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耶稣的一生 8、耶稣的苦难、死亡
    耶稣的一生(8)——耶稣的苦难、死亡

    天主教教义函授课程

    香港西湾河大石街一号天主教教友总会(电:25603800)

    前言

    上一课,我们肯定了耶稣具有人性和天主性的奥秘,现在让我们来谈谈他的受苦受难。身为天主的耶稣,既然愿意选择降生成人,进入人类的历史中,他便和我们每一个人一样,要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挑战。因为这是人类历史中不能逃避的事实。当我们谈论耶稣的苦难时,他实实在在是承担着肉体上和心灵上的痛楚。这些酷刑并不会因为他是天主子而有丝毫的减轻。当然,全能的天主可以不必受苦刑而能救赎人类,但耶稣却愿意透过真实的苦痛来拯救我们。

    受难事迹

    四部福音对耶稣受难的事迹,都记载得非常详尽。虽然,过程中有一些情节只出现于某一本福音中,但却不影响到苦难死亡的事实。为使我们对耶稣苦难的整个过程有一概括的认识,我们选取了路加福音来研读。不过由于篇幅所限,未能将原文尽录,读者们可以打开福音互为对照。路加福音的耶稣受难史是在第二十二章开始:

     图谋杀害(22:1-6)

    「称为逾越节的无酵节近了。司祭长及经师设法要怎样消除耶稣,因为他们害怕百姓。那时,撒殚进入了那名叫依斯加略的犹达斯的心中他去同司祭长及圣殿警官商议,怎样把耶稣交给他们」

    这里所说的逾越节是以色列人应遵守的一个大节日。这节日的主要部分是向上主祭献羔羊和吃无酵饼。后来,当梅瑟带领以色列民逃离埃及后,便给与这节日一个新意义,就是纪念天主将他们从埃及的奴役中救出来。到了教会初期,圣保禄宗徒要将耶稣基督喻作逾越节羔羊,用以証明耶稣的死亡有祭献牺牲的作用。(见格前5:7)司祭长因为害怕群众,不敢直接下手捉拿耶稣,便买通耶稣的门徒犹达斯,答应事后给他三十块银钱。

     最后晚餐——建立圣体圣事(22:7-20)

    无酵节那天,耶稣和门徒们按照他们的习俗吃逾越节晚餐。

    「到了时候,耶稣就入席,宗徒也同他一起。耶稣对他们说:『我渴望而又渴望,在我受难以前,同你们吃这一次逾越节晚餐』耶稣拿起饼来,祝谢了,擘开,递给他们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而舍弃的。你们应行此礼,为纪念我。』晚餐以后,耶稣同样拿起杯来,说:『这杯是用我为你们流出的血而立的新约。(22:14-20)耶稣知道自己即将要离开门徒,无法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于是,他用了他晚餐时的仪式,使面饼和葡萄酒变成他自己的身体和宝血,并吩咐门徒:「你们应行此礼为纪念我」。此即今天存留下来的圣体圣事。(有关圣体圣事的内容日后有专文详述)

     山园祈祷(22:39-46)

    吃过晚餐后,耶稣带了三个斗徒到橄榄山去祈祷。到了那地方,耶稣祈祷说:

    「父啊!你如果愿意,请给我免去这杯罢!但不要随我的意愿,惟照你的意愿成就罢!」从这话语中,我们见到耶稣面对苦难时,内心所产生的恐惧,这是在极度困难、孤独的时刻所发出的哀祷。经上说:「在极度恐慌中,祈祷越发热切,他的汗如同血珠滴在地上。」

     耶稣被捕(22:47一65)

    「那十二人之一,名叫犹达斯的,走在他们前面;他走近了耶稣,要口亲他。耶稣给他说:『犹达斯,你用口亲来负卖人子吗?』耶稣对那些来到他跟前的司祭长和圣殿警官并长老说:『你们拿着刀剑棍棒出来,好像对付强盗吗?我天天同你们在圣殿里的时候,你们没有下手拿我;但是现在是你们的时候,是黑暗的权势!』

    终于,耶稣被捕,解送到大司祭的住所。而伯多禄因为害怕官兵,竟然三次公开否认耶稣,对人说:「我不认识这个人!」。一路上,那些押送耶稣的士兵不停地戏弄殴打他。

     耶稣受审(22:66-23:25)

    经师和司祭长联合起来,审问耶稣,问他是不是默西亚,但耶稣却没有正面的回答。然后,他们又问他:「你是天主子吗?」这一次,耶稣回答说:「你们说了,我就是。」此语一出,他们便找到了最好的藉口,彼此说:「我们何必还要见証呢!我们亲自从他的口中听见了。」他们便将耶稣解送到比拉多那里。比拉多是当地的总督。至于耶稣被诬告的罪状是:「煽惑我们的民族,阻止给凯撒纳税,且自称为默西亚。」

    比拉多经过审问后,却找不出耶稣有何罪行,但是,群众却坚持说耶稣在犹太境内煽惑群众。后来比拉多得知耶稣是加里肋亚人后,便把他送到黑落德那里,因为那里是归黑落德统治的。

    黑落德见到耶稣时,十分高兴,因为他早就听说过耶稣所行的奇迹,更希望能亲眼看到奇迹。那知,耶稣对他的发问一概不理不答。黑落德见耶稣对自己不理睬,于是老羞成怒,与侍卫一起任意侮辱嘲笑耶稣,拿他当疯子般戏弄一番之后,便将他送回到比拉多那里。

    比拉多召集司祭长、官吏和人民到来,告诉他们,他在耶稣身上看不出任何罪行。他建议责打耶稣后便释放他。因为照惯例,每逢到节日,总督都开恩特赦一个囚犯的。然群众听了,便高声喊说要钉死耶稣,而宁愿释放一个杀人放火的强盗巴拉巴。比拉多因为害怕群众,明知耶稣无罪,却不得不随他们的意思,将耶稣处死。

     十字架苦路(23:26-43)

    士兵将耶稣带出去,强迫他背一个十字架上山。半路上,由于耶稣体力不支,士兵找到一个年青人西满,代替耶稣背十字架上山。沿途上有许多妇女跟在后面哭叫。耶稣见了,便对他们说:「你们不要哭我,但应哭你们自己及你们的子女」这里,耶稣指示我们应为自己的罪过而痛哭。

    最后,到了一个名叫髑髅的地方,便把耶稣钉在十字架上。在他两旁还有两个囚犯。被钉十字架是当代的一种刑罚,用以对付重犯的。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他在万分痛苦之际,仍祈求说:「父啊!宽赦他们罢!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做什么。」至于那些士兵,瓜分了耶稣的衣服,还这样讥笑他:「如果你是犹太人的君王,就救你自己罢!」在耶稣左边的那个囚犯亦同声附和说:「你不是默西亚吗?救救你自己和我们罢!」立时,另一个囚犯责斥他说:「你既然受同样的刑罚,连天主都不怕吗?这对我们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我们所受的,正配我们所行的;但是,这个人从未做过什么不正当的事。」然后他对耶稣说:「耶稣,当你为王时,请你记念我。」耶稣随即对他说:「我实在告诉你:今天你就要与我一同在乐园里。」

    耶稣在十字架上,被人戏弄、嘲笑,人们要求他显个奇迹。结果,奇迹没有出现,但耶稣却实行了罪恶的赦免。他求天父宽恕迫害他的人,他也宽恕了归向他的囚犯。

     交付灵魂(22:44-56)

    「这时,大约已是第六时辰,遍地都昏黑了,直到第九时辰。太阳失去了光,圣所的帐幔从中间裂开,耶稣大声呼喊说:父啊!我把我的灵魂交托在你手中。』说完这话,便断了气。所有同来看这景象的群众,见了这些情形,都槌着胸膛回去了有一个人名叫约瑟,是一个议员,又是一个善良公正的人,他去见比拉多,要求耶稣的遗体。他把遗体卸下,用殓布裹好,葬在由岩石凿成,而尚未葬过人的墓穴里。」

    耶稣断气前所发生的异象,使在场的人感到他确是一个无辜受死的义人。所以那些求过比拉多要钉死耶稣的人们,一见这光景,就哭泣槌胸回家去了。

    耶稣的死因

    耶稣被判决死刑,是件千真万确的历史事实,连教外的史料,也有说及耶稣在比拉多统治下被钉十字架上。至于,我们问:究竟如此一个善人,怎么会被他们钉死?他不是众人所推举的先知吗?关于这一问题,涉及宗教上和政治上的两个因素:

     宗教上的因素——耶稣公开传教,四处宣讲,吸引了不少群众,也疯魔了整个地区。众所周知,耶稣不是经师,也从未受过任何职务的训练,更无正式的职份。然而,每当他出来讲话时,是如此的得人心,具威力和说服力,因此,他受到人民前所未有的拥戴,有时几近疯狂的程度。这种种现象,都直接的影响到经师和司祭长的权威和声望。其次,耶稣的言行举止,又常常有反叛性;因为他常修改梅瑟的法律(玛5:27);他和罪人在一起;又说自己有赦罪权柄(谷8:34-38);他只是来自纳匝肋的乡下人,而自称高于撒罗满、约纳,高于安息日及圣殿(玛12:1-8;41)。耶稣以上的种种行为,在犹太人看来,耶稣摧毁了他们的宗教、犯了亵溃天主的罪,按法律应该死。

     政治上的因素——耶稣被判的罪状是「自称为犹太人的君王」,所受的是十字架刑,这是罗马人用来对付政治犯的。耶稣并没有亲口说自己是犹太人的君王,大司祭把他交给罗马人说他造反,是因为耶稣所行的事,令到许多人误解,认为他是政治上的救世者,会从罗马人手中救他们。由于大司祭害怕罗马人,故此把耶稣交给黑落德。罗马人不理宗教及信仰上的问题,只关心会否影响经济及社会繁荣和税收等事,故此,耶稣的死除了上述两个因素外,同时,也是由于人的罪和误解所造成。按圣经记载:比拉多清楚知道耶稣无罪(路23:4;13-26),但由于要「满足群众」而把他处死(谷15:15)。我们虽然无法分辨比拉多的用意,和他判断上的对或错;我们也无法鉴定犹太人是误解或善意地把耶稣交付给罗马人。但是,我们都承认这是人性的软弱,是由于人的罪造成的。在信仰上,我们承认耶稣的死是为人赎罪,是天主所许可的。

    结语

    关于苦难事迹所启示的意义,我们要从耶稣的宣讲上去了解。耶稣的言论和教训,是如此的锋芒逼人,剖心刺腹,令听者却步不前,不敢轻信;但事实上我们听到的凌厉教诲,不是「空言」,而是耶稣自己以身作则,用「身教」来証实,并非狂言。

    我们可以说:「十字架上的苦难圣死」是耶稣给我们的一篇无言的宣讲,他行动的宣讲。如果没有这宣讲,我们便无法明白受苦的意义,我们更无法肯定安贫和受辱的价值。十字架上的耶稣,代表了一般的大众,他只是个无权无势的普通人。耶稣的忍耐、软弱无能,以及在众人前的彻底失败,给我们说明了基督徒的信仰,是以「等待」和「软弱」来作战,这在人前看似失败的结果,却带来光芒四射的复活奥迹。没有十字架的痛苦,我们见不到它光荣的一面,也不能了解耶稣死亡的意义,和复活的热切期待。另一方面,「十字架」是耶稣爱人的最具体証明;是人为了爱而牺牲、交出自己的伟大行为。

    撮要

     耶稣苦难死亡的事迹在四部福音内都有记载,其间虽有些情节不很一致,但却不影响到苦难死亡的真实性。

     耶稣被判死刑的因素有二:宗教上的因素:犹太人认为他犯了亵渎天主的罪,因为他公开赦罪,并自称高于撒罗满和约纳。政治上因素:耶稣被诬告为破坏国家扰乱社会治安的危险分子,他们误以为他是政治上的救世者。

     十字架的苦难死亡是耶稣给我们的一篇无言的宣讲。如果没有此「宣讲」,我们便难以明白受苦的价值和意义。

    耶稣的一生(8)——耶稣的苦难死亡习作

    甲、填充题:(请在下列各题空格中填上适当的字句)

    (一)当我们谈论耶稣的苦难时,他是实实在在承担着 和 的痛楚。这些酷刑并不会因为他是 而 。

    (二)耶稣知道自己即将要离开门徒,便在 时,将 变成自己的 ,并吩咐门徒说:「 。」

    (三)出卖耶稣的那个门徒是 ,而三次公开否认耶稣的是 。审问耶稣的两个罗马官员是 和 。

    (四)耶稣在十字架上宽恕了 所犯的一切罪过而许下:「我实在告诉你,今天 。」

    (五)耶稣的死,除了宗教和政治上的因素外,也由于 所致。在信仰上,我们承认耶稣的死是 ,是天主 。

    乙、简答题

    细读、默想马尔谷福音十四、十五章苦难事迹,并写下感受。

    您对本课如有疑难,欢迎来信讨论。

    完成上述习作后,请寄交:香港天主教教义函授课程香港西湾河大石街一号「天主教教义函授课程」收,您将获得新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