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祈祷生活 2、入世默观者
    祈祷生活

    入世默观者

    香港教友总会慕道函授课程香港西湾河大石街一号 〈2560-3800〉

    只要能掌握生活中心领神会的那一刻,祈祷就可以进入沉思默祷中。

    前言

    到过大屿山神乐院的人,都会爱上那儿的宁静环境,视它为祈祷胜地,所以很多人喜欢利用周末假期到那里静修祈祷。个中原因,除了那里的自然环境外,更因为那是一座隐修院,到处散放着祈祷的气氛。那里的会士们都过着默观的生活,他们的生活方式与时下一般人追求物质享受的风气成了强烈的对比。渐渐地,克苦、祈祷好像是隐修士们的「专利」,而我们教友要祈祷便得先「找」出时间来,难道我们不可以做一个既生活于世务中、但又度祈祷生活的人吗?

    关怀大众的默观者

    多玛斯﹒麦纯(ThomasMerton)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少年时代的生活,相当散漫,也没有正式的接触过宗教信仰。多玛斯的父母都是艺术家,有着典型的艺术家脾气。自六岁丧母后,多玛斯便随父亲到处流浪,这也是他得不到有系统教育的原因。

    某一次周末,多玛斯推却了一个好朋友的约会,在星期日早上参与了生平第一次的感恩祭。就在他聆听着神父解释天主的爱时,他内心起了莫大的变化,他觉得他像是甦醒过来似的。那是他皈化的一刻。当他从教堂走出来站在大街上,他告诉自己他正走入了一个新世界。多玛斯像是跌入了爱河中一样,他开始努力去寻找这爱。于是,他要求听道。在领洗时,他把自己交托给天主,同时开始寻找为祂服务的最好方式。终于他加入了熙笃会的苦修院。

    在修院中,多玛斯过着严峻的默观生活,他成了一个模范的、真正的隐修士。从他的许多着作里,我们发现他不是一个脱离世界的隐修士,而是一个投身社会、关怀大众的默观者。他分享他的经验说:「在路易士乡,就在第四街和核桃街交接处,在购物中心,我忽然被一阵强烈的感觉所压倒。我意识到我爱这些人,他们是属于我的,我也属于他们。」这经验使他本来深湛的祈祷生活,变得更丰富和更广阔。多玛斯做了十年初学师之后,便隐居在树林的小屋里。每天清晨三时起床祈祷,在他的日记里,愉快地记述那些破晓前的宁静时刻。他的生活越来越趋向默观格调;他默观的题材往往是一片树叶,一堆空罐头。他不安排东西,就让它们以本来面目对他。他以为聆听是默观生活的要素。他说:「事实上,隐修士离弃这个世界,为的只是更专注的聆听那最深刻的、最被忽略的、发自最深处的声音。」

    祈祷使我们常抱着一个崭新的心来开始每一日的生活。

    出世、入世

    一般来说,我们都将默观祈祷生活视为修道人的特殊本分,是他们的职责。不错,一个献身修道者是誓许奉献自己给主,专务祈祷生活。特别是隐修士,一天中会用上大部份的时间来祈祷。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默观祈祷是他们的专利;说实在点,生活于现时代的我们,更需要注意默观祈祷才是。

    今天,我们生活于一个讲究效率的竞争社会中,四周的压力使我们像机械般随着人群走,我们没有时间去分施爱和感受爱。但我们原是来自爱的根源—天主的,我们有去爱和被爱的渴望。有时候,我们都低估了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不可能在这繁忙的生活中,有默观生活的一面。既然、多玛斯能够跨越孤寂隐院之外去找寻祈祷的题材,关怀世界的每个人,为什么我们不可以从现成的生活中取材,来充实自己的祈祷生活呢?为什么我们不能找出时间来制造一些机会、计划一个默观祈祷的时刻和地方?我们要腾出时间,让自己在主内感受爱,也唤醒自己向主表达爱,和加深彼此间的爱。或者,我们仍然害怕找不到时间,和怕没有适当的祈祷场所。其实,我们的祈祷场所可以是一间后房、一张床铺,我们可以凝视一朵小花、一棵小草,或在街上漫步,只要掌握着心领神会的那一刻,我们就可以进入沉思默祷之中。

    生活祈祷、祈祷生活

    如果我们知道如何聆听天主的话,如果我们知道如何去看生活,我们整个的生活将是一篇祈祷文。如果我们懂得为主保留一些属于祂的时间,如果我们知道珍惜和祂单独相处的那一刻,祈祷的时间将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的一部分。以下我们将举出一些实际的例子,这些人都是在今日繁忙生活里保持着一个不可少的祈祷时间和行动。

    思明在一间机器厂工作,每周的工作时间都不同,有时早有时晚。因此,思明虽然很希望能每天参与弥撒领圣体,但碍于工作关系而无法实行。不过,他却把握着生活中的每一个机会。他说:

    「最初,对于不能参与弥撒的日子很不是滋味。渐渐,我体会到与主交往尚有其他的许多方法,又何必要执着某一个形式呢!于是,我按照自己每周的工作时间,来协调自己的祈祷时间。能够参与弥撒时便好好的把握。在其他时间不配合的日子,我便会抽点时间来阅读、默想当天的弥撒读经,又或用上二三十分钟来静思。现时我已习惯了每天抽出一些时间来做祈祷。我发觉我再不会受人地时间的限制,而能够自由地因时制宜的争取祈祷的时间,并努力的完成它。」

    巧玲每天六时半出门,从沙田前往官塘返工。忙完朝八晚五的工作后,又往夜校进修。每晚返家时已将近十时了。要做到「每天抽些时间来祈祷默思」,对巧玲来说真的是有心无力了。但是,巧玲却一直从未忽略每天做好自己的祈祷。我们问她是怎样抽到的,她告诉我们说:

    「我是利用了每天来回上班返家的交通时间。从沙田到官塘,巴士最少要行四十分钟,加上排除轮候的时间,就将近一个小时了。初时,我对排队乘车,总以为是白白的浪费时间。后来朋友送给我一本袖珍新约,我就把它放在手袋里,每天利用候车的时间来阅读圣经。每次只读一小段,然后坐在车上闭目默思。偶然也从窗外景物捕捉上主的影子。现在我再不会感到乘车的烦燥和无聊了,反而好好地珍惜那一段车程,连在交通挤塞的日子,我也能安然、善用了那段较长的时间!当晚上放工回家的旅程中,我则喜欢数着珠子念玫瑰经,任随车子带着疲惫的身躯前行;这时候又有另一番不同的感受。如此,一早一晚与主会晤的这分情趣,使我对生命充满信心,也使我常常抱着一个崭新的精神来开始每一日的生活。」

    黄太自生下第二个女儿后便没有出外工作,但繁琐的家务也够她忙的了。每天,她忙完丈夫及孩子们的早餐,就送孩子上学,等到闲下来时已九时多了。然后便开始整理家务,买菜洗衣等等。黄太是在公教家庭教育下成长的,自小便养成念早晚课的习惯。每天清早她会提早些起床,好能从容的完成早课。日间在整理家务之余,她便坐下来读一段圣经。电视新闻的内容更常成了她代祷的对象。甚至有时在做家务时,她想起了某些人物或事件时,便自然的在心中默祷,求主帮助这些人。

    从上述三个不同的祈祷方式看来,他们都能因时制宜的把握着一个适合自己的祈祷方法。我们也注意到一件事,就是竭力争取祈祷的时间,无论在何种环境中或任何工作压力之下,都可以拥有那与主同在的「专用时间」。

    每天生活中的点滴,应该成为我们祈祷的丰富题材,而因着机械般繁忙的生活节奏,更应激起我们去争取、拥有属于自己与主交往的时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去发掘如何为我们自己制造默观的机会,也随时准备好去学习和付诸实行。

    「真正默观的经验,就像我们经验爱一样,只是一种赐予,而不是我们自己聪明地运用神修技巧得来的。」(多玛斯﹒麦纯)

    我们能否生活于世务中又能度祈祷生活?

    

    反省、讨论、行动

     在上述的几个生活事例中,那一个最和我现况接近的?我有努力地做好祈祷吗?

     找出自己不能做好祈祷的原因,并设法改正过来。

     在小组中彼此分享个人的祈祷生活和习惯。

    参考资料

    *生活在祈祷中的人 真理学会 第98-112页

    *渴慕的短祷 光启

    *与天主谈话的艺术 光启

    入世默观者习作

    甲、选择题:(请在下列各题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一) 多玛斯﹒麦纯开始找寻信仰的时刻是在

     他小时候随父亲到处流浪的时候。

     一次参与感恩祭之后。

     领洗之后所得到的启示。

     加入了熙笃会之后。

    〈二〉默观祈祷生活在今天来说是:

    过于规律化、不合时宜的神修。

    是现代人无办法去实践的神修。

    隐修士们的专利生活方式

    极其需要而又不能忽略的灵修生活。

    〈三〉 利用工作中的悠闲片刻时间来作短短的默祷,它最大的益处是

    能与天主保持一个密切的交往。

    能够恢复疲劳。

    为能完成唸经的本分。

    乙、填充题(请在下列各题中填上适当的字句)

    (一)多玛斯说:真正默观的经验,就像我们一样,只是一种赐予,而不是我们自己

    得来的。

    (二)思明能做好每天的祈祷,不受时地的限制,这是他能够因时制宜的,

    并。

    (三)要我们的生活成为一篇祈祷文,我们便要聆听和知道如何。

    (四)因着机械般的繁忙生活,我们更应该去争取、拥有的时刻。

    丙、读完这一课后,你觉得祈祷生活是否很难实践?为什么?请写下您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