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序一

    [单国玺枢机主教]

    十字架原来是一种刑具,由一竖一横两条木材构成。横木较短,固定在竖木上端,以便将犯人之双手用铁钉钉牢,或用绳索绑牢在其上。竖木较长,以便支撑犯人的身体,并将犯人双足用铁钉或绳索固定在其下端。犯人牢牢地被固定之后,将木架竖立,任其流血或饥渴窒息而死,是最惨酷的死刑之一。凡受此刑的人,犹太人都认为是应该受诅咒的,「因为经上记载说:凡被悬在木架上的,是可咒骂的。」(迦三13;申廿一23)当时罗马帝国的统治者也认为十字架死刑太惨酷,故立法不准以十字架酷刑处死罗马公民。于是十字架酷刑只可用在非罗马公民之江洋大盗或叛国者或奴隷身上。

    耶稣本来纯洁无罪,但因法利塞党和司祭长嫉妒憎恨祂,并在罗马总督前诬告祂叛国重罪,最后被比拉多判处十字架死刑。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以后,将人们对十字架的观感完全彻底地改变了。现在十字架成了救赎的标记,因了无玷羔羊──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死亡,使人类与天主重归于好,成为天主的子女,能分享天主永恒生命与幸福,正如罗马书信中所说:「因著祂圣子的死得与天主和好了,在和好之后,我们一定更要因著祂的生命得救了。」(罗五10)十字架是无私真爱的标记,耶稣说:「人若为自己的朋友舍掉性命,再没有比这更大的爱情了。」(若十五13)耶稣不但为朋友,而且是为全人类舍掉了自己性命。因此,耶稣的十字架成了普世红十字会、在战火前线抢救伤患者之医护人员以及各地医院和诊所的标记。十字架也是结合上天下地和普世人类为一家的标记。它的竖木顶天立地,打破了天地人三界隔离的藩篱。它的横木好似伸出的双手,要环抱整个人类,耶稣曾说:「当我从地上被举起来时,便要吸引众人来归向我。」(若十二32)的确,耶稣藉著十字架上的苦难圣死,不但消除人间的仇恨、报复、猜忌与隔离,而且促使人类相亲相爱,互助合作,成为一个大家庭。十字架是一个奥迹(MYSTERY),蕴藏著基督信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现在只提出一个和基督徒日常生活有关的象徵:十字架也代表日常生活的重担和偶发的困苦艰难和人生的种种考验。

    祭献或祭祀是一种宗教仪式,在此仪式中司祭或信徒将一些礼品奉献给神明。天主教用拉丁文称祭献为SACRIFICIUM意思是将礼品奉献给天主就成了神圣的。天主教惟一的祭献是耶稣在十字架上所做的牺牲奉献,弥撒圣祭只是耶稣在十字架上之牺牲祭献奥迹的重演。一般平信徒,虽然没有被祝圣册封为教会公务性的司铎,不能主持弥撒圣祭,但是因著信德和洗礼「成为一班圣洁的司祭,以奉献因耶稣基督而中悦天主的属神的祭品。」(伯前二5)平信徒因著洗礼参与了耶稣的苦难与死亡(请参阅罗六3-7),如能将自己日常生活的重担以及所遭遇的一切不如意事件奉献给天主,这些日常生活重担及不如意事件便成了中悦天主的属神的祭品。

    耶稣向追随祂的人要求整个奉献和彻底牺牲:「谁若愿意跟随我,该弃绝自己,背著自己的十字架,跟随我。」(谷八34;路九23)耶稣向祂的门徒所要求的是完整超越一切的爱:「谁爱父亲或母亲超过我,不配是我的;谁爱儿子或女儿超过我,不配是我的。」(玛十37)在信仰与神修生活中,最阻挠人心灵进展成熟与天主亲密往来的障碍,就是偏爱人地事物超越天主。有时候天主也试探祂所拣选的人是否真爱祂超过一切,天主命令亚巴郎祭献依撒格的故事(请参阅创二十二1-19)是一个感人的实例。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依撒格,本书的作者疏效平弟兄也有他的依撒格,就是他最大的嗜好:练拳、练国术、练中国功夫。他一理会这个嗜好阻挠他和主耶稣亲密的往来,就毅然决然地把它祭献。

    《十字架上的祭献》一书不是抽象神学的理论,也不是高深的神秘学,而是一位平信徒在日常生活中所体验到的十字架上的奉献。作者以具体的心灵经验,现身说法,用讲故事的方式,和读者分享他自己如何轻松愉快地做「十字架上的祭献」,的确是神修学的一大课题,因为「天主喜爱愉快奉献的人」(请参阅格后九7)。本书能够给读者一个轻松愉快的解答。

    单国玺序于高雄静庐

    二00八年七月三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