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卷 (2000年) 礼仪庆典于福音本位化的点睛妙用
作者:韩大辉 Hon, Tai Fai, Savio

张春申神父的演讲,发人深省,有关神学本位化的回顾已简洁地作一综合报告,至于前瞻他则鼓励我们共同构想。神学部主任劳伯埙神父邀请本人在「礼仪篇」中作回应。本文只想粗略勾划一个粗略的蓝图,尝试说明礼仪庆典于福音本位化的作用,希望能藉此拋砖引玉。

研习会主题是神学本位化,本人较偏向用福音本位化。这两个观念并不对立,而且多次同义。后者较为着重教会在亚洲宣讲的境况。耶稣身为亚洲人,反而多次被亚洲人视为从西方来的「进口货」。这至少使我们怀疑,在介绍或宣讲耶稣和祂的福音时,连「包装」都是「进口」的,并没有充分借用本土文化的有利元素。

早在一九九零年,《救主的使命》通谕已标榜「福音本位化」。(nn52-54)最近《教会在亚洲》亚洲主教会议后的劝谕也谈「福音本位化」,这是整个天主子民的任务,着眼福音须植根本土文化.由此须指出关键的领域,并请教长们在神学反思、礼仪、司铎培育、修道培育、教理讲授、灵修方面要多注意。(n21)这些关键领域是指基督学、礼仪、圣经(普及化)、福传者的培训等。

本文谈「福音本位化」,并非忽略本位化的神学的反思,而想强调神学的反思须集中于福音如何在文化降生,如何与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宗教和现代文化交流,务使我们所宣讲的福音更关乎生命,当然,本文预设本位化是跟随「降生」原理,由此也肯定福音的三个特性。一是普世性,即无论在那一个文化,福音都能植根。二是交谈性,即福音可与任何宗教和文化交谈。三是超越性,即福音超越并可提升其他的文化。

这里尝试以有限的篇幅指出在那些文化因素和神学基础,礼仪庆典成为福音本位化的支点,为达成此功效,礼仪庆典所需的神韵与貌相。1

1. 庆的情与思

人生有很多喜庆,有些的确令人回味不已,每次忆起都会牵动内心。对基督徒来说,这些喜庆可能是自己的入门圣事礼、婚礼、发愿礼、晋秩礼、病傅礼、修和礼、感恩祭等。一次美妙的庆祝会引发不少的情与思,而精神价值由此得以引发和传扬。

礼仪确是基督徒生活和使命的泉源和高峰,很自然也是「福传」与「本位化」的关键。尤其在亚洲,很多人在不同宗教的氛围下,有惯常的敬拜、宗教庆节、民间信仰的习俗,礼仪的套上本土文化极有利福传的工作。2

人要活生生地面对福音,就离不开文化的领域。就如文化是社群生命的产品,人亦深受其所居之文化所影响。就如人会改变,文化亦会转型。文化转型也导致人改变。由此,传福音和本位化自然息息相关。天国来临人间之始,就不得不借用文化的因素,正因为人深受文化所影响。教会在传福音之始,不但勉力传递真理、价值和更新文化,也借用文化的价值。3可是,当文化和福音格格不入之时,教会就要找新的途径去传福音。4福音新传正有此意。5

梵二后的教会极重视福传与礼仪,两者相辅相成,也愈来愈将礼仪视为「宣讲」。既然所宣讲的是喜讯,很自然地将礼仪的举行(administration)视为庆典(celebration)或庆祝,如:隆重及正式的授予圣秩礼,喜气洋溢的婚礼,简单诚朴的圣道礼,济济一堂的感恩礼,甚至连令人悲伤的丧礼也都冠以庆典或庆祝一词。

礼仪庆典今日成为惯用语。这些庆典是由标记、仪式和祷文组成。标记是指一些物品,诸如:水、油、饼和酒等。仪式是指庆典团体所采用的行动,诸如:注水、傅油、领圣体和宝血。祷文也有不同的层次,通常这些都会记载在礼规书上的。6

基督徒自必有自己的神学及文化原理,将标记、仪式和祷文纳入礼仪庆典中,使庆祝的会众,能各职其位,热切参与。基督徒也深信这种庆典指向基督的巴斯卦奥迹,而奥迹具有永恒的动力,使发生的事摆脱时、空的规范。礼仪固然能让基督巴斯卦点燃生命,使参与者从平淡进入永恒,但作为庆典,充满喜庆的秉性,能有效地表达和塑造文化。

2. 庆中知真味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论语 卫灵公)中国人着重「礼」,是因为它表达人的内在仁义。「礼」可使人产生成仁取义的自觉,这自觉使人改良礼的表达,渐渐形成塑造中国文化的一股力量。同样,教会的礼仪庆典一方面,不得不以百姓的文化来表达,但另一方面,也能创新并塑造文化。

文化是由于人按其心智活动对生活环境有所反应,因而渐渐形成一种生活模式,包括:语言、心态、民生、律法、艺术、交往方式、风土人情等这些模式能有效地标榜出有关社会群体的特性和价值。普遍来说,一个社会由于有不同阶层的人(如:富人、穷人;士官、庶民;知识分子、文盲等),也会有共通的主流文化,也有分殊的次文化。

文化虽然包罗万有,但并非每个要素都是价值。只有那些使人得到身心健全发展的东西才有价值,其关键在于「化」。这些要素能形成「教化」、「濡化」的氛围,人生活在其中,能将其人性更活得通透。例如,中国人传统的婚嫁习俗标榜忠孝仁义。这些习俗会使个体的「人化」进入有机的、多元的、甚至相互矛盾的社会整体中,同时使「人化」在个体的思想、感情、行为模式各方面,与社会的氛围相适应、相和阶,因而实现真、善、美高度统一的、自由的境界。

庆典藉其固有特质将「人化」的真实价值传递整给个社群,而成为文化的一般塑造力。人有不同的生活层面,有时专注工作,有时则会嬉戏,不论怎样总会找些空间来想想人生的问题;如何领悟终极的权能和尊严,化解爱和恨的张力,寻找平安与欣悦,整合善与恶的经验,稳定自己的希望,想不通就可能自嘲或幽默一下,乐于其中的消遥。这些生活的空间就像竹子中间的节,把所过的生活稍为总结一下,使下一段的生活更充实。这就是人生的节日。人很有智慧,在过节时常伴以一些庆典,为使那节日生活较诸平日生活更有生气。

庆典在喜庆的活动下其实隐藏一些秩序,首先是自然的秩序,即万物与生俱来变化的规律,如:春夏秋冬、出生、成长、衰老、逝去等,但人,也只有人,在自然的秩序上,建立自己的生活秩序。这些人为的秩序渐渐演变成生活的框框。在框框成立的过程中,有两个方向,一是人生顺应自然,二是自然迎合人生。

人生顺应自然是明显的事实,因为人属大自然的一部份,其生活节奏基本上是与整个自然同步。在黎明破晓之际,万物欣欣向荣,人身体的机能也活跃起来,开始工作,日中要得到适度食物的滋养。到了晚上太阳西沉,大地昏暗,身体也要休息。除了每日的变化,也有星宿的转移,如:月圆月缺,影响生计和天气。顺应自然是人生存的框框之一。

使自然迎合人生是人之为人的特质。正如人可以从自然之物制作出生活的器物,人可以对自然秩序加以划分、区隔、标定、显示、甚至乎作某程度的改变来迎合自己的方便、或整个社团的需要。这点尤其在每个民族所设立的庆典看得出。人固然会春耕夏耨秋收冬藏,但同时也可用季节的转变来庆祝人生,诸如:婚嫁、祭祀、登基(就职)、甚至出生、成年、举丧。到了节日或遇有特别的事,人便会制造适合的仪式来庆祝,日积累月人的生活便逐渐具有规律,也愈增添人文生活的内涵。

就此而论,庆典有不同的特色和向度:

第一,庆典具有嬉戏的秉性,可使人摆脱日常刻板生活的压迫,为自己腾出一些闲与情。每天重复同样的事,往往使人困倦。暂时卸下日常生活的规律,在一些高兴的纪念日上,以另一种心态,另一种方式去体会那深藏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意义,并为日后留下美好的回忆。

第二,庆典可使人更感受团体的共融,因为聚集在一起的人,会有同样的目标,同样的语言,同样的仪式,同样的庆祝对象,同样的溯源故事(aetiology)。

第三,庆典具慎终追远的向度。群体的信仰或信念会在自发和喜庆气氛中得以唤醒,往往令人追问「为甚么?」。为答覆这问题,庆典往往藉着一些溯源故事,这些故事并不着重「究发生了甚么」,而是提醒人「今天庆祝的是甚么」(祭天、敬祖、婚嫁、求风调雨顺等)。

第四,庆典助人接触自己的内在世界。所谓「诚于中、形于外」,每个庆典都会有特别的祝文、食物、装饰、音乐、舞蹈、游戏……这些都是外表的包装,重要的是庆祝者内心的「诚」。有了诚,人们可透过外在的仪式,进入自己内心的自由、恩赐、博爱、正义的世界。

第五,庆典使个人在团体中成长。从个人的生日庆祝到机构的奠基礼、开幕仪式、周年纪念等都指出,个人的成长到某一地步会对社会和国家负起回馈的责任。

第六,庆典有利宗教信仰的形成和稳定。信仰是一个族群所共有的思想、感受、生活情趣的整体反映,包括神人观、伦理观、价值观、审美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例如:中国传统民族信仰7的庆典,包括各种礼俗(祭礼、冠礼、婚礼、丧礼等)、节庆(端午、乞巧、中秋、新春等)。神祠和庙堂是举行庆典的地方,这一切都与民族信仰有密切的关联。这些庆典或庆祝并非是个人的创作,而是整个民族信仰的具体呈现。

第七,庆典具备表达和塑造文化的向度。它最能把共同的信念落实在日常的生活中,渐渐生活就产生特殊的次序和框框,成为民族世代相承的传统和文化。

任何庆典都有文化的框框,因素和固有的讯息或内容。框框是维系讯息的无形边界,如果一成不变,就会化成愈积愈厚的硬壳,那么原来庆典活化的内容也会受到威胁。8

3. 礼仪庆典体现福音本位化的支点

就外在形式而论,礼仪庆典是由教会所指定的标记、经文、仪式而组成,但所彰显的却是奥迹。教会的指示通常记载在礼书中,并以此为标准,但由于庆典是为了满全具体会众的需要或喜好,故这些礼书的标准通常是有弹性和可灵活处理的,标准是为保证礼仪的事效性,而非禁锢奥迹的彰显。当然缺乏创新和灵活的礼仪庆典也会使奥迹的彰显受到威胁。

就教会团体行动而论,圣事庆典是会众用来敬礼天主,并使人获救。会众透过恭听圣言、一些标记、祷文和仪式「纪念」基督大司祭,而祂则按其建立圣事的意愿在庆典中临现和圣化。

就信仰生活而论,参与庆典的人首先赖天主的感召而产生信德,在教会内并藉教会,联同基督在圣神内光荣天父,并因此而分沾天主的圣德,和特殊的恩宠,按照基督逾越奥迹的模式,赖圣神的助佑,得以提升到超性的生命。

就目标而论,庆典就像在世界旅途上的驿站,在那里人们走完一段路,到了一个小目的地,便可休息、吃喝一下,回顾自己走过的路,遥望将要走向的目,调校行程的方针,和同路的人彼此勉励,分享得失,预尝并迈向天国的圆融。9

就神学研究而论,礼仪庆典并非只是研究的「佐证」,而是「泉源」。无庸置疑,神学诞生于信仰,在信仰中发展,并为信仰服务。信仰的对象是天主美妙的、叫人惊叹不已的工程,亦即是奥迹。奥秘的理解,除了付出耐心外,所达的境界往往还有局限的,因为现在是「藉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所认识的,只是局部的」(格前13:12),不过那局部的神学知识却是真实的,而且正因为是局部的,便有进展的空间,由于是真实的,便可激发心中的信赖,藉以细味天主的智慧和慈爱。礼仪庆典本身虽不是神学研究,但较诸神学这面「镜子」更活生生地进入天主的奥迹中。当然我们可以说,神学并不替代庆典,反而诞生于庆典,在庆典中发展,并为庆典而服务。

综合上述礼仪庆的意义,可见它于福音本位化有举足轻重的角色。从教会的角度来说,福音本位化的基本意念是指福音在个别本土文化上「降生」(incarnation),同时指将这些文化引入教会中。本位化意味着,基督的奥迹具有超凡的能力,既能在不同的文化扎根,又可补充它们不足之处,使真实合乎人性的价值得到提升和转化。10

由于礼仪庆典按其事效性(ex opere operato)能使奥迹临现,11教会既要传福音和举行圣事,自然成为推动福音本位化的主体。12庆典通过祷文、仪式、标记,使参与者对这些标记感到「亲切」,和让耶稣的临在和喜讯,显得更为触摸得到的事实。

圣神降临后,早期的教会团体便开始传福音,他们虽然承继犹太人的文化传统和吸纳不少希腊色彩的智慧,却要在这框框中注满基督福音的内容。其中有些重要的阶段和因素:第一,保存犹太人的文化传统。13第二,将福音的内容伸延到非犹太人的文化领域中。14第三,是尽量保持基督徒信仰的特质创造新的文化,以满足民众的各项需要。15

由此可见,教会推动福音本位化须有两个方向:一是将福音价值揉合在文化中,二是将人们引导到教会的团体中,这团体以礼仪庆典作为集结合一的象征。16福音在某个文化层中要产生教化的效应,就是从人的内心着眼,加强、补足和提升人文精神和文化。教会须吸纳这些负载文化价值的要素,为使福音传播和礼仪庆典更容易深入民心。就此而论,梵二的礼仪更新,早已注意到所谓适应各民族性和传统的问题。17

适应(adaptation)意谓采纳一个民族的本土文化,使基督能降凡在这民族中,以奥秘的方式真正地为他们主持礼仪。所谓奥秘的方式是指庆祝的团体,按基督的意愿采用那民族的语言、象征和仪式,为能积极地、有效地参与基督的敬礼。就方法而论,此种适应可分两个阶段,一是迈向文化(acculturation),二是深入文化(inculturation)。第一阶段是地方教会以罗马礼为本,吸纳一切与之相符合的本土文化因素,套用在罗马礼之中。第二阶段是地方教会引用非基督徒的礼节,但赋予基督徒的意义,但仍以保持罗马礼的基本统一性为主。18

罗马礼亨有特殊地位,不仅因为它是一个远古、悠久和丰富的传统,也因为这地方属伯多禄继承人所牧养,而在他身上建立了信仰及精神共融的、永久可见的中心与基础。19

4. 礼仪庆典的神韵与貌相

为维系礼仪庆典的神韵,要注意三个原则。20一是坚守礼仪庆典的内在意义,就是逾越奥迹。21二是维系各地庆典基本的一致性,藉以确保教会大公的面貌。22三是忠于圣统的共融,接纳教会权威的训导。23

在礼仪上,庆祝奥迹是使人纪念天主的救恩计划,和人对仁慈而忠信的天主的回应。任何礼仪庆典,不论以何种貌相出现,须保持这固有的神韵。由于庆祝的会众因场合和性质而异,同样庆典自然有不同的貌相。以下所列的七个范围,尝试概括地说明「装扮」礼仪庆典的貌相应注意的地方。24

第一,要着重语言。圣言宣读、主礼者的祷文、讲道、圣咏、欢呼词等,务须应用本土文化的表达,适当的言词(并不是硬绷绷地将罗马礼翻译过来)是宣认奥迹临现的要素。

第二,是歌咏和音乐。这可说是带动圣事成为庆典的灵魂。就现象而论,好的音乐是庆典成功的一半。民族音乐可增添本土情怀,但须注意从圣经取得灵感,和避免与其他宗教音乐混淆。

第三,是参与礼仪的姿态。不论是坐、立、伸手、鞠躬、默静、舞蹈、宣讲、朝拜、赞美、平安礼等都要顺应个别的民族情感,和庆典的场合。

第四,是艺术。天主堂由建筑外形到内里的圣洗池、祭台、读经台、圣体柜、圣像及各种摆设都要顾及整体的和谐,该注重艺术品的材料和手工,务使它们能承载礼仪行动所表达的奥秘、庄重和惊叹。

第五,是民族的礼节,诸各婚嫁、丧礼、祭祖等,要尊重本土民情和仪式。年中的民间节日为信友,也是庆祝奥迹的好时机:新春的谢恩、中秋的团聚、清明的追念亡者等。

第六,是灵修的滋养。灵修生活是重生于圣神、肖似基督、走向天父的成长路。是那复活基督的生命在我们中发芽,有赖圣神的灌溉,得以在教会的共融中成长,并期盼基督的再来。这新生命必然和礼仪有密切关系。它的起点是入门圣事。今日的入门圣事已跳出个别庆典的框框,走入灵修旅程的范畴,分三阶段、四时期,循序渐进,在教理讲授、基督徒生活(祈祷和伦理)、礼仪和使徒性的见证上作培育。就此而论,入门圣事须成为所有礼仪庆典的典范。25圣秩圣事在这方面已有指定的方式安排灵修旅程,但为婚姻圣事的灵修旅程,本人则认为极为急切要做的事。

第七,是天国价值的发挥。耶稣的言行一向以天国为中心。天国是指天主为每个人而安排的丰盛生命。真福八端正具体地展示这生命的特性:神贫、哀恸、温良、饥渴慕义、怜悯、心里洁净、缔造和平、为义受迫害等都是天国来临的场所。天国,就灵修而言,是内在的,它在我们之内会成长、滋生、从个人到普世。天国,就恩赐而言,是天主圣三在降生圣言的内在生命,它已在基督的人性中来临,而且仍不断藉着基督的身体--教会--在世上发展。天国,就庆典而言,是教会在旅途中的驿站,与基督相会的特殊时刻,是祂领导我们的祈求:「愿你的国来临!」

礼仪庆典是综合艺术,各项要素都要迎合人内心的呼声:希冀得到神的仁慈、安慰和爱情的欣悦。加强礼仪庆典本土文化的色彩,并非是一种可有可无的选择,而是本位化必须的一环,和急不缓容的任务。它可助人在其熟悉的标记、象征中深化人生的终极意义。忽略这一点,也就会漠视天主救恩的普世性。



  1. 本文部份资料取自拙作《与基督有约:从庆典到奥迹》圣神修院神哲学院 - 神学教材(3),香港 公教真理学会 1995。

2.参阅《教会在亚洲》(Ecclesia in Asia 21),亚洲主教会议之后的宗座劝谕1999。

3.参阅《教会在亚洲》(Ecclesia in Asia 21),亚洲主教会议之后的宗座劝谕1999。

4.参阅《新世界传播福音》Evangelii Nuntiandi (EN) 20。

5. 参阅《救主的使命》Missio Redemptoris (MR) 3:我感觉到把教会的全新精力投入新的福音传播和向万民传教的时刻已经来临。MR 52:透过本土化,教会使福音在不同的文化中降生,同时连同他们的文化,一起进入她自己的团体中。教会将自己的价值传递给他们,同时摄取于他们内已有的良好成分,并从内部加以更新。

6. 梵二后所有更新的礼仪典籍都用celebratio\celebrare来描写仪式的。中文方面较为接近celebrare/celebratio的语词有庆祝和庆典。

7.这里所论的信仰,不仅是指宗教上的,也泛指神话、礼仪、道术、祭典、节日等背后的信念。一般而论,民族信仰较诸民间信仰更为广泛,因为民间信仰容易导致下层与上层人士的对立,在这里我们集中论述民族的共有信念,而非底层和高层文化的分别。

8.参阅冯佐哲与李富华,《中国民间宗教史》8-11;王孝廉,《中国的神话世界》下册,(478-479)。

9.教父,甚至后期的圣多玛斯,都在耶稣所说的善心撒玛黎雅人的比喻(路10:30-36)中,看到圣事在天主救恩计划中所的意义。参阅Irenaeus of Lyon, ,Adv. Haeres. 3, 17 St. Thomas, STH I-II, q.85 a.1, sed contra. 此处引自Leeming, xxxi-xxxvi。

耶路撒冷是以色列民的圣城,在山巅之下,可比作天主的居处或天堂。耶里哥地势低于海拔,喻意凡间。那从耶路撒冷下来的人代表亚或当整个人类,他来自天主。强是嫉妒人类的魔鬼。人受到袭击,被强盗(魔鬼)剥去衣服、和打得半死半活,这喻意「原罪」的伤害。人的本性受到重创,其原貌已不成人形。

正巧一个司祭走过,又有一个肋未人走过。他们代表旧约的敬礼和法律。他们虽然经过那里,却无济于事。不过,旧约展示天主预许那要来的一位。结果,善心的撒玛黎雅人来了,这代表了基督的来临。他是异乡客,意思是说,就其天主性而论,他来自另一个世界,路过那里,一见那人,就动了怜悯的心,那是天主的慈悲。他主动地上前来接近受伤的人。

他用油和酒为伤者包扎伤口,油可以止痛,酒可以消毒。这代表基督本人藉圣事所施予的治疗之恩。他把伤者放在自己的牲口上。这牲口代表基督的人性,在此人性上,他背负所有的人。客店则代表教会,那里要延续基督的照顾。他离开时,将两个银元交给店主,就是福音宣讲和圣事庆典,直到他再来,教会可将之尽量应用。

一.圣事是为一切受过原罪创伤的人而设。

二.旧约已开始天主的救援,重点是预备那要来的一位。

三.基督来了,祂藉自己的人性将天主的恩宠传给人,圣事主要是祂的行动。

四.教会受托延续基督的救援工程,直到祂再来。

五.福音宣讲和圣事庆典两者相辅相成都是教会最主要的行动。

10.基督奥迹的丰饶是如此深不可测,任何礼仪传统都无法予以完全表达。不同的礼仪传统的萌生和发展历史,见证了令人惊奇的互补性。当各教会共融在信仰和信德的圣事中,生活出这些礼仪传统时,她们彼此充实,并在忠于整个教会的大传统及共同使命之下,不断成长。(EN 63-64)

11.《礼仪宪章》SC 7。

12.教会由于本有的使命,产生了多元的礼仪传统。地域和文化相同各个教会,共同以富有特殊文化风格的表达方法,庆祝基督的奥迹……由于教会被派遣到各民族及文化中,并于其中扎根;所以,基督--万民的光明和救赎--得以透过各地教会的礼仪生活,向当地的人民和文化显示自己。教会是至公的,因此,她能将各文化中所有的真正丰饶予以净化,最后把此富饶整合于她唯一的奥迹中。(参阅《教会宪章》LG 23;《大公主义法令》(UR 4.)

13.以敬礼的地方为例,犹太人最初是以「会幕」,亦即安放结约之柜的「帐棚」,作为人民集结和敬礼天主的地方,后来撒罗满建造耶路撒冷的「圣殿」主要为举行各种祭礼,当犹太人被充军到巴比伦后,便渐渐又建筑「会堂」,作为祈祷和听圣经的圣所。耶稣来了,祂的「身体」取代耶京的圣殿,因为「真正朝拜的人,将以心神以真理朝拜父。」(若4:23)新约的敬礼着重基督所奠立的天人关系,故此,人的身体被喻为帐棚(格后5:1)、圣殿(格前3:16),建成属神殿宇的活石(伯前2:5)。《默示录》四章所描写的天廷相似举行礼仪庆典的地方,并突显了基督的祭献。这无非是说明在旧约敬礼中,加入了新约的意义。为此,早期的基督徒仍然按照习俗「每天成群结队前往圣殿,也埃户擘饼。」(宗2:46)保禄传教时,也首先往「会堂」宣教。时至今日,天主堂内的设置都有犹太文化的痕迹,如圣体柜,至圣所等。

14.伯多禄和保禄在罗马的殉道,意味着基督的信仰已进入世界的文化,因为罗马当时被视为世界的中心。「挨户擘饼」,表示基督徒以家居为举行感恩祭的地方。有些基督徒家境富裕,可以提供很大的地方作聚会,在第三世纪(250年)已有文献描写这些地方的划分:聚会的礼堂有主教的座位,周围环绕司铎(长老),执事襄礼的位置,然后有平信徒,男女分开,礼堂隔壁有一个房间为慕道者用,另一间房则为洗礼用,兼有浸洗池。这表他们实在将「罗马式的家居」真的注入福音所指的内容。

15. 头三个世纪,基督徒聚会的地方主要是为信徒。当时这宗教并未受到一般人的接受,而且所经历的教难不下十数次。由于他们聚会地方(圣堂)并非是公开的,往往造成人们的猜疑,谣传他们聚会时吃婴儿的肉和饮血等。由于君士坦丁帝在年,颁下米兰谕令,给予教会宗教自由,可公开传教、集会。罗马大帝还建造了(中文译作圣殿),原意是指属于皇帝的宫廷,让基督徒在这些地方聚会时有更大的保护和特权。当然在这期间,基督徒人数多了,愈有需要建造聚会的圣堂。随着历史的发展,不同文化色彩的圣堂应运而生。

16. 教会实现感恩祭,感恩祭实现教会。"Ecclesia facit Eucharistiam, Eucharistia facit Ecclesiam."这句话源于De Lubac H., Corpus Mysticum. L'eucharistie et l'eglise au moyen age (Paris 2 1994)作者以此综合了教父和中世纪的圣事与教会的神学。

17.SC 37-40: Normae ad aptationem igenio et traditionibus populorum perficiendam.

18.SC 38: "Servata substantiali unitate Ritus romani."

19.参阅LG 18。

20.参阅圣礼和圣事部,年之训令,《罗马礼仪和本位化》34-37. Congregazione per il culto divino e la disciplina dei sacramenti, La Liturgia Romana e L'inculturazione. IV istruzione per una corretta applicazione della costituzione conciliare sulla sacra liturgica (nn37-40). II 25 gennaio 1994。

21.参阅《天主教教理》CCC 1205「在礼仪中,尤其在圣事礼仪中,含有不能改变的成分,那是由天主所建立的,并由教会保管。然而,礼仪也含有可变的成分;教会可以有权,甚至有时也有义务加以改变,以适应最近接受福音的各民族文化。」(参阅 SC 21)

22. 礼仪的多元性能成为更丰富的泉源,但也可能挑起紧张、误会、甚至分裂。在这一方面,要清楚了解礼仪的多元性,不应损害教会的团结合一。礼仪之多元性只有忠于共同的信仰,忠于教会从基督所接受的圣事标记,忠于圣统的共融,才能表达自己。(参阅SC 21)

参阅《罗马礼仪和本位化》37,列明礼仪本位化的教会权威是指:圣座(通常透过圣礼和圣事部行使权威),地方主教团,教区主教。

在适应不同文化时,需要心灵的皈依,且在必要时,要放弃一切有违大公信仰的积习。经合法承认的各种不同礼仪传统或仪式,由于它们都标志并通传同一的基督奥迹,因而能表达教会的至公性。

23.参阅《罗马礼仪和本位化》38-45。

24.事实上在革新的罗马礼仪书必有提到,因场合与性质不同,须作相称的适应,然后也说明圣部、地方主教团、正权主教、牧者、主礼司铎的权限。

25.参阅拙作On the Journey of Faith of the Adult-Catechumens, in Ephemerides Liturgicae 103(1989)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