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卷 (2007年) 基督宗教 (天主教) 与儒家人文价值的新机
作者:周景勋

1. 导言
当我们谈「价值观」时,作者愿意在此与大家分享报纸上的报导,以反映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和意识的表达。


1.1 「中国价值要扬威西方」1
这一则在苹果日报论坛中的文章,以陈冯富珍竞选世卫总干事的内容作评论,是否陈冯富珍能当选就可以把中国文化「汉化」此世界组织,使「中国价值」得以抗衡「新美帝主义」?作者更要问:「中国价值是什么?」「得到权位就代表中国文化或中国价值吗?」「究竟价值建基在权位上吗?」


1.2 「澳门未来社会水平堪忧」2
这一则「濠江点评」问:「今天的澳门巿民是否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我们不能因为旅游博彩业给全澳门带来空前繁荣,而忽视澳门人力资源水平低下的问题。」内容更指出:「澳门社会上的外语水平、会展经验、客运和空运效率等,都处于劣势;而近年博彩业的高速膨胀也改变了新一代人的价值观。」人若将「价值观」建基在拜金主义上,那是生命的悲哀!因为「这种以金钱为目标的价值观不单影响着家庭,更蚕食青少年人的上进心,使他们无心向学,目光短浅,唯钱是岸。长此下去,在澳门成长的年轻人将来为澳门建构一个怎样的社会?相信十二年免费教育和各式各样的社会福利都不能消灭这种唯利是图的价值观。这是澳门要付上的代价。」3


1.3 「中共定和谐强国保证」4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于二零零六年十月十一日在北京闭幕,发表了会议一致认为的目标:「和谐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更订定了构建和谐社会六原则和五项具体部署,以及有确定的目标理想,即定下「到二零二零年构建和谐社会九任务」。内容有跳出往年以经济为重的理想,以中国儒家的「和谐观」为基要,提出协调发展、建设和谐文化等为横梁,更关注良好道德风尚;实在与中西方的宗教思域有着不谋而合的理念;只是中国对宗教自由的看法有自己固步自封的解释和执行,达不到「世界伦理宣言」中的宗教自由要求;再加上中国人的通病:「多说少做」或「只说不做」的陋习,故人人放长双眼的窥视下去,希望有喜出望外的果效。


从以上的三则近期的报章报导,我们可以看到现时代的人或国家的「价值取向」,其背后目标不外乎谋求:权力、金钱、地位的稳固等物质(物资)的追求,认为有了物质才能化解矛盾。在此,我们可引余英时教授对今日中国「价值取向」的看法: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曾读过一部关于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在「党天下」统治下遭受毁灭的调查报告。调查的地区是上海附近的乡镇,研究方法是社会科学中最常用的问卷。据研究者说,不但仁义、道德、慈孝、中庸、和谐、容忍等等传统价值失去效用,而且一切宗教信仰,包括敬祖先的意识,也都在若存若亡之间。这种精神状态在各年龄层都是一样。这些价值的衰亡都发生在一九四九年以后,而以「文化大革命」为最重要的关键。最后研究者指出:中国正处于文化危机之中,旧的价值系统已残破不堪,但新的价值系统却未出现。……


一九九三年以后中国巿场经济一天比一天活跃,大陆俨然已是经济大国,但是价值「荒原」(wasteland)或「废墟」(ruins)的状态不仅没有改变,而且日益暴露了出来,官商勾结和腐败的普遍化、学术界抄袭作假的风气、「一切向钱看」的心理等等都是价值荒原的明确表征。这一类不道德的行为,自不是从今天始,也不限于中国大陆。但最大不同之处在于以前或别处有此等行为,一旦被揭发之后,当事人必感羞愧,无面目见人。今天大陆上的贪官、奸商、知识窃贼等等,不幸事发受惩,则只怨自己运气太坏或「关系」不够强大,却全无羞愧之感。这才是价值荒原的中国特色。


在这个价值荒原上如何把儒家价值重新整顿起来,和现代社会系统进行有机的配合,最后使它们能进入多数人的识田之中,这实在是一个艰巨无比的大工程。价值意识毁之易而建立难;这是因为价值必须内化,成为实际行为的指南,才可以当得起「价值」两个字。否则不过是一些空洞的话语而已。5


我们实在要肯定: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人能思考,有自由意志,是自主的,不断追求「真、善、美、圣」,有爱的力量等;……但我们不能否定人有毁灭自己,毁灭他人或家国的潜力,所谓「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道理。(大学篇)人在生活中,不断探讨生命的问题,也探讨与生命有关的种种问题:例如真理、宗教、宇宙万物、环境生态、心灵环保、道德律、社会正义、基本人权、和谐生活等问题。于是,人有哲学和宗教神学的反思,在理论上建构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在实践上则肯定人能在生活中寻得幸福,有勇气为真理服务,且能臻于至善。这就是要我们明白余英时教授所说的:「价值意识毁之易而建立难;因为价值必须内化,成为实际行为的指南,才可以当得起『价值』两个字。」6


反思价值的内化性作为实际行为的指南,实在需要有「知耻近乎勇」的气概,这种文化气概就是「文化自觉」,我们必须肯定中国文化中有好的东西,使之与西方的文化,特别是基督宗教的文化接触,使中国文化变成世界性的文化,好能为西方文化带来新机,也为自己带来新机。费孝通教授在研究「文化自觉」中强调中国文化的特点,以肯定在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下,现代中国人「要」和「能」继续保持原有的文化认同,努力创造现代的中国文化,了解和认识他人的文化,学会解决处理文化提引出来的问题,为全人类的「新的一天」作出贡献:-


中国文化的特点之一,我想是在世代之间联系的认识上。一个人不觉得自己多么重要,要紧的是光宗耀祖,是传宗接代,养育出色的孩子。二是「一国两制」的实践不光具有政治上的意义,而在不同的东西能不能相容共处的问题,所以它还有文化的意义。这就是说中国文化骨子里还有这个东西可以把不同的东西凝合在一起,可以出现对立面的统一。三是「多元一体」的思想也是中国式文化的表现,包含了各美其美和美人之美,要能够从别人和自己不同的东西中发现出美的地方,才能真正的美人之美,形成一个发自内心的,感情深处的认知和欣赏,而不是为了一个短期的目的或一个什么利益。只有这样才能相互容纳,产生凝聚力,做到民族间和国家间的「和而不同」的和平共处,共存共荣的结合。四是能想到人家,不光想到自己,这是中国人际关系中当一条很重要的东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设身处地,推己及人,我说的差序格局就出来了。这不是虚拟的东西,是切切实实发生在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里的真情实事,是从中国悠久的文化里边培养出来的精髓,文化大革命对这一套的破坏得太厉害,把这些东西都否定了,我看这是不能否定的,实际上也否定不了。7


我们从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特点中发挥文化的精神,好能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和不失价值的内化性,且明白「正己正人」、「自觉觉人」、「修己安人」、「推己及人」、「达己达人」的道理,藉此反省自己的「思、言、行为」。故此,余英时教授在「价值荒原」中很庄严的说:-
大陆官方和一部分学术界人士想恢复儒家价值,无论其动机为何,也不论其能否收效,就事论事,我还是愿意乐观其成。儒家价值最初是以「治人者」和「士」为对象的,要他们「修己」然后「治人」,最后这些价值才有机会传播到民间社会。今天提倡儒家价值的在位者和辅治者也必须先从自己做起。套用一句汉代的老话:「儒家价值不在多言,顾力行如何耳!」8


2. 价值的意义
在「导言」中,我们提过「价值」、「价值观」、「价值取向」等与「价值」有关的词汇,究竟这些词汇所要说明的内容、意义、用义、作者的理解等,都会因其不同的「背境、文化、政治」等而有异,但其客观的意义内涵大致是相同的。我们尝试从国内外不同的辞典或学者所作的解释可见其对「价值」等看法作分析,了解其取向:


2.1 《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1.1 价值(value)
最初系经济学概念,指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为商品基本属性之一。在质上完全相同的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联系。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后这一概念泛化到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美学等各学科。西方社会学家将价值看作是一种受到社会制约的愿望的不易获得的目的物,它分配不平均,有不同等级区别,并认为价值对于每一个个人来说是给定的数据,而且迫使社会行为指向价值。在美学、伦理学、认识论中,价值常与功利联系在一起,指能带给人们的某种实际功效或利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善、美是统一的,最基本的是「真」。真理对人类的活动具有价值效应,即通常所说有用。但是,真理的有用性来源于它的客观性,即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在社会历史领域内,唯物史观认为不能离开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离开人的社会中的劳动,离开个人同他人、集体、阶级和社会的联系,抽象地孤立地谈论人的价值。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个人和社会联系上,人的价值包括两方面内容,即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9


2.1.2 价值观
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的全部生活实践对自我、他人和社会所产生的意义的自觉认识。与世界观和人生观密不可分。其核心是对人生目的的认识、对社会的态度和对生活道路的选择。它可以是肯定的积极的,也可以是否定的消极的。它涵括公私观、义利观、荣辱观、苦乐观、幸福观、美丑观、生死观、友谊观、爱情观、自由观等等。一定的价值观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它提供动力功能、导向功能、评价功能、聚散功能和调节功能。一个人不能没有价值观,一个健康的社会不能没有带有普遍适用性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理想和信念教育是价值观的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都十分重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要求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0


2.2 《剑桥哲学辞典》(台湾猫头鹰出版社)


价值(value)
指某物之所值。哲学家们已经区分出以下这几种主要的形式:内在的(intrinsic)、工具的(instrumental)、固有的(inherent)和关系的(relational)价值。内在的价值被认为是基本的,许多其他的价值要根据它来界定。在许多详细解说内在价值概念的尝试中,有些主要是处理价值的根源,而另一些则将某种情绪和欲望的「合宜性」(fittingness)或「适切性」(appropriateness)的概念应用在价值上。穆尔(Moore)赞同第一种,而布伦塔诺(Brentano)则赞同第二种。支持第一种观点的人认为,X的内在价值是只有X依赖其内在本质才拥有的价值。因此,若某事态──例如史密斯感受到快乐──具有内在的价值的话,其主要的根源只能来自于内在的本质。第二种观点的追随者则根据适合一个事物「在己和为己」(in and for itself;或者说为了自身的缘故〔for its own sake〕)的各种情绪和欲望来解释内在的价值。因此,若且唯若X在己且为己地值得欲求,或者说,任何人在己且为己地喜爱X本身是合宜的或者适当的,就可以说X具有内在的价值(或者X本质上是好的)。因而,只要史密斯感受到快乐的事态在本质上是有价值的,那么这个事态是由于它自己的缘故,或是任何人在己且为己地喜爱那种事态是合宜地这一点而值得欲求的。


关于其他价值的形式,我们可以说,若且唯若X对某个具有内在价值的事物而言是一种手段,或者在因果关系上导致了该事物,那么X即具有工具性的价值(instrumental value)。而洗个热水澡是使他达到快乐目的的手段,或者在因果关系上使他产生快乐,那么洗热水澡具有工具性的价值,或者「具有作为一种手段的价值」。同样,如果健康是内在地有价值的话,而运动是获得健康的一种手段,那么运动具有工具性的价值。若且唯若对于X的体验、知觉或默观具有内在的价值,则X具有固有的价值(inherent value)。如果对一幕绚丽晚霞的经验是内在地有价值的话,那么这幕绚丽的晚霞就具有固有的价值。若且唯若X是某个整体W的一部份,而X对于W的价值有所贡献,那么X具有贡献的价值(contributory value)。如果W是由史密斯满意与布朗满意的事实构成的整体,那么史密斯满意的这个事实对W的价值产生贡献,因而史密斯的满意就具有贡献价值。我们的例子说明了,某事物可能具有贡献价值却没有工具价值,因为史密斯满意不是构成W的一种手段,严格说,它不引致或者在因果关系上对W产生贡献。由于工具价值和贡献价值之间的区分,我们可以说某种经验和活动如果内在地是有价值的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对生活的价值有贡献的话,那么它们能具有贡献价值,即使它们不是达成生活价值的手段。最后,若且唯若X藉由其与另一事物的某种关系而拥有价值,我们可以说X具有关系的价值(relational value)。工具价值(Instrumental)、固有价值(inherent),与贡献价值(contributory value)等都可以被解释为关系价值的一种形式。然而,我们还可以接受其他形式的关系价值,譬如,我们或许可以认为,X藉由被S所欲求,或者假设S「得到充分的资讯」(fully informed)并且「是理性的」(rational),S就会欲求X,因而X对S有价值。


有些哲学家为内在价值的有机性(organicity)辩护。譬如,穆尔认为,一个整体的内在价值并不必然等同于其各部分内在价值的总和。根据这种看法,一个具有内在善的部分之临在或许会贬抑了其整体的内在价值,而一个内在为恶的部分之临在反倒可能提升其所属整体的内在价值。有机性的辩护者有时举出同乐(Mitfreude)和幸灾乐祸(Schadenfreude)的例子来说明他们的观点。假设钟斯误信史密斯生活幸福,而布朗误信葛雷遭到不幸,但是钟斯为史密斯生活幸福感到高兴,布朗则为葛雷的不幸幸灾乐祸。前者是同乐的事例,后者则是幸灾乐祸的例子,即使二者都是一种高兴的情绪且二者整体中都没有内在为恶的部分,但前者显然比后者具有内在善的价值。每一个整体的价值都不是其部分价值的「总和」。11

2.3 《探索生命的价值》(台湾天下远见出版社)


价值是什么?
价值(Value)来自于选择,没有选择就没有价值可言。我们常说:「这个东西很有价值。」正是因为有人选择它。由此可知,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类,那么一切东西也就没有价值高低的分别。


《庄子.齐物论》中提到:「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毛嫱和丽姬是一般人眼中的美女,然而鱼看到却吓得潜入水里;鸟看到吓得飞上天空;麋鹿看到吓得迅速奔走。这说明了,其他动物并没有和人类相同的审美观点,因此如果人类不存在,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价值问题,而只有事实问题。


人类按照自己的好恶来改造世界,就是一种价值选择。譬如:人类会特别去保存某种树木与某种动物,因为人类认为这些树木与动物是稀有的、珍贵的。换句话说,人类以自身的标准来衡量什么比较实用、什么比较美、什么比较具有正面的效益等。


然而,这样一来就出现了问题:究竟何谓「价值」?它是否有一个客观的标准?或者,只要一时一地的人都认为好的就是好的?换言之,价值问题是很难取得共识的。……


总的来说,谈到价值,要注意两个部份:一是选择的人;一是被选择的东西。此二者为价值的构成条件。举例来说,一盒面纸本身看起来没什么价值,但是如果有人用了这盒面纸,面纸就会因为被使用而显示出它的价值。再举一例来说.我们平常都不觉得水有什么价值,然而一旦遇到干旱,或是身处沙漠之中,就会迫切感受到水的重要性。由此可知,价值会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而改变。


被选择的东西有时候是只有个人想要,有时候则是大家都想要的,一般认为这是价值的主客观之分。主观价值是指:因为我喜欢,所以它变得有价值;客观价值则是指:无论我喜不喜欢,它本身有其一定的价值,譬如钻石。赞石是在正常情况下,每个人都会想要的,所以它在社会上的价值就比较高。


这种分法基本上是有问题的,因为它将主客一分为二,变成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思考问题时,除了要懂得分,还要懂得合。如果只有分而没有合,会让人觉得不知所云。如果我们说「价值都是主观的」,就变成人人的价值观都不一样,那么这个社会岂不是要分崩离析吗?如果说「价值都是客观的」,那也是很奇怪。在空无一人的教室里,讲台有什么价值?麦克风有什么价值?换言之,如果没有人使用这些东西,那么它的价值就无法被感受到。


构成价值的三个特色是:非实在性、两极性、层级性。


2.3.1 非实在性:价值并不像桌子、椅子一样是客观实在的物体,它是某些经验的性质。譬如:我今天在车上让座给一位老太太,这是一个经验。这个经验有一种性质,因而就有价值。换句话说,价值是在行为选择之后所出现的一种性质。……


2.3.2 两极性:任何价值一定有正反两端,不可能有中立立场。譬如:有善必有恶、有美必有丑等。这都说明了价值的评断必有两极性。一般习惯将价值做正负的区分,因为如果价值没有正负的区分,就等于作任何选择都没有压力,因为根本没什么太大的差别。譬如:与孝相对的就是不孝,不可能有人既不孝也无不孝,如此将无法让人理解。……


2.3.3 层级性:价值有优劣、好坏的先后顺序,就像爬楼梯一样。譬如:好之上还有更好,更好之上还有最好;美也是一样,美之上还有更美,更美之上有最美。这就是价值的层级性。12


2.4 综合反思
从上面三种不同的解释,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不同人的思考,在不同的背境、不同的政治领域、不同的生活、不同的文化等影响下,其所要表达的思想都受到主观的限制,但在主观限制下不失其客观的内涵,因为「价值」是存在事物的本身所呈现出来的,其建基在与人发生关系的最重要的性质;因此,人在选择中展现事物的价值,而在众多的事物对象上便有一种价值取向,乃指人所持的价值观,显示人在选择中的定位,即人透过理性反思,对事物作出真实的掌握。哲学的探讨,就是从理性进入理想的层次,使人在选择中知道自己的需要,能自觉地求真、求善、求美,以实现个人的价值肯定;人自我价值肯定后,进而拓展自己的理想,为丰富自己的生活内容,将价值实现在人群中。人的自觉就是哲学的探索,从价值的体系到人生体系和文化体系所发展出来的成果,故一方面是「对自己的肯定」,另一方面是宗教的超越,即是「自我的升华」;理论上就是人在认知的价值上追求真理、在道德的价值上追求善、在艺术的价值上追求美。在宗教的价值上追求神圣;真、善、美、圣如何实现在人的生命中,就是价值的落实而成为生命修养的方法。13


倘若我们从人的哲学来探讨,我们可通过人行为的现象学的和先验的分析,认知人行为的独特性和发现人的存在的真理,以认知人的核心价值是什么?也问:由人与人所组织而成的家庭、社会,甚至是国家或全世界,其核心价值又是什么?那我们可由人的活动现象中,分析得出最重要和最有意义的特征,以确定人的生命价值和价值取向:


2.4.1 肉体性:人的活动始终是肉体性、物理性、物质性的,它所有的表达(生命、知识、意志、语言、文化、劳动)都要通过物质性的器官发展,在可以被感官察觉的结果中显现。(感性价值和生命价值)


2.4.2 精神性:除肉体性外,人的活动的独特尤其在于它充满了精神性:在知识、意志、话语、文化、技术中,始终有什么东西是不属于物质领域的。(精神价值:包括理智价值、审美价值、伦理价值)


2.4.3 优越性:人的活动通过思想、意志、语言、文化、技术等方面太大。甚至是无限地优越于动物活动。(社会价值)


2.4.4 超越性:在人的活动中有一个持续的要求不断超出已经实现的结果的张力,也就是一个超越、向前的冲动,一个指向最高水平的意志。(宗教价值)


从人的活动的这四个特征,我们能够发现两个与人的存在相关的重要结论。第一个结论是:人是一个具体化了的精神,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实施那些同时具有物质性和精神性的活动。第二个结论是:人是一个开放的、未完成的、朝向无限的谋划。因为只有一个开放的、未完成的谋划才能像人这样不断地超越自己。14


人在具体化的精神展现中,自觉求真理,也自觉求善,其朝向的目标是至真至善,此即人之仁心,及人的最高的道德心,人当在此心中建立自我的信仰,肯定个人的价值。人类精神的自身即我们信仰的对象,即我们发现祈求之神。15「神」即「人类精神之全般价值理想,他即是至真至美至善完全与无限。你代神工作,即是为实现人类精神之全般价值理想底工作。实现人类精神之全般价值理想,即出于你之要以你心与一切人类的心连接,而成为普遍心,你的心所以要成为普遍心,由于你不愿只限于个体心。你之不愿限你心之本性,代神工作,即是完成你真实的自己。」16


人的真实自己就是在已完成其本身的「一」、「真」、「善」、「美」和「圣」的特征,这些特征正是构成西方古典基督徒哲学所向往的至高价值体系,更「由圣多玛斯形上学给予奠立、说明,并且澄清其在存有与精神两方的基础,以达到存有与精神结合之至境,使价值不偏主观亦不偏客观。价值体系之建立,使人在文化创造中追求存有并实现其人性存有。价值为连结人与存有之桥梁,这可以说是圣多玛斯形上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17



林和立著,「中国价值要扬威西方」,香港 苹果日报论坛A22 2006年8月10日。

赵玲著,「澳门未来社会水平堪忧」,澳门 巿民日报澳闻第4版2006年8月11日。

邓耀祖著,「澳门繁荣.三地代价」,香港 明报论坛A32 2006年10月20日(星期五)。

明报中国评论,「中共定和谐强国保证」,香港 明报要闻A24 2006年10月12日(星期四)。
(1) 构建和谐社会6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民主法治
.坚持科学发展  .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
.坚持改革开放  .坚持在中共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2) 构建和谐社会5项具体部署
.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环境治理保护
.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机制、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
.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
.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社区建设,健全社会组织,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安全生产,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国家安全工作和国防建设
.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3) 到2020年构建和谐社会9任务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富足生活
.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
.全社会创造活力显着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
.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资源利用效率显着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余英时著,「价值荒原上的儒家幽灵」,香港 明报世纪(人文、关怀、视野)D4 2006年9月4日(星期一)。

同上。

费孝通著,「我为什么研究『文化自觉』问题?」,香港 明报世纪D4 2002年12月17日(星期二)。

余英时著,「价值荒原上的儒家幽灵」,香港 明报世纪(人文、关怀、视野)D4 2006年9月4日(星期一)。

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1 619 修订本。

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1 619 修订本。

罗伯特.奥迪(Robert Audi)著,《剑桥哲学辞典》(The Cambridge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台湾 猫头鹰出版社 2002 1271-1272。

傅佩荣著,《探索生命的价值》,台湾 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3 176-183。

邬昆如著,《哲学概论》,台北 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1994 344-345。

巴蒂斯塔.莫迪恩著,李树琴∕段素荣译,《哲学人类学》,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5 155-156。

李震著,《理性与信仰──追求完美的双翼》,台北 辅仁大学出版社 1999 208。

唐君毅著,《人生之体验》,台北 台湾学生书局 1980(民69)修订版 161。

沉清松著,《物理之后──形上学的发展》,台北 牛顿出版社1987 153-154。

3. 从「一、真、善、美、圣」谈基督宗教(天主教)的教理精神


我们在价值的意义反思中,曾提过存有的「一」、「真」、「善」、「美」、「圣」的特征是基督徒哲学的至高价值体系,使人在文化创造中实现其人性价值。人为完成人性价值,人便要开放自己,朝向无限,不断地超越自己而与「神」契合。


在天主教的教理中,清楚地说了:在基督徒宣认信仰时,已经表示对天主的渴求,而天主也不断透过万事万物吸引人;人只有在天主内才能找到他不断寻找的真理和幸福。在信仰中,基督徒明白天主向人启示自己,并把自己赏赐给人,同时又给寻求生命终极意义的人充沛的光明,而信仰就是人对天主的回应。18


因此,人藉着对真理和美善的开放,也藉着伦理道德的意识,藉着自由和良心的声音,以及藉着对无限和幸福的渴望,也就是在问自己:天主是否存在?不过人不愿意承认和承担吧!圣经中有言:「愿寻求上主的人,乐满心中。」(咏105:3)梵二《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中肯定:
人性尊严的最崇高之处,在于人被召叫与天主共融。自出生之初,人被邀请与天主交谈。如果不是天主以圣爱造生并保存他,人便不存在。除非人自由地承认这圣爱,并将自己完全委身于天主,否则不算完全地依照真理而生活。(GS19,1)


基督徒都明白人是活在天主的爱和真理中,因人按天主的肖像而受造,又奉召认识和爱慕天主;故人有天主本质之善,即人性是本善的,原罪之形成只不过是人在自由意志的运作下,人错误地选择了自我的封闭而堕落,这堕落便是原罪的根源,至于自由意志本身则是善的;由是,我们可说:「就存有学的角度看来,基督信仰眼中的人性,是浸润着本体之善,从这原有的本体之善,可以动态地创造和发展出所有的价值,如『一』、『真』、『善』、『美』、『爱』和『正义』等等。」19


我们从信仰──「信」的行为中,对天主作出自由的回应,且反思「一」、「真」、「善」、「美」、「圣」的价值,肯定救恩只来自天主。


3.1 信仰只有一个和教会是唯一的
天主教教理中强调:「教会自古以来,就透过许多语言、文化、民族和国家,不停地宣认唯一的信仰来自一个主,由一个洗礼传下来,深信众人只有一个天主和大父。圣依勒内.里昂是这种信仰的见证人,他声明说:『事实上,教会虽已传遍普世,直到地极,但她从宗徒及其门徒们接受了信仰……并小心保存这信仰和宣讲,犹如同住一屋;以同一的态度去信奉,好像只有一个心灵;以一致的声音去宣讲、教导和传授,就如具有同一的口舌。……我们从教会领受的这个信仰,须小心地保管。因为它像一个极有价值的宝藏,藏在一个珍贵的器皿内,在天主圣神的推动下,能不断地充满朝气,连容纳它的器皿,也变得日新又新。……所以教会的讯息是真实和稳固的,因为她给整个世界指出了得救的唯一途径。』」20


梵二《教会宪章》中强调在这唯一的信仰中,肯定来自天主圣子:耶稣基督所建立的教会也是唯一的,且聚集了不同民族和文化的同一个天主子民:「这是基督的唯一教会,就是我们在信经中所承认的唯一。至圣、至公,从宗徒传下来的教会。」(LG8)


唯一的教会聚集了全世界不同民族和文化的天主子民,使大家共融团结,「以和平的联系,保持心神的合一。」(弗4:3)而合一的联系除了和平外,更要「在一切之上……尤该有爱德,因为爱德是全德的联系。」(哥3:14)


为使教会唯一性在现世得以保存,使教会迈向合一,梵二《大公主义法令》提出了好的回应:
持续的革新
内心的皈依
公共的祈祷
彼此的认识
大公主义的培育
不同教会的对话和接触
彼此的合作和服务21


3.2 生活在真理中为真理作证和蒙召享真福


基督徒相信天主是一切真理之源,天主的话是真理;祂的法律是真理,祂的「信实,代代流传」(咏119:90),因为天主是「真实的」(罗3:4),祂的子民被召生活在真理中。在耶稣基督身上,天主的真理全部彰显出来,在祂内「满溢恩宠和真理」(若1:14);祂就是真理,也是世界光(若8:12),使人活出真理的自由和在光明中行走。因此,活在信仰中的人,在基督内认识「使人自由和成圣」的真理;所以,我们也当爱慕真理:「你们的话应当是:是就说是,非就说非。」(玛5:37)于是,真理使人活在诚实而不虚伪中,也使人互相相信和尊重。


梵二《信仰自由宣言》中说:「人有其尊严,因他们是人……受其天性的驱使,负有道德责任去追求真理,尤其是宗教的真理。每人也有责任固守已认识的真理,遵循真理的要求而处理其全部生活。」


故此,基督徒在参与教会生活上,应当「对天主和对人时常保持良心无愧」,(宗24:16)为真理作证,也为福音作证。22好能分享天主的性体(伯后1:4)和永生的福乐。


3.3 善的展现:爱你的近人如你自己和心灵净化


在基督信仰内,爱的价值是无比尊高的,最有爱心的人被视为最肖似无限的奥迹,显然在信仰团体中也有不少人把其他价值置于「爱心」上,如守规矩、争权位等,有时为减少麻烦,避免牺牲吃苦而息事宁人维持表面的和谐。23 但教会在耶稣基督的领导下,清楚地指出「爱永垂不朽」,且永远是最重要的。耶稣对门徒说:「你们该彼此相爱,如同我爱了你们一样。」(若13:34)
爱的落实是在家庭中,因为家庭是一个信、望和爱的团体,在这团体中反映天主的爱,故家庭奉召分享基督的祈祷和牺牲,每天的祈祷和天主圣言的诵读使家庭中的爱德坚强,且能维系着人性的尊严,在互相爱的尊重下,子女能持修「孝德」,父母能持修「慈德」,好能共建幸福的家庭生活。24


因着「爱」,基督徒肯定人的生命是神圣的,必须尊重他人的生命,不伤害他人的生命;且因尊重他人而不立坏榜样。善的榜样是维护和平的活力。故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说:「爱是每一个人基本的和天赋的召叫。」(<家庭>宗座劝谕II)要求人活出生命的召叫,让和平、正义、真理、自由可以在人世间呈现出来。因此,人要常保持心灵的净化、纯朴、天真,如像小孩子一样,就是不失赤子心和本心。「心里洁净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看见天主。」(玛5:8)「心里洁净的人」是指那些理智与意志配合天主圣善的人,特别在三方面:爱德、贞洁或性的正直、爱真理与正统的信德。为能保持洁净的心灵,基督徒需要祈祷、参与感恩祭、实行贞洁、意向和眼目的纯洁,且常保持坚忍、朴素和审慎。25


3.4 新天新地的希望和充实之美
面对作为真理的基督,在十字架上流露出爱的宽恕的耶稣,基督徒深感充实着新天新地的希望,因为基督徒相信:「从启示得知,天主将替我们准备一个新的住所、新的天地,那里正义常存,幸福将要满足并超出人心所能想到的一切和平的愿望。」(GS39,1)26


为成就幸福与和平的愿望,行善便是愿望的实现,活在真理中也是愿望的肯定。《天主教教理》中清楚地说明了:


行善带来自然的心灵快乐与道德的美丽。同样,真理包含着心灵之美的喜悦与光辉。真理本身是美的。……真理可以找到其他的人性表达方式,这些表达的方式是补充的,特别能唤起那些无法音传的事,人心灵的底蕴,灵魂的提升、天主的奥秘。在天主藉着真理之言语启示于人之前,祂先藉着受造界的普遍语言,就是祂圣言的工程、祂智慧的工程,启示给人:宇宙的秩序与和谐,连小孩子和学者都会发现,「受造物的伟大和美丽使他们以类比方式认识创造者」,(智13:5)「因为全是美丽的根源所创造的」。(智13:3)27


基督徒的生命,更好说是人的生命是按天主的肖像所受造的,故可说人是天主美丽的艺术品,可以表达出天主的爱(善)和真理,显示人内心丰富的渴望,就是对真理及万物的热爱,使人也透过生命艺术展现生命的「真、善、美」,以反映在基督身上的真理与仁爱的不可见的卓越美丽,人自身也因基督的救恩而活出灵性的美丽,在共融的祈祷中共建充满爱情的新天新地。


3.5 至圣的教会在显扬主名


梵二《教会宪章》肯定地表示:「我们相信教会……是圣善的,毫无缺陷。因为与父和圣神被称为『唯一圣者』的天主子基督,爱慕教会有如自己的净配,为她舍弃了自己,为能圣化她;又为了天主的光荣,祂使教会与自己结合而成为自己的身体,并使她充满圣神的恩宠。」(LG39)使人在教会内「藉着天主的恩宠而获得圣德」;(LG48)更使人明白「教会已在世拥有圣德,虽不完善,却是真正的圣德」(LG48-3)因为一切都在天主的恩宠下成就的,因此教会是「天主的圣民」,教会的成员──天主子民也被称为「圣者」。28


教会的「至圣」和基督徒的「圣」在于分享天主的至圣;因此,基督徒要诚心诚意地承认天主之名的神圣性──愿主的名被尊为圣,且在朝拜中呼求天主的圣名,必须「以心神以真理朝拜天主」;(若4:24)故此,耶稣为门徒祈祷说:「圣父啊!……我为他们祝圣我自己,为叫他们也因真理而祝圣。」(若17:19)同样的,圣保禄宗徒肯定基督徒在圣神的洗礼中,已经被净化、圣化成为义人,因为当我们结合在耶稣基督内时,「我们的父召叫我们成圣」。(得前4:7)「成圣」或「圣化」乃侧重内心的尊敬和诚意,使基督徒不断有生活的赞颂和感恩,且有祝愿的含意,即祝愿主名永受显扬,带领我们进入「祂在爱子内所预定的计划」,为使「我们在祂面前成为圣洁无瑕疵的」。(参阅弗1:9,4)所以,「成圣」的生活与祈祷有无法分开的密切关系:「我们祈求天主使祂的圣名受显扬,因为天主是藉祂的圣德而拯救、并圣化整个受造界……。祂的名将救恩赐给堕落的世界,我们祈求祂这圣名因我们的生活而在我身上受到显扬。因为我们生活有圣善,天主的名就受颂扬;我们生活有不善,天主的名受亵渎。」29


《信仰的宝藏》一书中的诠释:「成圣是所有天主教基督徒的圣召和目标。《教会宪章》用了一整章来谈『教会内普遍的成圣使命』。文中提到,每一个天主教会的成员都被劝勉要留意天主的召叫,经由耶稣基督的恩宠和福音,达至基督徒的成全和圣化。『你们在各方面的行为都该是圣的,就像召叫你们的那一位是圣的一样;记住经上说:你们该是圣的,因为我是圣的。』」(伯前1:15-16)接着,书中更开显了当代成圣的事实来肯定天主不断给我们成圣的恩赐,打破「罪恶」的束缚:──


尽管所有的天主教徒都是罪人,但天主教会的神圣性,在历史中许多它的成员的生活上也表露无遗。天主教会透过宣圣,公开承认并声明这类非凡圣化的见证。每年,教宗都会将那些具有为教会的神圣性作证的英豪德行的男女列入圣品。在每个时代中,天主教会也能指出它的一些「活圣人」──像今日加尔各答的德蕾莎姆姆──以具体证明所有天主教徒所切望的圣德。最后,很少教会能像天主教一样,建立并推动那么蓬勃的修会生活,也没有任何其他教会,拥有那么多献身于宗教的神父和修女。天主教徒在多得不可胜数的教会成员身上彰显了上主所给的成圣恩赐。30


3.6 综合反思
从上面所介绍的内容,我们相信教会存在的价值有其重要的任务:──
宗教的任务,在于引导人类,走向真、善、美、圣的境界,使人类生活,真化、善化、美化和圣化。人生若充满真、善、美、圣,就成了圆满的幸福生活了。31


由是,我们可以从教会的教义、教规(戒律)和礼仪作反思;这也是人类文化中的各大正信宗教都具备的,即都具完整而有系统的教义,就是信徒必须相信的基本道理或教理;而教义的出处都基于各宗教的经典和神学。再者,正信宗教必有教规或戒律,帮助信徒走向成圣之路,指示信徒应该遵守的规律,都是与敬天爱人的伦理秩序和道德规范有关;由此可见,宗教信仰与道德生活有密切的关系。至于宗教礼仪则包括崇拜至上神的祭祀、对圣贤、祖先的祭拜、敬礼,以及念经、祈祷和与生活有关的种种礼仪,如洗礼、婚礼、葬礼等与宗教信仰相关的典礼;由于宗教礼仪是有形可见的,又是庄严肃穆的,都是可以帮助信徒体会宗教信仰的重要,以及信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在反思下,我们可以了解宗教信仰的内涵都与「真、善、美、圣」的价值有关;即是说:教义与「真」有关、戒律与「善」有关、礼仪则与「美」有关,而三者皆与「圣」有关。总体性的要求就是,信徒必须努力认知,并信徒教义、尊守教规和参与礼仪的生活,好能追求达至天人合德或神人合一,就是达到一个最有价值的圆满境界和至福的实现。32


「一、真、善、美、圣」的价值既是宗教信仰的根基,使人在伦理秩序、道德生活和灵修生活中找到意义和价值,也为教会奠定基础,使信徒在当今的物质俗化思潮中,不致失去方向和目标而陷于诱惑。前辅仁大学校长李震教授面对当今的中国和台湾作出了严峻的吶喊:──


当代中国社会在现代化过程中,逐渐遗忘、远离数千年文化中「敬天爱人」之优良特质,走唯物主义、非理性主义、虚无主义、无神人本主义或人本无神主义的路子,造成当代社会与传统文化优良特质及神圣价值之间的矛盾和断层,台湾社会上遂出现种种惊世骇俗,前所未见的乱象。尤其伦常及道德的破产,已经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不得不令人怀疑,我们的文化及社会的迷失与恶质化已经到了病入膏肓的程度了。为此,如果我们再不认真反省,痛定思痛,严肃面对重整重振人民之宗教生活、道德生活及灵修生活,彻底改造个人的心灵及社会的命脉和命根,再任由我们的文化烂下去,我们将要面对的危机恐怕是台湾能不能生存下去的问题了。33



《天主教教理》,香港 公教真理学会出版 1996年10月初版 15。

沉清松著,「第六章 儒学与基督宗教的会通」,《传统的再生》,台北 业强出版社 1992 137。

《天主教教理》,47。

参阅《天主教教理》,200-204。
「因为只有一个身体和一个圣神,正如你们蒙召,同有一个希望一样。只有一个主,一个信德,一个洗礼;只有一个天主和众人之父,他超越众人,贯通众人,且在众人之内。」(弗4:4-6)

《天主教教理》,「生活在真理中」560,「为真理作证」562,「尊重真理」565。

谷寒松著,《神学中的人学》,台湾 光启出版社 1991(民80年)再版 304。

《天主教教理》,507-519。

《天主教教理》,570-572。

「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梵蒂岗第二届《大公会议文献》,台湾 中国主教团秘书处出版 1975 240。

《天主教教理》,567。

《天主教教理》,204。

《天主教教理》,638-640。

亚兰.施勒克(Alan Schreck)著,刘德松译,《信仰的宝藏──天主教的传承与教导》,台北 光启文化事业出版社 2004 97。

杨绍南著,《宗教哲学概论》,台北 商务印书馆 1969年初版24。

李震著,《理性与信仰──追求完美的双翼》,台北 辅仁大学出版社 1999 452-454。

同上,464。这吶喊为香港、澳门的中国人也当作深入的反省。

4. 儒家的人文价值及其当代的启发


儒家思想从先秦的春秋战国时代开始,一直影响着中国的文化,而且处于「显学」的地位。因为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价值和人格的尊严;我们可从孔子所言的:「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得知,人当有修养的道德自觉,且要明白:「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中庸20章)由是,修德便成为人立身处世的基本价值要求,故孔子常说「修己」,如「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好能活出「君子之道」的「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子罕)以展现个人的道德修养。


到孟子时,以「仁义礼智根于心」的心性思想发展出的性善论,肯定了人的生存价值和尊贵在于「善」,要求人依循形上的基础与天相应:「尽心 → 知性 → 知天」;人在上回向的探索中,也当下回向的落实于存养心性以事天:「存心 → 养性 → 事天」。(孟子.尽心上)


荀子的「性恶论」表面上与孟子的「性善论」是相反的;但荀子不因提出「性恶」思想而贬抑人的生存价值或尊严;反之在于揭示后天人为之伪和人有向恶之欲;故强调礼义文理习俗,好能化性起伪,使人走向善:「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也。……习俗移忠,安久移质,并一而不二,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荀子.儒效篇)可见,荀子的「性恶论」在于警愓人不可忘记走向「善」的价值和尊严。


其实,孔孟荀所展现的儒家人文精神是很重视人的「可完美性」(perfectilibity)而不在于人的「个体性」(individuality);反之,是从可完善性来诠释人的个体性,才有人人向道德至善迈进的思想,且强调人的「修德、好学、闻义、观过」的实践工夫,以展现人的生存价值和人性尊严。34这正正是开启了「中国传统之人文中心的文化精神,加以自觉了解,而抒发其意义和价值。」35儒家的人文价值在于:「重『人』过于重其所表现于外之礼乐之仪『文』,而要人先自觉人之所以成为人之内心之德,使人自身先堪为礼乐之仪文所依之质地。……对于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如周代的『礼乐精神』,孔子之重『人德』,孟子之重『人性』,荀子之重『以人文世界主宰自然世界』,汉人之『历史精神』,魏晋人之『重情感表现之具艺术的风度』,唐人之『富才情』,宋明人之重『立人极,于人心见天心,于性理见天理』,清人之重『顾念人之日常的实际生活』,这些精神,皆可互相和融,互为根据。我看不出其不能保存于中国未来文化中之理由。但是我们认为情感才情之发抒及人日常生活之安排,如真要求合理,而表现人文价值,以助人德性之养成,必须赖于人对人之天性与本心,有切实之觉悟。故孟子与宋明理学之中之心性之学,吾人必须对之先有认识,而发挥光大之。否则我们无论讲中国过去或未来之人文思想,皆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36


人要有切实的觉悟才能表现人文价值及帮助人德性的养成,这是从「根」与「源」说起。我们作为中国哲学的教育工作者,或作为中国基督宗教的传道者,也必须从文化的「根」与「源」的融通,开拓一个开放对话的园地,以谦虚的心境追寻、肯定、接受真理,为真理服务;也培养智慧,扩充善性,印证价值,使人文价值和人文素质得以发扬,因此:「我们应该拥抱谦德,在我们身上发挥谦谦君子的情怀与风范。再透过对人性及个人人格的尊重及关怀,藉思想的交流,真诚的聆听与交谈,对话,实行位格际的沟通与共融,一起努力去接近、投靠真理,追求完美,包括永恒的完美!如此,哲学(或宗教)的探讨及教育工作,才会成为对社会群众最有意义,也令人口服心服的服务。」37


由是,我们在研究儒家思想时,也必须从「根」与「源」说起:我们可根据孔子说:「吾从周」(论语.八佾)一语获得资料,即儒家思想的起源乃与周代宗法制度有关连,而周代宗法制度乃统合家庭、社会、政治、礼乐、道德和宗教的精神而为一体。唐君毅教授清楚的说:「依吾人之见,孔孟固对周代之文化极其赞叹。孔孟固未尝否认传统宗教中之天。而孔孟之所谓仁,即原为天德而又自觉为人德者。」38再说:「儒家之教包涵宗教精神于其内,既承天道以极高明,而归极于立人道,以致广大,道中庸之人文精神所自生;故谓儒家是宗教者固非,而谓儒家反宗教,非宗教,无天无神无帝者尤非。儒家骨髓,实唯是上所谓『融宗教于人文,合天人之道,而知其同为仁道,乃以人承天,而使人知人德可同于天德,人性即天命,而皆至善;于人之仁心与善性,见天心神性之所存。人至诚而皆可成圣如神如帝』之人文宗教也。」39


我们从宗教角度了解儒家思想的起源在于孔子之立人道和承天道的关系,即孔子自觉天就是天之道,且以仁道来说明天道,其后的发展更以人道与天道视作同一的仁道,能立人道便能继天道以达通天人合德之境。然而,我们若从人的具体生活上说立人道,就是从「事实判断」中看人的究竟「是如何展开」,落实于理智所追求的真伪判断。若我们从人的理想生活上说继天道,那就是从「价值判断」中看人的究竟「如何展开」;其要探求的是人的本性的内在性的善恶肯定,以追寻「一、真、善、美、圣」的价值。中庸篇中所言的「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可以作为参考反思。因此,我们尝试以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来探讨孟荀的人性论,从中了解孟荀的共通性皆从具体的生活中作观察和反思,却皆不在讨论「性善」与「性恶」的事实判断上,其重点毅然地投向价值的判断;为孟子来说,这价值的开显是「尽心 → 知性 → 知天」;为荀子来说,则言「明于天人之分 → 形具而神生 → 制天命而用之」,其本意要人明白:若违反自然法则或行为怠惰,会遭受不幸;其目的要人向圣人学习,好能化性起伪。可见孟荀在人性探讨上有互补相通的一面,在价值取向上呈现出深层的相通性和相同性:-


对人性问题的探讨可以是事实层面的,也可以是价值层面的。事实式的探讨围绕人性是如何展开,注重事实之真伪,对客观性情有独钟;价值式的探讨围绕人性如何展开,关心善恶之价值,洋溢着主观情怀。面对事实与价值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致思理路,孟子和荀子对人性的研究都毅然决然地投于价值之麾下。


孟子和荀子在价值而非事实层面对人性的探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在对人性的认定和判断上,不仅认定人性是什么,而且更热衷于对人性的善恶判断。正如《孟子》书中明确地说「孟子道性善」、把性与善联系在一起一样,荀子明确宣布人性恶,致使「故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成为名言名句。同时,荀子还着有《性恶》篇,直接申明自己的性恶判断和主张,并从各个角度进行了论证。这表明,孟子和荀子对人性的认定和探讨都属于价值判断而非事实判断。其二,在理论侧重和言说方式上,对人性的阐释始终围绕着善恶展开,不仅使性善、性恶成为着名的命题和响亮的口号,而且对之倾注了极大的热情,都有对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的证明。孟子对性善的论证从逻辑推理和行为经验同时进行,使两个方面的结论相互印证,可谓用心良苦。荀子对性恶的论证始于性伪、善恶的逻辑概念,又包含对人性的本然状态、后天追求以及圣凡比较等内容,构成其人性哲学的主体内容。与对性善、性恶的过分关注和热衷相对应,孟子和荀子对人性具体内容的说明显得单薄,且很多时候是作为性善或性恶的证明材料出现的,显然不是关注的焦点。其三,孟子和荀子没有停留在人性是什么上,而是始终对人「应是」什么充满期待,通过人性的作为而成为道德完善的圣人是其宏图大愿和共同理想。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是两种不同的思路,体现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循着这个逻辑,孟子和荀子对人性进行价值判断的同时,已经流露了扬善抑恶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40


虽然荀子所言的「天」乃自然的天,但在荀子的思想中,「天」是一个理念,展示自然法则的不可违,实在也是一个价值的判断,要人顺自然而流露扬善抑恶的价值取向,在人生追求上不违儒家的目标而为圣人;如孟子所言「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亦言「涂之人可以为禹」,乃至王阳明更言满街满巷都是圣人,即「个个人心有仲尼」,都是理想人格之价值取向,重在立人道以见天道,中庸篇中言圣人之道:「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展现了致广大极高明的价值理念,这理念乃人生命自觉之道德意识,可贯通宗教、哲学与道德精神而为一,此即「中国宗教精神之极高明而敦笃厚之至诚。诚之至也,则吾之一切行为,皆可质诸天地鬼神而无疑,而与天地鬼神之德其流行,为形上精神实在之真接呈现。」41


由于儒家思想强调:「终乎为圣人」,(荀子.劝学篇)故在人的生命活动中,无论是个人的活动,家庭的活动,或是日常生活的一见一闻、一饮一食、一呼一吸,以至于人性流露、社会政治、工作社交、宗教信仰都有本身的目的和价值存在,故任何事情都与「天道」和「人道」相应,若「不以其道得之」(论语.里仁)则不处也不去,必须「求之有道」。(孟子.尽心上)孟子除了从人性论上作价值的判准外,更有为人的价值肯定:「善、信、美、大、圣、神」的标准诠释:


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谓神。(孟子.尽心下)


因此,我们可综合说明,儒家人文价值精神有其价值取向的意义,亦可回应孔子面对「无道」社会之礼乐崩溃的现况,所产生的忧患意识:「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我们可作深入的反思,藉以为当今之人作价值取向的借镜和启发。

价值取向的意义内容如下:
4.1 有其教化的意义:强调心灵的教化观过知仁,明善诚身,规范人心和正人心,重德性修养。


4.2 有其自由平等的生命尊重:不失心灵的尊重:以民为本的人文精神诉说,虽有亲疏之别,却无贵贱之分,以和为贵,善与人同与和而不同的互相接纳。


4.3 使人不断地开创自己崭新的生命,以「定静安虑得」的反思过程作「荀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新人,注重心灵的更新。


4.4 有其生命一致性的目标:心灵的目标,扬善抑恶而成圣的理想,达到「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的至善,好能以德配天。


4.5 有其生命自觉投向超越的至善之境;心灵的超越,依人者之仁以通天地,天人合德,保合太和的心灵自由,展现极高明而致博厚的宗教精神。42


五. 结论言新机


5.1 宗教信仰与人文信仰的相遇:改造人心


我们从当代的中国人一些具体的事例,刻划出中国人对价值的理解,和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引发我们探讨价值的意义和价值观定位,而以基督徒哲学和士林哲学作说明,以「一」、「真」、「善」、「美」、「圣」存有特征的价值来说明天主教的教理精神,帮助信徒透过对教理的认识,能从伦理秩序、道德生活和灵修生活中找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使之在当今的物质俗化思潮中,不失其生存方向和目标。其后,我们讨论儒家的人文价值及其当代的启发,目的希望能透过研究儒家的思想,把握中国文化的传统精髓和根源,好能从中作互融汇通的对话,以及引发思考。我们不作比较,因为在比较中容易产生优次差劣、好坏等排斥现象;反之,我们从不同文化、宗教、经济、政治、教育等价值内涵作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沟通与互补,好能为当今金钱挂帅、权利不均、自私自利和个人主义为重的社会作心灵的改造.诚如李震教授所言:「心灵改革的最基本层面;应属思想及观念的改造、道德的重振及重整和正信宗教信仰的提升与活力的展现。这就需要靠学术界、教育界及宗教界人士的通力合作了。尤其为实现社会与人心的彻底改革,宗教的角色非常重要,我们可以从宗教的功能分数点说明:


5.1.1 宗教信仰使人有超越精神:世界上各大正信宗教莫不追求超脱尘俗的精神,使人在短暂的生命中,寻求永恒的价值。这包括以上天、上帝为造物主及人生终极目的的犹太教、天主教、基督教、印度教、回教、道教、中国三代以来敬事上帝的传统信仰和先秦儒家以修身立命为本的道德性准宗教,以及建立在人性、佛性基础上的自力宗教,即佛教各宗派,莫不强调此超越原理的紧要性,这使信徒心中认定,那些以人性和天命为基础的道德戒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人若明知故意地去违反,必为天理所不容。此一超越精神成为提升生命的力量,使人在遭受诱惑、挫折、打击、痛苦的时候,仍能坚忍不拔,奋力向善,体会自己是一个自由的、道德性的主体,而不是一个只求满足占有欲望的自私存在。


5.1.2 宗教信仰给人抵抗人间邪恶的力量:有宗教信仰的人相信、投靠一个绝对的神性存在,即我们祖先所敬事的至上神或上帝,并肯定神才是一切真理、美善及价值的根源。此一信仰给他无比的信心及耐力,去与人间的邪恶,仇恨博斗。在个人生活中,一个全心信赖、投靠并甘心为绝对真理服务的人,在神的指引下,不会轻易向人间的恶势力及罪恶的诱惑妥协和投降。


5.1.3 宗教信仰助人谦虚而勇于认错:一个宗教信徒,比别人更清自己的限度、软弱及可怜的一面,面对邪恶的诱惑及考验,他一样会失足、犯罪和堕落。但是他比一般人对于罪恶的可怕、良心的警告及指责更为敏感,易于受教,他更能勇敢认错与悔改,而真诚的忏悔与改革不但容易获得别人的同情与谅解,也更会使他从上天获得宽恕及重新向善的力量。


5.1.4 宗教信仰使人有安定感:宗教信仰藉天人或人神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推动人关怀生命的终极意义,带领他在变幻无常的万事万物中,寻求一个不变的,绝对真实的本根或天命之所在。再从天意、天志、天心的永恒光辉中,回过头来看世界与人生,便不难发现生命之可贵,正因为它分享了神性的美善。为此合理的人神关系会带给人安定感,因为在终极目标的指引下,暂世的罪恶与灾祸不是不能理解的,更不是不能克服的。


5.1.5 宗教使人心中有爱:宗教莫不以仁爱之道教人。儒、道、墨三家皆重传统敬天爱人的大道理。孔子肯定上天仁民爱物,人应法天之德,实行仁爱,于是倡导仁道。孔子给『仁』下的最好定义即『仁者爱人』。老子讲慈:『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天将救之,以慈卫之。』(老子,六十七)墨子讲兼爱:『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兼爱上第十四)『爱人若爱其身』一句,让我们想到耶稣的『爱人如己』。天主教给神下的定义是:『天主是爱』(若一4:8)佛教讲慈悲,讲普渡众生。一个宗教信徒的生命充满活力,不断扩大爱的圈子,去为更多的人服务。当他不断付出爱心的时候,不会疲惫,因为他藉天人合德的功夫,以人心上接天心,在上帝那里找到爱心与活力的泉源。他能不断地再出发去为别人、社会、国家及人类服务。透过仁爱的实践,他不但自己活出生命的尊严,也乐于帮助别人活出生命的尊严。」43


宗教可以改造人心,使人心有所转化,回复本来的善的面目,不受罪恶的污染;我们在天主教教理中的价值取向得知,天主教强调信仰中的唤醒,让人能自觉生命的尊贵,在诱惑多的人世间要不断战胜诱惑,免陷于心灵的死亡,这便是天主教信仰的救恩,不断更新人心。至于儒家思想有没有宗教思想,我们可以罗光教授的研究作肯定:「若说中国儒家哲学拋弃了上天信仰,成为无宗教信仰的哲学,则是一桩学术上的错误,更是实际生活上的一桩大错误。我曾写了一篇研究报告,肯定孔子的宗教信仰,现在更要说上天的信仰,为中国传统哲学的一种精神,为研究这问题,我分为五点去说明:天命、天理、天地好生之德、祭祀、赏罚。……儒家不像西洋传统哲学,明明讲皇天上帝的信仰,然而在骨子里则隐藏这种信仰,而且作为全部思想的基础。儒家讲人生之道,以同天地合其德,赞天地化育,为最高目的;以亲亲仁民爱物作生活的规范,这种生活必要假定有化生万物的造物主,造物主以生物为心,有生生的大德。造物主的大德由天地的变易而表现,而且贯通在万物的生命里;人心乃有仁,以仁而和宇宙万物相通。整个宇宙是一个生命的宇宙,又是一个仁爱的宇宙。」44


儒家的宗教信仰由祖先敬天爱人的德化精神而来,充满着爱的生命力,「只要我们拿出勇气,不分中外的宗教和正信思想,只要是合理的、高尚的、追求至善的,能助人成圣的,且可打击邪道邪恶,只要能为我们的传统宗教信仰和道德精神,注入活力,我们就应以开放坦荡的胸怀去接触、了解、引进、吸收,使之与我们的文化生命和现代化生活,藉交流而融通。」45当今我们应该尊重儒家人文价值的宗教信仰精神,让仁爱的生命力唤醒和改造人心。


5.2 基督信仰的开放性与儒家人文价值的融通性


基督信仰的启示确定了救恩的无私性,为不同文化打开了爱的包容;当救恩的爱进入文化时,便会融合在文化中,使文化更趋完美,我们从基督信仰进入犹太文化,希腊文化以至罗马文化后,给整个欧洲带来了新的局面,而为基督信仰的文化,其中发展了哲学和神学,给整个文化奠下了「一」、「真」、「善」、「美」、「圣」的精神价值取向;同样地,基督信仰如何融入中国文化,或说中国的儒家人文精神如何迎接基督信仰?我们相信,信仰永远是开放的,也是一股深入人心的生命力,以创新和启发的机缘与不同文化接轨;我们可从中国的文化演变中了解,儒家的发展到宋明清理学,便与道家和佛教的思想互融互通,传统所言的「引儒入道」或「以儒释佛」等,使中国人文精神都包摄了儒、道、佛的终极思想和生命力,展现了生命的共融性与和谐性;如此,我们可以明认中国文化人文精神有其深度的体系,可以发展而为一个好的思想架构,让基督信仰的救恩介入,给予文化生命的滋润,使文化的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更能发挥其自然的真善美,且得到保证。我们清楚了解中国拥有数千年优越的记忆,产生了悠久的和一脉相通的历史,历史是人的行为印鉴,在历史的演进中转化成为知识,反应在传统的人文价值里,就是智慧的「真」。再者,中国人有温柔敦厚的教化,涵养笃实,性情能与大自然相通,反应在传统的人文价值里,就是心灵的「美」。重要的是中国人仰慕上天磅礡的生生之德,在至诚纯真的德行实践里,纵面是人以德配天命,横面则为人与人的交往,而以德立人伦,形成刚健的伦理道德思想和宗教信仰,伦理道德是人的生活程序,宗教信仰是人的生活超越,反应在传统的人文价值里,并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仁爱之「善」。46儒家从人性的要求中,也从真、善、美、正义、和谐、仁爱等等中,实现了生命意义的价值;在以德配天的纵面里,展现了其宗教信仰,就是将生命意义的最后根基投向一个超越的天,因此,生命的价值具有其神圣性的超越。方东美教授确认:


作为一种崇高的精神生活方式,宗教乃是人类虔敬之心的表达,人藉着宗教,可以发展三方面的关系:


首先是与神明之「内在融通」的关系
其次是与人类之「互爱互助」的关系
第三是与世界之「参赞化育」的关系
藉着神,我们得以存在于世,并且提升人性;
在神内,我们得知泛爱万有,尤其普爱人类;
经由神,我们更能观照大千世界的无穷义蕴。
要言之,宗教生活就是以炽烈凝炼的情感投入玄之又玄的奥秘中,那奥秘是超乎理性的,有时亦是内潜于理性的。任何人,无论其天生资质有何不同,知识程度有何不同,文化背景有何差异,社会地位有何差异,就其为「人」而言,都是平等的价值与尊严──只要他们能入于炽烈凝炼情感经验的深处,即可由各种途径,各个方向,臻于密契神明之境界。47


我们从开放性和融通性反思说明,实在是基督信仰与儒家人文精神信仰的对话新机,盼望能带出:
大公性的思想转机
合一性的思想融通
神圣性的思想超越
统摄性的思想互联
藉此,我们可以跨越宗教与文化之间的藩篱,我们相信十字架的象征是「爱人」,永远耸立在山岗上,让所有的人瞻仰,也让所有文化与之对话和会通;基督徒因着十字架愿意作出牺牲、奉献和服务。尤其是,我们愿十字架所展示的「基督的福音和天主的启示」能净化和圣化中华文化,使中华文化的品质更卓越;天主的圣道能修补和改造中国人心,使中国人能自觉「知耻近乎勇」和「观过知仁」的更新;反之,中华文化的精髓亦可充实基督徒的修养和补充教会的不足。


5.3 日用粮的新机


耶稣在圣经中教导门徒应当这祈祷:「我们在天的父!……我们的日用粮,求你今天赐给我们……。」(玛6:9-11)


「日用粮」所揭示的内涵是指我们每日必需的食粮,以养活我们的生命。「赐给我们」是儿女「信赖」父亲的口吻,是很美的表达;另一点也是「盟约」的表示:我们是祂的,祂是我们的,也是为我们的。


「日用粮」也意味着「一个」面包是为「众人的」。要求人有「分享」的美德:即要求我们出于爱心,而不是出于勉强,在互通中分享我们所有精神和物质的财富。「今天」也是一种「信赖」的表达,为使我们能坚定于「毫无保留」的信赖中。从质的一方面来说,这词是指生活上的必需;或就更广的意义来说,则指为生存所需要的一切。照字面来解释,是「超越本质」,直指生命之粮,基督的身份,常生的良药,没有此灵药,我们就没有生命。48


因此,我们可将宗教信仰中的「一」、「真」、「善」、「美」、「圣」的价值比喻作「日用粮」,不可「只说不做,只想不理」,却要身体力行,不断认错、悔改、修德、祈祷、成圣;使人人的生命都能有静虚的一、诚明的真、可欲的善、充实的美、大化的圣,以发扬生命价值的持久性、基础性和不可分性,最后更达至神圣的价值。


我们从儒家孟子的「若刍豢之悦我口」的「可悦」价值来说「日用粮」,则比喻「仁、义、礼、智」的「可悦」,展示孟子的「舍生取义」的神圣。既然是「可悦」价值,便是「日用粮」,我们将「日用粮」转化为「日用常行」,49藉以整合基督宗教的信仰价值与儒家的人文价值,将之化作当今「培养智慧、发现真理、印证价值」的具体行动,肯定「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好能在当今之世作出伦理道德的整合,重建人生的尊严、关注贫富悬殊应有的福利、宗教自由的新释、生命教育的确立。


5.4 「和谐社会论」不讲宗教是否缺失?


在回应「导言」中「中共和谐强国保证」的内容,我们看到「明报」在「宗教活动也是投资环境」中提出的质问:「和谐社会论」不讲宗教是否缺失?其内容如下:


内地过去强调优化投资环境,只着重地价与税率优惠,如今提倡环境保护,是一大进步,但仍鲜有介绍当地的宗教状况,本身原有宗教信仰的投资者及管理人员,如果没有圣灵生活的渠道,就是一个缺失;中央最近大力倡导和谐社会,连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也有长篇论述,但就不讲宗教与和谐社会的关系,是否也是缺失呢?外国对宗教力量如何促进经济有所研究,如果有学者研究在京港人基督教徒遵纪守法、事业成功率,可能会促使当局将宗教政策作为改善投资环境的措施。50


当我们探讨基督宗教(天主教)与儒家人文价值时,我们盼望可以为当代的中国揭示「价值」的内涵,离不开「一」、「真」、「善」、「美」、「圣」的基础或根源,其中提出尊重人性尊严外,更探讨宗教信仰的融通互补,且能改造人心,成就圆满幸福的生活,要求人人革新,家国也要革新。我们可引用易经革卦彖辞的革新内容作为反思和检讨,以收益张:


巳曰乃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说,大享以正,革而当,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义大矣哉!


李震教授的诠释的大意是:「天命已到,乃能取信于天下,天下人皆能相信改革者,便能使文明振兴,民心大悦。革令因能合于正当法则,就不会产生令人后悔的事。天地四时在变化中运行,商汤及周武王的革命能做到顺平天命,又符合人民的要求,展示了真正革命意义的伟大呀!」51


最后,我们诚心祝祷,盼望在位者、有权势者、有金钱富有者、有道学知识者等能正视:
不要将宗教变成经贸背后的点缀
不要将宗教变成投资环境的布置
不要将宗教变成错误良心的安慰
不要将宗教变成不正义和不道德背后正义和道德的赞美
不要将宗教变成自我放纵后的避难所
不要将宗教变成政治口号,表面给予自由,以收买人心而控制人心
不要将宗教变成制造分裂,以颠倒是非的自我斗争,好收渔人之利…………
更高的人生,是在俗情世间名位财色之世间之外,看见真善美神圣的世界;这是一永恒普遍纯洁而贞定的世界。52
「明目而视之,不可得而见也。倾耳而听之,不可得而闻也。」
耶稣说:「你们先该寻求天主的国和它的义德,这一切自会加给你们。」(玛6:33)



沉清松著,《传统的再生》,台北 业强出版社 1992 91-93。

唐君毅著,《中国人文精神之发展》,台湾 学生书局 1974(民国63) 24。

唐君毅著,《中国人文精神之发展》,台湾 学生书局 1974(民国63) 25, 40。

李震著,《理性与信仰──追求完美的双翼》,台北 辅仁大学出版社 1999 316-317。

唐君毅著,《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台湾 正中书局 1960(民国49)台再版 32。

同上,38。

魏义霞著,《七子视界──先秦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年12月1版 440-441。

唐君毅著,《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台湾 正中书局 1960(民国49)台再版 344。

唐君毅著,《中国人文精神之发展》,台湾 学生书局 1974(民国63) 395。

李震著,《理性与信仰──追求完善的双翼》,台北 辅仁大学出版社1999 371-374。

罗光著,《中国哲学的精神》,台湾 学生书局 1990(民国79) 101, 119。

李震著,《理性与信仰──追求完善的双翼》,台北 辅仁大学出版社 1999 374。

王逢吉著,《文学心灵与传统》,台北 康桥出版事业公司 1984(民国74) 22-23。

方东美著,《生生之德》,台北 黎明文化事业公司 1985(民国74)323-324。

《天主教教理》,644-646。

余英时著,《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北京 三联书店 2004 182。
「明清儒家所开辟的新方向,我想称之为『日用常行化』或『人伦日用化』;这正是他们界定儒学的特质时所最常用的名词。」

阮纪宏著(明报驻京记者),《宗教活动也是投资环境》京港快讯 港闻A18,香港 明报 2006年10月29日(星期日)。 

李震著,《理性与信仰──追求完美的只翼》,辅仁大学出版社1999 439-440。

唐君毅著,《人生之体验续编》,台湾 学生书局 1996(民国85)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