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课 敷油和荣进圣京
    「敷油和荣进圣京」

    简介

    若望现在带领我们进入一个大家已经熟悉的事件中──伯达尼晚宴,事实上,若望写福音的主要目的不是要告诉我们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而是要更深入地阐明一些我们不完全明白的真理。若望福音的这一段继续展示敌对耶稣的人如何心硬,而天主却在一切事件中,包括在敌人的阴谋中,奇妙地迈向基督最后的凯旋而战胜死亡。若望所载的荣进圣京的事件连接了达味盟约和旧约有关默西亚达味之子的预言,祂建立了新约,并审判了以色列里的假牧者。

    若12:1-19

    1逾越节前六天,耶稣来到伯达尼,就是耶稣从死者中唤起拉匝禄的地方。2有人在那里为他摆设了晚宴,玛尔大伺候,而拉匝禄也是和耶稣一起坐席的一位。3那时,玛利亚拿了一斤极珍贵的纯「拿尔多」香液,敷抹了耶稣的脚,并用自己的头发擦干,屋里便充满了香液的气味。4那要负卖耶稣的依斯加略犹达斯──即他的一个门徒──便说:「5为什么不把这香液去卖三百块「德纳」,施舍给穷人呢?」6他说这话,并不是因为他关心穷人,只因为他是个贼,掌管钱囊,常偷取其中所存放的。7耶稣就说:「由她罢!这原是她为我安葬之日而保存的。8你们常有穷人和你们在一起;至于我,你们却不常有。」9有许多犹太人听说耶稣在那里,就来了,不但是为耶稣,也是为看他从死者中所唤起的拉匝禄。10为此,司祭长议决连拉匝禄也要杀掉,11因为有许多犹太人为了拉匝禄的缘故,离开他们,而信从了耶稣。12第二天,来过节的群众,听说耶稣来到耶路撒冷,13便拿了棕榈枝,出去迎接他,喊说:「贺三纳!因上主之名而来的,以色列的君王,应受赞颂。」14耶稣找了一匹小驴,就骑上去,正如经上所记载的:15「熙雍女子,不要害怕!看,你的君王骑着驴驹来了!」16起初他的门徒也没有明白这些事,然而,当耶稣受光荣以后,他们才想起这些话是指着他而记载的。为此,他们就这样对他做了。17当耶稣叫拉匝禄从坟墓中出来,由死者中唤起他时,那时同他在一起的众人,都为所见的作证;18因此,有一群人去迎接他,因为他们听说他行了这个神迹;19于是法利塞人便彼此说:「看,你们一无所成!瞧,全世界都跟他去了。」

    问题探讨

    读若12:1-19

    1.先参阅《天主教教理》第557-558条,在这些条文中,我们对于耶稣「上耶路撒冷」一事中学到了甚么呢?也参阅路13:33、谷8:31-33,9:31-32,10:32-34,从这些教理和圣经章节中,我们对于若12:1得到了什么见识呢?

    2.我们明白了耶稣面临死亡后,玛利亚在若12:3的行为,特别是她敷抹耶稣的行为,有甚么意义呢?(参阅教理第1523条和谷14:8)

    3.从若12:4中所见,玛利亚的态度与依斯加略犹达斯的态度有何不同?

    4.先看谷14:6-11,当中有甚么重要的资料与我们在[若]中所见的不同呢?

    5.先看加上13:47-51和加下10,这些章节与我们今天所研读的若12:12-13有何共同之处?

    6.先看咏118:26,这里那一节与今天研读[若]的段落有关?我们为甚么对这个欢呼那么熟悉呢?

    7.先看匝9:9.这节与若12:14-15有何关系呢?

    8.群众在若12:13以甚么名号称耶稣?参阅教理559条和路1:31-33,试说明为甚么这名号为祂是当之无愧的?为甚么祂准许群众那样称呼祂呢?

    9.先看若3:17和4:42,这些经文与法利塞人在若12:19中的话对照,能得到什么启示呢?

    问题反思

    默想天主圣言最好的方法是把圣经金句深化在生活里,每课都特显圣经纪念金句,或者由你自己选择一金句,下述提出一些主题作参考用:

    1.从若12:1得悉,耶稣再次探访玛利亚、玛尔大和拉匝禄,若望也告诉我们耶稣很爱这些朋友。你觉得耶稣也喜欢探访你的家庭并共进晚餐吗?你如何为了你自己、你的家人和为了耶稣而使你家变得舒适呢?有甚么方法使你的家更舒适和温暖呢?也要记得,耶稣住在你内,你如何使你身体变得适合作耶稣的「家」呢?你如何改进自己,成为一个更适合主的居所呢?

    2.在若12:3,我们得悉耶稣坐席时,玛利亚敷抹祂的脚,而玛尔大在旁侍候。你觉得自己比较相似玛尔大还是玛利亚呢?面对着一些必须的工作,你通常很忙?有多少次你挤时间与耶稣一起度过呢,纵使有些重要和必须的事务要处理?你在生活上如何抽更多时间给耶稣呢?

    3.你曾否像依斯加略犹达斯那样的态度待人呢?你是否经常迷恋金钱,焦虑某物品的价值,尽管该物品是用来行善的?你曾否假装关怀别人而实质是自私地寻找个人的利益呢?试将这些自私行为罗列下来。你要祈求天主的治疗和宽恕,求天主保护你切勿因物质尤其是金钱而心硬。

    4.我们很容易说,如果耶稣莅临我们的地方,我们会出去恭迎祂,但祂既然已在世上,我们会抽空「与祂相聚」吗?你上次去朝拜圣体是多久之前的事了?你上次探访病人和关怀贫困人士距今多久了?试写出一些方法来,使你能抽空「与耶稣相会」。

    5.试想想自己曾经出卖过基督,甚么使你出卖祂呢?你曾否求主宽恕呢?你真的接受祂的宽恕吗?你怎样避免再出卖祂呢?

    其它研读

    伯达尼晚宴

    伯达尼晚宴中的情景有几点是显著的,首先当然是拉匝禄,特别是他有脉搏。至于犹达斯,除了对玛利亚的行为做出了反应外,他对耶稣是心硬的,对于同桌吃饭而几天前才从死中复活的拉匝禄漠不关心,他在这方面与耶稣的其它敌人相似,他们不认为使拉匝禄复活的德能源于天主,也不理会他复活的意义,反而感觉受到威胁而出杀机,犹达斯明白情势,但除了金钱外,其它全不感兴趣。

    有趣的是,若望没有把焦点放在拉匝禄身上,而是放在玛利亚和她敷油的姿态上。值得留意的是,在第十四课时已说过,若11:2已提及玛利亚就是那曾用香液敷抹过耶稣脚的人。现在的作家讲新故事给新读者听时,是不会这样做的,狄更斯在写《圣诞颂歌》时,不会引入《吝啬鬼》中的情节,说:「三个神灵探访了吝啬鬼,令他悔过。」一个作家如果觉得听众们对某故事已耳熟能详时,他便不会讲述那故事。这再一次强调,是若望假设我们已听过玛利亚敷抺耶稣的故事,认为可能是从教会的教训或其它的福音中听过的。因此,他所讲述的故事并不是要向读者报道「新闻」,而是要对一个事件进行反思,反思其内在意义(而整本福音亦的确如此)。

    敷抹耶稣令人深切伤痛,因为耶稣(我们也是)知道自己的结局,正如从这部福音所见的其它情况一样,纵使当中的人物自己对事件未必察觉,但事件却充满了意义;玛利亚是由于爱耶稣而为的,自己在不知不觉中预示了祂的葬礼,犹如刻法在上一章不知觉地预示了祂会为世界的罪而舍身一样。当时的习俗是先敷抹尸首才下葬的,由于耶稣的葬礼来得很急速,以致无法这样作,故此耶稣预先接受了敷抹。

    若望一如其它圣经作者,并没有详尽剖析福音中人物的心理状态,但对于依斯加略犹达斯这个神秘人物,则展示了一些有趣的事实。首先,我们在若6已见过,犹达斯一直活在谎言中,他并不相信,但却不肯离开,因而便留下来,日渐在说谎的错误上泥足深陷。现在他就体现了犯罪者通常的心理状态:贼喊捉贼,一方面批评玛利亚,自己却偷窃穷人的钱。这里有两件事值得留意:首先,耶稣在此公开地指责犹达斯;第二,根据对观福音的传统,此事以后,犹达斯便向耶路撒冷的司祭长出卖了耶稣(谷14:10-11)。

    有些现代读者觉得耶稣对犹达斯的答复很无情,认为穷人既然常常都在,便可以忽视,但事实上,耶稣正暗指申15:7-11:

    「如果在上主你的天主赐给你的地内的一座城里,在你中间有了一个穷人,又是你的兄弟,对这穷苦的兄弟,不可心硬,不可袖手旁观,应向他伸手,凡他所需要的尽量借给他。你应提防,不要心生恶念说:「第七年的豁免年快到了!」就冷眼对待你穷苦的兄弟,不借给他什么。如果他呼求上主反对你,你应负罪。你应尽量供给他;供给他时,不应伤心,因为为了这事,上主你的天主必在你的一切工作,和你着手所作的一切事上祝福你。既然在这地上总少不了穷人,为此我吩咐你说:对你地区内困苦贫穷兄弟,你应大方地伸出援助之手。」

    简而言之,面对穷人就是一个行善的机会,富人应受判断,视其如何利用这个机会,穷人成了同代人是否有爱心的永恒的考验,也提醒我们天主的宽大。根据旧约,天主对于冷酷无情的人会拒绝慈悲,对吝啬的人拒绝宽大。耶稣没有否定这个道理,但也指出玛利亚为祂而为的慷慨之情所预期其葬礼亦很适当。

    荣进圣京

    若望提醒我们,耶稣荣进圣京便满全了匝加利亚所写的(匝9:9)。匝加利亚(尤指匝9-14)是最丰富的先知资料来源之一,它被耶稣最后一周的生命所满全,所以,匝加利亚除了预言光荣进城「是正义的,胜利的,谦逊的,骑在驴上,骑在驴驹上」的君王外,还继续预言君王建立的统御「由这海到那海,从大河直到地极。」(匝9:10)此外,祂建立统御的方式,醒目地提醒我们,基督的牺牲以及随之而来的圣体圣事,他说:「五谷滋养少男,新酒培育处女」(匝9:17),这是「因了你盟约的血,我要从无水地牢中释放你的俘虏」(匝9:11)。值得注意的是,「盟约的血」词组仅在旧约的另一处出现:出24,梅瑟拿血来洒在百姓身上,盖印在梅瑟盟约上。匝加利亚并非指该盟约,而是指满全的、更新的达味盟约,意即他并不是讲论梅瑟,而是指一位君王,这君王谦虚地骑在驴子上。耶稣取出[匝]的词组来指自己圣体的牺牲:「这是我的血,新约的血,为大众倾流,以赦免罪过。」(玛26:28)故君王在这里骑着驴子进入皇城,藉其「盟约的血」建立其普世的统御。

    接着在匝10,天主表达了对假牧者的忿怒,而宣布「万军的上主将要看顾自己的羊群──犹大家,使他们有如自己战埸上的骏马。」然而,羊群的牧者命定要被「宰杀」,并被卖「三十两银子」(匝11:7,11:13),然后在匝12见到被拒绝的君王现在登基,但要经历巨大的苦难:「我要对达味家和耶路撒冷的居民倾注怜悯和哀祷的神,他们要瞻望他们所刺透的那一位:哀悼他如哀悼独生子,痛哭他像痛哭长子。」匝13:1续称:「在那一天,为达味家和耶路撒冷的居民将开放一个水泉,为洗涤罪过和不洁。」这正是洗礼的水泉,是先知预言了的。

    这一切完全吻合若望所描述的「达味之子」耶稣,祂来是要开展新的盟约(见第十三课),现在耶稣进入耶路撒冷,祂故意并小心地展示出自己原本就是「达味之子」--撒罗满--并且暗示,审判将降临于祂已判罪的若10的假牧者身上。在列上1,篡位者阿多尼雅要夺取达味的王位,他骑着战马、带着军队隆重地进城,但在同一天,达味给撒罗满敷了油,嘉冕他为继承人,并命撒罗满骑在驴子上进入耶路撒冷。现在耶稣照样做了,既展示了祂王国的谦虚性质,又藉其先知的姿态,暗示祂以真达味君王的身份来打破篡位者「假牧者」的权威。尽管这些牧人的神学观极为不同(例如:黑落德、法利塞人和撒杜塞人的支持者),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政治议程:都是地上的权势,并对耶稣,真正的达味之子,极度敌意。

    教理联系

    摘自天主教教理

    若12:8:「从旧约开始,种种法律措施(赦免年、禁止付息借贷、禁止扣留抵押品、缴什一税的义务、每日应付给散工工资、摘剩余葡萄的权利、拾落穗的权利),都是响应申命纪的劝勉:「既然在这地上总少不了穷人,为此我吩咐你说:对你地区内困苦贫穷的弟兄,你应大方地伸出援助之手」(申15:11)。耶稣把这句话当成自己的:「你们常有穷人和你们在一起;至于我,你们却不常有」(若12:8)。祂没有使古代先知的话失去锋芒:「用银钱购买穷人,以一双鞋换取贫人」(亚8:6),祂邀请我们认出祂在贫苦弟兄们身上的临在。

    有一天,圣罗撒·利马的母亲责备她在家里收留穷人及病人,她对母亲说:「当我们服事穷人及病人时,我们服事耶稣。我们不应该对帮助我们的近人感到厌倦,因为在他们身上我们服事耶稣。」(2449)

    (摘自《天主教教理》香港公教真理学会1996年10月初版)

    罗马之声

    教宗文章摘录

    在福音的其它地方,我们见到耶稣赞赏一些妇女的信德,例如:那患血漏病的妇人,祂对她说:「你的信德救了你」(谷5:34),这个赞美有着一个更大的意义,因为根据旧约法律,她必须被隔离,耶稣却把她从社会的压迫下释放出来,而在她这方面,客纳罕人从耶稣那里得到了承认:「啊!妇人,你的信德真大。」(玛15:28)。如果认为这话是向以色列以外的世界说的,这嘉许便会有一个很特别的意义,也许我们还记得耶稣怎样称赞那把自己仅有的献仪投入圣殿银库内的寡妇(路21:1-4),以及祂欣赏从伯达尼的玛利亚那里得到的服务(见玛26:6-13、谷14:3-9、若12:1-8),祂宣布说她所作的事迹将来必会传到普世。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于1994年7月6日公开接见。

    撮要

    在这一课,我们可以看到:

    1.若望知道其读者对伯达尼的玛利亚的故事是耳熟能详的。

    2.耶稣被伯达尼的玛利亚敷抹了。

    3.她被依斯加略犹达斯公开地批评。

    4.耶稣斥责了犹达斯,并指出玛利亚的敷油是为祂即将的死亡而作的。

    5.这事不久后犹达斯便去出卖耶稣。

    6.耶稣在耶路撒冷的敌人要置耶稣和拉匝禄于死地。

    7.耶稣骑着驴子进入耶路撒冷,应验了匝加利亚的预言。

    8.光荣进城的情节使人想起撒罗满获嘉冕为王,并遥望未来的默西亚,达味之子所展开的新约时代,祂要审判以色列的假牧者(见若10、则34)。

    提议答案

    注意:为了最有效地学习,阅读答案前,请先自己回答问题。

    读若12:1-19

    1.教理557-558条帮助我们明白是耶稣自己选择上耶路撒冷去的,而在此刻,祂只是往伯达尼去,但若望在上一课已告诉我们,「伯达尼靠近耶路撒冷,相距约十五「斯塔狄」」(若11:18)。基督上耶京的决定是自愿的,这决定是重要的,尤其看到耶稣自从复活了拉匝禄以后,已表现得很「低调」(参阅若11:54)。借着上耶路撒冷,耶稣宣布自己离世的时辰已近,这不但是因为教理告诉了我们,更是因为我们学习第十四课时已知道的原因:耶稣一直避开公众的耳目,允许一些造成祂圣死与复活的事件发生。犹太人正在策划阴谋,来害死耶稣,耶稣也宣布了自己必须死在耶路撒冷,因此,耶稣往伯达尼(耶路撒冷)不但为了庆祝犹太人的逾越节,而是要开始自己的圣死与复活的程序,亦即将被称为逾越的基督。

    2.玛利亚的行为可说有很多意义:首先,我们记得若望推迟了讲述这故事,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假设我们已「认识」玛利亚和玛尔大(参阅路10:38-42),我们记得玛尔大是「忙碌」的姊妹,而玛利亚却喜欢坐在主前,耶稣在[路]告诉我们,玛利亚选择了「更好」的一份,并叫玛尔大由得她吧。我们再次在[若]中见到玛利亚走近耶稣身旁,她当然知道她兄弟的死而复活把周围的气氛推向高潮,也知道司祭长和法利塞人颁发了命令,想知道耶稣在那里。她却没有因此而喧哗,反而尽力掌握接触耶稣的机会,侍候祂和聆听祂的圣言。也许她未必明白她的行为的象征意义,她却深感与人相聚的重要性--纵使那些事物是必须和重要的,仍把人置于事物之上。玛利亚为主所作的可能出于爱和仁慈,但却带着深度的象征意义。在谷14:8,耶稣告诉我们:「她已做了她能做的:提前敷抹了我的身体,是为安葬之事。」就如教理说:敷油象征着「我们尘世生命作最后的装备」--换言之,准备死亡。由于耶稣将以「罪犯」身份被判死,祂在下葬前不会被敷抹,所以我们可说玛利亚的行为就是为耶稣尸首的敷抹。

    3.玛利亚照顾耶稣,关怀祂和享受祂的临在,犹达斯却表现出关注玛利亚使用昂贵的香液敷抹耶稣的脚,他不是赞赏玛利亚对主(即那位不久前复活了一个人的主)的行为是仁爱、慈善,他没有惊讶数天前才从死者中复活的那人现在正与主共进晚餐,反而警告玛利亚浪费香液来敷抹耶稣的脚,没有把它卖掉来施舍给穷人。他的话反映出他的内心,对于主他很心硬,只对金钱有兴趣,正如若望所说,因为他是个贼,他并不关心穷人,只关注心自己的钱袋,满载的都是从穷人那里偷来的。

    4.若望讲完了玛利亚敷抹了耶稣的脚的故事后,立即叙述翌日所发生的事。[谷]却把犹达斯与耶稣晚餐后离去而做的事,就是把耶稣的行踪告诉给司祭长的事,详加记载。

    5.从加上和加下所见,人们拿着棕榈枝欢迎清洁了堡垒的胜利者进入堡垒。今天所读的若12:12-13中,群众拿了棕榈枝出去迎接耶稣──即那真正洁净人罪的胜利者,祂正荣进圣城,并将死在那里,藉此而恢复人因堕落犯了原罪和丧失恩宠所失掉的一切。

    6.咏118:26和若12:12-13均说:「因上主之名而来的……应受赞颂。」我们熟悉这欢呼,因为与弥撒中所欢呼的[圣圣圣]的赞颂相同。

    7.若12:14说耶稣找了一匹小驴,就骑上去,正如经上所记载,这就是匝9:9所载耶稣将谦逊的骑在驴驹上进城。

    8.在若12:13,群众高呼耶稣为「以色列的君王」,正如教理所说,耶稣在此之前「拒绝人民想立祂为王的企图」,为甚么祂现在却容许他们以此名号称呼祂呢?玛利亚受孕之前,上主的天使显现给她,向她说:「看,你将怀孕生子,并要给衪起名叫耶稣。衪将是伟大的,并被称为至高者的儿子,上主天主要把衪祖先达味的御座赐给衪。衪要为王统治雅各伯家,直到永远;衪的王权没有终结。」(路1:31-33)现在若12:12-19的情节中,一切已就绪,祂的圣死时辰已到,为了完成其救赎工程,祂先要骑着驴驹进入耶京,「衪祖先达味」之城(路1:32),祂将战胜魔鬼,但不是以武力,而是以谦逊,正如祂只骑着驴进城。

    9.在若12:19里,法利塞人没有说:「所有犹太人或全以色列都跟祂去了。」他们说:「全世界都跟他去了。」法利塞人的话象征着耶稣是全世界的救主,故法利塞人虽然未有察觉到,他们的话承认了耶稣确是任何人得救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