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卷 (1996年) 思维上的突破--宗教交谈
作者:周景勋

1. 导言

从历史事实的鉴证中,我们不难发现:无论在西方或东方,都发生了宗教迫害、宗教战争、宗教排斥和宗教抗衡,做成了宗教间的水火不相容;至论宗教交谈实在鲜矣。(1) 过往的宗教现象和思维往往是对异己者的排斥,于是在思维上出现了「异端」一词,便产生了争议。

在宗教的争议上,过去常常会问:「那一个宗教是『真』的宗教?」在这种处境下,不同的宗教家及其信徒都会回答:「我所信奉的宗教是真的,其他宗教都不是真的。」不相信宗教信仰的人则说:「宗教只是生命的安慰品与麻醉剂。」这些相对的反思形成了唯我独尊的排他性;于是,人在自我的思想领域中划定了界限--凡与我的思想雷同的才是真的,否则便是伪假的,一定要将之剔除。

今天,人的思维在分析体系、价值体系、信仰体系和政治策略的完备的意识型态下,已由狭隘的思域跳向一个广阔的思域。(2)于是,人的思维也从狭隘的「不容」中跳出来,进入一种宽宏磊落的「能容」气度里;尤其是「宗教」的言论,如何在不同的文化和环境中有真诚的相遇呢?且如何在相遇时能保存着「能容」的气度?因此,我们可以在「自然、人生、社会」的不同层面上发掘思维的另一个表达,好能突破生命的局限,藉以说明人可以在异中求同,在不同中求和,使生命的思维不再是互相排斥,即不排斥异己者,反之能互相欣赏、尊重和接纳;更在宗教与宗教的相遇中慷慨地开放自己,展开交谈;透过互相真诚的交谈为宗教重建新的资源和理念,且在交谈中看到宗教与宗教的思想可以互相影响、互相补充和互相治疗。由是,我们深信宗教交谈实在是当今思维上的一种突破,帮助人在「自然、人生、社会」中解决其本身所面对的危机、战争、灾祸和迫害,更促使新生与平安。(3)我们也深信历史的经验与事实赋予活在今日的人一份启迪和训示;宗教与宗教间的斗争破坏了宗教的内涵,也违反了人性;而宗教交谈则将宗教与宗教间的疏隔拉近,还将重点放在各宗教的伟大贡献上,在合作上有着互补性的动力以造福人群。

因此,我们有一个理念:宗教交谈必须先确定宗教的普遍性和共通性的内涵才能有沟通的共识。因为在宗教的特殊性及独特性上是不可能有沟通和交谈的。当有了沟通的共识,便可引发交谈的动机;此时,我们才可探讨宗教在互补性中需要有交谈的必要,再说明交谈有理论与实践的两个幅度,继而为宗教与宗教之间发掘一条共同的道路。



  1.张春申,「有关宗教交谈」,《神思》n27,香港 思维出版社 1995年11月 1。

在历史沿革中可以发现各宗教间没有交谈而是战争。由宗徒大事录可见初期基督徒受犹太教迫害的情形,等到罗马皈依而保护基督宗教后,却反过来迫害犹太教,甚至兴起反犹太主义,彼此之间不仅不合,还形成对立状态。中古世纪的回教和基督宗教也是对立,着名的十字军东征就是彼此争战的实例。近代基督宗教传到美洲,对当地的信仰不仅未尊重,反而唯我独尊地力求将其他宗教连根铲除。有名的传教士利玛窦在中国虽成功地与儒家思想密切结合,但由其着作中窥知,他对于佛道间的不相容,也非交谈的态度。今日,人们深受历史的经验与事实,认为宗教间的对立与战争都违反人性,唯有交谈与合作才能造福人类,因此提出了「宗教交谈」的新观点。

2.现代学者对于意识型态(ideology)的分析研究,已经相当的细密。一般的行为科学研究者,共同承认的是:意识型态含有四种组成系统。我们可以日本学者高桥彻和田中义久两人的说法来介绍这四个系统。

第一是分析体系:针对现实生活的社会情景(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各方面),从事科学及客观的分析和判断,赋予意识型态追随者,对于理论内容和外在环境间,建立合理的认知。同时,也建立了自己和世界环境间合理的认识。

第二是价值体系:表明团体的积极且具有创造性存在的理由,指示团体的目标或方向,对于成员灌输神圣的使命感。在此之中,有一评价的力量,说明追求的理想价值目标,并赋予其追随者每个人生活的根本意义。

第三是一神话体系或信仰体系:描给出一个理想远景,在此一体系内,含有浓厚的情绪色彩,因为其远景得到人们的共同向往,而生追求的意志,而此追求意志则有使此一远景实现的倾向,所以此一体系有高度的行动取向。

第四是政治策略:这是根据其理想远景所拟订出来的具体策略,此一策略往往包含远程策略和近程行动步骤。

所以一套完备的意识型态往往含有认知和评价的理念,将这些复杂的、规范的、抽象的思想与观念,转化成行动取向力量,必须具备逻辑的联贯,而后落实于政治的政策网中,改变政治社会和其成员的生活。

参阅:陈明仁撰,《先秦儒家价值思想中天人观念的演变》,辅仁大学哲学研究所博士论文 1991年5月 7-8。

又参阅:巨克毅,《意识型态传播与国家发展》,正中书局 1987年5月台初版 31。

3.参阅:沉清松,《现代哲学论衡》,黎明文化事业公司 1985年8月 15。

吾人以类比的思考方式探索沉清松在书中所提出的「善哉相遇、善哉交谈」,藉以应用在宗教的交谈中:「今日西方文化的危机似乎日愈转剧,其科技发展已经造成个人与社会生活极端之转变,以至个人与社会只能继续跟进,不知如何在其中主导自己的命运,于是便意识到有与其它文化相遇的必要,希望透过其它文化之不同理趣,找到能解决自己内在危机之新资源,以促使自己新生。但真正的相遇,假定了真正的对比。必须先能确定共享的普遍性与各自的独特性,始能有意义地相遇。海德格关心当代各种问题,尤其关心西方文化的前途,他亦表白了这种相遇的必要性:『为了重建全世界,须能思及各种相遇的来临,今日那些所谓相遇者皆尚未达到此一高度,无论他们所站的是那一边。这话对于欧洲的言论以及对于东亚的言论,皆一样有效,亦适用于两方终须交谈的范围。任何一方皆不能单凭己力就展开或奠立此一交谈的范围。』」

2. 基本问题-- 思维的扩充

在东西方的传统文化中,普遍地都强调「人文精神」和「宗教意识」,以保存人性价值的真善美。现代的社会则透过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来保障人的生命,于是强调工具性和生产性的价值,人的生命便变得机械化和物质化了,造成人性的空虚,人与人的疏离感等。因此,在人的思维中形成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

在物极必反的生生大易下,人的良知醒觉到「心灵」与「人性」的重要性;于是,人在思维反省下意识到:如何推进人的生存条件,使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可以配合人性与心灵而作出调和,使之更合理与完整的发展。此时,人的理智反思与意志行动都在问:「科技与经济的发展是否完全与人性心灵无关?」「人性的意义究竟何在?」这些问题正是社会上的呼唤,藉以唤醒「人文精神」在现时代开发一个文化的新方向;(4)也给予「宗教意识」在思维上和沟通上的新观点,好能为「自然、人生、社会」造就一个和谐的启发:「宗教交谈」就是要求宗教与宗教间跳出自家已固定的框子,尝试找出宗教义涵的普遍性与共通性的整合。诚如文化人类学家基辛(R.M. Keesing)所说:

"宗教强化了人类应付人生问题的能力,这些问题即死亡、疾病、饥荒、洪水、失败等,在遭逢悲剧、焦虑和危机之时,宗教可以抚慰人类的心理,给予安全感和生命意义。因为这个世界「从自然主义的立场而言,充满了不可逆料,反复无常的和意外的悲剧。"(5)

然而,基辛的说法乃将宗教反面的境况导引出来,骤然看来,宗教似是在遭逢悲剧、焦虑和危机时才发挥其力量。反之,我们若从正面积极点作出发时,宗教的普遍而共通点是指向「人性」,即各宗教有一普遍而共通的价值指向:「每一个宗教都在寻找人生的意义,在他们的寻找及回答人生问题上均反映出唯一的真理。」(6)这个共通的真理肯定了宗教的价值在于帮助人面对生命的终极;在生命终极的关怀里,人可以经验到自身的有限性,于是渴望着走向一个无限的生命根源,便流衍出一种生命的归依;这份归依要求人在生命的学习中:即常长善而救其失的学习中有一生命的投向,务使生命的反省能专注在生命的根源上,且与生命根源相密合,藉以提升与转化人有限的生命。而在投向的过程里,即在归依历程里,人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和行动活出宗教的精神。

宗教的基本态度是「坚信」、「慈悲」、「仁爱」、「希望」、「宽恕」。这也是宗教间普遍落实于「自然、人生、社会」的态度;使人活在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中不失去心灵的平衡。因此,宗教信仰必须重视其宗教生活:

"宗教生活以祈祷为首务,人在祈祷中与神建立起位格的关系。祈祷以崇拜为第一仪,也就是虔敬地在神的无限崇高及绝对荣耀之下低头。崇拜最庄严的外在表示即系祭祀:人在祭祀中把一样自己所珍视的礼品献给神,作为献身的象征;为了表示献身是绝对而无可反悔的,往往把祭品焚毁。感恩很自然地跟随着崇拜而来;人一再经验到自身力量的限度,因此也感到求恩的需要。真正的宗教生活不仅是内心的,也必须表现于外在行动;对人的仁爱即宗教生活的果实和征验。由于对神的密切关系,道德生活有了内心的基础,不会祇以家庭、朋友等小圈子的利害关系为准则,更不会一味依赖社会的奖惩。"(7)

可见,宗教生活是诚中形外的表达,而且是与人的生活环境及社会息息相关的;它不单帮助人探讨人生的基本问题:如「生何来?死何去?」「人性的意义?」「人生命的超越层面」等;还帮助人在不同的社会中活出仁爱的果实,调协社会给人生命带来的挑战。因为宗教思想在不同的时代中都有「觉醒」的启迪,给社会提供了令人信服的确证;宗教也在不同的遭遇下,有能力适应、同化和融合于时代的需要,几千年的历史可以证明宗教有这种能力。(8)这也说明了宗教与人的历史是不可分割的,宗教在人类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给人类提供一颗充满希望的历史心,帮助人在社会的转变中,依然有希望地在切实中配合生活,不怕活出真我,追求生命的终极以显示「真」。

宗教也具体地指明人要自我舍弃,以实践「仁爱」、「慈悲」与「宽恕」,即在无执与无私下,活出生命的「善」,给社会带来「和平」与「共融」,好能与生命终极的神契合为一。

宗教更能提升人的有限性生命,帮助人在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下不出卖自己的人格,反而在其中找出合理的人格整合与调和,且使人格升华以达到生命的圣境,即在修德中展露生命的光明,活出生命之「美」。

我们从宗教意涵的普遍性与共通性发挥了思维的扩充,就是要说明宗教的基本问题在于整合宗教的普遍性意义作出发点;因为宗教的终极思维是指一个历史性生命表达,指出人对「自然、人生、世界(社会)」的意义之终极关怀,并将人的生命投向最终的根源,且与之融合为一体。这种宗教交谈与合作的理念,天主教会在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中已作出思维的革新和扩充,且呼吁在全世界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文化中落实地执行:

"自在迄今,各民族都意识到,某种玄奥的能力,存在于事物的运行及人生的事故中,有时竟可体认此一「至高神明」或「天父」。此种意识与体认,以最深的宗教情感贯澈到他们的生活中。但是,与文化进步有关联的宗教,更以较精确的概念和较文明的言词,设法解答同样的问题。……世界各地的其他宗教,也提供教理、生活规诫,以及敬神礼仪,作为方法,从各方面努力弥补人心之不平。……因此,教会劝告其子女们,应以明智与爱德,同其他宗教的信徒交谈与合作,为基督的信仰生活作见证,同时承认、维护并倡导那些宗教徒所拥有的精神与道德,以及社文化的价值。"(9)



  4. 这实在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潮的衔接问题。因为西方的文化在法国大革命后,受到很大的冲击,许多第三世界国家更为了发展科技,有将自己的文化传统忘遗危机。至论中国的悠久文化传统,实在与西方国家或发展中国家不同,我们有着文化的道德精髓。因此,今后如何开发原有文化资源,以便一方面既能保存历史文化之连续性,另一方面又能供给新文化之创造一个历史经验的富藏,不但是关系中华文化前途的问题,亦是涉及全世界文化前途的问题。因为中华文化若能成功地对自家传统再诠释,将可以提供未来世界文化发展以一个新方向。(参阅《现代哲学论衡》 40-41)这个问题,在本文内不作探讨。

5. 基辛(KEESING R.M.),《当代文化人类学概要》,杭洲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6年中译本 215。

6. 张春申,「宗教交谈的神学基础」,《神学论集》n45,辅仁大学附设神学院编 光启出版社 1980年10月 332。

7. 布鲁格编着 (项退结编译),《西洋哲学辞典》,先知出版社 「宗教」 354。

8. 秦家懿、孔汉思合撰,《中国宗教与西方神学》,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1989年7月初版 251。

9.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文献,中国主教团秘书处出版 1975年12月初版 644。《教会对非基督宗教态度宣言》 2。

3. 从不同的思维理念谈论宗教交谈

当我们确定了宗教有其普遍性和共通性的内涵后,我们有一个共识:在现时代,宗教与宗教之间不能唯我独尊的排斥在其他宗教中有真理的思维;而思维的扩充就是要走出自己的框子,接纳有异己思维的存在者,以找出殊途同归的互补资源,且透过其它宗教宝贵的思维治疗自家的不足。由此共识,我们可再确定:宗教与宗教之间有交谈的必要。《人的宗教向度》(The Other Dimension)一书的作者Louis Dupre在「中文版」的序言中说:

"西方的宗教如果一仍其旧地忽视东方,势将难以继续存在。今天,即使是罗马教廷也不会再反 对与中国作宗教上的交谈;由利玛窦与南怀仁所开启的交谈之道,应该予以发扬光大。当前西方人之所以不易全盘接受自己的传统信仰,主要即是因为完全相异的传统公然存在这一事实。我猜测,东方人也为同样的问题所苦。未来的宗教将容许各大传统互相交谈,否则无一能够幸存。"(10)

这实在是一个很中肯而具有鼓舞性的思维理念,在宗教的语言上可说是:「先知性」的启发,为今日的宗教思潮泛起挑战,要求着思维上的革新和改变。我们从历史经验中可肯定:变是危机,也是创新与成长;变是转化,也是创生的力量。宗教交谈要求先走出自己的唯我独尊的执着,然后开放和接受挑战,表面上看来是一项危机,但若能化解「自然、人生、社会」的苦难,引导「人」进入互爱共融的生活,也就展现了宗教的神圣使命,即共同在交谈与合作中为人类谋求幸福:

"现在的重点当放在各宗教伟大的贡献的特色,以及其相互间可能有的互补性。尤其在现代科技挂帅,金钱至上,权力追求的社会中,宗教的这些特长,如何落实下来,成为迷失和疏离的人生指点迷津,提出化解之道的有效方案。当然,在诸事之先,宗教间的通力合作,化解歧见,化解自我设限,共同面对当前的人生危机,共同体认:宗教的目的不是为了宗教,亦不是为了教士或主持,而是为了信徒,化解信徒的苦难,拯救信徒的罪孽,使人人获得救赎(得到生命的解脱),共同抵达「宗教求圣」的目标,带领人人超凡入圣,引领社会进入平安、和谐、互爱的理想境界。"(11)

宗教与宗教间为能通力合作,化解歧见和自我设限,必须开放自己进入交谈,增进认识和了解,才能面对社会中的种种问题,消除思维上种种的障碍和排斥,共同导引人类抵达「圣、美、善、真」之理想境界。为了强调宗教交谈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从五个不同的思维理念作探讨和分析,以加强我们研究的信念。

3.1 哲学的理念

简单的说:哲学是在于「培养智慧,发现真理,印证价值」;藉此帮助人:「以理性探讨宇宙与人生的根本真相,从而指引现实生活,评估文化生态」;(12)更帮助人走向绝对的必要性,使心灵得到解脱;且反省自己,学习如何判准生命的行为,选择生命的路向,即在思维中给生命一个定位,把握自我生命存在的「一、真、善」之性。于是,哲学的真谛在于启发人的思维,助人在「自然、人生、社会」的不同层面中寻求真理,也于其中唤醒人的意识,更使人与人之间有思维上的交流。无怪乎苏格拉底强调人与人之间在生活中要有所交谈,好能找出人生的不同问题,以建立自己的思想系统,藉以改变生命的现状;故他要求人真诚的回到内心作思维的反省,且强调「没有经过反省检讨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13)这种生命的对话交谈、反省检讨、寻找与判准,以及生命的唤醒都是从古至今所强调的哲学理念。

3.2 信仰的理念

信仰的理念源于人的宗教意识,也是透过人内心的反省,经验到在自我的有限和软弱的背后有着无限和力量的存在,使人对这无限与力量充满希望,愿意不惜牺牲一切地投入这无限的终极关怀中。在投入终极关怀的途径上,人要将关怀化作生活的动力:「爱的启发」,将「爱」化作善行以表现信仰的落实。于是,信仰要求人与人有所沟通和分享,以扩展和增强人的爱(慈悲),更使人明白爱(慈悲)是生命的心,也是每一宗教对话的核心。因为人在爱(慈悲)中看到生命的超越与光明,而与爱(慈悲)的根源相契合一。(14)

3.3 科学的理念

科学与哲学的思维是息息相关的。因为科学的开始是人类对自然界的物理现象的好奇与困惑,由此进一步作「客观的」探讨,以了解自然事件的法则与其因果关系。(15)所以,科学必然在人的经验活动中探求事实的真相,以建立其思维上的真理和价值,藉以给人类提供探索世界的途径和探索自然界中的每一种事物的理性要求。这就是说:科学强调以经验事实作为准绳,再以理性的理论判准为依据,探求出其统一性为目标;可见,科学的目标不单在解释自然与世界的种种事实,也要在思维的统一中改造自然与世界。因此,科学在时代的演变中有其新发展,在新发展中提出新的问题才能有所进步,诚如爱因斯坦所指出: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的进步。"(16)

既然科学在探求自然的统一性和对自然与世界的事实成果,把握有明确的希望的信念,便不断地与自然与世界对话,发掘新的问题。为什么宗教与宗教间不可以提出挑战性的新问题而作出对话交谈呢?其实,宗教与宗教间在找出宗教的普遍性和共通性的背后,也可以透过交谈发掘新的进展,探索宗教间的融合性或统一性内容吧!

3.4 艺术的理念

艺术是人心灵内在之美与外在之美的表现,即人从思想、感触和经验中,将内心世界的意象、景物、思绪,透过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是一种对「真善美」的追求和探索,用不同的语言媒介和技术来畅所欲言,使生命在「诚于中,发于外」作出生命的跳跃和赞叹,也在「真善美」中作出生命的突破和超越。(17) 可见,艺术也是在「自然、人生、社会」的层面内表达出人性之美及其圆融性。徐复观教授强调:「在人的具体生命的心、性中,发掘出艺术的根源,把握到精神自由解放的关键。」(18) 这种精神的自由解放正表现了宗教感情的内心体验是崇高的和庄严的,同时是对自然规律的和谐所感到的狂喜的惊奇。(19)人的心灵便自然地与世界上的存在物有一种直接的沟通,且能感受万事万物之生命之美,和帮助人的生命活得更高尚和优美,也更充实;所以,艺术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它能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20)人在艺术中不再是作生命的比对或较量,而是互相的欣赏和包容、互相的交谈与分享、互相的学习和共融,使「自然、人生、社会」皆处于和谐之境--艺术(音乐)能容纳(生命、自然、社会)全部的经历,从感觉成分到最终的精神和谐。这份和谐的理念实在可以给宗教与宗教间的交谈一个豁达而宽敞的借镜,就是在欣赏和包容中有尊重、在交谈和分享中有真诚、在学习和共融中有革新。

3.5 社会的理念

社会是由人在共同的团结理念中所组成的;因此,社会为维持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便在人的共识认同下制订了社会规范,要求人人同心同德地尊重个人的生命、尊重私有的财产;同时在社会规范中唤醒人的道德意识,提升人格,使人在道德中创造善的行为,发扬人性的价值。尤其在科技发达的社会中,人与人的互动频率不断的提高,人与人的交往也自然地在经济、政治、宗教有密切的关系,人更必须怀有道德情操与担负道德责任,才能建立一个有意义的新社会。国父孙中山在面对人民、社会、智识和精神的幸福时,提出了「民生」的思想:

"民生是一种道德的努力,而不是阶级间的斗争。它既是实际的,也是理想的。……民生远比其它二大主义(民族、民权)更重视我们的伦理传统:在中国人信仰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后,想藉自己人格的觉醒,作为一个有益人类幸福的媒介;此一自觉,将使他变成爱群乐群的君子。在这个对世界具有价值的自觉感中,利己主义遂为利他主义所替化。……民生便是一种伦理力,是运用伦理的方式,使各阶级合作和谐。"

这种为人民、社会所倡导的民生理念,有着整体的、包容的深入思想,在文化、精神和道德上提升人的生命,也给人提供了新的出路。(21) 所以在谈社会理念时,我们要确定社会的基本问题,在于推进人的生存条件所系的科技发展,经济政策,使之更合理、更完整,以便为人类带来更大的幸福;因此,在科技发展及经济政策下,不能对人性,及人际关系造成伤害,故必须提供社会中人与人的沟通和交谈机会,以认知不同阶层的人的真正需要。在此同时,社会理念亦当关注到传统与现代的衔接和配合问题,好能成功地给传统一个正确的再诠释,为未来的社会发展提供新的方向。

***********

我们从以上的五个理念:哲学的理念、信仰的理念、科学的理念、艺术的理念和社会的理念中,看到生命的沟通与合作在于人面对「自然、人生、社会」时,有着互相的推动力和交流,这为宗教的普遍性的内涵带来了一股开放与创新的动力,使宗教间有对话和交谈,好能丰富宗教的内涵,这交谈不在转化或归化或同化其他宗教,而是互相间的对话、聆听、陈述、欣赏、沟通,共同在光明中寻找真理,(23) 为人类求幸福,为社会带来共融与和谐,为人的生命开启成全的路。为达到交谈的目标,我们尝试从「理论」的幅度探讨其根据,从「实践」的幅度说明宗教间的合作。

  10. DUPRE L. (傅佩荣译),《人的宗教向度》,幼狮文化事业公司 1986年12月初版。原作者「中文版」序 5。

11.邬昆如,《道、儒在东亚的共融:「从彼此优点建立个人共识」》,(宗教哲学)季刊第二卷第三期,中华民国宗教哲学研究社 1996年7月1日 12。

12.傅佩荣,《哲学入门》,正中书局 1994年1月台初版第二次印行 1-5。

13.傅佩荣,《心灵的曙光》,洪建全基金会出 1994年11月第一版 21-75。

14.邬昆如,《道、儒在东亚的共融:「从彼此优点建立个人共识」》,(宗教哲学)季刊第二卷第三期,中华民国宗教哲学研究社 1996年7月1日 参阅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 443-531。

15.成中英,《科学真理与人类价值》,三民文库192,三民书局 1979年再版 7。

16.爱因斯坦、英费尔德合着,《物理学的进化》,上海 科学技术出版社 1962年3月第一版 59。

参阅林定夷,「论科学的目标与科学进步」,《分析哲学与科学哲学》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编辑委员会主编 新亚书院出版 1989 321-339。

17.陈鸿基,《宗教与艺术》神思n29,思维出版社 1996年5月 29。

18.徐复观教授,《中国艺术精神》,学生书局 1976年9月五版 自叙 1。

19.赵鑫珊,《艺术.科学.哲学断想》,丹青图书有限公司 127-128。

20.同上,第70页。在234页中提出黑格尔的美学思想:「艺术的美高于自然。艺术的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心灵和它的产品比自然和它的现象高多少,艺术的美也就比自然美高多少。」第235页则引贝多芬的话说:「继续努力吧!不要单从事艺术,还要渗透到它的最深的内容中去;它是值得我们去追求的,因为只有艺术同科学才能把人提高到神明的境界。」

21.沉清松,《为现代文化把脉》,光启出版社 1985年7月初版 第二编 77-129。

22.参阅:沉清松,《现代哲学论衡》,黎明文化事业公司 1985年8月 38-41。

23.张春申,「宗教交谈的使命」,《教会的使命与福传》,光启 1995年元月初版 85-87。

4. 宗教交谈的两个幅度-- 理论与实践

中国儒家的哲学思想很重视人的生命和价值;而人的生命与禽兽不同之处乃因人有「心思之官」,而禽兽没有;至于「耳目之官」,人与禽兽皆有。所以,人「当先立乎其大者(大体--心思之官),则其小者(小体 -- 耳目之官)不能夺也,此为大人(生命的理想价值)而己矣。」(孟子告子上篇)可知,儒家思想强调「存养」心性--精神生命:「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尽心上篇)。为使理论的思维根据与实践的行为表达能互相配合,孟子提出:「尽心知性知天」和「存心养性事天」的理念。

西方的哲学思想也很强调人的精神生命:

"正常人的生命好似一所三层楼的房子。上层是精神生命,中层是觉性生命,下层是物质生命。这三层相辅相成,但当尊重它们彼此间的次序;物质生命在最下层,精神生命在最高层,它最为尊贵,最为重要。如果此一价值次序被颠倒,人的结构便被破坏,人便失去平衡,成为不正常的人。"(24)

精神生命之所以重要乃因它赋予人生命的目标和生活的意义,而「宗教」所注重的乃帮助人寻找生命的终极目标,充实人的精神生命,培养人的生活品格,提高人性的伦理道德情操,劝人为善和教人避恶,也即是助人「求真、求善、求美、求圣」。曾仰如教授在《宗教哲学》书中强调:

"宗教是人凭藉的一种信念,方法与力量,藉此创造群体幸福的生活与环境,以磨炼或塑造圆满与高尚人格,使人对生命真谛及其价值的认识、肯定和追求。"(25)

因此,宗教交谈当本着一个信念,即为社会谋求幸福,为世界祈求和平,为每一个人探索高尚的生活品格等。故在下列,我们将从「理论」的幅度:反省和探索宗教本身的性质与宗教交谈的原则;和「实践」的幅度:以香港六宗教的结谊和合作为实例,说明如何落实于社会的交谈中。

4.1 理论的幅度:思维上的根据和整合

宗教的特色在于宗教是神圣的和圣洁的;因此,信徒在信仰的氛围(神的氛围、宗教气氛)下,当有生命的觉俉,且有自觉的回应。

宗教在理论上也有思维的根据,就是肯定人有人性的尊严,这份尊严强调人除了肉体外,还有精神性,也就是理性。「理性促使人类追求生命的真谛,即真理。因此,人有追求真理的权利和义务。……所谓人有追求真理的权利,就是说人性寻找真理、宗教、信仰的自由,应被尊重。人也有寻找真理的义务。这义务不是来自任何国家、团体或其他人,而是出自自己的人性。人有义务专注去学、去探讨、去应用方法寻找真理。宗教交谈就是人寻找真理的方法之一,在不侵犯他人、不影响社会安宁中,藉互相学习、研究及分享,完成人追求宗教真理的权利及义务上。由此可见,宗教交谈是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上,且应承认真理不是任何人或团体所能掌握的,必须一起寻找。」(26)

然而,人在寻找真理上如何在不同宗教中发现其所要寻找的内容呢?因此,我也必须相信:真理存在任何导人向善而有神圣性的任何一个宗教内。再者,各宗教在表达其信仰和真理时,都有本身的一套信仰系统,这系统乃基于宗教的基本因素:教义、教规和教礼。思维上的整合帮助我们有共同的了解:

「教义」所肯定的是「真理」或「道理」,乃信徒必信的内容;可见,「教义」是属于「真」的向度。

「教规」乃宗教的规条、戒律或章程,乃信徒必须遵守和作警愓的;所以,「教规」是属于「善」的向度。

「教礼」则是信徒在崇拜上所必须实行的礼仪,以表示其「信仰和宗教情感」,故「教礼」是属于「美和善」的向度。

信仰透过对教义的认识,相信该宗教的道理,遵守戒律或诫命,且奉行规定的礼仪,使能臻于至善和圆融的境界,与神有密切的关系,得到真正的幸福和永恒的生命。

再者,宗教的性质必须透过宗教团体在「信」、「解」、「行」、「证」上所信的见证表现出来,即在信仰中引导信徒的道德行为和崇拜活动,使之能把握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和生命的终向,且抱着共通的同一性真理思想,在团体内渡爱的、慈悲的生活。

在交谈中,各宗教依然保持着各宗教的「教义」、「教规」和「教礼」,不能作好坏的比较,也不能以自己的准则或规律作武断式的评论;因此,在宗教交谈中必须有交谈的原则,那就是:在宗教间相聚交谈时,必须剔除偏见。尤其在观念、理论、名称形式等上都有很多相异之处,若要去异求同,实在不容易。因此,在宗教交谈时,为巩固互相间的共融和友谊,自然而然地要有以下的共识和认同:

-「平等、自由、博爱」的精神。

-互相爱慕和尊重,互让和互谅。

-互相欣赏和接纳,信任和保密。

-要有坦诚、开放和豁达的胸襟。

-共同目标以追求「真、善、美、圣」。

-同心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繁荣。

-态度上保持:谦卑、明智、慎思。

-心灵的平衡在于:不唯我独尊、不自私、不偏激。

-在思想和行为上不怕有净化、改进和革新。

-交谈不是辩论而是分享。

-不排斥异己者(包括人或思想),尽异在异中求同。

-彼此交换经验和学习,好能互相贡献和补充。

4.2 实践的幅度:宗教与宗教之间的结谊和合作

我们深信宗教的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承的;在实践上一定要有理论作为依据,而在理论上也需要有实践作为展现。所以,我们可以说:理论是实践的基础推动力,是导向理想(真理)的指标;实践是理论的落实肯定力,是呈现理想(真理)的行动。因此,在宗教交谈上,各宗教必须先愿意打开自己深锁的大门,跨出门槛,实际地走向其他宗教。我们尝试以香港六宗教团体之结谊和合作为例作说明。

一九七二年香港天主教成立「教区宗教联络委员会」,便开始了「拜访」香港其他的宗教团体,更邀不同宗教来访天主教及参加天主教的重要庆典,就因着不同的活动和聚会的交流,香港天主教教会便与其他宗教团体交上了朋友。

4.2.1 成立和举办宗教思想交谈会

从一九七二年至一九七六年的四年间,香港不同宗教团体的交往已逐渐频密;于是,大家的开放也较宽大,便有相同的感觉:倘若只着重在社交接触会流于表面的交谈,便不能深入;如要深入交谈,非从思想上开始不可。因此,在一九七七年初,六宗教选派代表,着手筹备宗教思想交谈会,商讨「思想交谈」的可能性及推行方法;期间共举行了四次会议,确定了宗教思想交谈会的目的和举办方法。

目的:为不同信仰的六宗教教友善信提供更广博知识,藉以增加大家各宗教之教义、始创、演变及其文化背景等之认识和了解;因此,交谈会是以促进互相尊重,彼此瞭解及共同欣赏为目的。

至于举办方法,乃由香港佛教联合会,香港孔教学院、中华回教博爱社、香港基督教协进会、香港天主教教会及香港道教联合会派出代表组成筹备委员会、议定交谈会之日期、时间、地点及有关详细应办事项。思想交谈会由开始每年举办二至三次,至今改为每年举办一次,最近的一次在一九九五年十二月九日为向应国际宽容年举办的思想交谈会,主题为:「宽容」。

4.2.2 成立宗教领袖座谈会

不同宗教团体的接触,已经在一九七七年间成立的「宗教思想交谈会」中跨进了一步。然而,宗教团体在接触上的希望不作形式上的交谈,大家更希望可以落实在对香港社会的一些贡献上能互相齐心合作,这也是将宗教上爱和慈悲的精神作具体的推动,希望能在多元化的宗教交往中发挥不同的推动力,而最能给予支持和鼓励的就是各宗教的领袖愿意携手合作,为社会大众树立一个共融的见证。

这个事实终于在一九七八年六月十六日在筹划小组精细的安排下,举办了第一次的「宗教领袖座谈会」,为香港的宗教历史创造了宗教合作的首页。

其后,每年都会举办二次的「宗教领袖座谈会」,讨论有关宗教、社会公义、道德、教育、青年、老人福利、家庭等问题,并会针对社会的各种需要,向全香港市民发表每一年一度的新年文告;更会举办有益世道的活动,如宗教青年营、家庭营、慈善步行等活动。最近更举办宗教界人士庆祝国庆的活动,及邀请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局长率团访港的盛会,更将策划与公益金合作举办宗教慈善步行筹款等活动。在每次的座谈会和活动中,大家都能保持着互让互欣赏互尊重的精神,使不同宗教的朋友能共融相聚和交谈,正显示了宗教求真求善求美求和谐的本质。(27)

24.郑圣冲,《三度生命》,光启 1978年再版 2。

25.曾仰如,《宗教哲学》,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9年二版 4。

26.张春申,《有关宗教交谈》神思n27,香港 思维 1995年11月 2。

27.周景勋,「历史中新的一页 -- 记香港六宗教团体结谊之始源及其反思」,《神思》n27,香港 思维 73-81。


5. 结论:宗教交谈使宗教走向一体关系的共同道路

我们从宗教交谈的理论幅度和实践幅度清楚地把握了宗教与宗教间的相聚与合作,实在就是在不同中找到共通性的交谈;也从不同的理念中看到交谈重要性及思维的扩大。其实,在「自然、人生、社会」中,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也是独特而各不相同的,然而在相对下所形成的一体关系是很清晰的,如因果关系、上下、内外、痛苦与快乐、人与神,都成为一体的关系,若没有这一体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都可说是不能存在,即没有因就没有果,没有上就不能有下的认识等。所以,当人否定神存在时,正是人否定自己存在的时候。在相对下所指向的是绝对的一体意识,这便形成了人追索生命终极的一体动力。同样地,人透过推理能力作出生命的思维上的追索所要显示的终极境界,正是宗教中所言的共同道路:终极关怀的无限境,此无限境根本是不能诉说出其多向性或多面性的,而终极关怀所达的境界必然是人世间相对的两极之统一。

就是这个统一性的理念,为宗教交谈打开了一条宽敞的共同道路。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释觉光法师和黄允畋居士在「伟大宗教」的献文中指出:

"香港六大宗教领袖明乎时代的精神和需要,打破宗教限止的框框,相互尊重,携手合作,本和衷共济之旨,为社会谋福利而努力。香港六大宗教的合作精神,为世界各地宗教徒树立了揩模,为各自宗教发挥了巨大作用,造福人类不浅。"

在现时代的社会变迁中,科技、经济和政治成为人生命的核心点,影响着人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但在其中却隐藏了不可逆料、反复无常和意外的悲剧与危机;因为科技、经济与政治不能捕捉人的心灵,也不能带给人永恒的平安与喜乐,更不能在失败、痛苦、焦虑、悲剧、危机和死亡等之中抚慰与安定人心。而「宗教」在一体关系的思维统一中,可以统合人的生命与万事万物的存在价值,指示出一个超越人在现实的迷惘不能自拔的方向,因为宗教若丧失了这个统合价值的能力,则注定会失去其本质而要归于消灭。因此,宗教信仰也是人生命的全面统合之要素,帮助人觉悟生命的全部经验具有一种超越的层面,且给人一个创新生命的肯定,因为信仰可以扩展及增强人的爱(慈悲),使人明白爱是生命的核心,而神明的临在正是要用无私的爱来圣化所有的人。所以,现时代的精神和需要是先打破生命因科技、经济和政治所做成的生命隔阂,取出人生命本有的善与爱,积极地进行有意义的文化和宗教的交谈与合作;因为我们相信:心灵的永恒关怀和无私之爱是不受时间和空间所限制的。所以,我们在「爱」中可以摒弃敌对的成见,且「信望爱」三种德性在不同的宗教思想中是可以找到的,在其内更可以看出不同人与文化都同样地分沾了神的救恩计划。

同样地,因着爱的宗教交谈是一个先知性的启发,可以使各宗教走向更新;每一宗教若能虚怀若谷的与不同宗教交谈合作,一定可以丰富各宗教的神学思潮和反思探索,更刺激教会内的信徒的反省,使之更明白神明超验的奥秘。

最后,让我们一齐反省陆象山的一段具有先知性的话,他为我们现时代打开了一个既广阔又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心,并启示了一体关系的玄妙:

"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南海北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上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下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28)

 

28.周景勋,「历史中新的一页-- 记香港六宗教团体结谊之始源及其反思」,《神思》n27,香港 思维 7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