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 圣母与拜偶像 G5 有关创三15及圣母踏蛇的图像
    1.误解者说有些天主教神学家,以创世记3:15(DouayRheims译本)来作为支持天主教圣母为「共同救赎者」(co-redeemer)的理由。误解者又说此节圣经中的sheshallcrushthyhead(她要踏碎蛇的头颅)一句,是错误的翻译因DouayRheims英文译本是根据第四世纪天主教官方拉丁文译本武加大圣经vulgute的错误翻译来的,错误在於此句圣经原文的主词是”masculine”(男性),不是”feminine”(女性),因此正确的翻译是”Heshallbruiseyouonthehead”(他要踏碎蛇的头颅,不是”she”(她)。由於这个错误的翻译,引致天主教有很多玛利亚践踏蛇的图像,实在不合圣经原意。让小弟在此回应一下。

    2.有关圣母的道理,是从属於「基督学」的,换句话中,若没有基督降生救赎的话,就不会有任何圣母的教义。圣母的一切绝不高过三位一体的天主。Co-redeemer(共救赎者)一词,当以此角度来理解。在1996年由台湾光启社出版的(天主教)《神学辞典》第133条谈及这问题时就指出:「梵二大公会议(1962-65)《教会》宪章也故意略过共救赎者的术语。到今天为止,它是个开放的问题,不是一则定断的信理。」1997年10月5日第527期的「时代论坛」(一份香港的基督教周报)以「教廷拒绝加封圣母为『共同救赎者』」为题,报导了梵蒂冈发言人澄清教宗不会考虑将圣母称为「共同救赎者」。

    3.天主教虽有教会训导,并有理解圣经的原则,但其实,她无论在神学思考丶解释圣经等各方面仍给人很大的自由--你若不是公开表达一些很错乱的看法,基本上教会是不会干涉你的。天主教会内,其实是百花齐放的,不同的神学看法可以讨论,最後教会接受某一个看法(或综合多个看法而为一个较为全面的见解),才作出定断。所以,如误解者所言:「『有些』天主教神学家(只是「有些」,不是教会官方的定断)以创3:15来支持圣母为co-redeemer的理由」,不足为奇。

    4.论及创3:15的原文和圣热罗尼莫的拉丁通行本/武加大译本(vulgute)「错误」翻译一事,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关於这节被称为「原始福音」的圣经及那个代名词应是He,还是She(有些会译作They,或It),已有多不胜数的书籍和文章讨论了。在此,小弟分享小小的资料。

    5.首先,时至今日,旧约原文的希伯来文圣经,都没有同一个版本,不同手抄本都有不同的讲法,说原文用“HE”字,还要视乎你用哪个版本。说它是个“HE”字,有可能只是因为大部份人都用“HE”字这个版本,人们选用它,当然有其论据,但仍不排除有主观选择的成分。

    6.圣热罗尼莫(St.Jerome,又名圣叶理诺)/耶柔米翻译拉丁通行本/武加大译本(vulgute)时,有个犹太拉比帮他解释原文圣经,为何那拉比不解释“HE”或“SHE”的问题,则不可而知(至少小弟不知)……

    7.即使这个字本来就是HE,这亦是对的。《荒漠燃荆──乙年》论及创3:15时就指出:「3:15被称为『原始福音』:基於3:15叙述者说到蛇伤人的脚跟(不是要害),而人却伤蛇的头颅(头是要害,可致命),他似乎在表达一分盼望──最终克胜『蛇』的後裔(即邪恶的力量)。及後的启示和新约进一步肯定这含糊的讯息。因此,一些古教父视3:15为『原始福音』──旧约的第一个默西亚预言。据此而论,『蛇的後裔』将藉默西亚践踏魔鬼头的人类(即『厄娃的後裔』,因为『後裔』一词具团体的意思)战胜,但更好说是默西亚──圣神受孕丶由童贞玛利亚所生的主耶稣基督(参阅依/赛7:14;玛/太1:20-23;迦/加4:4-5)──祂是最後的亚当,以自身代表全人类,藉着苦难与死亡,祂毁灭握有死亡的权势的魔鬼并消灭他的作为(参阅希/来2:14;若/约一3:8;默/启12),除免世人的罪过(希9:29)。由此看来,人类要因着基督得胜魔鬼。」[1]

    8.大家都知道若望/约翰福音神学深邃,书中构思精密,首尾呼应,又经常语带双关(甚至三丶四关)。在若望/约翰笔下,耶稣称玛利亚为「女人」是晓有深意的,它具有三个象徵的意义:第一,代表以色列--默西亚/弥赛亚所由出的民族,第二,代表全人类的始祖「新的厄娃」--她的後裔(耶稣)要踏碎毒蛇的头颅,使人类得到救赎,第三,教会--在十字架下,基督将代表着所有信众的若望托付给她,她常与耶稣的门徒在一起(例如:若/约2:1,11-12,19:25-27)。

    9.正如思高圣经的诠释所说的:若望/约翰「给我们指明了圣母是怎样在救世的大工上与圣子合作。为此若(望)描写耶稣的传教生活是以圣母开始,描写耶稣的苦难生活也是以圣母作结。」[2]《清泉掬水──路加年》更指出:「耶稣向自己的母亲说:『女人』,这并不是含有甚麽轻视或拒绝的意味。……『女人』一词,按犹太人当时的习俗,有一种威严尊敬之意,况且『女人』二字在旧约记载上具有一种神秘的意义;可能耶稣用这称呼,是暗示玛利亚在天国享有的特殊地位(创3:15;依/赛7:14;米/弥5:2;默/启12章;若/约19:25-27)。这样若望显明地要我们在这『女人』称呼上,看到象徵的意义:它象徵玛利亚替代厄娃作天主圣子的母亲(创2:23;3:15)。此外,若望在其默/启示录上,所见到的那位身披太阳,脚踏月亮,头戴十二颗星荣冠的『女人』(默/启12:1)也是同一位『女人』。由此可见,若望让耶稣以『女人』称呼自己的母亲,是提示读者,那位在加纳婚宴求耶稣扶助有急需的一对新人的『女人』,和襄助耶稣打败魔鬼,拯救人类,如今在天上身披太阳,脚踏月亮,头戴十二颗星荣冠的女人,是同一位『女人』。──耶稣的母亲,玛利亚,天主的以色列(迦/加6:16)的典型。」[3]

    10.既因玛利亚这个「女人」有这麽丰富的意义,所以小弟认为(仅属个人意见)天主教内有玛利亚践踏蛇的图像,是没问题的,在这个图像上的圣母,小弟(个人意见)认为不仅可指她自己,也可以代表教会,亦可以代表全人类,她(们)也是蒙基督救赎,靠着祂的恩宠,得以胜过罪恶和魔鬼。

    [1]《荒漠燃荆.主日节(庆)日弥撒读经一释义──乙年》,香港天主教圣经学院编写,香港:展福(香港)有限公司出版,1999,第167-168页。

    [2]《福音》,思高圣经学会译释,三版,香港,1977,第1304页。

    [3]《清泉掬水.主日节(庆)日福音读经释义──路加年》,香港天主教圣经学院编写,香港:展福(香港)有限公司出版,1997,第127-128页。

    本文最後修改日期:2001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