守法律,而是相信主耶穌而成義嗎?
第17天 羅五~八 吳素賢
    第17天羅五~八吳素賢

    【每日讀經】Day17

    聖經章節:羅五~八

    釋義:參閱《伴你讀「保祿」》黃懷秋著

    綜觀:因信成義的基督徒,實以基督為長兄,同為天主的子女。身為基督徒的恩寵在於:不再死亡、不作罪惡的奴隸、脫離法律的束縛,從內心喜悅天主的法律、由於聖神的內居。由於經驗天主子女的生命,所以與基督一同受苦,一同受光榮,效果是成聖,結局是永生。

    因信成義的效果(五1-八39):

    因信成義的基督徒的恩寵境界(五1-11):因信成義的基督徒分享天主的光榮,甚至在磨難中也歡躍!藉著耶穌基督,也歡悅於天主。

    因信成義的效果(五12-八39):

    1.在人類歷史上,除去罪惡不再死亡(五12-21):因原祖亞當厄娃所犯的罪帶來的原罪,與基督帶來的恩寵不可相比,因基督豐厚的恩寵大過這罪。

    2.在個人生命中,離棄自我,不作罪惡的奴隸(六1-23):受過洗禮的基督徒,已死於舊我,並且活於基督,因此不再將肢體獻給罪惡作奴隸,至於獻給天主作奴隸,效果是成聖,結局是永生。

    3.脫離法律的束縛,從內心喜悅天主的法律(七1-25):論及法律、死亡與罪惡的關係,法律與罪的關係:法律引誘人內心蠢蠢欲動的犯罪傾向,犯罪導致生命死亡。基督徒已死於罪惡,脫離法律的束縛,但是以新的心神侍奉天主,從內心喜悅天主的法律。

    4.由於聖神的內居,經驗天主子女的生命(八1-39):在基督內的人脫離死亡,擁有聖神的生命,成為天主的子女。聖神在基督徒內以嘆息代為轉求天主,其福份在於與主一同受苦,一同分享光榮。

    與主交談:

    我認為自己的罪大過基督的愛?或基督的愛大過我的罪,可完全得赦免?

    我能意識到個人現世信仰生活的品質,密切地關係到永生的結局?

    我願享受基督的光榮嗎?那我是否願如同基督背起生活中的十字架?
第18天 羅九~十一 吳素賢
    第18天羅九~十一吳素賢

    【每日讀經】Day18

    聖經章節:羅九~十一

    釋義:參閱《伴你讀「保祿」》黃懷秋著

    綜觀:到底未來以色列人在天主的救恩計畫中,命運將會是如何呢?就天主的自由意志而言,天主可行祂所要行的。然而以色列人想追求信仰,是很容易的。最後以色列人必然不會被遺棄,天主既然可使野生的枝條外邦者歸化,也能使以民回到天主的救恩計畫中。

    因信成義引發的問題(九~十一):因愛讓罪人成義的天主會放棄猶太人嗎?

    天主的自由意志與威權(九1-33):保祿提出三個舊約的例子:亞巴郎由其妻撒辣得到兒子依撒格為後裔、若瑟的小兒子雅各伯得到其父親的長子的降福、天主對梅瑟表示自己的絕對意志:「我要恩待的就恩待」,以上說明天主召選的自由。無人可抗議天主的決定。

    以色列人的罪過(十1-21):保祿憂心自己的同胞追求因法律得到的正義,不憑信仰,只憑行為,拒絕福音。其實「凡呼號上主名號的,必然獲救」,獲得信仰很容易,但他們卻得不到。

    以色列人中必整體獲救(十一1-36):以色列人不會被天主遺棄,由於他們迫害保祿,使得保祿向外邦人傳教。以橄欖樹作比喻,舊約以民是樹根,天主既能接上外野生的枝條外邦歸化者,也能將叛逆的以民再接上去。外邦歸化者永不可自誇,因為最有權利屬於基督的人就是以民。

    與主交談:

    我怎樣接受天主的自由意志所做的決定?我常能遵守天主的旨意嗎?

    我喜歡因為遵行法律而作為自己的信仰?或是依靠信德而成為自己的信仰?

    對於罪人,我是否有耐心不斷地再給他們一次機會?
第19天 羅十二~十六 吳素賢
    第19天羅十二~十六吳素賢

    【每日讀經】Day19

    聖經章節:羅十二~十六

    釋義:參閱《伴你讀「保祿」》黃懷秋著》

    綜觀:保祿在倫理上的教導,從下對上,論及奉獻自己的行為給天主。又從水平面顧及與他人的關係,要彼此相愛,並且以末日將至作為警惕。關於食物可吃不可吃,應包容信德軟弱的人,不要作任何判斷。並且以耶穌基督為榜樣,背負辱罵在身上。

    倫理部分:

    一般性的勸導(十二1~十三14):

    把自己獻上,當作中悅天主的祭品(十二1-2):做為基督徒行為應內外一致,面對抉擇時,順從聖神的催促,有如基督一樣。

    按照各人所受的聖寵,為眾人服務(十二3-8):領受不同聖寵的基督徒應視自己為一身體的肢體,使用恩賜不應為自己著想,應以團體的利益為前題。

    基督徒團體中的相互關係(十二9-21):在基督的團體中,應與喜者同喜,與憂者同憂,盡量與人和睦。

    對世俗權威應盡的責任(十三1-7):肯定所有掌權者的權柄來自於天主,服從上級就是服從天主,並且盡該盡的義務。

    愛是法律的滿全(十三8-10):所有的誡命都包含在:「愛你的近人,如你自己」。

    末日的勸諭(十三11-14):勸誡信友不要在現世的生活上滿足私慾,或與人爭鬥,當時常醒悟以光明的作為迎向白日。

    強者對弱者的勸導(十四1~十五13):

    該容納信德軟弱的人(十四1-12):基督徒無論強者弱者都該在主內得到應有的尊重,因此不要判斷他人。每個人無論做什麼都要和天主交帳,一切是為主而做。

    不可使兄弟失足或跌倒(十四13-23):天主的國不在於吃、喝,而在於義德、平安與喜樂,也避免因食物可吃不可吃的判斷使他人心亂。

    效法耶穌,強壯者應擔待別人的軟弱(十五1-13):以基督為模範,基督也沒有尋求自己的喜悅,反而將辱罵者的辱罵承擔在自己身上。

    保祿的行程(十五14~十六):

    保祿首先提到自己的傳教原則,提到他要去羅馬的心願,及現在的行程和將來的計畫。並請求羅馬人為他代禱,以達到去羅馬的心願。

    與主交談:

    我在做任何決定前,是否能顧及大局、團體利益?

    我是否常順服於上級的指示?或特別挑戰主管的作法?

    我能否包容團體中較弱勢的弟兄姊妹,主動分擔他們的包袱?
第20天 斐理伯書 吳素賢 
    第20天斐理伯書吳素賢

    【每日讀經】Day20

    聖經章節:斐理伯書(全)

    釋義:參閱《伴你讀「保祿」黃懷秋著》、《信仰旅程NO.34思高聖經學會出版》

    綜觀:斐理伯書是一封保祿在監獄中寫給斐理伯教會的信函。內容在勸勉信友團結合一,以基督耶穌為榜樣,能謙遜聽命,也要為自己的得救努力。另外要提防教會內外的兩組敵人,不只是注重外表,更要思念天上的事。最後感謝斐城教會捐款支持他的福傳事業。

    保祿獄中的近況(一12-26):保祿雖被囚禁,但是更多人因此而去宣揚基督。論及自己的生死,生或死都是為了叫基督在他的身上顯揚。

    基督徒的團結合一(一27~二18):保祿勸勉斐理伯信友在基督內要團結合一,且要謙遜自下,以耶穌基督的謙遜為例子,自願取得奴僕的形體,聽命且死在十字架上。信友也要聽命,為自己的得救努力,在世人中放光明。

    保祿的計畫(二19-30):保祿希望派遣弟茂德及厄帕洛尼托回去斐理伯城。

    提防敵人(三1-21):在此,他警告斐理伯教會內外的兩組敵人。面對教外敵人,只信賴外表,誇耀肉身。保祿述及自己拋棄往日的利益,甘心損失一切,因為基督才是他的至寶。至於面對教會內偏執的份子,請他們效法保祿自己,不要思念地上的事,等待天主的來臨,改變我們,相似祂光榮的身體。

    最後叮嚀(四1-9):要為自己的名字已經寫在生命冊上喜樂!要在主內有相同的心情,常常喜樂,思念高尚、純潔、榮譽的事。

    感謝捐款(四10-20):保祿感謝斐理伯教會的支持與捐款。

    與主交談:

    我是否自認比別人好?不願意從心中真正欣賞他人?

    我是否陷入世俗的物質、名利、風尚的迷思當中?我正在追求什麼人生目標?

    我能否常常愉快地、慷慨地支持教會的捐款?
第21天 費肋孟書 吳素賢
    第21天費肋孟書吳素賢

    【每日讀經】Day21

    聖經章節:費肋孟書(全)

    釋義:參閱《伴你讀「保祿」黃懷秋著》

    綜觀:費肋孟書是一封很簡單的監獄書信,主題只有一個就是「為敖乃息摩求情,請求費肋孟接受他,不再把他當作奴隸,而視他為弟兄。」

    對費肋孟提出請求(8-14):保祿請求費肋孟接受逃跑的敖乃息摩,不同於從前的是敖乃息摩「從無用轉變為有用」,且成為保祿的心肝。

    詳細說明請求的內容(15-21):由於敖乃息摩是逃跑的,因此,保祿求費肋孟以一個主內的弟兄收留他,不再看待他是一個奴隸。保祿願意償還費肋孟敖乃息摩欠他的,同時提醒費肋孟欠自己的。

    與主交談:

    在教會內,我可以放棄門戶之見,接納不同身分的人做為朋友?

    我能否看重人的優點,多過挑剔人的缺點?

    聖保祿為敖乃息摩求情,在生活中我能否多為人著想,把握機會為人服務、為人求情?
第22天 哥羅森書 吳素賢
    第22天哥羅森書吳素賢

    【每日讀經】Day22

    聖經章節:哥羅森書(全)

    釋義:參閱《宗徒書信主題介紹穆宏志神父著》《信仰旅程NO.37思高聖經學會出版》

    綜觀:保祿在致哥羅森書信中,勸勉信友明白基督是萬有的根源與終向,是宇宙的主宰,希望信友明白自己宣揚天主道理的目的,也提醒信友在主內已是新受造物,不要再受異端及猶太教的禮儀所束縛。

    理論部分:

    感恩、祈禱詞與讚美基督的詩歌(一3-11):保祿首先為哥羅森城的的信友感謝主,也為他們代禱,為能對天主的旨意更加認識,使行動相稱於主。在讚美詩歌中,提到基督是萬有的根源與終向,即宇宙的主宰。萬物在祂內受造,一切為了祂而受造。

    信友與保祿的奮鬥(一21~二3):保祿以福音傳播者勉勵信友在信德站穩,並說明自己的任務,願意分享主基督為教會所受的痛苦,目的在於將天主的道理充分地宣揚出去。同時保祿也願其他人受到鼓勵,彼此在愛內互相連結。

    警告提防異端(二4-23):由於哥羅森教會出現異端份子,以虛妄的言論相反基督的福音,提醒信友受洗歸於基督的人有圓滿的天主性,將與天主一同復活。若猶太教禮儀上與基督徒有所衝突,基督徒當明白受洗者,已成為新受造物,不再受舊法律的束縛。

    倫理部分:

    相稱於基督的生活(三1-四6):保祿提出基督徒新生活的實踐,該思念天上的事,穿上新人,實現憐憫的心腸、仁慈、謙卑、良善、含忍的五種美德。再也不分野蠻人、叔提雅人、奴隸、自由人,只有一切,並在一切內的基督。作丈夫應愛妻子,作妻子應服從丈夫。作子女應順從父母,作父母不激怒子女。作奴隸聽從主人,事事以服侍天主的態度行事。眾人更要恆心祈禱。

    問候與推薦(四1-17):表達同囚伙伴對信友們的問候,同時特別提到有關信件交換宣讀的事,即這封信與勞狄刻雅教會的信,在哥、勞兩教會都要宣讀。

    與主交談:

    我明白我來這世界的目的嗎?我也這樣鼓勵周遭的人嗎?

    面對不同的宗教、哲學、思想,我有何困擾?

    我自己首先應該注意追求的美德是?
第23天 弗一~三 吳素賢
    第23天弗一~三吳素賢

    【每日讀經】Day23

    聖經章節:厄弗所書一~三

    釋義:參閱《宗徒書信主題介紹穆宏志神父著》《信仰旅程NO.37思高聖經學會出版》

    綜觀:厄弗所書分為理論與倫理二個部分,前面理論部分述說由於天主在創世之前召選了我們的恩典,最後終會使宇宙萬物歸於基督之名下,甚至外邦人、猶太人也在基督內合一,保祿作為福音宣講者以此目標而努力。

    理論部分

    以讚美詩的結構闡述基督為萬物的元首(一3-14):這首讚美詩給我們介紹了厄弗所書的重要主題,其中提及聖父的許多祝福:天主永遠召選了祂的子民、在創世之前,在基督內已揀選我們、藉耶穌基督預定我們義子的名分、在基督內賜予恩寵、獲得救贖,罪過的赦免、使天上地下所有一切,總歸於基督元首、在祂內受聖神的印證,聖神是我們得嗣業的保證。

    感謝與祈求的祈禱(一15-23):保祿為厄弗所教會感謝天主,同時也祈求擁有認識天主的眼目,能認識天主的德能,就是使基督復活的能力。

    因基督的復活而得救(二1-10):基督徒受洗前原為悖逆之子,受洗後由於天主的恩寵,得到救恩,不是出於自己的能力,是天主使人在基督內成為新受造物。

    在基督內,猶太人和外邦人都合而為一(二11-22):基督未來臨前,外邦人是恩許與盟約的局外人,然而基督來了,祂是外邦人與猶太人的和平,祂拆毀了仇恨、法律,使教會成為新的受造物,成為一體,在同一個聖神內,一同被建築,成為天主的住所。

    天主奧秘的宣傳員(三1-21):天主的奧祕為外邦人與猶太人同為繼承人,同為一身,同為恩許的分享者。保祿自己的角色則為這奧祕的宣揚者。接著,以朝拜式的禱詞為信徒祈求認識基督廣、寬、高、深的愛。

    與主交談:

    我身為基督徒,感覺榮耀嗎?我如何活出這份榮耀?

    我的信仰生活是否在基督內不斷的成長?原因是?

    我如何在生活中與人分享這份信仰的領悟?
第24天 弗四~六 吳素賢
    第24天弗四~六吳素賢

    【每日讀經】Day24

    聖經章節:厄弗所書四~六

    釋義:參閱《宗徒書信主題介紹穆宏志神父著》《信仰旅程NO.37思高聖經學會出版》

    綜觀:厄弗所書分為理論與倫理二個部分,在倫理部分則勸誡信友維繫在教會內的合一,脫掉過去舊人的惡習,以光明之子自居,一切行為要悅樂天主。婚姻中夫婦的相愛要效法基督與教會之間的互動,主僕之間也要相愛,最後認清我們信仰的戰鬥對象不是血與肉,是惡勢力,因此要裝備自己。

    倫理部分:

    在合一內建設基督的奧體(四1-16):信友應以謙遜、溫和、忍耐聯繫教會的合一,即一個主,一個信德,一個洗禮。在不同的職務、神恩中,為建樹基督的身體努力。

    舊人和新人的對照(四17-31):勸誡信友脫去過去舊人的生活,重新度在基督內,除掉毒辣、怨恨、憤怒、爭吵等惡習的生活。

    光明之子的生活(四32~五20):作為天主的子女光明之子,應該除去不潔、貪婪、猥褻、放蕩,行主作喜悅的事,要明智,把握時機。

    新的相互關係(五21~六9):夫妻的婚姻關係猶如基督與教會的關係,妻子順服丈夫,猶如教會原屬於基督的身體,丈夫愛妻子,要猶如基督為教會捨命。至於主僕之間,僕人要服從主人如同服從基督,主僕的關係,做為主人也應戒用恐嚇,要愛僕人。

    信仰的戰鬥(六10-20):最後要明白基督徒所要面對的不是普通的敵人,而是黑暗世界的霸主,及天界裡邪惡的鬼神,所以要裝備自己,以真理作帶,以正義作甲,穿上以和平的福音作準備走路的鞋,以信德作盾牌,以撲滅惡者的一切火箭,戴上救恩當盔,拿著聖神作利劍,並時時醒悟祈禱。

    與主交談:

    為了教會的合一,我與其他信友的往來如何?

    在家庭的生活中,我是否願意愛(順服)另一方?

    在工作職場,我能否順服上司的決定?
第25天 路一~二 盧琳琳
    第25天路一~二盧琳琳

    【每日讀經】Day25

    聖經章節:路一~二

    釋義:(參閱《信仰旅程NO.24》思高聖經學會出版)

    綜觀:路加福音是一部以描述耶穌為「普世救主」為主的福音,作者應為希臘人,因此這是一部以外邦人為寫作對象的福音,從用字遣詞中,顯出作者受過良好教育,是很典雅的文學作品,其中,十分強調人與耶穌的關係,例如,對婦女的地位有較多敘述,紀載不少對罪人的慈愛,給他們寬恕,相對的,對於懶惰者和浪費錢財者,有很嚴厲的教訓;路加福音特別重視耶穌的祈禱,有多次的記載;耶穌帶來的救贖,不只是為猶太人,而是為全人類,這是一個「喜訊」,整部福音就是在傳達這個「喜訊」——基督救贖的普世性。

    路加福音的神學特色是以耶路撒冷為中心,福音開始於耶路撒冷,即匝加利亞獻香的聖殿,最後,也在耶路撒冷的聖殿、門徒的祈禱聲中結束,整個過程是耶穌走向耶路撒冷,是一個大旅程,人們可以(同時也受邀請)一路跟隨,耶穌也在路途上教導一切。

    整部福音可以分為下五個大段落:

    一1~二52耶穌童年史

    三1~九50耶穌在加里肋亞的傳教工作

    九21~十九27耶穌前往耶路撒冷的行程

    十九28~二十四53耶穌到達耶路撒冷,以及受難與復活

    路加福音以一個短序(一1-4)開始,在一~二章中,從洗者若翰的誕生到天使向瑪利亞報喜,再到耶穌的誕生與他的童年生活,這樣的鋪陳,看到救恩是在歷史中預備、進行,而不是一個突然的事件。

    一1-4的引言:作者提出他如何寫作,為何寫作,以及他如何考察、整理,為使讀者清楚看出基督徒信仰的基礎。

    四福音中,只有路加福音記錄天使向瑪利亞報喜,天主子降生成人,進入人類歷史,肯定了耶穌的神性,但在路加福音全書中,真正更強調的是耶穌的人性,強調耶穌是全人類的救主。

    天主選民的整個生活,都是為耶穌的來臨做準備,洗者若翰是最後的預備,也象徵舊約時代的結束,耶穌的來臨,開啟了新約的時代。

    本段記錄三件耶穌的童年史:一是耶穌誕生白冷的馬槽中;二是耶穌受割損於聖殿;三是耶穌十二歲在聖殿中與經師對答,最後,對前來尋找他的聖母說出充滿玄機的話:「你們不知道我必須在我父親哪裡嗎?」

    與主交談:

    猶太民族在長久的準備與期待中,等待默西亞的來臨,我的生命是否也曾有過「等待」或正在「等待」的經驗,在等待的過程中,我做什麼準備?

    瑪利亞面對天使報喜,雖然害怕、不明白,仍然完全的服從,這是基督徒的典範;對於瑪利亞的蒙召與回應,告訴我什麼?在我的信仰生活中,我是如何回應天主的召叫和服從天主的旨意?
第26天 路三~四 盧琳琳 
    第26天路三~四盧琳琳

    【每日讀經】Day26

    聖經章節:路三~四

    釋義:(參閱《信仰旅程NO.24》思高聖經學會出版)

    綜觀:洗者若翰宣講悔改的洗禮,耶穌也受他的洗,成為公開生活的序曲,經過四十天的試探,耶穌在加里肋亞開始他宣講天國的使命。

    洗者若翰的宣講(三7-14)只記於路加福音,若翰指出:只受洗禮,沒有真正改變生活方式,是毫無益處的;在運用世上的財務應以正義和分享為原則,救贖是依據正義和慷慨的犧牲。

    耶穌在曠野受三個試探:

    妄用世上財務:餅象徵世上一切財物,魔鬼誘惑耶穌,使他的傳教工作傾向於獲得財富。

    以權勢妄用他人:一切以權力想要控制他人的手段,都是屬於魔鬼的工作。

    妄用天主:欲避免死亡,想成為天主,這對天主選民是一個特別的考驗,因此,背景是耶路撒冷和聖殿,因此,魔鬼的計劃無非是要人想控制天主。

    耶穌的傳教生活開始於加里肋亞,他充滿聖神,在各會堂裡施教,以自己的臨在成為喜訊,赦免人的罪,使奴隸獲得自由,清除貧窮的根由。

    與主交談:

    耶督徒的生活是在每天的行動中,彰顯天主的光榮,我的生活是否有按著天主正義的原則,懷著仁慈的心腸呢?

    耶穌受的三個試探,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常常是很大的誘惑,我如何抵抗這些誘惑?
第27天 路五~六 盧琳琳
    第27天路五~六盧琳琳

    【每日讀經】Day27

    聖經章節:路五~六

    釋義:(《信仰旅程NO.24》思高聖經學會出版)

    福音繼續記載耶穌的行動,啟示天主仁慈的治療工作,治好癱子的奇蹟,證實人子在世上有赦罪的權利,同時也強調耶穌時常離開群眾,獨自一人祈禱。

    對於以法律為最高原則的法利賽人,耶穌提出三個挑戰:他與罪人同席、未遵守禁食、安息日之規定,這些使法利賽人不安,也引起對耶穌的殺機。

    追隨耶穌的人越來越多,耶穌經由徹夜祈禱,揀選十二人跟隨祂,稱他們為「宗徒」,傳遞使命,共同為宣講天國服務。

    耶穌提出「山中聖訓」及一篇關於愛德的演說(六20-49),明白指出基督徒的生活準則。

    與主交談:

    每一位基督徒都是耶穌所揀選的,我是否有意識到這身份的使命與責任?

    今日教會仍有許多的「規矩」,我是否了解這些規矩的目的,或只是形式上的遵守?

    反省別人很容易,反省自己不容易,「看見你兄弟眼中的木屑,而你眼中的大樑,倒不理會」(路六40),我會這樣嗎?
第28天 路七~九 盧琳琳
    第28天路七~九盧琳琳

    【每日讀經】Day28

    聖經章節:路七~九

    釋義:(《信仰旅程NO.24》思高聖經學會出版,《新約導覽》沙邦傑著)

    綜觀:第七~八章是一連串的奇蹟與比喻所構成,奇蹟是天國的記號,比喻是要聽眾反省自己的行為,進而改變自己的行為。第九章1-50節敘述耶穌在加里肋亞傳教的事蹟,並且也準備另一個主題:耶穌開始走向耶路撒冷的旅程。

    在耶穌的言論之後所記載的第一件事:百夫長是一個外邦人,對僕人寬仁,為人謙虛,對耶穌的能力具有堅固的信心。

    耶穌對婦女的關心:從他使納因城寡婦的兒子復活、赦免罪婦的罪、治好患血漏病的婦人、復活雅依洛的女兒等事蹟,每一個行動中,都流露出上主的仁慈和憐憫。

    伯多祿明認耶穌是「天主的受傅者」,表示耶穌接受這頭銜,但是,耶穌要求門徒緘默,是因為門徒還不明白默西亞身分的真正意義,他必須受苦、死亡、復活。

    九51「遂決意面朝耶路撒冷走去」是關鍵性的分隔,從此敘述進入到耶穌如何朝向命運的旅程,耶穌第一件說的事,就是跟隨他的首要條件:捨棄一切,全心的跟隨。

    與主交談:

    耶穌的比喻是否幫助我,反思自己的行為,而願意有所改變?

    信仰生活中,我如何跟隨耶穌?我有放下一切跟隨祂嗎?
第29天 路十~十一 盧琳琳
    第29天路十~十一盧琳琳

    【每日讀經】Day29

    聖經章節:路十~十一

    釋義:(《信仰旅程NO.25》思高聖經學會出版)

    綜觀:在前面的段落中,主要描述耶穌的作為,現在起,則將重點放在耶穌的教導。

    耶穌對門徒顯示他的大智慧,盡力培育他們,也對門徒即將前往之地提出警告:凡拒絕接受他的人,必要遭受末日的審判。除了派遣門徒傳教,也教導他們如何祈禱。

    「愛近人如你自己」究竟誰是「近人」?耶穌沒有一個定義,或是劃一條界線,在十30-36中描繪的近人,不是指那受傷的人,而是那愛人的撒瑪黎雅人,因此,耶穌引導對方,要照慈善的撒瑪黎雅人一樣的態度去行動。

    經師、法利塞人憑著自己的地位與知識,不斷向耶穌挑戰,與耶穌辯論,耶穌從不客氣的指出他們的錯誤,但他們仍然心硬,沒有接受,只想找出耶穌的語病,好證明耶穌是錯的。

    與主交談:

    德雷莎修女曾說過:「愛的相反不是恨,是冷漠」,在我的生活中,我常關心在我面前、周圍的人嗎?還是「只管自己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基督徒的使命行動與祈禱生活是同等重要,我是否有注意到兩者的平衡發展?
第30天 路十二~十三 盧琳琳
    第30天路十二~十三盧琳琳

    【每日讀經】Day30

    聖經章節:路十二~十三

    釋義:(《信仰旅程NO.25》思高聖經學會出版)

    綜觀:這兩章幾乎都是耶穌的言論,對不同對象(群眾、門徒),提出一些主題(如何處理世物、如何待人、與天主和好、天國是什麼等),主題間沒有什麼很密切的連貫性,但可看出面對不同的對象,耶穌給的訊息也不完全相同。

    耶穌提醒門徒要提防法利塞人,也預告門徒未來將受到迫害,但聖神將會引領他們。

    勿掛念世俗之事:耶穌以比喻告訴群眾,人的生命有限,只顧追求眼前財富,在生命結束之時,也將失去一切;面對門徒,更期待他們完全的依賴天主,相信天主自會照顧,將天國置於生命的首要目的,必將得到天上豐富的寶藏。

    耶穌帶來的信息是與邪惡的爭鬥,並不是一個平靜或和平的工作,面對耶穌,所有的人必須作一個抉擇,不是接受就是反對,即使導致家庭對立分裂,在這種情況下,都必須選擇耶穌在一切之上。

    天國的比喻:以芥子、酵母說明天國在世上開始時,是很微不足道的,但其後果會影響廣大,成為強大的天主之國;又以盛宴形容天國,天國邀請所有的人,從亞巴郎開始,屬於天主選民(那些「最先的」)或是屬於耶穌所更新的選民(「我們曾在你面前吃過、喝過」),但不保證所有的人都可以進入天國。

    與主交談:

    錢財、權勢總是吸引人拼了命的追求,但這些隨時間的消逝,都會過去,我渴望永恆的天國嗎?我願意放棄一切追求天國的價值?並且相信天父自會照顧一切?

    進入天國就像由窄門而入,要猛力爭取,也可能因此成為世俗反對的標記,我願意因此而付出這些代價嗎?
第31天 路十四~十七 盧琳琳
    第31天路十四~十七盧琳琳

    【每日讀經】Day31

    聖經章節:路十四~十七

    釋義:(參閱《信仰旅程NO.24》思高聖經學會出版)

    綜觀:連續三章仍是耶穌與許多人的對話、教導,提到天國的比喻、做門徒的條件,也包括許多關於錢財與永生的勸誡。

    天國的盛宴(十四):耶穌在一位法利塞人家作客,經由觀察客人選擇自己席位的行為,藉機講了比喻,說明天國的筵席,只有被天主邀請,才能參與,榮譽的席位只能由天主派定。

    天國中的歡樂(十五):由於法利塞人和經師們反對耶穌歡迎罪人、反對耶穌與他們共食,耶穌藉此說三個比喻;「亡羊」與「失錢」的比喻,強調天主如何尋找迷途的人,天主不願罪人「死亡」,願意他們得救;「蕩子」的比喻,描述了父親的仁慈和無條件的接納,正反映了天主的特質。

    錢財與永生(十六):在當時希臘文化的思想下,宗教是一種通往超性世界的精神經驗,因此,宗教很少提到對金錢、財產、食物的態度,但是,人是包括身、心、靈,十六章全部是與物質生活相關的描述。

    重點要提醒光明之子(跟隨耶穌的人),在世生活要精明,要善用世物而非被世物奴役,若是富者,應慷慨善待窮人。

    門徒應有的態度(十七1-10):對於跟隨耶穌的門徒團體,耶穌提出在團體中應有的態度:寬恕、謙遜、有信德。

    與主交談:

    我曾有過在信仰中迷失的經驗嗎?我有經驗到天父的尋找?亦或是回到天父懷中完全被接納的喜悅?

    我如何管理我的錢財?我會慷慨的奉獻為有需要的弟兄姊妹嗎?

    在團體中服務,難免與人有衝突,我如何寬恕得罪我的弟兄姊妹?或我有過被寬恕的經驗嗎?
第32天 路十八~二一 盧琳琳 
    第32天路十八~二一盧琳琳

    【每日讀經】Day32

    聖經章節:路十八~二十一

    釋義:(參閱《信仰旅程NO.24,25》思高聖經學會出版)

    綜觀:十八章繼續紀載不同的比喻,耶穌也最後一次預言自己的受難和復活,但門徒們仍然不明白。到了十九章,耶穌已走近耶路撒冷(十九28)耶穌的教導更直接的與他的權柄、赦罪的訊息、他的死亡相關;二十一章是有關末世的言論,結束以上的教訓,耶穌將走向最後的旅程——十字苦路。

    耶穌需要的不是大量的錢財,而是放棄一切的跟隨;奉獻的多少也非以數目的大小衡量,給了所有(即使是只有兩文錢的寡婦)就是天主所喜悅的。

    耶穌的救恩,使病人痊癒,有健康的生活(耶里哥的瞎子),也使罪人悔改,並有具體的行動回應(悔改的匝凱)。

    耶穌的教導是有力量的,百姓都傾心聽他,司祭長與經師感受到地位被威脅,更堅定除掉耶穌的決心。

    末日之時,有可怕的紛爭和災變來臨,但是跟隨耶穌的人不需害怕,救援也在那時臨近,有天主的保護,連一根頭髮也不會失落,因此,人當謹慎,時時醒悟祈禱,才能逃脫災難,並立於人子之前。

    與主交談:

    當我與仁慈的耶穌相遇,我是否也捨棄罪惡,且有所補償如同匝凱?

    天主給人不同的能力(米納),我是善用賺取更多來光榮天主,還是埋藏它,不予理會?

    「天地會過去,但是我的話決不會過去」(路二十一33)在我的生活中,我渴望追求的是什麼?信仰、祈禱是我每日的生活?還是一星期一次在教堂中的彌撒而已呢?
第33天 路二二~二四 盧琳琳
    第33天路二二~二四盧琳琳

    【每日讀經】Day33

    聖經章節:路二十二~二十四

    釋義:(參閱參閱《信仰旅程NO.24,25》思高聖經學會出版)

    綜觀:逾越節開始,新約的逾越也即將展開;在舊約中,天主的選民離開埃及為奴之家(出谷)獲得自由,進入許地;耶穌在逾越節的晚宴中立下聖體聖事,另一方面,耶穌即使知道自己所愛的門徒要出賣他、否認他,仍接受天父旨意,背上十字架,走上救贖的苦路,完成天父旨意,三天後,耶穌光榮復活,顯現給門徒,最後升天,也完成「走向耶路撒冷」的旅程。

    時刻已到,耶穌走向最後的旅程,再次提醒門徒,要服事他人,也向他們保證:他們在世上參與了他的工作,將來必定分享永遠的盛宴。

    路加福音最後一章啟示了基督徒信仰的最高奧蹟——耶穌復活,並提出三件事蹟:發現墳墓已空、復活後的耶穌顯現給兩位門徒、耶穌顯現給耶路撒冷團體,最後以耶穌升天做結束,而門徒們也回到核心地:耶路撒冷的聖殿,至此告一段落,門徒們的等待也將預備下一段旅程的開始——初期教會(宗徒大事錄)。

    與主交談:

    耶穌接受了臨於他的死亡,因為他的接受,把十字架無情的慘劇變成了愛人的行為,深思耶穌的心態與決定,也在耶穌的光照下,看看自己生活中的痛苦,我是如何面對?我接受嗎?

    復活的耶穌是基督徒信仰的核心,我對「復活」了解多少?相信多少?我如何在生活中活出「復活的耶穌」?

    從耶穌顯現給耶路撒冷團體的描述中,在我們對耶穌的信仰上,教會有著怎樣的角色?
第34天 宗一~三 盧琳琳
    第34天宗一~三盧琳琳

    【每日讀經】Day34

    聖經章節:宗一~三

    釋義:(參閱《信仰旅程》《新約導論》)

    綜觀:宗徒大事錄是一部懷有希望,令人興奮的書,描述天主選民的生活,並把選民怎樣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的障礙,把福音帶到地極的事蹟介紹出來。經卷的前半部主要論及耶路撒冷的教會,這個教會內的宗徒們、以及她與週遭事物的關係,而後半部則側重於保祿的傳教工作、他的三個傳教旅程,以及被捕和被解送至羅馬的過程。

    引言(一1~11):把本書與路加福音做了連結,耶穌升天前對門徒的教訓,且說明「聖神」即將來臨,聖神是宗徒大事錄的主角,門徒因此有能力將福音傳到地極。

    聖神降臨:五旬節是大豐收的節日,聖神是天主最大的恩惠,是人們最大的收穫,舊約在五旬節紀念西奈山頒布法律(十誡)的日子,新約在這一天聖神降臨,代表聖神恩賜是法律的圓滿,聖神在門徒們的心中刻上新約。

    選民的新生活:經由宗徒的訓誨,選民時常團聚、擘餅、祈禱,宗徒們也顯了許多奇蹟異事,信主的民眾上千人,且日日增加。

    與主交談:

    宗徒們先領受聖神的德能,然後去傳教,作耶穌的證人,,我的生命、我參與的團體,是否有聖神在其中工作?是否有懷抱向外福傳的使命?

    從初期基督徒的生活中,反觀現代我們自己的生活,有什麼相同或不同之處?
第35天 宗四~七 盧琳琳
    第35天宗四~七盧琳琳

    【每日讀經】Day35

    聖經章節:宗四~七

    釋義:(參閱《宗徒大事錄教師手冊》)

    綜觀:伯多祿、若望、斯德望的行動與宣講。

    四1-31:伯多祿與若望行動觸怒大司祭,他們被警告,又被釋放。但依舊四處宣講,更明白的解釋耶穌死亡與復活的道理,接受的人有增無減。

    四32~五16:巴爾納伯率先將自己的產業變賣,分施給貧窮的信友,因此,當時無窮人,宗徒們因著天主賞賜的權柄,懲罰了一對存心欺騙天主的夫妻,也顯許多大奇蹟。

    五17-42:因著聖神的德能,宗徒不怕公議會的審問,甚至法利塞人加瑪里耳為他們辯護。

    六1-7:選出七位職事,解決與日遽增的民眾,及所衍生的問題。

    六8~七:基督信仰與猶太主義,開始正面的衝突,斯德望在公議會上有一篇精采的宣講,說明整個基督信仰的來龍去脈,他也成為第一位殉道聖者,被石頭砸死,從此,教會開始受到迫害。

    與主交談:

    如果有人質疑我的信仰,我如何面對?我能夠為我的信仰作證?或大聲宣講我的信仰嗎?

    生活中,我是否只用、只拿我所需要的,而不貪心?且願意與他人分享我所賺得的果實?

    初期教會的團體生活,給了我什麼啟發?如何活出聖神在我們團體中工作的標記?
第36天 宗八~十 盧琳琳
    第36天宗八~十盧琳琳

    【每日讀經】Day36

    聖經章節:宗八~十

    釋義:(參閱《宗徒大事錄教師手冊》)

    綜觀:教會發展的新階段,開始向外發展,離開耶路撒冷,走向猶太、撒瑪黎亞、巴勒斯坦等地。

    八4-40:因為猶太人不相信耶穌的福音,並對教會加以迫害,耶京信友四處逃散,福音也開始傳到外地。斐理伯走向北方的撒瑪黎雅,耶京的宗徒們打發伯多祿及若望前往探訪並視察,二位宗徒給信友們覆手,使他們領受聖神。

    九1-30:原本迫害教會的掃祿,由於上主直接的召叫,使他有一百八十度的轉變,成為福音忠實的宣傳者,他的歸化,對教會有很大的意義與影響,因此,歸化過程被詳細的紀錄。

    九31-十:重心再度回到伯多祿,先是里達,又到約培,繼續講道,並顯奇蹟治病及復活死人,於是更多的人歸向基督。伯多祿暫住在約培皮匠西滿的家,以教會最高首長資格接受第一位外邦人入教,這是教會對外邦人敞開大門的第一步。科爾乃略與伯多祿的互動,開啟猶太人與外邦人的對話。

    與主交談:

    為何初期教會的聖徒們有這麼大的傳教熱火?我能為福傳做些什麼?

    回想自己歸化的經驗,天主怎麼召叫我?我又怎麼回應這份召叫?

    當基督信仰遇上中國文化,哪些是要保留?哪些是需要改變?
第37天 宗十一~十二 盧琳琳
    第37天宗十一~十二盧琳琳

    【每日讀經】Day37

    聖經章節:宗十一~十二

    釋義:(參閱《宗徒大事錄教師手冊》)

    綜觀:以伯多祿為主,敘述教會的向外發展與耶京的教難。

    十一1-18:伯多祿為自己辯護,說明天主也恩賜外邦人。

    十一19-26:教難使信友四散,卻成就了非猶太人的基督教會,第一個開創的就是安提約基雅城的教會,信友亦是最先被稱為「基督徒」。

    十一27-十二25:耶京發生教難,有宗徒殉道,而上主派遣天使解救伯多祿出獄,害人的黑洛德王受到懲罰;而保祿與巴爾納伯正好自安提約基雅教會回來,帶來大批救濟品,接濟荒年中受苦的耶京信友。

    與主交談:

    對於「基督徒」的名稱,我有什麼了解及看法?

    生活中,天主何時伸出援手?祂怎麼幫助我度過難關?

    正義的天主必懲罰作惡的人,我如何避免在生活中行惡?
第38天 宗十三~十五35 盧琳琳 
    第38天宗十三~十五35盧琳琳

    【每日讀經】Day38

    聖經章節:宗十三~十五35

    釋義:(參閱《宗徒大事錄教師手冊》)

    綜觀:「保祿初次出外傳教」,以安提約基雅為中心,正式向外邦人傳福音,這是他第一次的旅程。為了外邦人信教,有了第一次的宗徒會議,討論外邦人是否接受梅瑟法律的約束,為他們行割損禮。

    十三~十四:天主聖神親自打發巴爾納伯與保祿出外傳教,從敘利雅的安提約基雅出發,第一次旅程同行者還有若望、馬爾谷,途中保祿正式由掃祿改名為保祿,也遇到許多困難,都沒有擊退保祿的決心,此次旅程,約花了三年的時間,最遠到達夫黎基雅的安提約基雅。

    十五1-35:初期教會的第一次宗徒會議,顯示出聖神如何領導教會處理一些實際的牧靈問題;這次耶路撒冷大會成了教會一切會議的模範:共同祈禱、分辨,求天主的旨意在其中承行。

    與主交談:

    保祿說「要離開虛無之物,皈依生活的天主」(宗十四15),我的生活中有否虛無之物(例如算命、星座)的干擾?我如何抵抗並不斷地皈依天主?

    團體中有不同的意見出現時,團體的成員如何討論、協調?我又怎麼表達我自己的意見?
第39天 宗十五36~十八22 盧琳琳
    第39天宗十五36~十八22盧琳琳

    【每日讀經】Day39

    聖經章節:宗十五36~十八22

    釋義:(參閱《宗徒大事錄教師手冊》)

    綜觀:保祿第二次出外傳教:保祿與巴爾納伯有點爭執而分道揚鑣,巴爾納伯與馬爾谷乘船往塞浦路斯前去,保祿帶著息拉往北方的德爾貝、呂斯特辣等地繼續傳教的工作,甚至到了馬其頓,福音由亞洲傳入了歐洲。

    首站「斐理伯」:傳教有很好的成績,可是受人陷害、拷打、坐監,幾乎喪了性命,賴天主的照顧而脫離險境。

    保祿陸續在著名的商鎮又是海口的「得撒洛尼」、人文薈萃藝術文化都市的「雅典」、傷風敗俗、道德低落的「格林多」、充滿迷信色彩的宗教大城「厄弗所」;有時效果不太好(例如在雅典),有時效果不錯,許多人歸化基督信仰,面對不同的文化(希臘文化),這一路有不少困難與挑戰。

    與主交談:

    保祿與巴爾納伯因不同的意見而分道揚鑣,但同樣繼續為主作證,我如何看待與我想法不同的弟兄姊妹?我平安的讓每個人按天主賞賜的恩惠為天主做見證嗎?

    雖然在傳教的過程中,受到許多迫害,保祿仍堅持對上主的信賴,致力於傳教使命,身為教友,對於傳教事業,我做了些什麼?

    今日世界思想多元化,類似當初的雅典城,身在這樣環境中的基督徒,我對自己的信仰夠堅定嗎?我能明白的宣揚我所相信的嗎?
第40天 宗十八23-二一26 盧琳琳
    第40天宗十八23-二一26盧琳琳

    【每日讀經】Day40

    聖經章節:宗十八23-二十一26

    釋義:(參閱《宗徒大事錄教師手冊》)

    綜觀:保祿第三次出外傳教:保祿在安提約基雅住一段時間,再次踏上他第三次的傳教旅程,主要是在厄弗所城,停留的時間也是最長,這趟旅程最遠到達馬其頓和阿哈雅,最後仍是返回耶路撒冷。

    十八23~十九20:保祿在厄弗所給信友們付洗,使他們領受聖神,並以奇蹟證明他的宣講。在厄城,有人想效法保祿驅魔,非但毫無效果,反到被魔鬼打傷,許多人聽了害怕,於是,將巫術用的書籍焚毀。

    十九21-40:當保祿計劃回耶路撒冷,卻遇到暴動,厄弗所城的銀匠聯合起來反抗保祿,認為保祿所傳的宗教破壞厄城的經濟,損害阿爾特米女神的敬禮,因而引發全城暴動,幸好一位頭腦清醒的書記官出面解釋一切,才使群眾安靜,風波平息。於是保祿便離開厄弗所,前往馬其頓。

    二十1-38:保祿離開厄弗所前往馬其頓,到了希臘,原本要到敘利亞,但是因為猶太人欲陷害他,遂轉往馬其頓,保祿沿途拜訪教會,鼓勵信友,途中顯了一個大奇蹟,使一位青年復活。最後,在米肋托召集厄弗所的長老們,給他們作了一篇臨別訓辭,勸勉大家要堅持立場,保存信德。

    二十一1-26:保祿返回耶路撒冷,受到歡迎,雖然有人造謠,教會首長們設法幫保祿洗滌惡名。

    與主交談:

    台灣民間也有傷害靈魂的法術,我怎麼看這些所謂的”民間習俗"?

    群眾的力量是很大的,有時候也是盲目的,我也會隨著群眾運動的影響,忘了思考活動背後的目的嗎?

    在兩千年前不似今日交通便利,保祿仍然風塵僕僕的出外傳教,今日便利的科技有助於我們的傳教事業嗎?
第41天 宗二一27~二五 盧琳琳
    第41天宗二一27~二五盧琳琳

    【每日讀經】Day41

    聖經章節:宗二十一27~二十五

    釋義:(參閱《宗徒大事錄教師手冊》)

    綜觀:保祿被憎恨他的猶太人逮捕,對方想定他死罪,並且在公議會上不斷的審問他,讓他受監禁之苦,爲了見證基督,保祿接受了一切。

    二十一21~二十二29:在耶京的保祿,遇到來自亞細亞的猶太僑民,他們非常不喜歡保祿,便趁機造謠要抓保祿,差點被打死的保祿,受到羅馬士兵保護免於喪失性命,雖然如此,保祿仍然勇敢的向猶太人辯護,證明自己一切行為都是來自天主親自的召叫,只可惜,猶太人仍不相信。

    二十二30~二十三35:保祿在公議會前為自己辯護,主耶穌也親自鼓勵保祿,並預示他要去羅馬爲基督作證,保祿開始受長達四年的監禁,雖暫時無性命之憂,卻失去本身自由。

    二十四:保祿被送往羅馬,在凱撒勒雅城的總督府受審,耶京的大司祭請了一位律師,愈加重對保祿的控告,保祿的自辯清晰明瞭,完全推翻對方的控告,但總督有意要保祿行賄,因此,沒有釋放保祿,於是案件又拖了兩年。

    二十五:斐理斯總督為了討好猶太人,一直羈押保祿,直到新的總督上任,他們仍然無法說出保祿具體的罪狀是什麼。

    與主交談:

    保祿為基督作證,甚至失去自由,受牢獄之災,如果換成是我,我會怎麼做?

    為了光榮基督,我是否曾因此受過什麼委屈?吃過什麼苦?

    當別人問起我的信仰,我是否能夠清楚明白的說明一切,如同保祿一般的堅定?
第42天 宗二六~二八 盧琳琳
    第42天宗二六~二八盧琳琳

    【每日讀經】Day42

    聖經章節:宗二十六~二十八

    釋義:(參閱《宗徒大事錄教師手冊》)

    綜觀:保祿在阿格黎帕王面前自辯,贏得對方的好感,但為了能在羅馬為基督作證,他放棄獲自由的機會而向凱撒上訴。在解往羅馬的途中遭遇船難,保祿以極大的信德向船友作證基督,最後每個人安全得救,他在獲救的默里達島上行奇蹟。到了羅馬之後,保祿展開了兩年的囚居傳教生涯。

    二十六:阿格黎帕王來訪凱撒勒雅,也聽了保祿對自己的陳辭,他認為保祿無罪,應被釋放,但是保祿已利用自己羅馬公民的身分,要求上訴羅馬,因此其他人已無權審問保祿,遂將保祿解往羅馬。

    二十七1~二十八10:保祿以囚犯之身前往羅馬,從凱撒勒雅出發,途經漆冬,到達米辣要港要換船前往義大利,途中遇到船難,保祿以極大的信德安慰大家,雖然最後,財務喪失了,但沒有一人喪命,後來在莫里達靠岸,島上的人招待了這些遇到傳難的旅客,保祿也不忘在此地展開傳教工作,也有了豐富的果實。

    二十八11-31:一翻波折,保祿到達羅馬,立刻開始傳教,聆聽的猶太人仍然半信半疑,因此,保祿仍把重心放在外邦人身上,保祿在羅馬兩年之久,雖然是囚徒的生活,但行動頗有自由,仍然可以進行傳教的工作,也有了美好的果實。

    與主交談:

    「天主使一切協助那些愛他的人,就是按祂旨意蒙召的人獲得益處」(羅八28),雖是囚犯之身,保祿仍然可以傳教,爲基督作證,我如何在生活條件的限制下,爲基督作證、宣傳福音?

    保祿不斷地見證自己與主相遇的過程,我曾經向別人見證我與基督相遇的經驗嗎?

    任何時刻、任何條件,我常常是自己做主?還是願意讓耶穌基督做我生活中的主?會有什麼不同的結果?
第43天 瑪一~四 蔣祖華
    第43天瑪一~四蔣祖華

    【每日讀經】Day43

    聖經章節:瑪一~四

    釋義:(參閱《對觀福音導論穆宏志神父著》、

    《TheJeromeBiblicalCommentaryEditedbyRaymondE.Brown,S.S.,

    JosephA.Fitzmyer,S.J.,RolandE.Murphy,O.Carm.》)

    綜觀:瑪竇福音從古代教父時期以來長期受到教會的重視。梵二前禮儀中的主日讀經也大多取自這部福音。瑪竇福音被稱為「教會的福音」,因為特別突顯出教會性和教理性,是這部福音最明顯的特徵。

    瑪竇福音的文字與寫作技巧明顯地優於馬爾谷福音。兩者相比,馬爾谷就像是在鄉野,言詞簡單、生動活潑、平易近人;而瑪竇就像是城市裡的主教座堂,希臘文較好,亦最具閃族特色,氣氛卻是莊嚴肅穆的。

    瑪竇福音的教理性條理分明:強烈的教誨動機特別顯示在其五個言論(五~七、十、十三、十八、二三~二五),這五個言論架起了整個瑪竇福音的結構。

    關於瑪竇福音結構的研究尚無定論。我們與思高福音相同,在此採用的是古典的方式,以五個言論為基礎的結構。其中部分原因只是為了篇幅的緣故,這樣的結構比較容易使每日閱讀的份量相近。

    今日福音屬於整部福音的序言部分。可以區分為兩個段落:一到二章是童年史,三到四章是耶穌職務的準備。

    瑪竇的童年史(一~二)。瑪竇根據其特有的資料撰寫,主題是舊約的預言如何恰當而完全地在耶穌身上「應驗」了。為了達到這樣的寫作目的,瑪竇福音是引用舊約最多的福音,特別在童年史,共有五次。並常加上「就應驗了…」。

    這樣應驗的主題表現在這句話「他的名字為厄瑪奴耳」,「意思是:天主與我們同在。」(一23)這與福音的最末「我與你們同在」(二八20)形成一個最大的「前後呼應」(inclusion),表達整個福音的寫作(編輯)主題。

    三到四章由四個小單元組成:若翰的出現及其職務(三1-12)、耶穌受洗(三13-17)、禁食與三退魔誘(四1-11)、在加里肋亞開始傳道(四12-22)。

    轉折:最末是一個「耶穌活動的摘要」(四23-25),這是瑪竇提供的一個轉折。這個轉折還有另外一個「前後呼應」(inclusion)的功用。由四23~九35是一個大「前後呼應」,形成整部福音結構最好的一個段落。

    與主交談:

    耶穌基督的來臨是舊約應許的實現,回應了以色列民族信仰中的渴求。我也在心中期待耶穌基督的來臨嗎?

    瑪竇福音的主旨是天主與我們同在。我是否在信仰的種種實踐中(如倫理誡命、信仰要求等),體會到天主的同在?

    耶穌開始祂的傳教生活前,有一段準備的時間。我是否也可以學習他,在開始自己的工作或使徒服務前,先安靜下來,準備自己的心靈?

    文件動作
第44天 瑪五~七 蔣祖華 
    第44天瑪五~七蔣祖華

    【每日讀經】Day44

    聖經章節:瑪五~七

    釋義:(參閱《對觀福音導論穆宏志神父著》、

    《TheJeromeBiblicalCommentaryEditedbyRaymondE.Brown,S.S.,

    JosephA.Fitzmyer,S.J.,RolandE.Murphy,O.Carm.》)

    綜觀:今天閱讀的經文是有名的「山中聖訓」,這是瑪竇福音五段言論的第一個,也是最大的一篇言論。瑪竇將來自Q文件(一部未知的耶穌言論集)的材料以他的方式編輯,成了一篇倫理與宗教上的偉大教導,提供給基督徒們遵守效法,堪稱是「天國的大憲章」。

    山中聖訓(五1-16)。整篇言論的開場是在山上,瑪竇在此將耶穌與舊約梅瑟對比,舊約裡梅瑟在山上領受天主的十誡,新約裡耶穌在山上頒佈八福。真福八端是天主子民的新行為準則,他們該是「地上的鹽」和「世界的光」。

    接著是在這新法律下的倫理觀(五17-48)。17-20節是開頭,說明舊約的法律並不是被廢除,而是要求更深一層地服從,要知道法律制訂的原意。所以「不是為廢除,而是為成全」(五18)、基督徒的義德應該要超過經師和法利塞人(五20);接著是六個例子,大致以「你們一向聽說」開始;48節是結論:「你們當是成全的,如同你們的天父是成全的一樣。」(五48)

    重新詮釋何謂「虔誠」(六1-18):論施捨、祈禱、守齋。耶穌並不反對虔誠的行為,但警告不要虛誇。

    進一步關於符合天國行為的教導(六19-七27):要完全地依恃天主,而不要為世事憂慮。

    最後七28-29以耶穌教訓人具有權威來結束這段言論,與開頭「耶穌開口教訓他們」(五2)相呼應。

    與主交談:

    重讀真福八端。讓這樣的精神深入我內。

    我遵守信仰與倫理規範的心態是什麼?是否符合耶穌要求的「成全」?

    我的信仰是內心的虔誠,還是外在的表現?我是否依靠天主每日的照顧?
第45天 瑪八~十 蔣祖華
    第45天瑪八~十蔣祖華

    【每日讀經】Day45

    聖經章節:瑪八~十

    釋義:(參閱《對觀福音導論穆宏志神父著》、

    《TheJeromeBiblicalCommentaryEditedbyRaymondE.Brown,S.S.,

    JosephA.Fitzmyer,S.J.,RolandE.Murphy,O.Carm.》)

    綜觀:這段經文的主題可稱為「耶穌在加里肋亞的職務與使命」,其中包括瑪竇的第二篇言論。這言論是在派遣門徒的情況下發表的,表示門徒也將分享耶穌的職務與使命。

    耶穌職務的敘述(八1-九38)。耶穌在此的形象不同於山中聖訓,那時的形象是天國的教師。現在,耶穌的形象是大能者、行奇蹟者。瑪竇將一連九個奇蹟,分別安排在三組、每組三個奇蹟的敘述架構中。

    第一組治癒(八1-15):癩病人、百夫長的僕人、伯多祿的岳母;接著以一段治癒的撮要(八16-17)結束。這系列大能的治癒吸引了一位經師來跟隨他,引出了一小段跟隨耶穌條件的敘述(八18-22)。

    第二組奇蹟-顯示能力(八23-九8):平息風浪、驅逐魔鬼、在是否有權赦罪的情境下醫治一個癱子。緊接著是瑪竇的蒙召(九9-13),並討論關於耶穌門徒的禁食問題(九14-17)。

    第三組治癒(九18-34):治好患血漏的婦人與復活雅依洛的女兒、兩個瞎子、附魔的啞巴。

    在這九個奇蹟的描述之後,瑪竇一如他的風格,提供了耶穌職務施行的撮要(九35-38)。這段撮要先是表達出耶穌的職務的面貌(九35)、耶穌憐憫群眾的心情(九36),如此就引出「莊稼多、工人少」的言論(九37-38),做為第十章派遣門徒和相關教導的前導。

    整個第十章是在派遣門徒這個主題下進行。首先是十二門徒的名單(十1-4),接著自第五節起,是瑪竇的第二篇言論,一篇關於派遣的完整教導。

    與主交談:

    耶穌的職務是以言以行傳揚天國的喜訊,而他的言行是有力的。耶穌的話語和行動對我自己是否產生過力量?現在我的生活還接受這力量的推動嗎

    耶穌「一見到群眾,就對他們動了慈心」(九36),我是否注意到別人對福音的需要與渴望?是否這樣的「看到」也激發了我的「慈心」?

    耶穌提醒門徒要機警如蛇、純樸如鴿,也提醒準備接受危難與迫害。我是否接受這樣的教導,和其中的挑戰?
第46天 瑪十一~十三 蔣祖華
    第46天瑪十一~十三蔣祖華

    【每日讀經】Day46

    聖經章節:瑪十一~十三

    釋義:(參閱《對觀福音導論穆宏志神父著》、

    《TheJeromeBiblicalCommentaryEditedbyRaymondE.Brown,S.S.,

    JosephA.Fitzmyer,S.J.,RolandE.Murphy,O.Carm.》)

    綜觀:這段經文的主旨是耶穌與人的互動與言論,也包含祂所面對的反對。十一和十二章同時夾雜著敘述與言論,第十三章則是所謂「比喻」的言論,這是瑪竇福音的第三篇言論。(我們將十三54-58放在下一段經文中討論)。

    十一章一開始是過門(十一1)。結束上段關於派遣的言論後,耶穌「就從那裡走了,為在他們的城裡施教宣講。」如此設定了以下經文的地點和主題,耶穌在此有許多言談。

    十一章自成一個敘述的整體,是關於是否認出耶穌是默西亞的主題……由若翰洗者的詢問開始(十一2-3),耶穌以自己的行動來解說自己的默西亞身份(4-6),並稱讚若翰前驅的角色(7-15)。接著由此引出對「這世代」的責斥(16-19)、同時譴責諸城(20-24),因為他們看到徵兆,卻認不出來,也沒有回應。相對於他們,耶穌感謝天父將這些啟示給「小孩子」,即心靈如同孩童般的人(25-27),這是一條新的路,一種新而柔和的軛(28-30)。

    十二章是處於一連串爭論的情境中。門徒掐食麥穗(十二1-8)、安息日治病(9-14),中間插入一段耶穌治癒的敘述與依撒意亞經文(15-21),「這是為應驗依撒意亞先知所說的話」(十二17),這反映瑪竇福音一貫的特色:耶穌是舊約應許的完成。

    接著是法利塞人對於耶穌行事權力的質疑以及耶穌的回應(22-37)、耶穌甚至指責法利塞人如同「毒蛇的種類」(33-37)、關於徵兆(38-42)、魔去復來的危險(43-45)。最後耶穌母親與兄弟的突然來到,引出關於耶穌真親屬的言論(46-50)。

    十三章是關於「比喻」的言論。這段言論居於整部瑪竇福音的中心位置,講論天國的本質。這些比喻的對象可分為群眾與門徒,瑪竇清楚地區分這兩個群體的不同。

    與主交談:

    耶穌宣講天國,即天主的統治。我是否也願意讓天國來到我的生命,讓天主統治我的生活呢?

    面對福音,我的態度是如何?是歡喜地接受、勉勉強強、或是反對抗拒?

    按著天主的智慧,天國是啟示給小孩子的。我的心是否越來越接近孩子的單純?或是已經因為世事的操煩而混濁?
第47天 瑪十四~十八 蔣祖華
    第47天瑪十四~十八蔣祖華

    【每日讀經】Day47

    聖經章節:瑪十四~十八

    釋義:(參閱《對觀福音導論穆宏志神父著》、

    《TheJeromeBiblicalCommentaryEditedbyRaymondE.Brown,S.S.,

    JosephA.Fitzmyer,S.J.,RolandE.Murphy,O.Carm.》)

    綜觀:這段經文以耶穌與法利塞人的三次衝突(十四1-2,十五1-20,十六1-4)以及耶穌的退隱為軸心(如十三53-58、十四13、十五21、等)。可以看出步步升高的衝突和耶穌受到的反對壓力,終於朝向不可避免的迫害發展。十八章是瑪竇的第四篇言論,主題是「教會」。

    耶穌退隱(十三53-58)。這是整段經文的情境,耶穌面對反對,採取退隱的方式,但事實上,衝突是不可避免地越來越升高了。

    十四章,第一次衝突:擔心耶穌是若翰復活(十四1-2)。由此補述若翰致命的故事(3-12),接著首次增餅(13-21)、步行水面(22-33),以一個摘要結束(34-36)。

    十五章,第二次衝突:耶穌是否守法,傳統與天主的話(十五1-20)。耶穌退隱(21)。治好婦人的女兒(22-28)並治癒許多人(29-31)、增餅(32-38)。

    十六章開始是第三次衝突:要求天上的徵兆(十六1-4),耶穌關於提防法利塞人的教導(5-12)。

    十六13-20,伯多祿代表教會的宣信,以及耶穌的預言苦難。伯多祿回答耶穌的身份「你是默西亞,永生天主之子。」(16)耶穌加上教會性的教導:「我要將天國的鑰匙交給你」(19)。

    接著是兩次預言苦難以及相關的記述。預言苦難以及背十字架的教導(十六21-23,24-28)、顯聖容(十七1-13)、治好癲癇的兒童(14-21)、第二次預言死亡(22-23)、繳納殿稅的問題(24-27)。

    十八章:關於「教會」的言論。在這言論中,耶穌教導基督徒們如何過一個真正的教會生活,生活出福音的教導,即天國。如謙卑(十八1-4)、躲避惡表與罪過(5-11)、亡羊的比喻(12-14)、兄弟規勸(15-20)、寬恕(21-34)。

    與主交談:

    在瑪竇福音富於教導的面目下,本段經文也顯出了耶穌所面對的衝突。當我願意傳揚福音,或按福音生活時,是否也受到別人的質疑挑戰?

    耶穌預言祂的苦難。門徒的確難以接受,「門徒就非常憂鬱。」(十七23)那我呢?

    十八章描繪出教會應該如何生活的典範。按這章的教導反省自己的基督徒生活。
第48天 瑪十九~二二 蔣祖華
    第48天瑪十九~二二蔣祖華

    【每日讀經】Day48

    聖經章節:瑪十九~二二

    釋義:(參閱《對觀福音導論穆宏志神父著》、

    《TheJeromeBiblicalCommentaryEditedbyRaymondE.Brown,S.S.,

    JosephA.Fitzmyer,S.J.,RolandE.Murphy,O.Carm.》)

    綜觀:本段經文在結構上與前段經文是相連的,因篇幅關係分為兩天閱讀。本段經文前半的十九、二十章,是繼續前段的預言苦難。二一、二二章則是耶穌在耶京的活動。下接耶穌的訣別言論(二三到二五章)與苦難復活敘述(二六到二八章)。

    本段經文的內容是比較雜亂的,由許多敘述小單元和耶穌的言詞所集成,並沒有更深入的系統,故事的順序基本上是跟著馬爾谷福音。

    往耶路撒冷途中(十九、二十章)。這兩章經文的情境是耶穌往耶路撒冷的路途上(十九1)。其中有休妻的問題(3-12),瑪竇在此還加上了關於獨身的教導(10-12)、門徒斥責孩童(13-15)、富貴少年(16-26)還有瑪竇加上的門徒的賞報(27-30)、僱工的比喻(二十1-16)、三次預言受難(17-19)和耶穌對天國中地位的教導(20-28)、最後是治癒耶里哥的瞎子(29-34),然後耶穌就要進入耶路撒冷了。

    耶穌在耶路撒冷。耶穌進入耶京(二一1-11),瑪竇加上了依撒意亞的經文(二一5)、潔淨聖殿(12-17)、詛咒無花果樹(18-22)、質問耶穌權柄(23-27)和相應的三個比喻:二子(28-32)、葡萄園戶(33-46)、婚宴(二二1-14),接著是納稅的問題(15-22)、復活的問題(23-33)、最大的誡命(34-40)、默西亞不只是達味之子(41-46)。

    與主交談:

    面對耶穌的教導,我的態度是如何?我願意將這些教導實踐在生活中嗎?

    耶穌所設的三個比喻:二子、葡萄園戶、婚宴對我有何啟發?我的反應是願意作怎樣的人?
第49天 瑪二三~二五 蔣祖華
    第49天瑪二三~二五蔣祖華

    【每日讀經】Day49

    聖經章節:瑪二三~二五

    釋義:(參閱《對觀福音導論穆宏志神父著》、

    《TheJeromeBiblicalCommentaryEditedbyRaymondE.Brown,S.S.,

    JosephA.Fitzmyer,S.J.,RolandE.Murphy,O.Carm.》)

    綜觀:本段經文是由兩篇言論構成:二十三章對於法利塞人與經師的痛斥,以及二四、二五章關於末世的言論,這是瑪竇的第五篇,也是最後的言論。

    痛斥法利塞人(二十三章)。這段是瑪竇特有的部分,表達耶穌教訓與法利塞人的不同。應遵守法律但不要效法經師與法利塞人(1-12)、七篇對他們的痛責-七禍哉(13-36)、哀悼耶京(37-39)

    末世言論。首先是一系列的警告:末日將突然的來到(二四1-39);接著指出準備的重要,因為那時「一個被提去,一個卻被遺棄」(二四40-41)。所以接著是儆醒的一系列教導(二四42-二五13);接著是兩項教導,善用才能的塔冷通比喻(二五14-30)和公審判(二五31-46)。

    與主交談:

    我的信仰態度如何?是否也像經師與法利塞人,喜歡外表可見的虔敬行動,甚於內心的悔改真誠?

    末日的來臨是基督的真實教訓。我是否對末日的來臨有儆醒的態度?

    我是否善用自己的才能,為福音與眾人服務?我是否關心特別需要關心的兄弟姊妹?
第50天 瑪二六~二八 蔣祖華 
    第50天瑪二六~二八蔣祖華

    【每日讀經】Day50

    聖經章節:瑪二六~二八

    釋義:(參閱《對觀福音導論穆宏志神父著》、

    《TheJeromeBiblicalCommentaryEditedbyRaymondE.Brown,S.S.,

    JosephA.Fitzmyer,S.J.,RolandE.Murphy,O.Carm.》)

    綜觀:本段經文是苦難與復活敘述。苦難敘述包含二六與二七兩章,二八章則是復活的報導以及最後的結語(二八16-20)。

    與馬爾谷比較,瑪竇福音對於耶穌苦難的描述比較和緩,也特別強調這是為應驗「經上所說的」。

    準備(二六11-56)。第四次預言死亡(二六1-2),瑪竇願意表達耶穌預知所將發生的事;猶太人計畫捉拿耶穌(二六3-16),中間插入伯達尼的傅油(6-13);最後晚餐(17-29)、山園祈禱(30-56)。

    耶穌受審判(二六57-二七31)。這其中有兩個審判,先是猶太人,後是羅馬人。猶太人的審判(二六57-二七1),插入伯多祿三次背主(二六69-75);羅馬人的審判(二七2-31),先是猶達斯的結局(3-10),然後才開始審判的描述。

    死亡與埋葬(二七32-66):十字架上死亡(二七32-56)、埋葬(57-61)、要求看守墳墓(62-66)。

    復活的報導(二八1-15):空墳(1-10)、守衛的謊言(11-15)。

    最後的結語(二八16-20),這是瑪竇福音的總結,傳揚福音、建立天國的教會、「教訓他們遵守我所吩咐的」,並呼應開頭的「厄瑪奴耳」,說「我同你們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20)

    與主交談:

    耶穌受到宗教的與政治的審判與壓迫,但這是為應驗天主的許諾。我也願意接受這樣的邀請,為建立天國而奮鬥,並接受可能的壓迫嗎?

    如同瑪竇福音的結語所表達的,我已經準備好傳揚耶穌的喜訊和教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