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玛 13:24-43
    圣经:玛13:24-43

    释经

    24-30节:好种子与莠子的比喻

    24耶稣给他们另设了一个比喻说:「天国好像一个人,在自己田里撒了好种子;25但在人睡觉的时候,他的仇人来,在麦子中间撒上莠子(希腊文:zizania),就走了。26苗长起来,抽出穗的时候,莠子也显出来了。27家主的仆人,就前来对他说:主人!你不是在你田地里撒了好种子吗?那么从那里来了莠子?28家主对他们说:这是仇人做的。仆人对他说:那么,你愿我们去把莠子收集起来吗?29他却说:不,免得你们收集莠子,连麦子也拔了出来。30让两样一起长到收割的时候好了;在收割时,我要对收割的人说:你们先收集莠子,把莠子捆成捆,好燃烧,把麦子却收入我的仓里。」

    「他的仇人来,在麦子中间撒上莠子」(25节)。耶稣所提及的莠子(zizania),初期十分相似麦子,几乎不可能分辨二者。随著植物成熟,莠子的根与麦子的根互相缠住,使它们几乎不可能分开──企图拔出莠子,会连麦子也拔出来。然而,必须把莠子与麦子分开,因为莠子既苦涩又有轻微毒性。假如在碾磨前不除去莠子,便会毁坏面粉。一般的解决方法,是在打谷后,把它们分布在平面上,然后分开麦粒,再让人亲手除去莠子,因为莠子在那阶段已转为另一种颜色。

    在正典的著作中,唯有玛窦福音记载这个比喻(尽管在伪经的多默福音中发现类似的比喻)。玛窦非常关注伦理行为,因为在玛窦的时代,教会正面对严重的伦理堕落。玛窦以山中圣训(耶稣的基调演说)作为叙述耶稣传教生活的开始,阐明他的传教生活的主题。山中圣训的很多内容都是关注伦理道德的。例如:

    ──盐若失了味,再毫无用途,只好抛在外边,任人践踏罢了(5:13)。

    ──耶稣来不是废除法律或先知,而是为成全(5:17)。

    ──除非我们的义德超过经师和法利塞人的义德,我们决进不了天国(5:20)。

    ──凡向自己弟兄发怒的,就要受裁判;谁若说「疯子」,就要受火狱的罚(5:22)。

    ──凡注视妇女,有意贪恋她的,他已在心里奸淫了她(5:28)。

    ──等等!

    耶稣在圣训的高峰说:「不是凡向我说『主啊!主啊!』的人,就能进天国;而是那承行我在天之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天国」(7:21)──这为一个藉恩宠而得救的教会来说,是令人不安的说话。

    玛窦清楚相信耶稣提出高的道德标准,而且因基督徒未达致那些标准而感到不安。他「因教会又好又坏的状态而感到很大的困扰;教会包括很多热诚地称耶稣为『主啊!主啊!』,却拒绝遵循他的伦理训导的人(7:21-27;也参阅13:47-50及22:11-14)」(Hare,155)。

    然而,玛窦也包括不同的角度。他知道经师和法利塞人在犹太人当中代表高的伦理标准,引起耶稣的大部分问题。最坏的不是低下阶层的人批评耶稣并密谋杀害他,而是这些圣洁的人当中的精英(9:3,34;12:2,10,24;26:4)。因此,玛窦减轻他对纯洁的关注,并包括耶稣的话:「你们不要判断人,免得你们受判断」(7:1)──这话跟莠子的比喻有共同之处。

    但是,在这比喻中,耶稣呼吁我们要忍耐和怀有信德──对那些未能达致标准的人忍耐(这是比喻本身所关切的事──24-30节),并相信天主会在适当的时候处理他们(这是解释所关切的事──36-43节)。耶稣呼吁我们要抑制我们的行动,免得我们制造更多问题──免得我们把好的跟坏的一起破坏──免得我们「连麦子也拔了出来。」

    「耶稣与罪人同桌吃饭并责备法利塞人时,指出这些原则……在此,重要的是,我们不是要放弃努力保持教会纯洁(18:15-20)……而是天主在现世仍是模糊的,唯有在未日,才把天主的真正子女领入他们得以确认的光荣中,并把坏人从他们当中驱逐」(Keener,244)。

    我们可想起,昔日叫耶稣解释这比喻的门徒,也包括负卖耶稣的犹达斯(26:47ff),否认耶稣的伯多禄(26:69ff),怀疑耶稣的多默(若20:24ff),以及更关心个人野心多于天国的雅各伯和若望(20:20-23;参阅谷10:37)。最后,唯有犹达斯才会失落──而笔者相信,如果他请求复活的基督宽恕他的话,即使他也可得救。

    耶稣在此赞成的忍耐的原则,有助于每个关系。丈夫要容忍不完美的妻子,妻子要容忍不完美的丈夫。父母要容忍不完美的子女,子女要容忍不完美的父母。上司要容忍不完美的佣员,员工要容忍不完美的上司然而,这并不表示父母和上司不应指导和训练他们要照顾的人。

    我们不是蒙召要容易那不能容易的。有时必须果断地终止某段关系──尤其是虐待的或暴力的关系──但我们必须实际地面对人的状况。我们是身处罪人当中的罪人。如果我们有太多要求,太快责备,或太容易终止关系,我们一生可能要面对旋转不息的关系,或长期的寂寞。我们希望领受恩宠,也必须愿意伸展恩宠。

    教会也要对教会以外的人应用忍耐的原则。教会在昔日最大的罪过,包括宗教裁判所,就是基于要净化世界的意图。当我们利用暴力传扬福音,也就是向福音施以暴力。

    我们也要注意,玛窦包括责备罪人的方法(18:15-20)耶稣命令教会在邪恶面前要面对它。面对在个人的层次开始。如果那未能解决问题,过程便会扩大,直至涉及整个教会。如果罪人坚持不听,「你就将他看作外教人或税吏。我实在告诉你们:凡你们在地上所束缚的,在天上也要被束缚;凡你们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被释放」(18:17-18)。

    31-33节:生长的比喻

    31耶稣给他们另设一个比喻说:「天国好像一粒芥子,人把它撒在自己的田里。32它固然是各样种子里最小的,但当它长起来,却比各种蔬菜都大,竟成了树,甚至天上的飞鸟飞来,在它的枝上栖息。」33他又给他们讲了一个比喻:「天国好像酵母,女人取来藏在三斗面里,直到全部发了酵。」

    芥子的比喻与酵母的比喻把天主的微小与它的伟大效果作对比。

    教会不是天国的同义词,但教会是天国的展现。我们不应该期望天国征服一切──「天国的形式永远是小的,面积总是好像种子般小的,由天主所计划、藏于瓦器,而不是藏于金器的宝贝,好使福音的卓越力量总是属于天主的,而不是属于人的(格后4:7)」(Bruner,504)。

    31-32节:芥子的比喻

    这个比喻给人带来希望,应许伟大的成果是来自微小的开始。耶稣想鼓励首批门徒,因为他们面对可能使人畏缩的事,而这比喻继续鼓励今天的门徒。教会的大多数工作都在不幸的环境中完成。我们的使命看来是大得无法抵抗的,但资源却看来是太小的。但是,耶稣应许天主的德能使一切成为可能的。

    的确,开始是小的。在玛窦的时代,门徒已遇到重大的反对。基督的门徒的微小行动似乎不甚可能抵挡庞大的反对势力,但要注意!天主利用那愚妄的来羞辱那有智慧的。天主利用懦弱的来羞辱那坚强的(格前1:27)。

    也许芥子的比喻的教训是,基督徒应怀著期望来生活,知道天主从微小的开始带来伟大的东西──我们不应期望天国的伟大犹如世界给伟大的定义。「一位良善心谦的君王(11:25-30)、骑著驴驹而不是骑著战马的君王(21:1-9),可以由一个以香草而不是大树所象征的天国作代表」(Boring,309)。这比喻「斥责我们对伟大的崇拜」(Buttrick,416)。

    「飞鸟在树上筑巢栖息的形象,是来自旧约的末世性象征,即天下万国都来栖息在一棵树,即天国的树枝上(达4:12;则17:23)」(Hultgren,80)。

    33节:酵母的比喻

    好像芥子一样,酵母相比它所发酵的面团是小的。好像芥子一样,酵母虽然细小,但具有很大的潜质。

    三斗面粉所制成的饼,足以供应给一百至一百五十人。比喻的要点是,即使小量的酵母都有能力影响大量面粉。天国也是如此。我们按照基督的规则生活,这规则看似是微不足道的,但要注意!藉著基督的德能,我们可以作出很大的分别!「这里的一句话,那里的一杯凉水,在关乎良心的事上坚持──让他们做自己的事,不强迫,不推动。把石投在水中;泛起的涟漪远至我们看不到的地方」(Craddock,382)。

    这个比喻鼓励我们不要与世隔绝,而是参与其中。酵母唯有与面团混合才发挥作用。否则,它是无用的。那些要事奉耶稣的人也是如此。耶稣叫我们走到世界各处,使人成为门徒,给他们授洗,并教导他们(28:19-20)。

    在这比喻里,耶稣正面地提及酵母。犹太人时常用酵母来比喻邪恶或不洁(玛16:6;格前5:6-8),而且在准备庆祝逾越节时,要把家中的酵母除掉。也许耶稣的目的,是让听众吃惊,然后聆听他。

    34-35节:结论

    这两节是圣史就耶稣所讲的比喻作一结论。不过在本章43节后,尚记述三个比喻,圣史没把这结论的话,放在本章最末的一比喻之后,却在前四个比喻之后,显然本章所记述的七个比喻,不是在同一天或同一时机上讲的。谷4:33所载,意义与措辞几乎完全和本处相同。谷4:33显然是耶稣所讲比喻的结论,因按谷4:35耶稣乘船渡海走了。为此本章44-50等节所记述的另三个比喻,是圣史依据他纪事的体例,把耶稣所讲的比喻都编辑了在一起。此外,由这两节,可以推知圣史有意暗示给读者,从这时候起,耶稣在他的传教生活上,开始了用比喻讲道的新阶段:(1)可说以前耶稣没有用比喻讲过道,否则,宗徒们便不致如此惊奇,而追问耶稣所以用比喻讲道的理由(见10节);(2)在此处说:「不用比喻就甚么也不给他们讲什么」,接著又用先知的话说:「我要开口……」此句出于咏78:2,原文本作:「我要开口说讲述比喻,我要说出古时古代的谜语。」今圣史侧重在世间隐而不露的事,所以圣史写作:「我要……说出由创世以来的隐密事。」

    36-43节:比喻的解释

    36那时,耶稣离开了群众,来到家里,他的门徒就前来对他说:「请把田间莠子的比喻给我们讲解一下!」37他就回答说:「那撒好种子的,就是人子;38田就是世界;好种子,即是天国的子民,莠子即是邪恶的子民;39那撒莠子的仇人,即是魔鬼;收获时期,即是今世的终结;收割者即是天使。40就如将莠子收集起来,用火焚烧;在今世终结时也将是如此:41人子要差遣他的天使,由他的国内,将一切使人跌倒的事,及作恶的人收集起来,42扔到火窑里;在那里要有哀号和切齿。43那时,义人要在他们父的国里,发光如同太阳。有耳的,听罢!」

    「那时,耶稣离开了群众,来到家里」(36节)。耶稣来到家里,离开人群。门徒在那里要求耶稣解释比喻,正如撒种者的比喻一样,耶稣向他们解释比喻的意义。玛窦透过私下的环境和解释来强调教会,以及本福音的读者的「内部人士」的地位。

    耶稣的解释是寓言性的(即解释中的事情具有隐藏的或象征的意义)。他说:

    ──那撒好种子的,就是人子

    ──田就是世界

    ──好种子是天国的子民

    ──莠子即是邪恶的子民

    ──仇人是魔鬼

    ──收获时期是今世的终结

    ──收割者是天使

    耶稣不是把田看成以色列或教会,而是世界。「传统的解释敦促基督徒不是判断团体的成员,这并非不正确,而是太过狭窄。不只是基督徒要抑制判断教会内的人。15:12-14所提及要拔掉『莠子』的警告是与法利塞人有关;它们不是天父『种植』的,但天父会在适当的时候处理它们。耶稣的门徒不是要企图拔掉它们,而是任由它们」(Boring,310-311)。

    有两个撒种者──人子和魔鬼。耶稣因而叙述在我们中间有邪恶临在。今天,我们对于魔鬼的观念感到不安,而且在宣讲时,往往忽略魔鬼。然而,「被忽略的魔鬼会从后门溜进。魔鬼不会因为我们他不再存在而真的不再存;他以不同形式存在于普及或政治文化」(Bruner,507)。

    「人子要差遣他的天使,由他的国内,将一切使人跌倒的事,及作恶的人收集起来,扔到火窑里;在那里要有哀号和切齿」(41-42节)。耶稣提出这样的描述,是要警告作恶的人。那些处于火的危险中的人,是「使人跌倒的事(pantataskandala)和作恶的人(touspoiountastenanomian)」(41节)。

    ──Skandala是那些使人跌倒的人──诱惑者──破坏信德的人──那些在信仰旅途上阻碍别人的人──绊脚石(参阅16:23;罗14:13;16:17;若一2:10)。耶稣说,如果我们使别人跌倒,倒不如沉在海的深处更好(18:6)。

    ──作恶的人是那些实践anomia──字面是a(没有)nomos(法律)──即违法的的──那些违背天主法律的人──那些度不道德生活的人──那些不关心耶稣想他们做什么的人(参阅7:23;23:28;24:12)。考虑到耶稣给最大诫命──即爱天主和爱近人──的解释,anomia也必定包括那些不爱天主和不爱近人的人。耶稣警告这样的人要受地狱之火的危险。

    「扔到火窑里;在那里要有哀号和切齿」(42节;参阅达3:6)。我们对这话可能感到不安。我们愿意恩宠,不是法律──爱,不是要求──肯定,不是责备。我们想听到,「耶稣爱你,我也爱你,」但是,耶稣却警告,「在那里要有哀号和切齿」(42节;参阅8:12;13:50;22:13;24:51;25:30)。

    我们需要承认自己将事奉罪恶或基督──不洁或正义(罗6:16ff)。我们不能不事奉任何主人,但可自由选择要事奉那个主人。

    但是,喜讯就是,「那时,义人要在他们父的国里,发光如同太阳」(43节)。这美丽的形象来自达12:3,并答应忠信的人能期待奇妙的赏报。

    这个比喻告诉我们两件事:「首先,不要为作恶的人而烦燥不安,因为他们的临在或他们的前途不是你们的责任;其次,天主将在历史结束时带来正义,而圣人最终脱离压迫。比喻……因而不是威胁而是安慰的话」(Craddock,372)。

    参考书目

    Barclay,William,GospelofMatthew,Vol.2(Edinburgh:TheSaintAndrewPress,1957)

    Bergant,DiannewithFragomeni,Richard,PreachingtheNewLectionary,YearA(Collegeville:TheLiturgicalPress,2001)

    Blomberg,CraigL.,NewAmericanCommentary:Matthew,Vol.22(Nashville:BroadmanPress,1992)

    Boring,M.Eugene,TheNewInterpreter'sBible,Vol.VIII(Nashville:Abingdon,1995)

    Brueggemann,Walter;Cousar,CharlesB.;Gaventa,BeverlyR.;andNewsome,JamesD.,TextsforPreaching:ALectionaryCommentaryBasedontheNRSV——YearA(Louisville:WestminsterJohnKnoxPress,1995)

    Bruner,FrederickDale,Matthew:Volume2,TheChurchbook,Matthew13-28(Dallas:Word,1990)

    Craddock,FredB.;Hayes,JohnH.;Holladay,CarlR.;Tucker,GeneM.,PreachingThroughtheChristianYear,A(ValleyForge:TrinityPressInternational,1992)

    Gardner,RichardB.,BelieversChurchBibleCommentary:Matthew(Scottdale,Pennsylvania:HeraldPress,1990)

    Hagner,DonaldA.,WordBiblicalCommentary:Matthew1-13,Vol.33a(Dallas:Word,1993)

    Hanson,K.C.,Proclamation6:Pentecost1,SeriesA(Minneapolis:FortressPress,1995)

    Hare,DouglasR.A.,Interpretation:Matthew(Louisville:JohnKnoxPress,1993)

    Johnson,ShermanE.andButtrick,GeorgeA.,TheInterpreter'sBible,Vol.7(Nashville:Abingdon,1951)

    Keener,CraigS.,TheIVPNewTestamentCommentarySeries:Matthew,(DownersGrove,Illinois:InterVarsityPress,1997)

    Leuking,F.DeaninVanHarn,Roger(ed.),TheLectionaryCommentary:TheologicalExegesisforSunday'sText.TheThirdReadings:TheGospels(GrandRapids:Eerdmans,2001)

    Long,ThomasG.,WestminsterBibleCompanion:Matthew(Louisville:WestminsterJohnKnoxPress,1997)

    Morris,Leon,TheGospelAccordingtoMatthew(GrandRapids,Eerdmans,1992)

    Niedenthal,MorrisandLacocque,Andre,Proclamation,Pentecost1,SeriesA(Philadelphia:FortressPress,1975)

    Pfatteicher,PhilipH.,LectionaryBibleStudies:TheYearofMatthew,Pentecost1,StudyBook(Minneapolis:AugsburgPublishingHouse,1978)

    Senior,Donald,AbingdonNewTestamentCommentaries:Matthew(Nashville:AbingdonPress,1998)

    Soards,Marion;Dozeman,Thomas;McCabe,Kendall,PreachingtheRevisedCommonLectionary,YearA(Nashville:AbingdonPress,1993)

    Wallace,RonaldS.,ManyThingsinParables(Edinburgh:OliverandBoyd,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