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玛 5:1-12
    圣经:玛5:1-12

    释经

    5-7章:山中圣训

    玛窦福音是教学的福音。他以山中圣训(5-7章)作为耶稣传教生活的开始,是五个主要训诲部分的第一个(也参阅10:5-11:1;13:1-53;18:1-19:1;24:3-26:1)。他以大任命作为耶稣传教生活的结束,其中耶稣吩咐他的门徒去使万民成为门徒(matheteusate),教训他们遵守他所吩咐他们的一切(玛28:19-20)。因此,在本福音里,耶稣的工作都是以强调教训作为开始和结束。

    山中圣训几乎肯定是一系列教训,而不是在一个背景下所讲的道理:

    ──为一个环境听众来说,这是太长和太复杂。它以书写形式比说话的来得更好。

    ──山中圣训约一半的篇幅可在路加福音找到平行文,部分在路加的山中圣训,其余的分散在整部福音里。「玛窦福音的特征就是搜集耶稣的教训……把耶稣的教训归纳在一种模式之下;路加所采用的方式,是将耶稣的教训分散地记载在福音的各处」(Barclay,80)。

    这篇道理是耶稣的就职演讲,他藉此展示他对天国的生活的看法。在山中圣训里,耶稣概述天国藉以统治的原则。这不是一套为得现世成就的规则,而是瞥见那管理天国的规则。天国是映像世界,在那里一切看来是逆转的──贫穷的人是有福的──温良的人要承受大地。

    我们无需等待在永恒中看见天国,因为它已在我们中间。耶稣宣告,「天国临近了」(玛3:2;4:17;10:7;也参阅12:28)天国是天主统治的地方。每当一个人选择事奉天主,天国便临近了。这世界赏报自私的、具野心的行为,但耶稣祝福神贫的、哀恸的、温良的人。

    3-12节:真福八端

    在真福八端里,耶稣颠倒世界。我们相信自尊心;耶稣却祝福神贫。我们寻找快乐;耶稣祝福那哀恸的人。我们看到积极进取的人的成功;耶稣祝福温良的人。我们喜爱饮食;耶稣祝福饥渴慕义的人。

    每端真福都以makarios这希腊字作开始,一般翻译为「有福的」或「快乐的。」「有福的」是较为可取的,因为它具有宗教的含义──福乐是天主的恩赐。我们在使用「快乐的」这形容词时,通常是庆祝我们的权力或我们的欲望得到满足,往往是与真福矛盾的。

    首四端真福(神贫的、哀恸的、温良的、饥渴慕义的)形容人的心灵与天主相连系。其余的真福(怜悯人的、心里洁净的、缔造和平的、为义而受迫害的)形容一个人与别人的关系。

    「耶稣列出作为属于天国的人的特征,也是耶稣自己作为天国的仆人和天父的儿子(11:27;20:28)的特征。耶稣是良善心谦的(11:29);他为不悔改人的人而哀恸(11:20-24);他怜悯人(9:13,27;12:7;20:30);他缔造和平(5:43-45;26:52)。如果他是谦卑的,那么,他的门徒更必须怎样,因为他们要效法他的行径(10:24-25;23:8-12),相对于现世宗教名人的典型例子(23:5-7)」(Keener)。

    路加福音所载真福的版本(路6:20-26)与玛窦的截然不同。路加只包括四端真福,是较短的和较物质的。在路加福音,耶稣说,「你们贫穷的是有福的」,相对于玛窦的版本──「神贫的人是有福的。」路加也以真祸与真福作对比──即是说,第一端真福与「但是你们富有的是有祸的,因为你们已经获得了你们的安慰」(路6:24)成对比。

    1-2节:耶稣就上了山

    1耶稣一见群众,就上了山,坐下;他的门徒上他跟前来,2他遂开口教训他们说:

    「耶稣一见群众,就上了山」(1节上)。山往往是与天主相遇的地方,而最明显的是梅瑟在西乃山上(出19-34)。玛窦在本福音包括很多梅瑟的象征,尽管他视耶稣比梅瑟更伟大。梅瑟和耶稣两人:

    ──的童年都受到一个恶统治者颁布的谕令所威胁(出1-2;玛2:13-15)。

    ──遭到自己的人拒绝(出2:14;玛13:55-58)。

    ──出离埃及(出2:15;玛2:15)。

    ──经过水里(出14;玛3:13-17)。

    ──在旷野受试探(出16ff;玛4:1-11)。

    ──上山(出20;玛5:1;17:1-8)。

    ──在下山时,面对他们的跟随者的罪过/缺点(出32;玛17:9-21)。

    这看来耶稣好像上山,部分是为了逃避群众,而他向门徒讲出这篇道理。然而,群众无意中听到,并「惊奇他的教训,因为他教训他们,正像有权威的人,不像他们的经师」(7:28-29)。

    「坐下;他的门徒上他跟前来」(1节下)。坐下是辣彼训导的传统姿势。耶稣坐下,标志著开始上课的时候。耶稣的门徒上他跟前来,说明他们附属的角色。

    「他遂开口教训他们」(2节)。这句开场白是故意写下的,标志讯息的重要性。路加在开始叙述时称,耶稣「下山,站在一块平地上」(路6:17)。

    3节:神贫的人是有福的

    3「神贫(希腊文:ptochoi)的人是有福的(希腊文:makarioi),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神贫的人是有福的」(3节上)。天主以恩宠的调子开始十诫──使人想起天主把以色列人脱离奴役。第一条诫命──「除我之外,你不可有别的神」(出20:2)──是基础的,即不忠于第一条诫命的人不甚倾向于尊重任何诫命,但忠于第一条诫命的人将尝试尊重所有诫命。

    同?,耶稣以祝福的恩宠调子来开始真福,而第一端真福跟第一条诫命都是基础的。神贫的人,即那些依靠天主的人,也倾向为一个没有天主的世界哀恸──以温良的精神接触别人──饥渴慕义──等等。

    Ptochoi解作赤贫。真正的贫穷是残酷的事。它打破人。他们受苦。他们每天面对自己的无助,知道即使一个小小的仁慈行动都会使事物不同。他们焦急地期待一个答应帮助的姿态或眼神。他们渴望一点点仁慈。他们渴望一点点尊严。

    神贫的人站在天主前,是好像那样的。他们知道,他们手上没有任何东西是天主需要的,心里没有任何东西迫使天主接纳他们。他们带来自己的贫穷,希望得到食粮。他们带来自己的心碎,希望得到修补。他们带来自己的罪过,希望获得宽恕。他们带来自己的哀伤,希望得到安慰。他们带来自己的疾病,希望得到治愈。他们不是来谈判,因为他们没有任何东西可提供。他们的ptochoi──神贫──已打破他们,使他们成为肥沃的土地,好能接受天主的祝福。

    耶稣告诉我们,「我实在告诉你们:富人难进天国」(19:23)。天主使我们朝向天主,但财富和权力使我们内向。我们越多财富,我们便越爱财富──我们越信任财富──我们越少感到需要天主的帮助──我们进入天主的临在时越骄傲自豪──因而越少可能领受天主的救恩。然而,门徒问,「这样,谁还能得救呢?」

    耶稣注视他们说:「为人这是不可能的,但为天主,一切都是可能的。」

    「因为天国是他们的」(3节下)。「天国是耶稣所应许所有美好事物的包含一切的参考准则」(Gardner)。

    在第二至第七端真福(4-9节),所应许的是未来──「将要」。在第一、第八和第九端真福(3,10及11节),应许是现在──「是」。神贫的人(3节)和受迫害的人(10-11节)现在拥有祝福。

    4节:哀恸的人是有福的

    4哀恸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受安慰(希腊文:paraklethesontai)。

    这端真福的根源是依61:1-4,天主给一个人傅油,「治疗破碎了的心灵……安慰一切忧苦的人。」「从经文的语境,这篇后充军预言显然是向那些为以色列的荒废而哀恸,以及为那带来惩罚的不服从而哀恸的人讲的」(Hare,38)。「他们好像西默盎(参阅路2:25),『期待以色列的安慰』,因为在一个新时代里,再没有哀伤的」(Gardner)。

    「天主真正子民的其中一个特点,就是他们为天主子民现时的状态和天主在世的计划而哀恸」(Boring,179)。

    真福的应许是「他们要受安慰」(希腊文:paraklethesontai)。这希腊文字跟parakletos一词相关,而parakletos在若望福音翻译成护慰者(4:16)。护慰者是在有需要时的助佑者或安慰者。

    有信德的人为世界的现状,而非为世界的未来难过。有信德的人按照天国将临和天主将纠正一切的应许而生活。有信德的人将在来来,即天主纠正一切的时候受安慰,但也在现时因天主的应许而受安慰。

    5节:温良的人是有福的

    5温良(希腊文:preis,源自praus)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承受土地。

    「温良」一词使人想起羞怯,是耶稣无意传递的概念。为了解这端真福,我们必须参考上下文的希伯来文及希腊文原文。

    耶稣引述咏37:11。在该篇圣咏里,信徒把自己的土地失落在恶人的手里,但圣咏的作者安慰他们,作恶的人「有如青草,快要枯槁」(2节)。他呼吁他们「信赖上主,致力善行,你必安居乐土,享受康宁」(3节)。他答应,「再过片刻恶人就不知所在……但善人将继承乐土,必将乐享平安幸福」(10-11节)。这篇圣咏给那些身处逆境但仍忠信的人许诺,他们的土地将被恢复,不是因为自己的力量,而是作为来自天主的产业。

    在咏37,「温良」的希伯来文是anawim。Anawim是用来形容梅瑟:「梅瑟为人十分谦和(anawim),超过地上所有的人」(户12:3)。梅瑟在焚烧的荆棘丛展示他的谦和。他害怕看见天主(出3:6)。他说,「我是谁,竟敢去见法朗?」(出3:11)。他问,「他们必然不肯相信我,也不肯听我的话」(出4:1)。最后,他在绝望中说,「吾主,……我不是个有口才的人……我原是笨口结舌的人」(出4:10)。

    但是,他在天主前虽然谦逊,但在面对法郎则一点也不怯懦。他在行动时不犹豫,即使他的行动带来灾难,足以毁灭埃及人。当以色列民制造金牛,而梅瑟为他们的性命而恳求天主(出32:11-14),他的温良再一次出现。即使在天主前,他并不怯懦,他能言善辨地请求天主饶恕人民的性命。当以色列民面对天主的愤怒,他的心灵温良地对待他们。但是,当他发现人民在山脚喧哗跳舞时,便愤怒得摔碎约板。他强迫以色列民把金牛,投在火中焚烧,捣成细末,撒在水面上,然后饮用──有效地把黄金变成粪土。他是谦和(anawim)的,但不是软弱或犹豫不决。

    真福里「温良」的希腊文是praus。耶稣形容自己为「良善心谦的」(11:29)。玛窦形容耶稣是君王,「温和地骑在一匹驴上」(21:5)。耶稣受审讯时表达出他的温良(praus),他拒绝替自己辩护。

    然而,我们很难称耶稣为软弱或怯懦。他用绳索做了一条鞭子,把众人连羊带牛,从殿院都赶出去,倾倒了换钱者的银钱,推翻了他们的桌子。他与法利塞人唇枪舌剑。他对疾病和魔鬼施行权威。他具有权威地教导人。

    如果梅瑟和耶稣是温良(anawim及praus)的模范,他们的行为使人想起这些字的真意义。梅瑟或耶稣都不是追求个人的富足。然而,当持守原则或保护弱小者时,他们就很坚强。重要的是,他们不是靠人的力量,而是靠天主的力量行事。这样的人能够静默地、充满信心地行事,而靠著天主的助佑,他们当然会成功。

    令人惊讶的是,温良的人将承受大地。我们假设天主会赐给他们天堂,但耶稣给他们应许大地。「承受」一词就是提示。天主赐给他们产业,这恩赐是他们永不能为自己赢得的。

    6节:饥渴慕义的人是有福的

    6饥渴慕义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得饱饫。

    在耶稣时代,人们很少吃肉,而且时常饥饿──有时挨饿。饥饿与口渴是使人不得不接受的!饥饿的人只能想到食物!口渴的人只能想到水!饥饿与口渴完全是人的焦点。

    「饥渴慕义的人是有福的。」完全集中于正义的人是有福的!饥渴个人圣德的人是有福的!渴望生活在正确关系的世界里的人是有福的!渴望临现人间如同在天上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得饱饫。」天主将赐予他们所渴望的东西!他们的梦境要成真!当他们的梦境成真的,梦想不会是空洞的。他们不会发现生命仍是空虚的!他们不会没有明确的未来!他们将不再渴望什么!「他们要得饱饫!」

    7节:怜悯人的人是有福的

    7怜悯人(希腊文:eleemones)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受怜悯。

    「怜悯」一字的希腊文文是eleemones,「所指的是怜悯的具体行为,而不仅是怜悯的态度」(Boring,179)。Eleemones以同情心开始,然后是行动。希伯来文的怜悯是chesedh,「意即进入人内心的深处,使我们可以藉他的眼光来观察,藉他的见解来思想,并以他的感觉来感觉事物」(Barclay,98)。耶稣向那些感受别人痛苦并以行动舒缓别人痛苦的人宣告祝福。

    耶稣应许,「他们要受怜悯。」「新约中一直不断的教训我们,唯有怜悯人的,才能得着恕你们的过犯」(Barclay,98)。

    ──在本福音,耶稣教导如何祈祷,「宽免我们的罪债,如同我们也宽免得罪我们的人」(6:12)。

    ──他两次引述欧6:6,呼吁仁爱而不是牺牲(9:13;12:7)。

    ──他给予不宽恕仆人的比喻,谴责未能怜悯的人(18:21-35)。

    ──他谴责经师和法利塞人严格遵行什一奉献,却忽略公义、仁爱和信义(23:23)。

    这是天主的本性,向我们显示仁慈,但天主要求我们把它传开去。「服从耶稣的伦理的首个测验,并非服从是否使人在伦理上更坚定,却是否使人在人性上更温良──怜悯」(Bruner,146)。

    如果怜悯人的人真的要受怜悯,那么,那些已受怜悯的人更倾向施予怜悯。他们具有所需的怜悯,便能够同情那些需要怜悯的人。在那意义上,怜悯是循环的,所以,问题是如何推动这怜悯的循环。当我们还是罪人的时候,天主已藉著爱我们而施予怜悯(罗5:6-8)。基督给我们显示仁慈,派遣我们进入世界,使怜悯活下去。

    8节:心里洁净的人是有福的

    8心里洁净的人(希腊文:katharoi)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看见天主。

    耶稣采用咏24:3-4:「谁能登上上主的圣山?谁能居留在他的圣殿?是那手洁心清的人。」

    心里洁净的希腊文是katharos,具有两个既相似又不同的意义:

    ──它解作清洁──不肮脏。耶稣警告,「因为由心里发出来的是恶念、凶杀、奸淫、邪淫、盗窃、妄证、毁谤」(15:19),并祝福不受这些邪恶玷污的洁净心灵。

    ──它也解作无杂质──不掺杂──不与外来的物质混合。心里洁净就是完全奉献给天主。它好比在地里发现宝藏,于是卖掉一切,来买了那块地。它好比卖掉一切来买一颗宝贵的珍珠(13:44-46)。心里洁净的人不仅有信德,而是拥有坚定不移的信德,导向忠信的生活。

    洁净的心的相反,就是分心。它企图侍奉两个主人,但最终要恨这一个,而爱那一个。耶稣警告,「你们不能事奉天主而又事奉钱财」(6:24)。雅各伯说,「你们要亲近天主,天主就必亲近你们。罪人们,你们务要洁净你们的手;三心两意的人,你们务要清洁你们的心」(雅4:8)。

    应许是心里洁净的人要看见天主。对于专心一致的天主之仆而言,这是适合的赏报。鲁益师(C.S.Lewis)指出:「我们害怕天堂是诱饵,而且,如果我们让天堂作我们的目标,我们将不再公正无私。事实并非如此。天堂没有提供一个唯利是图的灵魂所渴望的东西。告诉心里洁净的人将看见天主,这是安全的,因为唯有心里洁净的人才想看见天主」(C.S.Lewis,TheProblemofPain)。

    9节:缔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

    9缔造和平的人(希腊文:eirenopoioi,源自eirene)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称为天主的子女。

    和平的希腊文是eirene,而玛窦以希腊文记录真福。然而,耶稣说阿拉美语,即一种希伯来文。希伯来文是shalom,而我们就是透过这个字来理解这端真福。Shalom不只是没有纷争,而是存在和谐与弟兄友爱。

    耶稣不是祝福那些避免冲突的人,而是缔造和平的人。

    应许是缔造和平的人将称为天主的子女。「天主的子女」是「虔敬的人」的另一种说法。

    10节:为义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

    10为义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初期的基督徒因为不同的理由而受迫害。犹太人,其中包括扫禄,迫害基督徒,指他们是异端者。犹太人和罗马人指控基督徒很多不道德的行为。在最后晚餐中,耶稣曾说:「这是我的身体……这是我的血,」导致基督徒被指为食人者。爱宴(Agape)与彼此亲嘴问安则被指控为不道德行为。默示录文学被指控为煽动言论。基督徒拒绝称「凯撒是主」,则被指控为叛国(Barclay,108-110)。本福音成书时,基督徒正受到迫害。本福音有助他们恰当地看待迫害。

    耶稣并非称所有受迫害的人为有福,而是「为义而受迫害的人。」如果我们经验迫害,我们必须反问,这是否因为我们是正义的,抑或纯粹是容易受伤。真的正义带来迫害。耶稣说,这样的正义也得到祝福。

    要注意「为义」(10节)和「为了我」(11节)之间相似的地方。

    应许是「天国是他们的。」这是重复第3节的应许。

    11-12节:你们是有福

    11几时人为了我而辱骂迫害你们,捏造一切坏话毁谤你们,你们是有福的。12你们欢喜踊跃罢!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报是丰富的,因为在你们以前的先知,人也曾这样迫害过他们。」

    「你们是有福」(11节)。耶稣改变真福的形式,直接向他的听众讲话。这里采用「你们」(复数),使人想起耶稣直接指向信仰团体(教会),而不是个人。

    「几时人为了我而辱骂迫害你们,捏造一切坏话毁谤你们」(11节)。基督徒可预料福音的敌人任意使用各种武器:嘲笑(利用幽默作为嘲弄)──迫害(身体或精神虐待──甚至谋杀)──以及毁谤(假指控)。这些武器看来会击败基督徒,但天主继续在那些在逆境中见证基督徒信德的人心里工作。

    正如上述所指出,对玛窦的教会而言,迫害不是学术的事。耶稣在此把他们的痛苦放置在语境,把它跟大先知连系。先知忠信的宣讲给他们带来迫害。最近的例子是洗者若翰,因反对黑落德娶兄弟的妻子而被斩首。接著的例子是耶稣。如果教会反对邪恶,就不可期待免于受苦,但能期待获得祝福。

    参考书目

    Abbey,MerrillR.andEdwards,O.C.,Proclamation,Epiphany,SeriesA(FortressPress,1974)

    Allen,RonaldJ.inVanHarn,Roger(ed.),TheLectionaryCommentary:TheologicalExegesisforSunday'sText.TheThirdReadings:TheGospels(GrandRapids:Eerdmans,2001)

    Barclay,William,GospelofMatthew,Vol.1(Edinburgh:TheSaintAndrewPress,1956)

    Bergant,DiannewithFragomeni,Richard,PreachingtheNewLectionary,YearA(Collegeville:TheLiturgicalPress,2001)

    Blomberg,CraigL.,NewAmericanCommentary:Matthew,Vol.22(Nashville:BroadmanPress,1992)

    Boring,M.Eugene,TheNewInterpreter'sBible,Vol.VIII(Nashville:Abingdon,1995)

    Brueggemann,Walter;Cousar,CharlesB.;Gaventa,BeverlyR.;andNewsome,JamesD.,TextsforPreaching:ALectionaryCommentaryBasedontheNRSV——YearA(Louisville:WestminsterJohnKnoxPress,1995)

    Bruner,FrederickDale,Matthew:Volume1,TheChristbook,Matthew1-12(Dallas:Word,1987)

    Burgess,JosephA.andWinn,AlbertC.,Proclamation2:Epiphany,SeriesA(Philadelphia:FortressPress,1980)

    Craddock,FredB.;Hayes,JohnH.;Holladay,CarlR.;Tucker,GeneM.,PreachingThroughtheChristianYear,A(ValleyForge:TrinityPressInternational,1992)

    Gardner,RichardB.,BelieversChurchBibleCommentary:Matthew(Scottdale,Pennsylvania:HeraldPress,1990)

    Hagner,DonaldA.,WordBiblicalCommentary:Matthew1-13,Vol.33a(Dallas:Word,1993)

    Hamm,Dennis,LettheScripturesSpeak,YearA(Collegeville:TheLiturgicalPress,2001)

    Hare,DouglasR.A.,Interpretation:Matthew(Louisville:JohnKnoxPress,1993)

    Hedahl,SusanB.,Proclamation6:Epiphany,SeriesA(Minneapolis:FortressPress,1995)

    Johnson,ShermanE.andButtrick,GeorgeA.,TheInterpreter'sBible,Vol.7(Nashville:Abingdon,1951)

    Keener,CraigS.,TheIVPNewTestamentCommentarySeries:Matthew,(DownersGrove,Illinois:InterVarsityPress,1997)

    Long,ThomasG.,WestminsterBibleCompanion:Matthew(Louisville:WestminsterJohnKnoxPress,1997)

    MacArthur,JohnJr.,TheMacArthurNewTestamentCommentary:Matthew(Chicago:TheMoodyBibleInstitute,1985)

    Morris,Leon,TheGospelAccordingtoMatthew(GrandRapids,Eerdmans,1992)

    Pilch,JohnJ.,TheCulturalWorldofJesus:SundaybySunday,CycleA(Collegeville:TheLiturgicalPress,1995)

    Senior,Donald,AbingdonNewTestamentCommentaries:Matthew(Nashville:AbingdonPress,1998)

    Soards,Marion;Dozeman,Thomas;McCabe,Kendall,PreachingtheRevisedCommonLectionary:Advent,Christmas,Epiphany,YearA(Nashville:AbingdonPress,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