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导论
作者:佚名
目次 第一章 哲學與人學中的人 第二章 人與禮儀的關係 第三章 禮儀本質探索
第四章 教會禮儀行動中的會眾 第五章 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的禮儀改革 第六章 日課或時辰禮儀 第七章 主日與禮儀年
第八章 聖 儀 結 論 附錄一 禮儀與基督徒靈修  
目次
    目次

    目次

    緒論

    第一章 哲學與人學中的人

    一. 哲學中的人

    (一)觀念

    (二)物

    (三)人

    (四)靈魂

    二. 人學中的人

    (一)人的本體性靜態面

    (二)人的功能性動態面

    1.朝向神的功能

    2.社會功能

    3.宇宙功能

    4.歷史功能

    第二章 人與禮儀的關係

    一.聖化作用

    二.團體性

    三.聖事性

    (一)記號

    (二)動作

    (三)象徵

    (四)儀式

    第三章 禮儀本質探索

    一.禮儀一詞的意義

    二.聖經中禮儀一詞的特性

    (一)舊約

    (二) 新約

     1.一般世俗用法

     2.舊約由司祭舉行的敬禮

    3.以心神奉獻的敬禮

     4.基督徒的敬禮

    三.從舊約到新約的禮儀

    第四章 教會禮儀行動中的會眾

    一.會眾的聖經基礎

    (一)舊約

    (二)新約

    1.瑪竇福音

    2.宗徒大事錄

    二.教父思想中的會眾神學

    (一)《十二宗徒訓誨錄》

    (二)安提約基雅的聖依納爵

    第五章 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的禮儀改革

    一.梵二的禮儀神學

    (一)禮儀是天主聖三的救世工程的實踐

    (二)禮儀是基督的司祭職的執行

    (三)禮儀是教會生活與信友生活的泉源和頂峰

    二.梵二禮儀改革的牧民觀

    (一)突顯教會禮儀的團體幅度

    (二)要求信友積極參加教會的禮儀

    (三)禮儀行動中各種職務的分配

    (四)禮儀中使用本地語言

    (五)重訂禮節和編訂禮書

    三.梵二禮儀改革的大公精神

    第六章 日課或時辰禮儀

    一.祈禱與基督徒生活的關係

    二.日課對教會生活的重要性

    三.日課的聖化功能

    四.日課發展簡史

    五.新《日課經本》

    第七章 主日與禮儀年

    一.「主的日子」DiesDomini

    (一) 主日的意義

    (二) 主日感恩祭的傳統

    (三) 基督徒主日的特性

    (四) 今日的實況

    二.禮儀年基督奧蹟的慶祝和更新

    (一)聖誕週期

    (二)復活週期

    (三)常年期

     1.主耶穌基督的其他節日

     2.聖母瑪利亞的慶節

     3.聖人的慶節

    第八章 聖儀

    一. 聖儀的本質及施行人

    二聖儀的類別

    (一)基督徒的殯葬禮

    1. 基督徒的最後逾越

    2.殯葬禮儀

    (1)向團體致候

    (2)聖道禮儀

    (3)感恩聖祭

    (4)告別禮

    (二)祝聖禮(或祝福禮)

    (三)驅魔禮

    (五) 民間的熱心敬禮

    結論

    附錄一「禮儀與基督徒靈修」

    一.宗徒時代

    (一)作證(見證人)

    (二)擘餅禮

    (三)祈禱

    (四)團聚

    1. 財產公有

    2.精神共融

    一.教父時代

    二. 中世紀

    附錄二ParticipationintheLiturgy(「禮儀中的參與」)

    I.Thehistoricalpicture

    Theearlycenturies

    FromtheMiddleAgestotheMediatorDei

    TheTurnofVaticanII:TheLiturgicalConstitution

    II.Theologicalreading

    ThefaithfularechildrenofGodandchildrenofMotherChurch

    TheEucharistmakestheChurch

    TheWordofGodandtheEucharistaretheFoodneededbythefaithful

    TheMysteryofoursalvationisrenewedintheRecurrentAnnualCycle

    Conclusion

    附錄三「從信友的身份看信友參與禮儀的動機及他們在禮儀

    中的角色」

    附錄四「淺釋聖道禮與講道」

    附錄五TheHomily(「講道」)

    Introduction

    1. TheHomilyinchristiantradition

    ThewitnessofJustinMartyr

    Pre-historyofthechristianhomily

    Thepatristichomily

    TheteachingsofVaticanII

    2. Christianpreachinginthefullsense

    Athreefolddivision

    3. TheHhmilyaspartoftheliturgicalaction

    TheteachingoftheFathers

    Wordandsacrament

    Theministerofthehomily

    Homilyandcelebration

    Themystagogicaltaskofthehomily

    4. Basedonthesacredtext

    5. Theproblemofactualization

    6. Thehomilyasaformofcommunication

    7. Conclusion:Towardanadequatepreparationandevaluationofthehomily

    HomilypreparationcanbeginwithapreliminarylookattheThreeReadings

    Thetriplecontext:ExaminethebiblicalcontextoftheThreeReadings

    Contentofthehomily

    Structureofthehomily

    Evaluationofthehomily

    書目

    禮儀與人

    CHUPUNGCO,AnscarJ.,OSB.(ed.),HandbookforLiturgicalStudies,VolumeI:

    IntroductiontotheLiturgy.ThePontificalLiturgicalInstitute(CollegevilleMinnesota,TheLiturgicalPress1997).

    CHUPUNGCO,AnscarJ.,OSB.(ed.),HandbookforLiturgicalStudies,VolumeII:

    FundamentalLiturgy.ThePontificalLiturgicalInstitute(CollegevilleMinnesota,TheLiturgicalPress1997).

    MITCHELLNathanD.,LiturgyandtheSocialSciences.AmericanEssaysinLiturgy,

     Serieseditor,EdwardFoley(Collegeville,Minnesota,TheLiturgicalPress1999).

    UZUKWUElochukwuE.,WorshipasBodyLanguage.IntroductiontoChristian

     Worship:AnAfricanOrientation(Collegeville,Minnesota,TheLiturgicalPress

    1997).

    一般禮儀資料

    吳新豪神父編譯,《天主教禮儀發展史》,香港香港教區禮儀委員會1983。

    陳繼容著,《靈基》禮儀靈修與建立「基基團」講座講義專輯,香港香港

     教區禮儀委員會培育組1989。

    陳繼容著,「天主教會的崇拜天主教的禮儀傳統簡介」,《基督教會崇拜

    的重探》=信仰與生活叢書3,香港,香港基督徒學會出版1993,頁25-112。

    ADAMAdolf,FoundationofLiturgy.AnIntroductiontoItsHistoryandPractice

     (CollegevilleMinnesota,TheLiturgicalPress1992).AmbrosiusVerheul著,

    鄧守誠譯,《禮儀導論》,香港香港公教真理學會1980。

    ANTONELLIGiuseppe,StoriadiRomaantica.Dalleoriginiallafinedella

    Repubblica=IlSapere9(Roma,TascabiliEconomiciNewton1994).

    CATELLA,Alceste,“TheologyoftheLiturgy”,inHandbookforLiturgicalStudies,

     VolumeII:FundamentalLiturgy.EditedbyAnscarJ.Chupungco.The PontificalLiturgicalInstitute(CollegevilleMinnesota,TheLiturgicalPress1997)

     3-28.

    CHANKaiYungAnna,“ParticipationintheLiturgy”,inHandbookforLiturgical

    Studies,VolumeII:FundamentalLiturgy.EditedbyAnscarJ.Chupungco,OSB,

    The PontificalLiturgicalInstitute(CollegevilleMinnesota,TheLiturgicalPress

    1997)145-159.

    BARBAMaurizio,“Il‘CoetusX’nellariformaliturgicapostconciliare”,Ecclesia

     Orans17(2000)99-129.

    BARBAMaurizio,“L’operadiriformadell’OrdoMissae”,EcclesiaOrans17(2000)

     297-346.

    BERNSTEINEleanor,CSJ/CONNELLMartinF.(edd.),TheRenewalThatAwaitsUs

     (Chicago,LiturgyTrainingPublications1997).

    CHUPUNGCO,AnscarJ.,OSB.(ed.),HandbookforLiturgicalStudies,VolumeI:

    IntroductiontotheLiturgy.ThePontificalLiturgicalInstitute(CollegevilleMinnesota,TheLiturgicalPress1997).

    CHUPUNGCO,AnscarJ.,OSB.(ed.),HandbookforLiturgicalStudies,VolumeII:

    FundamentalLiturgy.ThePontificalLiturgicalInstitute(CollegevilleMinnesota,TheLiturgicalPress1997).

    CRICHTONJ.D.,ChristianCelebration:UnderstandingThePrayeroftheChurch

    (London,GeoffreyChapman1993).

    DALMAISI.H.,“TheologyoftheLiturgicalCelebration”,inTheChurchatPrayer. An IntroductiontotheLiturgy,NewEdition,VolumeI:PrinciplesoftheLiturgy. EditedbyAimeGeorgesMartimort(Collegeville Minnesota,TheLiturgical Press1992)227-280.

    DUFFYRegisA.,OFM,TheLiturgyintheCatechism.CelebratingGod’sWisdom

    andLove(London/NewYork,GeoffreyChapman1995).

    FINNPeterC./SCHELLMANJamesM.(edd.),ShapingEnglishLiturgy:Studiesin

     HonorofArchbishopDenisHurley(Washington,D.C.,ThePastoralPress1990).

    IRWINKevinW.,“LiturgicalActio–Sacramentality,EschatologyandEcology”,in

     QuestionsLiturgiques.StudiesinLiturgy81(2000)171-183.

    KAVANAGHAidan,OSB,ElementsofRite.AHandbookofLiturgicalStyle

    (Collegevill,Minnesota,TheLiturgicalPress1990).

    KILMARTINEdwardJ.,SJ,ChristianLiturgy:TheologyandPractice,I:Systematic

    TheologyofLiturgy(KansasCity,Sheed&Ward1988).

    KUHNEAlexander,SegnieSimbolinelcultoenellavita(Torino,EdizioniPaoline

    1988).

    LEBONJean,HowtoUnderstandtheLiturgy.WithaprefacebyJ.D.Crichton

     NewYork,Crossroad1988).

    LUKACSLaszlo,“Communication-Symbols-Sacraments”,QuestionsLiturgiques81

     (2000)198-214.

    MANICARDIErmenegildo/RUGGIEROFabio(acuradi),Liturgiaedevangelizzazione

     Nell’epocadeiPadrienellaChiesadelVaticanoII:StudiinonorediEnzoLodi

     (Bologna,EdizioniDehoniane1996).

    MARSILIS.,OSB,Liturgia,inNuovodizionariodiliturgia,acuradiDomenicoSartore

    eAchilleTreacca(Roma,EdizioniPaoline1983)725-742.

    MARSILIS./HEUNHEUSERB/MARSILIS./AUGEM./CIVILR.(acuradi),La

    Liturgia,momentonellastoriadellasalvezza,1(CasaleMonferrato,Marietti1984

    ristampa)31-45.

    MARTIMORTAimeGeorges,“StructureandLawsoftheLiturgicalCelebration”,

     inTheChurchatPrayer.AnIntroductiontotheLiturgy,NewEdition,Volume

     I:PrinciplesoftheLiturgy,editedbyAimeGeorgesMartimort(Collegeville,

    Minnesota,TheLiturgicalPress1992)85-225.

    NEUNHEUSERBurkhard,OSB,Storiadellaliturgiaattraversoleepocheculturali

     (Roma,EdizioniLiturgiche1983).

    PEILRudolf,AHandbookfortheLiturgy(Freibury,HerderandHerder1960).

    POWERDavidN.,OMI,UnsearchableRiches:TheSymbolicNatureofLiturgy(New

     York,PuebloPublishingCompany1984).

    RAMSHAWGail,LiturgicalLanguage,KeepingitMetaphoric,MakingitInclusive.

    AmericanEssaysinLiturgy,Serieseditor,EdwardFoley(Collegeville,Minnesota,TheLiturgicalPress1996).

    RATZINGERJoseph,TheSpiritoftheLiturgy.TranslatedbyJohnSaward(San

    Francisco,IgnatiusPress2000).

    REGANDavid,ExperiencetheMystery.PastoralPossibilitiesforChristianMystagogy

     (Collegeville,Minnesota,TheLiturgicalPress1994).

    RICHTERKlemens,TheMeaningoftheSacramentalSymbols.AnswerstoToday’s

     Questions.TranslatedbyLindaM.Maloney(Collegeville,Minnesota,The

    LiturgicalPress1990).

    ROWLANDThomas,GodActsWeReact.AnApproachtoLiturgicalPrayer(Ontario,

     MadonnaHouse1996).

    SCHMIDTHermanoA.P.,SJ,IntroductioinLiturgicamOccidentalem(Romae-Friburgi

     Brisg-Barcinone,Herder1959).

    SCHUSTERAlfredoIldefonso,Lasacraliturgia.IlcuoredellaChiesaorante=I

     Triangoli28.AcuraeconunostudiodiInosBiffi(CasaleMonferrato,Piemme

     1996).

    SCIRGHIThomasJ.,SJ,“PreachinginaPostmodernContext”,QuestionsLiturgiques

     81(2000)236-249.

    SourceandSummit.CommemoratingJosefA.Jungmann,S.J.,JoanneM.Pierce,

    MichaelDowney,Editors(CollegevilleMinnesota,TheLiturgicalPress1999).

    VALENTINOAntonioMaurizio,L’esperienzadiDionellaliturgia.Igrandi

     SacramentarieilMessaleRomano(Roma,CittàNuovaEditrice1991).

    梵二的禮儀改革

    陳繼容,「現代天主教神學動向:禮儀」,《神思》n41(1999)60-74。

    AA.VV.,RememberingtheFuture.VaticanIIandTomorrow’sLiturgicalAgenda.

     EditedbyCarlA.Last(NewYork/Ramsey,PaulistPress1983).

    BUGNINIAnnibale,TheReformoftheLiturgy1948-1975,TranslatedbyMatthewJ. O‘Connell(Collegeville,Minnesota,TheLiturgicalPress1990).

    CROUANDenis,TheLiturgyAfterVaticanII.CollapsingorResurgent?Translatedby

    MarkSebanc(SanFrancisco,IgnatiusPress2001)

    NICHOLSAidan,OP,LookingattheLiturgy.ACriticalViewofItsContemporary

    Form(SanFrancisco,IgnatiusPress1996).

    NOCENTAdrien,OSB,ARereadingoftheRenewedLiturgy.MaryM.Misrahi

     Translator(Collegeville,Minnesota,TheLiturgicalPress1994).

    NOCENTAdrien,OSB,Liturgiasemperreformanda.Riletturadellariformaliturgica

     (Magnano,EdizioniQiqajon1993).

    NOCENTAdrien,OSB,TheFutureoftheLiturgy.IntroductionbyH.A.Reinhold

     (NewYork,HerderandHerder1963).

    SEASOLTZR.Kevin,TheNewLiturgy.ADocumentation,1903to1965(NewYork,

     HerderAndHerder1966).

    梵二後的禮儀

    CROUANDENIS,TheLiturgyafterVaticanII.CollapsingorResurgent?Translated

    byMarkSebanc(SanFrancisco,IgnatiusPress2001).

     [Whenitcomestotheliturgy,weshouldseekwhatisrightandgoodratherthan

    noveltiesthatareapttobepleasingonlyintheshortterm.頁首語]

    禮儀會眾

    AA.VV.,Nellevostreassemblee.Teologiapastoraldellecelebrazioniliturgiche,Vol.II

     (Brescia,Queriniana1976,secondaedizioneaggiornata).

    ALDAZABALJosé,“Asseblealiturgica”,inDizionariodiomiletica,acuradiManilo

    Sodi/AchilleM.Triacca(Torino,EditriceElleDiCi-EditriceVelar1998)140-145.

    FRANCISMark,“TheLiturgicalAssembly”,inHandbookforLiturgical Studies, VolumeII:FundamentalLiturgy.EditedbyAnscarJ.Chupungco.The PontificalLiturgicalInstitute(CollegevilleMinnesota,TheLiturgicalPress1997)

     129-143.

    MENEGHETTIAntonella,“Assembleedomenicalisenzapresbitero,inDizionariodi

    omiletica,acuradiManiloSodi/AchilleM.Triacca(Torino,EditriceElleDiCi-EditriceVelar1998)145-148.

    禮儀職務

    AA.VV.,Iministeriecclesialioggi.Problemieprospettive(Roma,Borla1977).

    CONGARYves,“MyPath-FindingsintheTheologyofLaityandMinistries”,The

     Jurist2(1972)169-181.

    GIGLIONIPaolo,“MinisterodellaParola”,inDizionariodiomiletica,acuradiManilo

    Sodi/AchilleM.Triacca(Torino,EditriceElleDiCi-EditriceVelar1998)948-955.

    GIURIATIP./LEONARDIG./TURAR./SARTORIL./DONIP.,Imisisteriecclesiali oggi(Borla1977).

    KROSNICKIThomasA.,“LiturgicalMinistries”,inHandbookforLiturgicalStudies, VolumeII:FundamentalLiturgy.EditedbyAnscarJ.Chupungco.The PontificalLiturgicalInstitute(CollegevilleMinnesota,TheLiturgicalPress1997,

     161-171).

    McBRIENR.,“ChurchandMinistry:theAchievementofYvesCongar,Theology

     Digest32(1985)203ff.

    O’MEARAThomasF.,“TheExpansionofMinistry:Yesterday,Today,Tomorros”,in

    EleanorBernstein,CSJ/MartinF.Connell(edd.),TheRenewalThatAwaitsUs(Chicago,LiturgyTrainingPublications1997)91-103.

    OSBORNEKenanB.,OFM,Ministry.LayMinistryintheRomanCatholicChurch:Its

     HistoryandTheology(NewYork/Mahwah,PaulistPress1993).[BX1920.O76]

    RADEMACHERWilliamJ.,LayMinistry.ATheologicalSpiritual,andPastoral

     Handbook.NewEditionwithStudyGuide(NewYork,Crossroad1993).

    RolesintheLiturgicalAssembly.Thetwenty-thirdLiturgicalConferenceSaintSerge.

     TranslatedbyMatthewJ.O’Connell(NewYork,PuebloPublishingCompany

     1981).

    SANTANTONIAntonio,“Ministeriistituti”,inDizionariodiomiletica,acuradiManilo

    Sodi/AchilleM.Triacca(Torino,EditriceElleDiCi-EditriceVelar1998)945-948.

    SCHILLEBEECKXEdward,Ministry.LeadershipintheCommunityofJesusChrist

     (NewYork,Crossroad1981).

    SCHMITMEYERJamesM.,TheWordsofWorship.PresidingandPreachingatthe

    Rites(NewYord,AlbaHouse1988).

    禮儀與音樂

    蔡詩亞主編,《聖樂文集》,香港,香港公教真理學會1994。

    McGANNMaryE.,RSCJ,ExploringMusicasWorshipandTheology.Researchin

    LiturgicalPractice.AmericanEssaysinLiturgy.SeriesEditor,EdwardFoley

    (Collegeville,Minnesota,TheLiturgicalPress2002).

    日課與祈禱

    《天主教教理》卷四:基督徒的祈禱。

    BERGAMINIAugusto,L’annoliturgico.Riflessioniteologicheespirituali(Bologna,

     EdizioniDehoniane1971).

    CAMPBELLStanislaus,FromBreviarytoLiturgyoftheHours.TheStructural Reform oftheRomanOffice,1964-1971(Collegeville,Minnesota,TheLiturgical

    Press1995).

    CHUPUNGCO,AnscarJ.,OSB,(ed.),HandbookforLiturgicalStudies,VolumeV:

    LiturgicalTimeandSpace.ThePontificalLiturgicalInstitute(CollegevilleMinnesota,TheLiturgicalPress2000)3-132.

    ROUGUETA.M.,TheGeneralInstructionontheLiturgyoftheHours.Witha

     Commentary.TranslatedbyPeterCoughlanandPeterPurdue(E.J.Dwyer,

    Australia/GeoffreyChapman,London1971).

    TAFTRobert,SJ,TheLiturgyoftheHoursinEastandWest.TheOriginsoftheDivine OfficeandItsMeaningforToday(CollegevilleMinnesota,TheLiturgicalPress 1993SecondRevisedEdition).

    主日及禮儀年

    陳繼容,「第三誡『守瞻禮主日』」,《神思》n46(2000)頁12-29。

    ADAMAdolf,TheLiturgicalYear,itshistoryanditsmeaningafterthereformofthe liturgy,translatedbyMatthewJ.O‘Connell(NewYork,PuebloPublishing Company1981).

    CANTALAMESSARaniero,LaPasquanellaChiesaantica=TraditioChristiana3

     (Torino,SEI1978).

    CHUPUNGCO,AnscarJ.,OSB,(ed.),HandbookforLiturgicalStudies,VolumeV:

    LiturgicalTimeandSpace.ThePontificalLiturgicalInstitute(CollegevilleMinnesota,TheLiturgicalPress2000)135-415.

    CULLMANNOscar,L’originaledellafestadelNatale=Giornalediteologia,direttoda

     RosinoGibellini223Brescia,Queriniana1993).

    DENIS-BOULETNoeleMaurice,TheChristianCalendar=AFaith&FactBook112

     (LondonBurns&Oates1960).

    GUERANGERP.,TheLiturgicalYear,Vol.:Christmas,BookI,Translatedfromthe

    FrenchBytheRev.DomLaurenceShepherd(Westminster,Maryland,TheNewmanPress19484).

    LECLERCQCanonJacques,AYearwiththeLiturgy.MeditationsandPrayers (Chicago-Dublin-London,Scepter1959).

    MAERTENSTHIERRY,AFeastinHonourofYahweh.Astudyofthemeaningof Worship=DeaconBooks,TranslatedbyMotherKathrynSullivan,R.S.C.J.,With aforewordbyEugeneH.Maly(London-Dublin-Melbourne1966).

    METFORDJ.C.J.,TheChristianYear.Anindispensablecompaniontotheholydays, festivalsandseasonsoftheecclesiasticalyear(NewYork,Crossroad1991).

    NOCENTAdrian,OSB,TheLiturgicalYear,VolumeOne:Advent,Christmas,

    Epiphany,VolumeTwo:Lent,VolumeThree:ThePaschalTriduum,theEasterSeason, VolumeFour:SundaysNinetoThirty-FourinOdrinaryTime,Translatedby MatthewJ.O‘Connell(Collegeville,Minnesota,TheLiturgicalPress1977).

    POWERDavid(ed.),TheTimesofCelebration,ConciliumReligionintheEighties. (EnglishLanguageEditorMarcusEdfebure,Edinburgh,T.&T.ClarkLtd./New York,TheSeaburyPress1981).

    RORDORFWilly,SabatoedomenicanellaChiesaantica=TraditioChristianaII.

    EdizioneitalianaacuradiGiovanniRanella(Torino,SEI1979).

    TALLEYThomasJ.,TheOriginsoftheLiturgicalYear(NewYork,PuebloPublishing

    Company1986).

    聖儀

    《天主教教理》,卷二:「基督奧蹟的慶典」,1667-1690條。

    CHUPUNGCO,AnscarJ.,OSB,(ed.),HandbookforLiturgicalStudies,VolumeIV:

    SacramentsandSacramentals.ThePontificalLiturgicalInstitute(Collegeville,Minnesota,TheLiturgicalPress2000)307-410.

    Laletterapontificia,mentreringraziaval’imperatoreperché“adprimosbellimotus”(LetteradelSantoPadre)questiavevadecretatoche“neviolarenturchristiani,neuquidipsisexGallicagenteMissionisiniuriaefieret”,sottolineavache“exEuropasacerdotesinflorentissimoImperioTuo,Evangeliicausa,versantur,aRomanisPontificibusmittuntur,aquibusipsiisetmunior,etmandata,etomnemaccipiuntauctoritatem.Nequeunadumtaxategenteiidemeligisolent;plurimihoctmeporenumeranturexIalia,exBelgio,Hollandia,Hispania,Germani,quiamplissimaeditionisTuaedecemprovinciaexcolunt.SacerdotesverocumeSocietateIesu,tumeCongregationMissionum,quialliisinprovinciiselaborant,exdiversissimisgentibuscollectisunt.Idqueplanecumnaturacongruitreligionischristianae,quae,nonunipopuloneclocidiscriminenecgeneris,fraternaintersenecessitudineconiungit”.Ilpapa,dopoaverricordatocheImissionari“apoliticisnegotiisabstinereiussi”,chiudevalasualetteraconl’invitoaffinchél’imperatore“inpraesentibusrerumvicibuseosbenignitateTuacomplectarisfirmissimoquepatrociniotegas,nihilindetrimentocapiant,ettutainmuneresuolibertate,beneficioTuo,sineullaoffensionefruantur”.

    四.禮儀與基督徒靈修

    (一) 宗徒時代

    1.作證(見證人)

    2.擘餅禮

    3.祈禱

    4.團聚

     a.財產公有

     b.精神共融

    (二) 教父時代

    (三) 中世紀

    附錄二「禮儀中的參與」(ParticipationintheLiturgy)

    一.歷史回顧

    (一)初世紀

    (二)中世紀至《天人中保》通諭

    (三)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的革新:《禮儀憲章》

    二.神學反省

    (一)信友是天主及慈母教會的子女

    (二)感恩祭建樹教會

    (三)聖言及聖體是信友所需的糧食

    (四)我們的救贖奧蹟藉禮儀年的循環不斷被更生

    結論
第一章 哲學與人學中的人
    緒論

     我們如何從天主的自我啟示中認識祂,獲得祂的救恩,並成為祂的子民,之後終生愛祂、體驗祂的臨在,和祂建立一份個人關係?我們如何向當代人肯定基督的絕對性?如何恢復基督在信友個人和團體生活的中心地位,以祂為各人的思想、愛惡和行動的準則?基督今日到底以何種方式繼續在我們中間臨現,讓我們能享受祂的逾越奧蹟的成果?教會如何向今日的人表達基督對人類的愛?

     以上這些問題的答案只有兩個字:禮儀,即是希臘文的。因為禮儀是天主今日繼續向人顯示自己和將救恩賜給他們的空間;因為在「禮儀經驗」中,基督是「絕對的中心;在禮儀行動中,基督臨現在祂的教會內指示她如何在歷史中生活,並與眾同行;因為信友在禮儀中切實地參與基督的逾越奧蹟並因而被基督所救。

    當然,我們非常清楚禮儀不是教會生活的全部,因為人在走近禮儀之前,如保祿在致羅馬人書中所說的,先要被召,接受信德和悔改。然而,我們卻也不能否認,教會和每一位信友的生活都是在禮儀中誕生、成長和發展。所以,禮儀不但是使人獲救的工具,禮儀同時是幫助信友在信德、希望、愛情和自由中成長的「學校」。

     教會的禮儀既然如此重要,設法對這禮儀認識多一點,似乎是每一個已領洗的信友刻不容援的工作,因為這直接影響他們的信友生命的成長。切願這些文字不但能引發大家對禮儀的興趣,更能推動大家學習在禮儀中切實地慶祝自己所生活的,並在生活中忠實地活出在禮儀中所慶祝、相信和宣認的。

     內方面容,除緒論及結論外共分八章,另加五個附錄。各章題目分別為:一.哲學與人學中的人,二.禮儀與人的關係,三.禮儀本質探索,四.教會禮儀行動中的會眾,五.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的禮儀改革,六.日課或時辰禮儀,七.主日與禮儀年,八.聖儀。至於五個附錄,附錄一論述禮儀與基督徒靈修,附錄二談信友在禮儀中的參與。附錄三從信友的身份看信友參與禮儀的動機及他們在禮儀中的角色,附錄四論述聖道禮與講道的密切關係,附錄五解釋講道的意義及這禮儀行動的不可取代性。順筆一提,本文參照某些學者的做法,以基督徒Christians一字指所有信仰基督的人,特別指天主教友。至於Protestants,即十六世紀馬丁路得所開始的誓反教派的信眾,則統稱新教徒。

    第一章

    哲學與人學中的人

    一. 哲學中的人

    此處所說的哲學專指西方哲學,特別是以柏拉圖為代表的希臘哲學,我們亦跟隨柏拉圖的研究方法,從「觀念」開始而後「物」,再從「物」到「人」及「靈魂」。

    (一)觀念

    觀念,即英語的idea,原本是從希臘文一字翻譯過來,有時也寫成,意思是形象─image或面貌aspect,即是人可以看得見的,所以有時也譯作「形」,即英文的form。易言之,觀念就是當我看見某物時所看到的:AnideaiswhatIseewhenIseesomething。舉例來說,由於在我內已先存有關於「人」的觀念,所以當我看見一個人的時候,我實實在在把他看作一個人:WhenIseeaman,Iseehimasaman。即是說,當我看見一個人的時候,我腦海中有關人的觀念,會即時與我眼前所見的那個人連起來,於是我知道我所見的是一個人。同樣地,當我看到一個字的時候,我可以即是讀出那個字,也曉得那個字的意思,因為我認識那個字,我擁有關於那個字的觀念。相反地,如果所看到的是個我不認識的外國字,那麼,雖然我認識串成該字的每一個字母,卻不能認識那字,因為我沒有關於此字的觀念。因此,觀念是認識一切事物的基礎。

    這套觀念學說可以說是柏拉圖哲學的基礎,而這學說最重要的地方,是指出真正的存有,不在物中,卻在物外,在觀念中:truebeingdoesnotresideinthingsbutoutsideofthem,intheideas。易言之,真正的存有,是一種形上的存有。既是形上的問題,大家可以想像,人是無法從感覺中感受觀念。此外,對柏拉圖來說,觀念是「一」、「不變」和「永恆」的:one,changelessandeternal。這解釋了為什麼柏拉圖將現實─reality─分成兩世界:可以從感覺感受到的物的世界,及觀念的世界,而只有觀念的世界,才是唯一真實,並完滿存有的世界。為此,柏拉圖對物的世界的態度,一直都是懷疑和不信任。

    總結柏拉圖哲學有關觀念的分析,其主要思想如下。觀念對人來說,是必須的,原因是人要先有觀念,才能夠:認識物的本質;認識物之可能或不可能存在;及明白物怎麼可能存在及停止存在。

    (二)物

    柏拉圖視物為觀念的影子。而大家都知道影是一件物體的記號,可以讓人知道該物的存在。柏拉圖並以美為例,解釋物如何是觀念的影子。由於我們看到美麗的事物,這些事物令我們記起美這觀念,最後把我們帶進觀念的世界,所以物是觀念的記號。

    (三)人

    那麼,人又是什麼呢?為柏拉圖而言,人是一個墮落的存有:afallenbeing。縱然如此,人卻比物高級,因為柏拉圖認為人在未墮落前,曾見過觀念,即物的真正存有,於是得以沾染了一點觀念的真理,因此在本性上,人是在真理中。

    為什麼柏拉圖說人是個墮落的存有呢?這與柏拉圖所主張的人的出處有關。這出處來自當年蘇格拉底在依尼梭司河畔(Ilissus)對婓度士(Phaedrus)所說的神話,以下是神話的內容。人本來沒有肉身,只有靈魂。柏拉圖更把人的靈魂比喻做一輛由兩隻飛馬拉著的馬車,這兩隻飛馬一溫馴一強悍難馴(情慾)。此馬車一由位馬伕(理性)駕馭,馬伕一直設法好好控制馬車。

    當馬車走到天堂的某處時,會穿越觀念世界,靈魂於是開始欣賞,雖然有些困難,但靈魂終究還是欣賞到觀念。正在此時,兩隻飛馬互相打鬥起來,導致馬車失控,連飛馬的翼也折了,車跟馬一起往下墮,靈魂於是墮落麈世,並投生到肉體中。因為靈魂曾見到觀念,於是靈魂雖然降生到肉體中,卻不會變成野獸,只變成人。此外,由於靈魂在觀賞觀念時的領悟程度有別,所以靈魂有不同等級,從最高等的哲學家到最末的暴君。

    以上是柏拉圖有關人之出處的解釋,人是從天上墮下的靈魂投生到肉體中所變成。這靈魂雖然見過觀念,卻在做了人之後全部忘掉。幸好人的靈魂未墮地時所擁有的飛翼雖然已經折斷,卻留下了一段殘肢,這段殘肢仍然發痛。於是每次當人看到物時,他會因為折翼殘肢發出的陣陣痛楚的剌激,使他記起其靈魂在變成人之前所見的,有關於物的觀念,於是能夠認識所見的物。

    總結上述,柏拉圖的人是從物開始:manstartswiththings,但永遠不會就此停留於其上。因為人不能在物中找到物本身並未具有的存有(nottofindinthingsabeingwhichtheydonotpossess)。所以,柏拉圖所說的「人從物開始」,,他的意思是因為物能夠刺激人記憶起他曾經觀賞過的觀念。因此,對柏拉圖而言,知識也者,並非因為看見我們外面的物,卻是記憶起那在我們裏面的觀念(Knowledgeisnotseeingwhatisoutsideofus,butrememberingwhatisinsideus)。一言以蔽之,物的存在,只是為了刺激人,好把人的思想提升到觀念的世界。

    (四)靈魂

    對柏拉圖來說,靈魂─Soul─是不死的、永恆的。原因是如我們在上面提過,靈魂曾見過觀念,物的真正存有,因此也沾染了一點觀念的真理,分享了真理,而真理是永恆的,所以靈魂也變成永恆。柏拉圖的靈魂分三部份。第一部屬感性:sensualpart,是最接近肉身的需要的一部份;第二部份是精神部份:thespiritedpart,專掌管人的情緒;第三部份是理性部份:rationalpart,靠著這部份,人能夠獲得有關觀念的知識:knowledgeofideas。

    二.人學中的人

     人學:Anthropology被認為是一切科學的基礎,因為這一門所研究的,都與人有關。這裏得補充一句,若真的要研究「整個人」,一般的人學只著重人的理性,物質層面,所以並不足夠,因為人不單靠物質生活。因此,我們這裏要談的人學,是神學中的人學:theologicalAnthropology。所謂神學中的人學,意思是以神學的觀點,以天主的「啟示」為依歸的人學。

     以神學為基礎的人學所表現的人,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為回答這個問題,我們會從兩方面,即人的「靜態面」與「動態面」分別探討。

    (一)人的本體性靜態面

     所謂人的本體性靜態面:ontological-staticvisionofman,意指人的實體,人的本質構造,不是解剖學上的構造:有幾根骨頭,肌肉有幾多種等。卻是從哲學出發探討人的本體,內容包括以下兩點。

    首先,從前面哲學中的人的分析,可以看到人是由靈魂和軀體結合而成的動物,這結合是完整無缺的,兩者互為影響與呼應。當人說「我」的時候,這個「我」包括他整個人,即靈魂跟肉體。而人的一切行為和表現,思想智能方面的,或身體各器官的運作、四肢的活動,均來自這結合。

    人既是一種由靈魂和肉體結合而成的動物,大家可以想象,如果沒有靈魂,人固然沒法生存。同樣地,如果沒有肉體,人也不能在世上生活行走,不能成為「人」。這對我們一點都不陌生,中國民間流行的那一大堆說狐道鬼,借屍還魂的故事足可以證明。當然,最有力的證據是基督的降生,信經說:「祂因童貞瑪利亞取得肉軀而成為人」!所以身體對人是無可或缺的。

     事實上,聖經也記載得很清楚,天主造人時先做了他的肉體,再賦予他靈魂。我們看看創世紀怎樣記載:「上主天主用地上的灰土形成了人,在他鼻孔內吹了一口生氣,人就成了一個有靈的生物」(創2:7),故此人並非純神體,他擁有一個血肉之軀。而為了「生存」,他不但需要時間、空間讓這身軀活動,且需要以其他物質養育這肉軀,以確保在「人」生存的這幾十年,或甚至一百年中,他的身體能正常地成長,並依人的意願行動操作。

    (二)人的功能性動態面

     說到人的功能性動態面,其基礎來自聖經。因為據聖經所載,人是天主依著自己的肖像造成。所以,人原來就是天主的肖像。人的功能性動態面,英語所稱的functional-dynamicvisionofman,即是人向外的伸延性,人與外界的關係,這關係統攝下面四種作用:

    1. 朝向神的功能

    人不能獨自生存,他天生是種群居動物,需要向外發展,要與其他的人接觸、溝通。換句話說,人際關係乃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而第一位與人建立人際關係的,正是創造他的天主。因此,人與生俱來便帶有這朝向神的功能─Godorientedfunction─,也正是這功能賦予一切研究天主和研究人的學科一定的價值。對於這一點,其他從事人文科學研究(與宗教無關)的專家、學者亦一致承認。就算從文化歷史的角度看,這理論亦一樣成立。自初民開始,人便與神攀上關係,無分種族、文化、地域。試看看中國,我國的半信史時代始於主前二千三百年的商代,從這時代遺下的文獻,譬如甲骨文,我們知道當時的社會,可以說完全由鬼神統治。生活中事無大小,從征戰討伐到疾病婚娶甚至出門遠行,都得用占卜的方法,先向鬼神請示,以決吉凶。再舉一例,廣東是中國最南的一省,風俗習慣跟其他各省頗有差異,廣東話更被我們那些北方同胞視為「外語」,因難學也。然而廣東話除了難學外尚有一大特色,與鬼神有關的辭彙甚多,尤其是用來罵人的俚語俗語。考其究竟,乃因為我們廣東地處南方,而遠自春秋時代起,「南蠻」便被視為是個人鬼神混雜的社會,這點廣東話該是個最好的例証(參看梁小中編著,《廣東話趣談》)。由上面這些例子看,人天生有朝向神的功能,這說法不只適用於我們教會的啟示,亦一樣可印証於任何文化族群的宗教。

    2.社會功能

    上面剛說過,人是種天生群居的動物,他需要與其他人交往,需要別人的認同、支持,而同時他亦開放自己,接受別人。因為只有這樣,人才可以確定自己存在的價值,積極地生活,好讓本身的潛質與才能獲極度的發揮。易言之,人天生具備一種社會功能:socialfunction。看到這裏,或許有人會問,人以何種態度與別人交往?換句話說,人的人際關係以甚麼為基礎。答案是以天主子女的身份為基礎。所以這交往是公平的,沒有高下尊卑之分。即是沒有一個人是另一個人的主人,對他操有制宰生殺之權。全人類彼此是兄弟姊妹,大家處於一個完成平等的地位。這點非常重要,是教會信仰的一部份,是信友靈修、與建立教會團體(任何形式的團體)的基礎。

    3.宇宙功能

    宇宙功能─cosmicfunction─這名詞近年才興起。這功能以基督徒的立場,從一個全新的角度來看人跟整個宇宙,特別是跟他寄存於其內的世界和宇宙的關係。天主在創世時便賦與人掌管治理普世萬物的權力(創2:19-20),所以人是萬物的主人是件不容置疑的事實。問題出在,人該如何運用這權力,而不至將其妄用。人應該怎樣處理世界資源,與其他人公平分享,利用這些資源養育萬眾,造福社會,以至不違反天主當初創造世界的本意。

    4.歷史功能

    跟上面所提的三種功能一樣,最後的歷史功能:historicalfunction,亦是一種人非具備不可的功能。因為人需要在歷史中成長,達到自我完成的作用(這點很明顯,所以我們從個人、民族、國家至世界,各有其個別的歷史)。對一個基督徒來說,他的歷史即是救恩史,故這歷史的終點不在現世,而是指向未來,在天主所預許的永生中。

    要了解歷史功能有一個關鍵性字眼:使命。身為基督徒,我們知道天主在創造每個人的同時,也派給他一個特別任務。所以人一生下來,便由天主那裏接受了他在世上,在歷史中應完成的個別使命。

    從以上的分析,大家或許已看出,這最後一項作用其實包含另外三種作用。因為人在履行自己的使命時,他要跟其他人合作。因此他先要與別人建立起人際關係,以便團結眾人,結集大家的力量:社會作用;同時,他也要盡量利用世界及宇宙所能提供的各種效能和資源:宇宙作用,使其與天主安排的計劃配合:對神作用,完成救贖的工作。
第二章 人與禮儀的關係
    第二章

    人與禮儀的關係

    

    雖然我們會在第四章詳細講解禮儀的本質,可是為了讓大家更容易明白人與禮儀的關係,我們先看看教會為禮儀所下的定義。我們引用的是《禮儀憲章》第7條,該條說:「所謂禮儀,乃實踐基督的司祭職。在禮儀中,利用各種有形的記號或象徵,配合與其相稱的形式,完成人的聖化工作。當教會舉行公開慶典時,是整個基督奧體一起參與,即基督自己和全體子民」。短短的一段文字,道盡了構成禮儀的全部基本要素:禮儀也者,乃教會藉著運用一些有形的標記、履行基督的司祭職務,以期達至人的成聖及宏揚主榮。

     作過這簡單的解釋後,相信大家都已經可以想到,禮儀並不等於儀式、禮節,而是包括儀式禮節。大家更明白到,對教會及在信友的生活來說,禮儀也不是可有可無的附屬物、裝飾品,卻是滋養教會、滋養每一位信友的生活的主要維生素。這句話是否說得過份,後面自有定論。有一點可以非常肯定的,天主教會的禮儀,絕非如有些人所想像的,是種奢侈品(包括在非常時期,如戰爭或動亂時代)。有此見者,皆因把禮儀與儀式或禮節混淆,以彼代此。這兩者寫出來字形非常相似,但義意卻不啻天壤。故我們可以批評某一項禮儀的舉行形式不當,太繁雜、冗長,或相反太簡單、草率,或指出禮儀中的某些枝節可另作修改、增刪,但該項禮儀本身卻是必需的,如聖洗等七件聖事、日課,與禮儀年曆中的慶節:將臨期、聖誕期、四旬期、復活期等。試問設若天主教會把這一切都取消了,屆時還成個甚麼教會。相信大家看到這裏,都已意識到,作為一個基督徒,把禮儀與儀式劃分清楚,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簡單地解釋過甚麼是禮儀後,現在看看禮儀與人有甚麼關係。

     前面曾經提及,人是天主的肖像。正因為這樣,人只有在主耶穌基督:天主子內,才能達至自我成全的境界。所以我們要研究的人,同時也是個基督徒、是天主聖父的子女。易言之,這個我們要研究的人,他同時擁有兩個生命:肉身的生命及信仰的生命。因著肉身生命的限制,人不得不活於一個特定的時空和文化中。可是,作為天主的子女,因著天主聖寵的幫助,人在現世已開始他在天主聖三內的永生。而禮儀,正是人可以不斷獲得天主聖寵,養育他的信仰生命的最可靠渠道及方法。

     因此,今日有人主張教會可以沒有敬禮生活,特別在一些落後地區,那裏民生困苦,政治不靖、經濟落後,社會問題罄竹難書。這些人認為教會的首要任務,應該是服務人群,改善他們的生活,使大家安居樂業。這論調聽來似是而非。因為就算不以基督徒立場看,而只從人學的角度著眼也說不過。上面我們說過,人因為是天主所造,所以與生俱來帶有對神作用。人除了物質外尚有精神上的需要,尤其需要跟比他超越的神建立關係。而敬禮、崇拜是實現和表達這關係的最佳方法。所以不論任何宗教,特別是我們的基督信仰:Christianity,在人神之間永遠存有一真正的、活躍的往來。其中涉及人對神的愛慕、崇拜、懇求、感恩、希望等不同感情。這神人的往來在宗教領域內被視為一種典型的「人的行為」。在基督信仰內,這行為具有以下特性:肇始自天主而由人回應。人以何種方法回應?人借助有形的,個人或團體的敬禮作回應。故此,人的回應是個具體的,以儀式表達的行動。關於這一點,教會的禮儀便是個最好的證明,而教會的聖事,也成為人與天主相遇的極點。

     教會一再提醒我們,禮儀是基督與教會聖化人類和光榮天主的行動,從人學看,禮儀具有下面這幾項重要特性。

    (一) 聖化作用

    基督的降生不但改寫成了人類的歷史,更使人的本質和地位獲得無限提昇:人變成天主的子女。這提昇過程,在正常情況下,得依靠禮儀來完成,尤其是依靠禮儀中的聖事,而其中最好的例子是聖洗。事實上,教宗聖西斯篤三世曾經寫過一篇文字,解釋聖洗的意義。謹將該文試譯於下:

     「藉神的血胤,聖神從這水中,

     令一個將被聖化的民族出生。

     罪人因浸入這神聖水中被潔淨:

     水使一切已老化的回復清新;

     並使所有重生的人在

     唯一的水泉,唯一的聖神,唯一的信仰中結合一起

     而彼此間再沒有任何矩離。

     慈母教會從她貞潔的胎中誕下自己的子女,

     這些子女是因著天主充滿生命的噓起而成孕。

     如果你想潔淨自己,請讓這些水把你洗淨;

     設若你被祖先和你自己的罪

     壓得透不過氣來,

     那麼,這為了要潔淨全世界

     而從基督的傷口湧出的水泉

     正是你所期待的生命。

     你們,所有在此處獲得重生的人,要對天國充滿希望。

     那些只出生一次的人,不能獲得真福者的生命。

     不論我們所犯的罪如何罄竹難書,我們如何罪孽深重,我們都不用害怕,

     因為任何人只要從這水中重生,他將會成為聖人」。

     相信大家看完以上這段文字後,再不會懷疑教會的禮儀的聖化作用。

    (二)團體性

    基於本質上的要求,禮儀的團體性非常明顯,而教會的禮儀行動,更因為是基督司祭職的履行,所以最能反映人的「社會作用」,亦同時在個人和集體之間,起一均衡功能,為個人賺取其獲得救恩的場地。關於禮儀的團體性問題,下面談到禮儀行動中的會眾時,會作較深入的分析。

    (三)聖事性

    除了上述兩點外,禮儀尚具有聖事性。透過運用一些有形的事物,教會在禮儀內完成人的成聖和對天主的敬禮,因此這些有形的事物在禮儀中所佔的重要地位大家可想而知,一般在禮儀中所用的有形的事物包括下面幾項:

    1.記號

    在敬禮中採用記號是一普世性宗教現象,存在於所有宗教,所以「記號」可以說是一典型的宗教特徵。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記號。

    對我們基督信仰而言,記號具有將人導入基督奧蹟的功能。易言之,在禮儀的範疇內,記號有如一道橋,將各處於橋兩端的天主跟人連起來,使他們能彼此互相溝通、接觸,故可以名之為「盟約的記號」,因此記號不論和天主或與人都有密切的關係,是構成禮儀不可或缺的成份。

    2.動作

    所謂有形的事物,除記號外尚有禮儀動作。跟記號一樣,所有禮儀動作均能使人與天主相通。我們知道人的動作是人肢體的活動,因此一切禮儀動作都是真正的「人的行為」,特別為讓人參與某項敬禮而訂定,所以也是禮儀聚會的標記,更是參與者內心感受的表現。

    3.象徵

    屬於有形的事物範圍內的還有象徵。象徵亦是人類宗教生活的一大特色,尤其對基督信仰來說,更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我們在禮儀中用象徵,並不是為把禮儀美化,使其更形隆重;或當作「教具」來「教育」信友,使他們更明白某項禮儀的內涵,而是禮儀本質的要求。原因是禮儀中的象徵,因著基督的親自介入,能成功並有效地令到由聖父所策劃,聖神所推動,最後由基督自己執行的救贖工作,得以在任何時空之內繼續及臨現。故此和記號及動作一樣,象徵亦是天主與人相遇的工具。

    4.儀式

    所謂儀式,就是將上面所說的記號、動作、象徵依照各種禮儀的不同性質,有系統的編排起來,並按一定的程序舉行。所以每一個儀式都有其固定的記號、動作、象徵和舉行方式,不能隨意改變,否則會變成另一種新儀式。儀式也是一典型的「人的行為」,所以是有形可見,並涉及人的「社會作用」和「歷史作用」。在宗教領域內,儀式被視為人對神的回應,所以是人神的接觸點。

    前面說過,我們不可隨意刪改任何儀式,每一項儀式都有其既定的進行程序,故「重覆」是儀式的最大特點,也正是「重覆」這特性,保障一項儀式的過去、現在、和將來的一致性,所以我們明白為甚麼在教會的敬禮生活內有些儀式改不得。從以上所說,大家亦可以看到,舉行儀式的主事者不是個人而是團體,不是「我」而是「我們」,所以儀式永遠是個集體行為。
第三章 禮儀本質探索
    第三章

    

    禮儀本質探索

    在未正式開始我們的論題之前,首先想簡略地介紹一下教會產生之前那幾百年歐洲當時的形勢,這對了解我們的課題,會有很大的幫助。

    未知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何不論要研究教會內任何問題,總是離不開希臘文和拉丁文?這實在與教會產生的年代,其時歐洲之政治局勢及社會情況有關。因為自主前九、十世紀至公元主前四世紀,馬其頓王斐理伯及其兒子亞歷山大帝統一歐、亞、非三洲之前,這幾百年間,希臘人是那時唯一曉得擬定和書寫一紙商業合約的人。所以,可以想像希臘文在那時有多重要,有點像今日的英文。這時期稱為古希臘期。

    斐理伯與亞歷山大帝兩父子所領導的馬其頓帝國於主前四世紀統一歐、亞、非三洲。遠在近東的波斯亦於公元前332年被他們征服,結果是原來隸屬波斯的猶太變成馬其頓帝國的屬國。從這時到主前一世紀,即羅馬帝國的興起為止,這幾百年間,希臘文更成為這一帶地方的官方語言。這種情形一直維持到主後第三世紀中葉,希臘文的位置才慢慢被羅馬帝國的拉丁文所取代。這解釋了為甚麼教會最早期的作品與文件都是用希臘文寫成,要到主後第三世紀才開始改用拉丁文。這時期稱為希臘期,即英文的HellenicEpoch。

    從上面的解說,大家可以見到我們的信仰本源自西方。這也解釋了為甚麼天主教會的信仰,不論那一方面都充滿西方色彩和思想。正為了這原故,要理解教會或我們信仰中的任何問題,都要回到根源─西方文化中。這除了上面所提的希臘和羅馬文化外,尚包括希伯來或猶太文化,因為耶穌基督是猶太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給我們信仰中的一些基本問題找到答案,這對禮儀來說,亦不例外。

    一.禮儀一詞的意義

    要研究教會的禮儀,或更好說,要知道教會的禮儀是甚麼,第一步我們先要弄清楚禮儀二字原文的意思。中文禮儀一詞譯自希臘文。而希臘文這字是由字根(出自/,即人民)公眾的,屬于人民的,和,意即從事,工作)行動,工程兩部份組成。換句話說,希臘文禮儀一詞首要之意思是:一件為民眾的工作─行動─事業,次要意思則指此工作——行動——事業的公眾特性。

    二.聖經中禮儀一詞的特性

    (一) 舊約

    在舊約中,禮儀這詞以下面這些不同的字:,或,一共出現了約170次。《七十賢士本》以這些相異的字眼來翻譯兩個希伯來動詞sherèt和’abhad,與及後者的名詞‘abhdah。這兩個希伯來動詞在意義上都指「為某人而作的服務」。分別只在於sherèt較著重隱藏於服務行動下的情感,那是一種喜悅、熱愛和完全獻身、無條件地付出的感情。’Abhad所指的則是屬於人「本份的工作」,比方奴隸的服務。這也解釋了為甚麼希伯來文奴隸或僕人’ebhed這字本出自’abhad,‘abhdah二字。

    在希伯來文聖經中,聖經作者輪流以sherèt和’abhad二字來稱呼自己的宗教和外教人的宗教敬禮,並不作特別的區分和選擇。相反,《七十賢士本》的譯者卻在翻譯sherèt和’abhad二字時,在眾多可供選用的希臘文字中,刻意作特別的選擇和安排。如果希伯來文聖經的sherèt和’abhad所指的是由司祭或肋未人向雅威奉獻的敬禮,他們自始至終只用和這兩個字來翻譯。若奉獻給雅威的敬禮是由人民主持的話,他們則改用、、或等字,而不用和。易言之,禮儀一詞在《七十賢士本》聖經中,的確有其特別的技術性意義:它指由「司祭或肋未人向雅威奉獻的敬禮」,即是那依照著法律書所記載之儀節,由一特定階層人士向雅威奉獻的敬禮。

    《七十賢士本》的譯者作這種選擇的真正原因一直是個謎,學術界至今末能找出一個各方面都接受的解釋。縱然如此,有一點可是大家都同意的。《七十賢士本》的譯者以一個希臘字,來翻譯兩個希伯來字sherèt和’abhad。而這兩個字雖然都指「服務」,意思卻又不完全相同。因為正如我們前面說過,sherèt較著重從事服務者內心那份能夠奉獻自己的服務的喜悅之情,’abhad則基本上指服務的外表行動。所以大家都認為「禮儀」一詞在《七十賢士本》中並非指「廣泛性的敬禮」,甚至並非指以民對雅威的一般敬禮。

    易言之,《七十賢士本》的譯者肯定從希臘文「禮儀」這詞得到特別的默感,覺得它是最適合用來翻譯專由司祭或肋未人向雅威奉獻的敬禮,即此詞最能夠顯示這敬禮之形式,這形式可概括為以下三點:-

    這是以民事奉雅威的特別敬禮行動,而且只對祂一個,並且須要在祂的帳幕

    中、在祂的聖殿內和在祂的祭壇上奉獻;-

    奉獻此敬禮的主角是一些由雅威特別選出的人:司祭和肋未人;-

    這是獻給雅威,唯一的主之唯一敬禮,其獨一性是如此絕對,以至此敬禮的

    舉行方式要由雅威自己所定的,極其嚴格的禮規,規限著。

    這表示希臘文的一詞之所以被《七十賢士本》的譯者選用,是因為他們認為這詞原來的意思,即古希臘期對這詞的解釋,最能表達以民對雅威的敬禮,這敬禮依照一套由雅威親自定下的外在形式舉行,並且交由有司祭職的肋未族人,即希伯來人民中,階級最高的人負責。

    無可否認,從《七十賢士本》的譯者在禮儀一詞的選擇,可以見到他們對舊約聖經有關敬禮之理解的偏差和欠缺。他們忽略了在舊約中,敬禮的最基本精神是人的內在心態,這精神貫穿舊約中各部經書:先知、聖詠等。

    以色列人在敬禮中與天主所建立的,是一種愛的關係。這關係藉「聽上主的聲音和遵守祂的盟約」顯示出來。為此,當以色列人向上主舉行祭獻時,那些外在的儀式與祭品,必須具有以下這些內涵,否則不會獲得上主的悅納。

    這些儀式與祭品必須:-

    是以色列子民內心因所接受的恩惠而心懷感激之表示:

    詠49:14.23:「為此你該向天主奉獻頌謝祭,你又該向至高者還你的願誓」;-

    是他們悔恨自己的罪並願意改過的表示,例如:

    詠50:18-19:「因為你既然不喜悅祭獻,我獻全燔祭,你也不喜歡。天主,我的祭獻就是這痛悔的精神,天主,你不輕看痛悔和謙卑的赤心」;

    歐6:6:「因為我喜歡仁愛勝過祭獻,喜歡人認識天主勝過全燔祭」。

    可惜除了在曠野中僅有的幾次外(耶2:2-3;歐2:17),這種禮儀一直從未被認真地實踐過。事實上,在當時盛行於那一帶的外教人敬禮中,向各自的神祗奉獻牲畜或農作物作祭品,是種很普遍的做法,以色列人也不例外。只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以色列人漸漸忘記了他們所奉獻的祭品——牲畜或農作物——應該是他們對雅威向他們所宣講的話,和與雅威所訂立的盟約之忠貞的記號,否則雅威不會悅納這些祭品。看來好像連《七十賢士本》的譯者也忽略了這一點。

    (二)新約

    在全部新約經書中,禮儀一詞,包括各種形式:名詞─敬禮或服務─和主持敬禮的人與動詞,一共只出現了十五次,這十五次的分佈如下表所示。

    :路1:23;格後9:12;斐2:17;希8:6;9:21.

    :羅13:6;15:16;斐2:25.30;希1:7.14;8:1-4.

    :宗13:2;羅15:26-27;希10:11.

    至於禮儀一詞在這些聖經章節中所欲表達的意思,大致可歸納為以下四類:

    1.一般世俗用法

     (1)羅13:6-「為此,你們也該完糧,因為他們是天主的差役,是專為盡這

     義務的人」。

    (2) 羅15:26-27-「因為馬其頓和阿哈雅人甘心樂意為耶路撒冷的貧苦聖徒捐了一筆款項;他們甘心樂意,其實他們是欠他們的債。因為外邦人既然分沾了他們的神恩,也就該在物質上扶助他們。」

    (3) 格後9:12-「因為辦理這種供應的事,不但補助了聖徒的貧乏,而且還叫許多人感謝天主。藉著這次供應的証明,他們必要因你們而明應和服從基督的福音,和你們對他們以及眾人的慷慨捐助,而光榮天主」。

    (4) 斐2:25.30-「再者,我以為必須把我的弟兄、同事和戰友,即你們派來為供給我的急需的使者,厄帕洛狄托給你們打發回去。[…]因為他為了基督的工作,曾冒生命的危險,接近了死亡,為彌補你們未能事奉我的虧缺」。

    (5) 希1:7.14-「論到天使故然說過:『天主使自己的天使為風,使自己的僕役為火燄[…]眾天使豈不都是奉職的神,被派遣給那些要承受救恩的人服務嗎?』」。

    從上面所引載這幾處聖經的內容,大家可以看到,禮儀一詞主要包括下面這幾種意思:差役、扶助、辦理供應的事、供給和奉職等。即是說,禮儀一詞可以說是服務的同義詞。

    2. 舊約由司祭舉行的敬禮

    (1)路1:23-「他供職的日期一滿,就回了家」。

     (2)希8:1-2.6-「我們所述的要點即是:我們有這樣一位大司祭,他已坐在

     天上「尊威」的寶座右邊,在聖所,即真會幕裡作臣僕;這會幕是上主而不是人所支搭的。[…]現今耶穌已得了一個更卓絕的職分,因為他作了一個更好的,並建立在更好的恩許之上的盟約的中保」。

    雖然此段談論的是基督的新司祭身份,然而因為此書的作者在比較基督所作的祭獻與舊約的司祭所作的祭獻,所以我們應該以舊約的祭獻來解釋這段文字。另一方面,亦正因為此段的主要作用在比較舊約的祭獻與基督的祭獻,而讓我們看到這兩種祭獻之相異處。即是說,讓我們看到基督所奉獻的「新禮儀」之嶄新處和絕對超越性,與及這「新禮儀」與「新盟約」的關係:由於「新盟約」是建立在更好的恩許上,結果是基督所奉獻的「新禮儀」比舊約的奉獻更能潔淨我們的良心,使我們能事奉生活的天主。

    (3)指舊約敬禮中所用的祭器

    希9:21-「連帳幕和為敬禮用的一切器皿,他都灑上了血」。

    (4)指舊約司祭奉獻的敬禮

    希10:11-「況且,每一位司祭,都是天天侍立著執行敬禮」。

    3. 指以心神奉獻的敬禮

    (1)羅15:15-16-「我給你們寫信未免有些大膽,不過我只想喚起你們的回憶,因為天主賜給了我恩寵,使我為外邦人成了耶穌基督的使臣,天主福音的司祭,好使外邦人經聖神的祝聖,成為可悅納的祭品」。

    從這段經文,大家可以看到保祿自稱為基督的司祭(中文思高版聖經譯作「使臣」),其身份與職務雖然與舊約的司祭大同小異。然而,在保祿的祭獻中,他所奉獻的祭品與舊約的比較起來,分別可是非常大。保祿所奉獻的,已非如舊約司祭所奉獻的,是些沒有理性的動物:牛或羊,卻是那些因為接受了保祿所宣講的福音,在聖神內成聖,成為悅樂天主的祭品的外方人。所以,此處一字雖然仍有舊約對這字之技術性解釋,可是此詞亦同時因為所奉獻的祭品之不同,而超越這解釋,被提升至一個更高的層次:是一種心神的敬禮,而非指儀式這麼簡單。因為在聖經用詞中,「心」和「神」這兩個字有它們特別的意思,它們代表整個人。換句話說,「心神的敬禮」即是將自己整個人作祭品獻給天主。

    (2)斐2:17-「即使我應在你們信德的祭祀和供獻上奠我的血,我也喜歡,且與你們眾位一同喜歡」。

    如上面所載的《致羅馬人書》一樣,這裡禮儀一詞所指的仍是舊約的技術性意思:由司祭所奉獻的祭獻。可是,跟《致羅馬人書》一樣,這裏所說的祭獻也超越此技術性意思:即人奉獻給上主的祭獻,是個心神的敬禮。因為正如經文所說,斐理伯人所奉獻的祭品,不是牲畜,卻是他們生活的信德,即是基督宗教的信德。正是基於這點,保祿甘願以自己的血為這祭獻作奠,而這祭獻是因著保祿的宣講,令斐理伯人歸向基督而開始。上面這兩段經文清晰地讓我們看到,禮儀並非只是儀式這麼簡單,還包括基督徒的整個生活。

    4. 指基督徒的敬禮

    宗13:2-「他們敬禮主和禁食的時候,聖神向他們說:「你們給我選拔出巴

    爾納伯和掃祿來,去行我叫他們要行的工作」。

    如果將上面這段經文直譯的話,整句話是:「正當他們向主舉行禮儀和禁食的時候,聖神向他們說:『你們給我選出巴爾納伯和掃祿來,去行我叫他們要行的工作』」。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上面這段經文是新約廿七部經書中,唯一一處稱新生教會的敬禮做禮儀。故此,可以想像這段經文在學術界所引起的興趣有多大。而各方面對此段經文的解釋也非常不一致,大約可歸納為以下三類:第一種意見認為此處禮儀一詞所指的,是新的基督徒團體的禮儀,主要是指「感恩祭」。第二種意見認為此處禮儀一詞雖然未能確定是否指「感恩祭」,但肯定是指一種特別的「基督徒禮儀慶典」。最後一種意見則認為,如果與《七十賢士本》對禮儀一詞的解說比較,此段經文所代表的,確實是種前所未有的新思想。其新穎處在於《宗徒大事錄》一書的作者用禮儀一詞來稱呼基督徒的團體祈禱。即是說,《七十賢士本》的譯者刻意要加給禮儀一詞之技術性意義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純粹以心神的奉獻為基礎的基督徒敬禮。

    綜合上面三種意見,可以說每種意見都有其可信性。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不是要攪清楚此節經文所說的禮儀之內容,而是新興教會的敬禮,即是基督徒的敬禮,從一開始便被稱為禮儀。至於這種稱法到底是好是壞,那是另一個問題。最重要的是當時在第一個信友團體:安提約基雅的團體中(信友是在安提約基雅首次被稱為基督徒),信徒的敬禮聚會竟然被冠上一個絕對技術性的稱謂,尤其是該敬禮聚會很可能並沒有希伯來司祭在場主禮。結論是大家都認為《宗徒大事錄》一書的作者,即路加,他選用禮儀這詞,是要指出基督的敬禮是舊約司祭所舉行之祭獻的延續,或至少等同此祭獻。換句話說,宗13:2與希8:2.6對禮儀一詞的理解,是在同一條線上。因為後者指出基督之死的祭獻的價值,那是絕對超越舊約司祭所奉獻的祭獻。也就是說,基督所奉獻的祭獻不單止是舊約的祭獻之延續,而且是一種絕對超越的祭獻,實實在在是禮儀。

    三.從舊約的禮儀到新約的禮儀

    學術界一直認為新約經書只用了一次禮儀這詞來稱呼基督徒團體的敬禮,絕非是偶然的事。換言之,這是作者路加有意如此安排。《七十賢士本》的譯者從來不會用這詞來稱呼一般以色列人的祭獻和敬禮,只用此詞來稱呼由司祭奉獻的敬禮。所以像我們前面已提過多次,正是《七十賢士本》的譯者這種刻意的安排,使禮儀一詞變成一種由一套法定形式規限著的敬禮,而非指一般宗教儀式或崇拜。這讓我們理解到,為甚麼甚至連《出谷紀》中記載的敬禮亦未能被稱作禮儀,只除了一次,那是第三十八章二十一節,在這節經文中,’abhodah一字被譯成禮儀。理由是因為這節經文總結前面有關支搭帳棚,即會幕,的總帳,而這會幕是為舉行由肋未司祭主持的禮儀之用。所有其他無數次希伯來文聖經作者用來稱呼以色列人的敬禮(出3:12;4:23;7:16.26;8:16等),甚至包括逾越祭獻在內(出12:25.26;13:5),由於這些敬禮都不是由肋味司祭主持,《七十賢士本》的譯者也就從來不用禮儀一詞來翻譯。

    可是現在《宗徒大事錄》的作者路加,卻用了這個如此技術性的字眼來稱呼第一個信友團體:安提約基雅的團體、並非由肋未司祭主持、向主奉獻的敬禮。這選擇顯示新興教會對此技術性字眼有了新的詮釋。即是說,隨著教會的誕生,禮儀一詞也從此跨出《七十賢士本》的譯者給它所定下的規限和所朔造的框框,重新得回敬禮與祭獻原來在舊約的意思。例如:

    達3:39-41-「但願我們能藉懺悔的心和謙虛的精神蒙你悅納,就如獻上公羊

    和公牛的全燔祭,又如獻上了萬隻肥羊;這樣也希望我們今天在你面前所行的祭獻,能當作滿全了我們對你應盡的義務,因為凡信賴你的,決不會蒙受羞辱。現在我們全心隨從你,敬畏你,尋求你的慈顏,望你不要使我們羞慚」。

    詠69:31-32-「我要用詩歌讚美天主的名號,並用感恩的心向天主增耀:這

    將使上主滿心歡愉,勝於蹄角具全的牛犢」。

    詠141:2-「願我向你行的祈禱像馨香上升,願我的手高舉如同晚祭的高

    騰」。

    《德訓篇》第三十五章第一至第七節說得更加清楚:

    「遵守法律,便等於獻的祭獻多;堅守誡命,遠離一切邪惡,便是奉獻和平祭。遠離邪惡,就是舉行贖罪祭,和為所犯的罪求赦的祈禱。感恩等於奉獻上等麵粉,施捨等於讚美祭。遠離邪惡,就是悅樂上主;逃避不義,便是贖罪祭。不要空手到上主面前去;因為這一切,為了天的誡命,都應當執行」。

    不過,最有意思的一段經文要數《米該亞先知書》第六章一至八節所寫的一番話。在這八節經文內,前五節先知宣示了上主向自己的子民的訴訟。現在讓我們一起看看經文:

    「惟願你們傾聽上主所說的話:「起來,在諸山面前進行訴訟,使諸丘陵能聽見你的聲音!」諸山!請聽上主的申訴;大地的基礎,側耳聆聽罷!因為上主與他的人民有所爭訟,與以色列有所爭辯:『我的人民!我對你做了什麼?我在什麼叫你討厭?請你答覆我!難道是因為我由埃及地領了你出來,從奴隸家贖了你回來,在你面前委派了梅瑟、亞郎和米黎盎?我的人民,請你記憶摩亞布王巴拉克圖謀過什麼事,貝敖爾的兒子巴郎答應了他什麼;再記憶從史廷到基耳加耳發生過什麼事,好使你明瞭上主的仁慈作為』」。

     第六至第七節是以色列人在聽了上主的質問之後給祂的答覆:「我要到上主那裡,叩拜至高者天主,應獻進什麼?應獻進全燔祭,還是應獻進一歲的牛犢?上主豈喜悅萬千的公羊,或萬道河流的油?為了我的過犯,我應否獻上我的長子?為了我靈魂的罪惡,我應否獻上我親生的兒子?」。

     第八節先知告訴我們上主對以色列人以上這答覆的反應:「人呵!已通知了你,什麼是善,上主要求於你的是什麼:無非就是履行正義,愛好慈善,虛心與你的天主來往」。

     米該亞先知這幾句話完全將禮儀的內容和真精神展現無遺。而這種以人內心的歸依做基礎的禮儀,更在基督身上得到最極致的發揮。基督在自己那三年公開傳教生活中,不但多次明白地指出,他就是天主最後要派到自己的子民中那一位(瑪21:33-34;並參看耶7:25-26);他亦不斷提醒猶太人,要他們不可忘記眾先知一再宣講之真精神(瑪9:13;12:7,引証歐6:6;15:7-9,引証依29:13;瑪21:13,引証依56:7及耶7:11)。這解釋了為什麼基督會對猶太人談及拆毀聖殿的問題(若2:18-22),我們不要忘記聖殿是猶太人舉行祭祀的地方。之後,基督更進一步,在他跟撒瑪黎雅婦人的對話中,索性清楚地指出,從今以後,相信他的人將不再在任何一座山,或在耶路撒冷朝拜父,而將以真理、以心神朝拜父(若4:19-26)。
第四章 教會禮儀行動中的會眾
    第四章

    教會禮儀行動中的會眾

    

    天主教會的禮儀永遠都是個團體的慶典,而非私人行動,因為教會原來就是團結的聖事:unitatissacramentum,是一個在主教的帶領下,聚集起來的神聖子民。事實上,會眾,即英語的assembly的重要性再受到重視,不但對理解教會的禮儀有直接的幫助,同時間接影響對教會學的研究。下面我們會簡略地分別論述聖經及教父思想中的會眾神學。

    (一)會眾的聖經基礎

    1.舊約

     今日我們所稱的會眾譯自希臘文,為了能夠對今日教會的禮儀有較深入的理解,詳細分析這字的意思似乎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七十賢士本》以一字來翻譯希伯來文的qahal。而在舊約聖經,qahal有雙重意思,此字代表把人集合起來的召喚和那些回應召喚而組成會眾的人。換言之,qahal表示集合的群眾和使群眾集合起來的事件。從以色列的社會文化層面來說,他們召喚qahal一般是為了聆聽君王的話,並一致地就所聽到的話給予一個「正式」的答覆,因此,在以色列人的生活中,qahal是件相當嚴肅和隆重的事,因為所處理的是與國家人民有關的問題。依此推論,大家可以想象一個因雅威之名而出現的qahalYahweh,即「雅威的會眾」是如何重要,因為這qahal要處理的已不再是國是,卻是天主與以民的關係。在本質上,沒有其他方式比qahalYahweh更能將以民的天主選民身份表達出來。因為在這qahal中,藉著聽天主的話這行動,以民一方面承認自己的選民身份,同時接受天主與他們所立的盟約。正是由於qahal此字所代表的這種特別意義,《七十賢士本》才選擇了希臘文的來翻譯這個希伯來字。事實上,與另一個表示禮儀會眾的希伯來文‘dah比較,qahal代表的,是以民在他們的歷史中某些具決定性的時刻,天主對他們所作的一些特別和異常的召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然是出谷紀第十九章所記載,以民離開埃及獲得自由後三個月,當他們抵達西乃曠野時,首次因天主的召喚在該曠野集合。由於經文一至九節對理解qahal這字的意思相當重要,故特別把經文引載於下:

    「以色列子民離開埃及國後,第三個月初一那一天,到了西乃曠野。他們從勒非丁起程,來到西乃曠野,就在曠野中安了營;以色列人在那座山前安了營。梅瑟上到天主前,上主從山上召換他說:『你要這樣告訴雅各伯家,訓示以色列子民說:你們親自見了我怎樣對待了埃及人,怎樣好似鷹將你們背在翅膀上,將你們帶出來歸屬我。現在你們若真聽我的話,遵守我的盟約,你們在萬民中將成為我的特殊產業。的確,普世全屬於我,但你們為我應成為司祭的國家,聖潔的國民。你應將這些話訓示以色列子民』。梅瑟就去召集百姓的長老,將上主吩咐他的那一切話,都在他們前說明了。眾百姓一致回答說:『凡上主吩咐的,我們全要作』。梅瑟遂將百姓的答覆轉達於上主。上主向梅瑟說:『我要在濃雲中降到你前,叫百姓聽見我與你談話,使他們永遠信服你』。梅瑟遂向上主呈報了百姓的答覆」(出19:1-9)。

     梅瑟遂依照天主的指示,吩咐以民先潔淨自己,三日後在西乃山下集合迎接天主,天主有話要向他們說(出19:10-15)。三日後以民如期在西乃山下集合,聽天主對他們講話。這次聚集是以民接受天主的話的答覆,同時以民亦因為聽這話而成為一個民族:天主自己所選的民族,成為天主的產業,一如上面引載的第五及第六節經文所說的:「你們若真聽我的話,遵守我的盟約,你們在萬民中將成為我的特殊產業。的確,普世全屬於我,但你們為我應成為司祭的國家,聖潔的國民」。這次聚集也是天主與以民建立的盟約的基礎,因為天主在這聚會中向以民頒布了十誡和其他法律(出20:1-23:33),以民則在這次聚會中接受了天主所吩咐的一切話和誡命:「梅瑟下來,將上主的一切話和誡命講述給百姓聽,眾百姓都同聲回答說:『凡上主所吩咐的話,我們全都奉行』」(出24:3)。以民更為立約一事舉行了隆重的祭獻,作為立約的記號,表示他們承認這盟約。在祭獻中,梅瑟先把約書念給百姓聽,之後在百姓回答過:「凡上主所吩咐的話,我們必聽從奉行」後,梅瑟拿血洒在百姓身上,將天主與會眾結合起來,成為立約的上雙方」(出24:6-8)。

     在歷史演進中,以色列的會眾qahal跟其他事物一樣,經歷過好些改變。然而,不論是那一個年代的qahal,始終保存以下這四個特性或因素。第一,會眾是因為天主的召叫而出現或形成。其次,天主在一事件中以特別形式臨現於會眾中。復次,是一個隆重地宣讀天主的話的時刻,而聚集的人都表示承認並接受這話。最後,通常會眾以祭獻作為承認這份關係,即盟約的記號。在舊約中,不乏一些重要qahal的敘述,好像《厄斯德拉下》第八至十章所寫的qahal,便很具代表性。該段經文記載以民從充軍之地回到故國,人民都一無所有,連聖殿都沒剩下一磚半瓦,那時他們唯一實實在在擁有的,就是天主的法律,於是民眾要求經師厄斯德拉拿出《梅瑟法律書》來讀給他們聽。茲把經文節錄一段於下:

    「到了七月,當時以色列子民還各在本城裏。所有的人民,都一致聚到水門的廣場上,要求厄斯德拉經師,那出上主命以色列當遵守的梅瑟法律書來。厄斯德拉司祭便在七月一日,將法律書那到會眾前,即男女和所有能聽懂的人前,在水門前的廣場上,從早晨到中午,在男女和能聽懂的人面前,宣讀了法律,所有的人民都側耳靜聽法律書。厄斯德拉在眾目注視之下展開了書因他高立在眾人之上他展開書時,眾人都立起來。厄斯德拉先讚頌了上主,偉大的天主,全民眾舉手回答說「阿們!阿們!」以後跪下,伏首至地,欽崇上主。厄斯德拉讀一段天主的法律書,即作翻譯和解釋,如此民眾可以懂清所誦讀的」(厄下8:1-3.5-6.8)。

    2.新約

     (1)瑪竇福音

    《七十賢士本》選擇用來翻譯希伯來文qahal的希臘字在福音中只見於瑪竇福音:16:18(一次);18:17(兩次)。瑪竇16:18記載的是當伯多祿代表全體宗徒宣認耶穌為默西亞時,耶穌告訴他,要以他作為建築自己的教會的基石。耶穌對伯多祿說:「我再給你說:你是伯多祿(磐石),在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會,陰間的門決不能戰勝她」。至於另一處史所記載的,是耶穌向門徒講解他們應該如何規勸得罪自己的弟兄。若是那個得罪人的弟兄不聽他們私下的勸導,那麼,耶穌說:「你要告訴教會;如果他連教會也不聽從,你就將他看作外教人或稅吏」(18:17)。

     從以上這兩段經文,可以看到,即「教會」一詞所指的,是那些相信耶穌的人所組成的團體,而耶穌對這教會的態度是:這教會是祂的,不是任何人的;是祂自己要建立這教會,而且是建立在一個特別的基礎上,這基礎就是伯多祿。易言之,在一切與教會有關的問題上,伯多祿永遠是一個中心點。

     (2)宗徒大事錄

     新約經書中,一字用得最多的是《宗徒大事錄》,總共用了二十二次。究竟路加在《宗徒大事錄》中用這字是否有什麼特別意思?根據一般學者的意見,概括的說,路加思想中的包含以下的意思:

    指一群居住在一特定地方的人,這些人都是聽了有關耶穌基督的宣講,

    相信了祂,再藉著聖洗聖事而成為一個團體,並因著他們的信仰而令到

    他們與所居地之市民有明顯的分別;

     這些都是小團體,而且是家庭式,即所謂「家中教會」(House Church);

     -每一個地方的都是耶穌基督以伯多祿磐石為基礎而建成的普 世教會,在這些特定地區的可見記號;

     這些都是天主用自己的血聖子的血賺取回來的,又藉著聖神 在每個教會中立某些人為監督,為牧養整個羊群。

     綜括上述,路加思想中的有很強的聖三幅度,而聖神更是整個組織和各種不同職務,尤其是教會傳教工作的肇始者和推動者。可以見到為路加來說,所指的不只是禮儀會眾,而是廣闊得多,指整個信友團體。

    (二)教父作品中的會眾神學

     那些相信天主,跟隨基督的人,他們會按時聚集起來,一起聆聽主的話、祈禱或舉行禮儀行動,這是個自教會成立之初便已經出現,與教會同時產生的現象。如我們在前面說過,有關信主的人聚集一起祈禱最早的記載是《宗徒大事錄》1:12-14節。該段經文記述宗徒們看了主耶穌基督被接升天後,聽從祂的吩咐,返回耶路撒冷,等候聖神降臨。他們回到住處後,與聖母瑪利亞及另一些婦女同心合意地專務祈禱:

    「那時,他們從名叫橄欖的山上,回了耶路撒冷,這山離耶路撒冷不遠,有一安息日的路程。他們進了城,就上了那座他們所居住的樓房,在那裏有伯多祿、若望、雅各伯、安德肋、斐理伯、多默、巴爾多祿茂、瑪竇、阿耳斐的兒子雅各伯、熱誠者西滿及雅各伯的兄弟猶達。這些人同一些婦女及耶穌的母親瑪利亞並他的兄弟,都同心合意地專務祈禱」。

     稍後,《宗徒大事錄》再記述第一批因伯多祿的宣講而歸化的信友,在受洗後,不但專心聽宗徒們的訓誨,還時常聚在一起、擘餅、祈禱:

    「於是,凡接受他的話的人,都受了洗;在那一天約增添了三千人。他們專心聽取宗徒的訓誨,時常團聚、擘餅、祈禱。因為宗徒顯了許多奇蹟異事,每人都懷著敬畏之情。凡信了的人,常齋集一處,一切所有皆歸公用。他們把產業和財物變賣,按照每人的需要分配,每天都成群結隊地前往聖殿,也挨戶擘餅,懷著歡樂和誠實的心一起進食。他們常讚頌天主,也獲得了全民眾的愛戴;上主天天使那些得救的人加入會眾」(宗2:41-47)。

     為什麼那些聽了福音的宣講,領洗加入教會成為信友的人,需要時常團聚?他們只是為了要加深彼此的認識,分享彼此的經驗,抑或有更重要的原因,使到這些人非時常團聚不可?換句話說,教會是否有所謂會眾神學?下面我們嘗試從一些最早期的教父作品,尋找答案。

    1.《十二宗徒訓誨錄》

     所選的第一篇作品是成書於第一世紀末的Didaché即《十二宗徒訓誨錄》。該書的第十四章有一段這樣勸勉信友:

     「為尋找對你們靈魂有益的事,你們要時常團聚。因為如果你們在最後時刻仍不能令自己成全的話,那麼,你們的整個信仰生活根本為你們毫無用處」。

    2.安提約基雅的依納爵

     第二篇作品選自安提約基雅主教聖依納爵給厄弗所教會的信,依納爵給厄弗所的信友這樣寫道:

    「為了在天主前向祂獻上感恩與讚頌的行動,你們要設法時常團聚。因為當你們時常團聚時,會將撒殫的勢力摧毀,並以你們一致的信德,消滅他破壞性的工作」。

    

     上面引載的兩段文字有一共同主題:勸勉信友要「時常團聚」,因為這對加強他們的信德,是必需的。《十二宗徒訓誨錄》視團聚為培育信友的一個漸進式方法,因為一般而言,信友團聚的目的主要是祈禱或舉行禮儀。所以,信友的德行,的確可以通過聚集而不斷增強,對善的意識也會越來越清楚。至於安提約基雅的聖依納爵,他則視信友以他們「一致的信德」為基礎的團聚,作為摧毀撒殫的力量和他的工作的武器。

     這兩篇文字雖然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天主教信友的團聚,然而,兩段文字卻讓我們明白了一件事:天主教會的信仰,在其內容來說,並非物質性的,所以我們無法向人說:「看!這就是我們向祂祈求的聖父」。最可以讓人看到我們的信仰的方法,是當懷著「一致的信德」的信友團聚起來向天主祈禱讚頌的時候。因此,信友聚在一起祈禱或舉行禮儀,不但是他們表達自己的信仰最有力的方式;更是他們保持自己的信仰、留在這信仰內,一個不可取代的方法;同時是使這「同一的信仰」可以跟隨著人類生活的節奏發展並成長的方法。因為正是在這成長過程中,每一為信友都依照自己得自聖神之不同神恩,建樹自己、實踐自己的歷史使命。

     而整個過程,特別是第一步會眾的形成把各個別信眾聚集起來,成為一個團體,完全是聖神的工作,一如聖安博所說的:「是聖神建樹教會」。因為是天主聖神藉著自己不斷的工作,使聖父四散各處的子女,重新聚集在復活的天主子我們的主基督內。
第五章 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的禮儀改革
    第五章

    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的禮儀改革

    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以下簡稱梵二)對教會禮儀改革最大的貢獻是神學,其次是牧民和大公精神,我們試在下面握要地逐一分析。

    一.梵二的禮儀神學

    參與是次會議的學者和專家透過一連串嚴謹的學術研究,以聖經、歷代教父的著作和教會當局的訓導,尤其是初期教會的禮儀文件為基礎,再參考自第十八世紀所開始的禮儀運動至今,各方所收集得,有關禮儀的報告和資料,為教會的禮儀制定一套基礎穩固的禮儀神學,作為教會今後禮儀生活的準則。主要思想有三點:(一)禮儀是天主聖三的救世工程的實踐,(二)禮儀是基督的司祭職的執行,(三)禮儀是教會生活與信友生活的泉源和頂峰。

    (一)禮儀是天主聖三的救世工程的實踐

    人類的救恩史始於舊約,自那時起,天父不斷以「聖言」召叫人,又利用某些記號激發人心,使他作出回應,依照所接受的信仰不斷在生活中自我更新,使自己日益肖似基督,並像祂一樣,常生活在聖神內。教會的禮儀所慶祝的,正是這份來自天主聖三的奇妙救恩。

    聖三在禮儀中的自我顯現及參與,把歷史中那位生活的、行動的天主;亞巴郎、依撒格和雅各伯的天主(出3:6);把降生成人、死而復活的聖子及祂的聖神的力量表露無遺。這位三位一體的天主過去曾經用不同的方式不斷向人講話,今日仍讓人繼續聽到祂的聲音,並願意成為他們生活中的同伴,聖三在禮儀中的角色和行動劃分得非常清楚。

    聖父是一切恩寵的分施者,是生命的創造者,是人類的自由、喜樂、愛情的根源和完滿。依照教會的傳統,一切經文,特別是禮儀經文都是向聖父而發。這本來就是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意願,祂親自教給他的門徒的「天主經」的第一句便是向父呼求:「我們的天父」。

    至於聖子基督,從教會的禮儀經文來看,祂是聖父所鍾愛的獨子,是聖三奧秘的啟示者。祂是人類唯一通往聖父的路,所以祂亦是唯一可以將父、亞爸的真理、生命和面貌展示給我們的那一位。為此教會呈獻給父的讚頌和祭獻,除非藉著基督、偕同基督、在基督內奉獻,不能為聖父所悅納。基督更是父整個救世工程的實踐者。事實上,教會禮儀所慶祝的,正是基督以自己的逾越奧蹟所完成的救贖計劃。

    教會在基督內獻給聖父的禮儀行動,若缺乏另一位主角,聖三的第三位聖神,仍然不能成事。這位在天地混沌初開時,創造了宇宙萬物的上主之神,在天主子耶穌基督降生成之前,不斷感化人的心。之後,當聖父所定的時刻到來時,祂又使聖子降孕於童貞女瑪利亞的胎中,並在耶穌出生後,居住在祂內。及後耶穌自死亡中復活升天後,再派遣聖神來團結眾門徒,和聖化他們,同時成為他們的生活和工作的動力,使教會得以正式在世上展開她的傳教事業。今日,這位聖神繼續不斷在教會的禮儀中,完成聖化人類的工作,使人能夠和基督在一起,以真理心神朝拜父。

     事實上,教會的禮儀祈禱不論在結構、內容和所用的一些特別動作如覆手等,均充份表達出聖神在禮儀中的重要地位。是聖神在禮儀中執行聖化的任務,祝聖每一個動作和每一句話,使這些動作和話帶來它們所代表的效能。

    因此,作為實踐和慶祝由聖三策劃及完成的救贖奧蹟的工具,禮儀是信友藉著基督、偕同基督、在基督內,並與聖神聯合一起,和天父相遇的最佳及最直接的途徑,同時藉此把主所召叫的民族集合在祂面前,成為一個會眾。

    (二)禮儀是基督的司祭職的執行

    既然禮儀所慶祝的是基督所完成的救贖奧蹟:祂的降生、受苦、死亡、復活和升天。那麼,很明顯地,禮儀在本質上是基督司祭職的執行。不論是過去、現在、將來,一直到永遠,基督常與教會同在,帶領教會走向天父。特別在禮儀中,基督更以一特殊身份:永恆的大司祭,執行祂天人中保的職務,為世人開闢通向天父的路,教他們以真理心神朝拜父,並因此獲得父的祝福,得以成聖。所以,禮儀的核心是基督、祂的司祭職,以及生活於基督內,各自按照自己的身份分擔其司祭職的會眾。

    (三)禮儀是教會生活與信友生活的泉源和頂峰

    如果禮儀真是天主聖三的救世工程的實踐,是基督司祭職的執行。那麼,無可避免地,禮儀自然是教會生活與信友生活的起點和高峰。因為禮儀的存在,是基督藉著教會繼續愛護並拯救世人,不斷聖化世人,帶給世人救恩,使世人成為天父的子女最有力的證據。信友更在禮儀中祈求天父幫助他們在生活中,實踐他們以信德所領受的一切。為達到此目的,他們從禮儀中吸取恩寵,尤其藉感恩聖祭,讓聖神在基督內聖化他們,以光榮天父,這正是教會所有其他行動和工作,例如福傳和愛德登工作的目的。禮儀亦是教會生活的高峰。因為教會存在的目的,是為將基督的救恩帶給全人類,使所有人藉信德和洗禮,成為天父的子女,大家集合在教會內讚美天主、參與祭獻、共饗主的晚餐。總結我們上面所說的,大家可以看到禮儀實在是我們與聖父、聖子、聖神共融的最佳記號。

    若禮儀果真是教會一切行動的起點和終點,大家不難想像禮儀是如何深深地影響著每個基督徒的生活。事實上,在論及禮儀與教會生活的關係時,《禮儀憲章》說:「禮儀是教會整個生活的高峰與源頭」。而教會是由信友組成,所以,順理成章地,禮儀亦是信友生活,即基督徒生活的高峰和源頭。

     或許有人會問,「禮儀是教會整個生活的高峰與源頭」,這話如何解說?我們在前面曾指出,教會的禮儀是履行基督的司祭職,這司祭職要實踐的,是天主許給全人類的救恩,所以禮儀要完成的是我們的救贖。為了要執行一項如此重要及艱巨的任務,需要基督親臨於教會內主持其事,所以每一項禮儀行動,都是基督與教會的工作,對人的得救而言,比教會內其他工作都要超越和更有效,因為一方面,禮儀是一切找尋天主的人,所能攀越的最高點─與主相遇:高峰。另一方面,人要從禮儀吸取完成全德之路所不能缺少的裝備─恩寵:源頭。

     當然,禮儀不是一切,更不是教會唯一的工作與行動。然而,禮儀確實是教會整個生活的高峰,同時亦是教會一切德行的根源。這點有歷史作佐證,自宗徒時代起,教會的傳教工作均指向唯一的一個目標:使所有人因信德與聖洗成為天主的子女,然後藉著祈禱聚會、以歌詠讚美天主,參與主的晚餐保存他們的信德,滋養強化他們的信仰生活。所以像水流自水泉一樣,從禮儀行動,特別是從感恩祭,在我們內流出一股功效奇大的恩寵,為聖化我們,使我們偕同聖神,在基督內顯揚天父的榮耀。為此,信友參與禮儀的第一個條件,是各人的參與都該是主動、積極、活躍和有意識的。這是禮儀本質的要求,也是所有基督徒,伯多祿前書所稱的「特選的種族,王家的司祭,聖潔的邦國,得救的子民」(2:9),因聖洗而獲得的權利與義務。我們的生活亦因此而改變模式,按著一年中各禮儀慶節:將臨期、聖誕期、四旬期、復活期、常年期等的節奏漸進,目的是讓基督的復活奧蹟可以在我們的生活內實現,且能夠具體地彰顯出來。即是說,我們在禮儀中所慶祝的,能一一從我們的生活中獲得印證:每個基督徒都是基督臨在世界的見證人。

     依著這個觀點,我們可以更深入地說,每一個基督徒,因著他們的信德,在聖神的推動引導下,都該以教會的禮儀行動,即基督的救世工作為基礎,為自己釐定個人生活,包括日常生活與信仰生活的整套方式和態度,以期能符合基督的要求,在今日的社會做祂的「見證人」。由此看出禮儀對督徒的生活是如何重要。在禮儀中,我們進入基督的奧蹟,進入祂的救贖行動中,所以舉行禮儀時,雖然我們見到的只是些記號或象徵。可是因著信德,我們知道在每個禮儀行動的背後,有基督最真實的臨在及參與,是祂通過祂親自選擇的一些記號和象徵,把救恩,把祂的力量灌注到我們身上。因為祂比任何人都清楚,我們要藉著祂的幫助才能獲得永生。而這永生始於現世,始於每個人成孕於母胎的那一刻。從那時起,天主便召叫我們,付予我們個別的使命。試看耶肋米亞先知怎樣記述他的蒙召:「上主對我說:「我還沒有在母腹內形成你以前,我已認識了你;在你還沒有正式出離母胎以前,我已祝聖了你,選定你作選民的先知」(耶1:4-5)。易言之,基督帶給我們的救恩─永生─包括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今世,即我們現在的生活;第二階段則要在我們死後才能得享。人是否能獲得第二階段的永生,則視乎他在第一階段中如何回應天主的呼召,即是如何過一個與自己基督徒這身份相稱的生活,在他所處的時空內做基督的見證人。

     故此,真正的禮儀行動,應該能夠向每一位基督徒提供他日常生活所需的力量和支持,不論這位基督徒是何種身份,在教會內擔任甚麼職務:從教宗到普通信友;或地位如何,屬於那一階層,從國家元首至平民;或從事那類行業:大學教授,各種專業人仕,一般工人等。所以,真正的禮儀不但能協調個人的生活,而且該是信友的敬禮生活與日常生活的「統一」。就如一個錢幣有兩面,若缺少了一面便不是個完整的錢幣。同樣道理,「完整」的信友生活該包括敬禮生活及物質生活。而禮儀好比將這兩種生活「溶解」在一起的「溶劑」,這「溶解」過程經過三個有優次卻互為補足的步驟。首先是禮儀行動的舉行:高峰與源頭,接著是將這禮儀行動行動的內涵伸延到各人的生活時空,最後在日常生活的任何時刻,不忘以具體行動印證大家在禮儀中所慶祝的。這三者間互相緊扣,互相呼應,缺一不可。

     為什麼我們說這三個步驟有優次並互為補足呢?分優次因為三個步驟的進行有先後次序,互為補足因為三個步驟的進行程序是循環式(如圖一),而非直線式(如圖二),原因是三個行動是彼此緊扣呼應,缺一不可。因為在正常的情況下,若沒有禮儀行動,人不能具體地回應主的召叫,參與主的逾越奧蹟,從中得到救恩。可是,只有禮儀行動並不足夠,因為要是人未能在生活中以實際的行為印證他在禮儀中所慶祝的,他所參與的禮不能算是完整的,因為欠缺人以行動作內容的實際參與。為了讓人可以把禮儀的內涵帶到生活中,人需要有時間空間。

    

     1.禮儀行動

    1.禮儀行動

     2.生活時空

    2.生活時空3.具體行動

     3.具體行動

     (圖一) (圖二)

    下面我們試以「入門聖事」為例,作較詳細的解說,使大家對《禮儀憲章》所說:「禮儀是教會整個生活的高峰與源頭」這事實,有更深入的理解。

    《基督徒成人入門禮典》一開始便在前言中說得清清楚楚,此禮是為「成人」而設,「成人」是指那些聆聽過關於基督奧蹟的宣講後,心門被聖神敞開,在絕對自由的情況下,有意識的尋找天主,開始其追尋信仰與歸依的歷程的人。「成人入門聖事」分幾個階段舉行,包括最早的望教期到整件聖事的高峰─聖洗、堅振、聖體等聖事的舉行,和領洗後「釋奧期」的加深培育。全個過程需要一至兩年時間。然而,怎樣從這件聖事看出「禮儀是教會整個生活的高峰與源頭」這事實呢?首先,一個人要成為基督徒先要「入教會之門」,即領受入門聖事。所以,入門聖事不但能夠逐步將基督徒生活的基礎及特質展示給我們,同時也的確可以讓我們看到,禮儀如何是教會整個生活,及信友生活的高峰與源頭。

    首先,人在聽過教會有關基督的宣講後,決意追隨祂,在聖洗內與祂一起死亡、埋葬、復活,並獲得罪的赦免,從此擺脫黑暗的勢力,在水及聖神內重生成為新的受造物,被稱為天主的子女。很明顯地,大家都可以看到,聖洗聖事實在是基督徒生活的開端:源頭。之後,新信友在堅振聖事內領受聖神的印號,一份聖父特別賜給祂的子女的禮物,為的是使他們可以更肖似祂的獨生子基督,更充滿聖神的能力,好能更有效地在世上為基督「作證」。最後,信友因為在感恩祭中吃主耶穌基督的肉和喝祂的血,與基督結成一體,獲得永生的保證:禮儀的最終目標及高峰。

    從上面這段簡單的解釋,除了可以看到這三件聖事彼此間的密切連繫外,同時透過對「禮儀是教會整個生活的高峰與源頭」的思想的理解,而意識到這三件聖事帶給我們本質上,及生活態度上的改變:人經過水的洗滌及因著聖神的幫助,擺脫罪惡及黑暗的縛束,從一個普通人變成天主的子女,與基督同死、同生。最後借助聖神的力量,特別藉著基督體血的滋養,在信友團體中,在各自所屬的社會階層內,以教會及天主子民的名義,按自己的身份及力量,跟別人一起共同為世界大同,為人類幸福而努力。同時以團體的敬禮行動─禮儀─亦即是天主分施聖寵的最有效管道,作普世救恩的「催生劑」,使這救恩早日臨現於所有人身上。

    故此,真正的禮儀永遠不可能跟人的生活脫節。同樣,真正的信仰生活也不可能沒有禮儀,我們試看以下這幾段經文,這些經文充分地讓我們理解禮儀行動與生活的密切關係。所有領受過聖洗的人,他們應將「入門聖事」在自己身上所引致的改變,化作實際的行動-

    復活節八日慶期星期一的集禱經:「[…]在生活中顯示他們在信德中領受

    的聖事」-

    復活期第二主日的集禱經:「[…]全體都能領悟用以洗淨我們的聖洗,

    用以重生我們的聖神,及用以救贖我們祭獻所蘊藏的豐富含義」-

    復活期第三主日領聖禮後經:「[…]我們在逾越聖事中所獲得的力量,

     繼續在我們的生活中不斷工作」。

    教廷於一九六七年所頒發的《感恩祭奧蹟指示》這文件一開頭即說:「感恩祭奧蹟實實在在是禮儀的中心,或更好說是整個基督徒生活的中心」。該文件繼續說,感恩祭同時是祭獻、紀念和聖餐。是祭獻因為是基督十字架上的犧牲永恆的延續;是紀念因為我們請求聖父紀念祂的聖子曾為我們捨生,希望祂現在,今時今日,在這一刻,在我們身上重施救恩;是聖餐,因為是基督最後晚餐延續,是共融合一與喜樂的記號。因此每一位信友都該清楚了解感恩祭這份超越的特質,從而明白這獨特的禮儀行動,確是整個基督徒生活的焦點所在。在奉獻感恩祭時教會繼續生活及成長,當各個地區的信友團體舉行感恩祭時,有普世教會實實在在的臨現。於是大家了解至少在主日及特別的慶節內,每個基督徒均有義務及權利參與團體的感恩祭奉獻,與基督一起走過從舊人變成新人的歷程,並偕同祂、在聖神的引領下邁向聖父。指示又說:信友除了有義務及權利參與主日及其他慶日的感恩祭外,他們尚要將自己在感恩祭和其他聖事中所慶祝及接受的,伸延到個人的實際生活上去。他們要懂得使自己在禮儀行動,尤其在感恩祭的儀式結束後,回到自己的生活,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或別的實際環境時,能遵照在禮儀中所聽到和學到的,勉力付諸實行,以取悅聖父。最基本的,他們應在生活中行事公正不阿,愛護教會,包括普世教會和各人所屬的教區、堂區等,和其他的大小信仰團體。無論何時何地都不忘自己基督徒的身份,以基督的精神化育世界,在群眾中,在今時今日的社會上做基督的「見證人」,一如初期的信友一樣。看完上面的解說,相信大家該不會對禮儀與基督徒生活之間的緊密關係,再存有任何疑問。

    二.梵二禮儀改革的牧民觀

    除了神學之外,梵二對教會禮儀的另一項重要貢獻是它的牧民觀點。這從梵二所頒的第一份官方文件《禮儀憲章》的濃厚牧民色彩可以證實,主要思想有以下幾點:

    (一)突顯教會禮儀的團體幅度

     事實上,《禮儀憲章》花了頗長篇幅詳細解釋教會禮儀的團體特性,明確地指出禮儀實在是整個教會的行動,而非私人行動,以下謹引載其中一段:

    「禮儀行為並非私人行為,而是教會的典禮,教會則是『團結的聖事』,在主教的領導下聚集、組織起來的神聖子民。

    因此,禮儀行為屬於全體教會,顯示全體教會,並涉及全體教會;但是教會的每一個成員,按其身份、職務,實際的參與而與禮儀行動產生不同的關係」。

    (二)要求信友積極參與教會的禮儀

     梵二對禮儀行動之團體特性的重視,推動梵二在禮儀改革工作做出另一個突破性的決定,這決定對教會之後的禮儀生活影響至深,堪稱為梵二整個禮儀改革中最重要的一項決定,這決定就是把禮儀「還給民眾」。於是禮儀在被神職獨霸了十多個世紀後,得以回復其團體行動的真面貌。梵二如何把禮儀「還給信眾」?除了如上面所說的,突顯禮儀行動的團體幅度外,梵二更清楚地要求信友要積極和主動參與教會的禮儀,因為這原是他們的權利,亦是他們的義務:

    「慈母教會切願教導所有信友,完整地、有意識地、主動地參與禮儀,因為這是禮儀本身的要求,也是基督信眾藉洗禮而獲得的權利和義務」。

    因此,如果教會真的有任何願望,有一份迫不及待的工作等著完成的話。這願望和工作便是幫助信友明白教會為何要舉行禮儀,他們為何要參與教會的禮儀,教會在禮儀中慶祝些什麼,怎樣舉行等。然後邀請、指引、帶領他們完全地、有意識地、主動地參與這些禮儀。

     為能達到此目的,梵二指出要給信友提供各方面的培育,並作出多項實際改革。例如在禮儀中推行群眾的歡呼、答句、聖詠的唱誦、對經、歌唱,以及身體的動作、姿勢和態度。恢復聖道禮、禮儀年成為新的側重點、在禮儀中採用富象徵性的物品等,而其中最重要的,要算禮儀職務的分配、禮儀中採用本地語言及重修訂禮規和編訂禮書等,謹在下面逐一介紹。

    (三)禮儀行動中各種職務的分配

     如上面剛提過,禮儀原是教會的行動,是整個團體的敬禮。所以梵二鼓勵在禮儀中,除主教、司鐸和執事有專屬他們的職務外,信友亦應擔任屬於他們的工作,比方輔禮、讀經、唱經、送聖體等。因此信友參加禮儀時不應抱著「觀禮」態度,而要「參與」,整個人投入所舉行的禮儀中。

     梵二也考慮到在職務分配上可能引起的混亂,以至各人的身份不明朗,因此梵二提醒大家,不論司祭和信友,在職務的執行上都不可踰越,應按照事情的性質和禮規,只作自己的一份,而且要作得齊全:

     「在舉行禮儀時,無論是司祭或信友,每人按照事體的性質和禮規,盡自己的任務,只作自己的一份,且要作得齊全」。

    

    梵二更不厭其詳地解釋,為什麼要把各人的職務分得如此清楚:

    「禮儀行為屬於教會全體,表達教會全體,並涉及教會全體;但是教會的每一個成員,由於身份、職務和個人實際的參與彼此有別,其對禮儀行為的關係也不同」。

    (四)禮儀中使用本地語言

     由於拉丁文仍然是教會的官方語言,因此在拉丁禮儀內,除非有特殊法律規定,否則應保持使用拉丁語。縱然如此,為了方便信友的參與,梵二還是作了一項劃時代的決定,准許各地方教會在舉行彌撒和其他聖事時,可用自己的「本地語言」。

    (五)重訂禮節和編訂禮書

    除了語言之外,大會尚鼓勵這些地方教會本著「發展培養民族的精神與天賦」,「留下合法的差異與適應的餘地」,在不涉及信仰與整體公益的原則下,重訂各項禮規和編訂地方性禮節和禮書。更明確指出「在修訂禮書時,務必注意使禮規也顧及到信友的職務」。至於所用的禮節,應該簡樸明瞭,甚至不用太多解釋,信友也能明白:

    「禮節應該樸實而雍穆,清楚簡潔,避免不必要的重複;要適合信友的理解能力,一般而論,應不需要太多的解釋」。

     綜觀梵二的禮儀改革,大家可以看到教會終於決定揚棄多個世紀以來,那種只注重外表儀式、經文、禮規的舊作風,從聖經、神學和歷史的角度探討禮儀,側重點是禮儀的本質而非外面的儀節,使信友明白禮儀是基督救贖奧蹟的實踐、是基督與教會的行動,而信友本是基督奧體中的肢體,是教會中一個活躍的成員。因此,禮儀亦是每位信友的行動。所以,每一次舉行感恩祭時,其實是舉行我們得救的奧蹟,所有參禮者均進入基督的奧蹟中,與祂一起經過死亡和犧牲,最後進入復活。所以信友參與禮儀時越投入和積極,不但他們的信仰生活會越趨深化,就連他們的日常生活,也會因為受到信仰的感化,而變得越真誠。

    三.梵二禮儀改革的大公精神

    最後,梵二對基督徒合一的貢獻亦值得一提。譬如感恩祭改革,除了加強聚餐的意義:兼領聖體聖血,又藉著共祭以突顯祭獻和司祭職的「共一性」。這些對改善我們與東方禮教會兄弟的共融,肯定是一種幫助。

     至於聖道禮的恢復,令天主聖言在禮儀中的地位比從前更受重視,這亦使天主教與新教的距離拉近,原因是彼此多了一個共通點,因為新教很多都缺乏我們那樣的禮儀生活,於是較為注重聖經。

    與四百多年前的特利騰大公會議的禮儀改革比較,當年特利騰的重點是為排除謬誤、以免教會受害。因此,大會沒有注意到信友的需要,而著力於把他們帶入禮儀的工作。所以特利騰的禮儀改革是護教性、歷史性和紀律性。反觀梵二走的,則是牧民路線,以信友的利益為前題。梵二一方面忠於傳統,以穩固的神學理論作基礎,另一方面則推出一連串的革新工作,使教會和信友的敬禮及祈禱生活獲得更新。

    教會因為是由人組成,於是有其屬物和可見的部份。可是教會是基督的,這是基督自己的宣認:「我再給你說:你上伯多祿(磐石),在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會,陰間的門決不能戰勝她」(瑪16:18)。所以,教會也有屬靈的部份,即其不可見的部份。為了不讓自己與人類歷史的演進脫節,教會固然要適應環境和時代的變遷,於必要時在各方面作出改革。這正是梵二改革禮儀的原因,希望教會可以配合當代人的實際環境和文化而敬禮天主、成聖自己。這是天主交給教會的使命,亦是教會存在世上的目的。

    縱然如此,由於禮儀在成為人的行動之前,先是天主聖三的行動。事實上,我們一再重複,禮儀是天主聖三的救世工程的實踐。因此,在作出修訂適應時,有關方面要小心,別把教會的禮儀改到面目全非,連天主聖三都無從參與。
第六章 日課或時辰禮儀
    第六章

    日課或時辰禮儀

    大家知道日和年是計算時間的單位,所以很顯明的,日課、主日與禮儀年等,都和時間有關。而時間,則是人類生存的空間,是自然界藉白天黑夜的交替,及年月之間的更遞,顯示其節奏的場地。易言之,時間是整個人類歷史上演的舞台,亦是自然界活動的場地。所以,大家可以想像時間對人是多麼重要,時間根本就是人的生命。在時間內,一切生物,包括人類,都依循著各自的週期生活。自煙遠年代起,人類便懂得替時間添上宗教色彩。對我們遠古的祖先來說,日、月、年和各個季節的更替,都是神祗們在人間活動的記號。所以古今很多宗教節日,例如「太陽神節」、「月神節」、「雨神節」等,都是因為一些自然現象被神化而產生而出現。

    對舊約選民來說,時間是救恩史的實現。易言之,時間是天主臨現、顯示自己的場地。這等如說,天主的歷史跟人類自然界的歷史其實是同一個歷史,並不如有些民族的神話所描述的,是兩個相對的歷史,因為天主親自在人類的歷史中,完成祂創造與拯救的計劃,而這需要人的合作和付出他的時間,於是人的歷史遂變為救恩史,人類的時間也因而被聖化。

    對基督徒而言,時間是基督完成其救贖奧蹟的空間。因此,基督徒的時間觀是禮儀性的:「主的日子」和「主的年」。原因是在這「日子」和在這「年」中,主耶穌基督以漸進的形式,不斷臨現在基督徒的生活中,和他們交往,將自己的力量賜給他們。所以,基督徒擁有的,是一個指向永恆的時間觀,其最終目的與完滿是基督再來的那一刻。事實上,《默示錄》,聖經最後一部書之末章這樣說:「聖神和新娘都說:「你來罷!」凡聽見的也要說:「你來罷!」(22:17)。這句話在書末的祝福辭中再出現:「為這事而作証的那位說:『的確,我快要來』。『亞孟。主耶穌,你來罷』」(22:20)。

    為此,在基督徒的時間觀內,過去、現在和將來並非各自獨立的時段,卻是彼此緊扣著,是救恩史中的不同階段。這正是教會舉行日課,慶祝主日、禮儀年的原因,亦是日課、主日和禮儀年的神學基礎所在。教會在日課中,每天慶祝基督的救贖奧蹟;教會在主日「主的日子」藉感恩祭慶祝基督的逾越奧蹟;教會通過禮儀年有關基督一生的不同事件:降生、受洗、苦難、死亡、復活、升天等,慶祝基督奧蹟中的各個階段。此章先論述日課,主日和禮儀年會於下一章另外行文分析。

    一.祈禱與基督徒生活的關係

     日課又稱時辰禮儀─LiturgyoftheHours,只看名字便已經可以白明日課與時間,即是與我們的生活有多大關係。所謂日課,就是整個教會─普世教會─的祈禱,所以是教會最重要的團體祈禱。為了增加大家對日課的理解,在正式談論日課之前,我們會先解釋祈禱與基督徒生活的關係。

     新出版的《天主教教理》(下稱《教理》)第四卷的主題是「基督徒的祈禱」,當中有部份提出信仰和祈禱的關係,其主要思想是指出認識、知道有關天主的事情,和認識天主,與祂一起生活,應該是同一件事。換句話說,信仰的培育工作,即教理教授,應該同時是祈禱的培育工作。因為信仰與祈禱根本不能分開,原因是相信天主的人,他一定同時是個懂得和天主建立關係,和天主交談的人。而所謂祈禱,就是人與他們所相信的天主的交談。

     當代著名天主教神學家白德生常告誡神學工作者說:「由於神學原是聖人的功業,所以教會的神學永遠是一個祈禱中的神學」。事實上,對歷代的教父來說,一個從事神學工作的人,即是一個向人講解有關天主的人,在他向別人講論天主之前,他自己先要認識天主。而要認識一個人,一定要先和那人交往,懂得與他交談。對天主也是一樣。易言之,一個神學工作者不但先要知道和認識天主是誰,他更要和天主先建立起一份個人關係。原因是天主教會的信仰不是一套理念或學說,目的為供人作案頭研究或課堂討論之用。天主教信仰是「某一位」,即英語的Someone,這「某一位」就是降生成人的天主子耶穌基督,祂今日仍然以一種人不能看見的方式,與祂的信友生活在一起:「祂已出現人間」,「與人同居共處」。神學既然都與基督有關,那麼神學家在本質上,應該是一個與基督有深厚關係的人─一個恆常在祈禱中的人─實在是理所當然的事。

     因此,我們所說的祈禱,並非把一些儀式、動作、經文等湊在一起,然後依次照做便成。我們所說的祈禱是一種關係、對話,是信友與他們所相信的生活的天主,彼此間建立起來的個人關係。在祈禱時,人就好像聖保祿所說的,感到被主耶穌基督奪得了、找著了。若分析得更深入一點,意思就是天主教信仰所相信的天主,即是我們常說的啟示中的天主,並非是人在經過自己的邏輯性思考之後而得的結論。在天主教信仰中,天主不但有別於人、先存於人、是人的創造主。天主更是一位永遠主動地不斷召喚人、尋找人、親近人、和人交往的活生生的神,聖經中滿是這類記載,下面是一些例子:

     主顯節主日後星期二日間午後祈禱之簡短讀經-依65:1

     「以前從未詢問我的,我要讓他尋找我;從未尋找我的,我要讓他找到 我;我對從未呼求我名的民族說:看哪,我在這裏,我在這裏」。

    主顯節主日後星期五日間午前祈禱之簡短讀經-耶31:7-8

    「上主這樣說,你們應該為雅格歡呼,向為首的民族喝采,傳揚稱讚說:上主救了祂的百姓,以色列的遺民。請看,我由北方領他們回來,從大地的盡頭召集他們」。

     主顯節主日後星期五晨禱之結束禱詞:

    「全能的天主,你曾藉奇異的星光,昭示世人,救主已經誕生。求你賞賜我們,常能存想祂降生救世的奧蹟,因而日益深入地了解」。

     這位神除了主動接近人外,祂更在自己預先計劃的完滿時刻一到,藉其降生成人的聖子基督,親自來到世界尋找人、召叫人,尤其是以一種毫無條件,永不止息的愛愛人:

     主顯節主日後星期六日間祈禱午時之簡短讀經-則34:11-12

    「請看,我要親自去尋找我的羊,我要親自照顧我的羊,猶如牧人在羊群失散的那一天,怎樣尋找自己的羊,我也怎樣尋找我的羊;我要把那些四散在各地的羊救回來」。

     事實上,整部聖經,從《創世紀》到《默示錄》所宣揚的訊息只得一個:天主一直不斷在尋找、召叫和邀請人和祂交往、建立關係。因此,我們從這角度反省,發現所謂祈禱,其實就是天主不斷介入人類歷史一個最有力的証明。這祈禱的基礎是天主對人的愛。對這段如此獨特的神人交往,《教理》有一段很美麗的描述,稱這交往為兩種「渴」的相遇:

    「『你們若認識天主的恩惠!』(若4:10)。祈禱的妙義就在這裏:我們來到井邊汲水,在這裏,基督來與每個人相遇。祂先來尋找我們,開口向我們要水喝。耶穌口渴:祂的渴來自天主的內心深處:天主渴望我們。不管我們知道或不知道,事實上,祈禱就是天主的渴望與我們的渴望相遇。天主渴望我們渴望祂」(2560條)。

     上面這段文字讓我們理解到天主在祈禱中的主動角色,因此,基本上,祈禱實在是天主對人白白賞下的恩賜。然而,天主為何要主動召喚人、親近人?理由是因為人不但可能,實在是常常忘記了自己的造物主,或因為種種原因而逃避祂、疏遠祂,於是天主只好自己主動地不斷尋找和召叫人。關於這點,《教理》有一段很好的解釋:

    「人或遺忘他的造物主,或逃避天主的聖容而遠離祂,或追隨自己的偶像,或控訴天主說天主拋棄他;但是真實而生活的天主仍不倦地召喚每一個人,在祈禱中奧妙地與祂相遇。信實的天主常先在祈禱中採取這種行動,人的行動則是他給天主的回應。當天主逐漸顯示自己,並將人顯示給人自己時,祈禱就好像天主與人的彼此呼喚,好像一件結盟事件。這事件透過言語舉動席捲人心,並在整個救恩史中展現出來」(2567條)。

     看完這段文字,我們對祈禱的第一個感覺或意識是,教會祈禱的產生,固然是來自人對天主的召喚的一個具體答覆。然而,在其最深的根本處,教會的祈禱完全是聖三的工作。握要地分析過祈禱與信仰生活的關係之後,下面我們會深入地看看日課,教會最重要的公開祈禱,對教會生活的重要性。

    二.日課對教會生活的重要性

     上面我們剛說過,日課是教會最重要的公開祈禱,為了讓大家能夠更深入地理解日課對教會的重要,我們會在下面詳細引述《日課總論》(下稱《總論》)第一章「論日課在教會生活中的重要」的解釋:

    「天主子民的公開和團體祈禱,堪稱為教會的首要任務之一。所以教會初期,凡領過洗的都『專心聽取宗徒的訓誨,時常團聚、擘餅、祈禱』(宗2:42)。在《宗徒大事錄》上,多次記載教友團體同心合意的祈禱(參閱宗1:14;4:24;12:5-12)。教會初期的歷史告訴我們,教友個人也在一定的時刻舉行祈禱。不久以後,這種在一定時刻祈禱的習慣傳遍了各地。譬如黃昏點燈時白天的最後那刻,或黎明日出時清晨的第一時辰(1節)。這種團體祈禱,逐漸在一天內規定的時辰舉行,今天稱為時辰禮儀或日課」(2條)。

     上面所引載的文字有幾個重要思想,首先,信友的公開和團體祈禱,是教會的首要任務之一。其次,這種公開和團體祈禱始於宗徒時代,來自宗徒的傳統。復次,除了公開和團體祈禱外,自教會初期,信友已有個人每日在一定時刻祈禱的習慣,例如黃昏及黎明。最後,這種團體祈禱,逐漸在一天內的規定時刻舉行,並於稍晚發展為教會的時辰禮儀或日課。

    《總論》繼續解釋為什麼日課如此重要,因為日課其實是基督自己的祈禱:

    「出自聖父的聖言,天主榮耀的光輝,到來把天主的生命分給人,祂是「永恆新約的最高司祭耶穌基督,祂取了人性,把天鄉萬古不絕的弦歌,傳到了我們今世的旅途中(《禮儀憲章》83條)。因此,在基督心內以人類的言語發出敬拜、補贖、轉求的禱聲;這一切是新人類的領袖,天主與人間的中保,以眾人的名義,為眾人的利益,向聖父所呈獻的祈禱」3條)。

     事實上,從福音的記載,我們知道基督在其三年公開生活中不但時常祈禱,而且不斷要求、提醒、命令我們也要常常祈禱,甚至教我們應該怎樣祈禱。主耶穌基督升天後,宗徒們執行基督給他們的命令,開始在他們所建立的團體給信友傳授和培養祈禱的生活和習慣,尤其是讚頌和和感恩的祈禱;指示他們在聖神內(羅8:15),藉著基督(格後1:20),獻給聖父的祈禱(希13:15)該恆心懇切(羅12:12),並告訴他們祈禱的聖化功效(弟前4:5)。

     教會作為基督的身體,她與基督這份密切關係,正是所有信友的祈禱的價值所在。因為這祈禱由於基督的關係而成為唯一的子向父的祈禱。而基督在世生活時,為全人類的得救,以其言語及因祂的名向父所作的祈禱,祂今日仍然不斷為整個教會,為她所有的成員繼續這祈求。

     教會的日課除了涉及基督、聖父和整個教會外,當然尚需要有另一位的參與,這一位就是聖神。聖神不但是教會團結的凝聚劑,他更是教會祈禱的動力,若沒有祂,沒有人可以成為聖父的子女,稱祂為父,於是根本不存在基督徒祈禱這回事:

    「祈禱的教會之合一由聖神完成,就是在基督內,在全教會內,在每個領洗者內的同一聖神(路10:21)。此「同一的聖神幫助我們的軟弱」,並「以無可言喻的歎息為我們轉求」(羅8:26)。祂以聖子的神的身份向我們噓氣,使我們「以義子的身份,呼喊:阿爸,父啊」(羅8:15),若沒有聖神的德能,則基督徒也不能祈禱。因為是祂聖神通過聖子引導整個教會歸向聖父」(《總論》8條)。

    三.日課的聖化功能

     作為教會的公開禮儀行動,日課具有教會禮儀行動的兩個特別功能:光榮天主和聖化人類。《總論》第14節就日課聖化人類這功能有相當清楚的分析:

    「在日課禮中能完成對天主的敬禮,和人類的聖化(《禮儀憲章》7,10條),因為在日課禮中,天主與人之間的交往或交談得以建立,『天主向祂的子民講話[]民眾則以歌唱,以祈禱回應天主』(《禮儀憲章》33條)。有救人效力的天主聖言在日課中佔重要地位,因而念日課時定可獲得極大的神益。因為讀經是取自聖經;所唱的聖詠,也是天主的言語;其他禱詞和聖歌也都取材自聖經(《禮儀憲章》24條)。

    因此,不但在誦讀為教訓我們而寫的一切時(羅15:4),甚至當教會在祈禱或歌唱時,參禮者的信德都能受到滋養,他們的心靈嚮往天主,使他們對天主表現適當的崇敬而獲得豐富的恩寵(《禮儀憲章》33條)」。

    四.日課發展簡史

     日課是教會的祈禱,是屬於全體信友的本份,相信沒有人會對這事再有任何質疑。然而,對教會這個祈禱習慣的根源,可能有不少人會有興趣,下面謹簡略地給大家介紹日課的發展簡史。

    如大家所知,主耶穌基督不但是猶大人,祂的教會也是在猶太土地誕生,十二位宗徒,包括聖保祿,亦無一不是猶太人。為此,從一開始,教會即承澤了不少猶太傳統,每天按時祈禱,便是其中一個例子,因為猶太人有每天於第三、六、九,這三個時辰祈禱的傳統。事實上,宗徒們作為猶太人,一直對這傳統緊守不渝,每天都按時完成這本份。譬如第一個聖神降臨節,當聖神像火舌般降到各人的頭上時,正是第三時辰,十一位宗徒當時正和眾人聚集一起祈禱(宗2:1-15);伯多祿約在第六個時辰,上了屋頂祈禱(宗10:9);伯多祿和若望在祈禱的時辰,即第九時辰,上聖殿去(宗3:1)。有時還會於半夜祈禱,比方保祿和息拉在斐理伯城坐牢時,約在半夜時份,祈禱讚頌天主,弄到其他囚犯都側耳靜聽(宗16:25)。

     宗徒們不但自己善盡祈禱的本份,亦勸喻信友們要這樣作。從《十二宗徒訓誨錄》這篇作品,我們知道自主後八十至九十年之間,信友已經有每天三次誦念天主經的習慣。除了《十二宗徒訓誨錄》外,教會最早記載團體祈禱的作品是戴都良於主後二零二年左右寫成的Deoratione《論祈禱》。該文除了是教會第一篇註釋天主經的作品外,文中尚向我們提供了很多早期教會禮儀生活的寶貴資料,特別是祈禱方面。從戴都良這篇作品,我們曉得於主後第二世紀末第三世紀初,北非教會的信友已有舉行團體祈禱的習慣。此外,從第四世紀開始,很多地方教會都流行一天祈禱五次:早、第三時辰、第六時辰、第九時辰及晚禱。不過,那時祈禱的次數及時間,常因各個別教會的環境及需要而變更,仍未被固定下來。於是有些地方的教會祈禱十二次,另外一些則只有早禱和晚禱,最普遍的,是每天祈禱八次:夜禱、晨曦禱、第一時辰、第三時辰、第六時辰、第九時辰、晚禱、睡前禱。此外,為了要配合聖詠118篇164節所說的:「為了你那正義的判詞,我日日要讚美你七次」,於是不少地方把一天八次的祈禱減為七次,他們或將夜禱與晨曦禱合二為一,或把夜禱刪掉。這種安排從八世紀開始,成為西方教會祈禱的標準次數,拉丁羅馬禮的日課到梵二前為止,亦一直沿用此法。

     至於實際的做法,一般聖堂,即主教座堂─Cathedral,基於牧民理由只舉行早晚課,內容包括數首聖詠及一些配合該日敬禮主題而選的聖經讚美詩。反觀隱修院(Monastery)的日課,則不論在次數和內容上,都豐富得多。除了增加讀經外,還給聖詠配上音樂,真真正正把聖詠唱出來而不是讀出來,那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種效果和味道。而聖經選讀的編排,以一年讀畢整部聖經為準則,於是聖經在祈禱中的地位獲得彰顯。另外,這期間尚衍生出不同類型的日課,諸如「聖母小日課」、其他聖人日課等。

     第九世紀以還,誦念日課開始成為從事牧民工作的神職的本份。之後,因為生活節奏的改變和言語的隔閡,日課漸漸跟信友脫離關係,變成了修院團體、主教座堂和個別神職人員的祈禱。直到第十六世紀脫利騰大公會議召開之前,日課並沒有什麼大的變動或新發展。要待脫利騰大公會議的召開,才帶來第一次革新,然後要再等四百年到梵二,再作第二次改革。我們先看看脫利騰大公會議在日課方面所作的修訂。

     脫利騰大公會議結束後,教宗庇護五世於一五六八年七月九日頒發了一份文件Quodanobis對日課作了某些修訂,教宗保留日課的基本結構,卻規定日課中的聖詠採用一週循環制,即一百五十篇聖詠每週要唱一遍;又鼓勵在日課中多選讀經;聖人日課要用得適當,例如不能無節制地增加。可是,最大的改變是保祿五世把整個羅馬禮日課經本的統一化,這主要原因是受到誓反教派的衝激的影響,更大的改革要到梵二的召開才出現。

     梵二的最大突破是清楚並肯定地指出日課是「全體天主子民的祈禱」,而不是只屬於修道人士或神職的課業。在日課中,主基督與整個教會一起,代表全人類向天父唱出讚美之歌。基督藉著教會繼續祂的司祭職,這司祭職不僅表現在感恩祭中,也以其他方式表達,尤其是在日課中,因為教會以基督為首,在祂的領導下,聯同聖神,不斷讚美父,並為全人類的得救轉求。故此,凡是已經領洗的,應該盡可能參與日課禮儀,尤其是被視為日課兩大樞紐的早課及晚課。

    五.新《日課經本》

     一九七一年四月十一日教廷聖禮部出版了新《日課經本》,是標準拉丁文本,各地教會可依該標準本再譯成自己的語言。新《日課經本》是依據教會歷代的日課禮儀傳統而編成,目的為使構成我們生活空間的日與夜,藉讚美天主而被聖化。故誦念日課者該在一天內,按指定的時辰舉行,以維持基督徒祈禱特有的「不斷祈禱」的節奏。

     內容方面,先說時辰。新《日課經本》取消了第一時辰的祈禱,日中各時辰祈禱的分配,如我們剛說過的,以早晚兩時辰為主,另加日中三個次要時辰,和一無時間性的《讀經日課》(所選讀經包括聖經和教父的作品等,《讀經日課》基本上是神職的本份),最後以就寢前的「夜禱」作結束。至於聖詠的編排,改為四週循環制,理由是要增加讀經及靜默的時間;對經採自聖詠。其他改革有:鼓勵各地依實際環境的需要,選擇所用的讚美詩(Hymn)、聖詠、讀經、對經和歌曲等。

    下列為每一時辰祈禱的主要結構或內容:

    禮讚:以聖詠為主,輔以「舊約和聖約的聖歌」(例如第一週主日第一晚禱,第一及第二篇禮讚是聖詠一四一篇及一四二篇,第三篇禮讚則是一首新約聖歌,選自默示錄十九:1-2;5-7「羔羊的婚禮」)。每一個時辰的祈禱都有三篇聖詠,每篇聖詠之後有一簡單對答句。

    聖經選讀:禮讚後選讀聖經。

    祈求禱文:每日兩個主要時辰,即晨禱及晚禱,都有「祈求禱文」,因為讚

    頌與祈求是基督徒祈禱的兩個主要成份。

    天主經:每日晨禱及晚禱兩主要時辰的「祈求禱文」後,誦念天主經。

    結束禱文:每一時辰祈禱均以一簡短禱文作結束。

    讀經日課:包括兩篇誦讀,第一篇選自聖經,第二篇選自教父的作品、教會 或宗座的文獻。

    不論是聖詠,聖經選讀或禱文,其內容都遵循一個原則:與誦念的時辰和日子(如聖誕日或復活主日)相配合。又聖詠和禱文的選用都以四星期為一週期。
第七章 主日與禮儀年
    第七章

    主日與禮儀年

    一.「主的日子」DiesDomini

    教會稱主日為「主的日子」,並非因為人揀選在這一日敬禮上主,而是因為這一日是上主賜給自己子民的寶貴禮物:「這是上主所揀選的日子,我們歡呼踴躍吧!」主日在教會有非常古老的傳統,自宗徒時代起,為紀念主在復活八日後顯現給門徒,教會開始每八日慶祝「主的日子」DiesDomini。

    (一)主日的意義

    正如聖儒斯定在其《護教書上篇》所說,信友每個主日都會聚集在一起。因為那天不但是天主使還是一團黑暗,混沌空虛的大地充滿光,朔造世界的第一日;那天亦是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從死人中復活,顯現給宗徒和其他門徒的日子。因此,信友在主日聚集起來,藉著個人的信仰經驗,隆重地宣認耶穌基督是他們的主,慶祝祂臨在他們中間。為此,教會所慶祝的「主日」,是天主明確地介入人類歷史的那一日,是教會領受聖神特恩的那一日,是一週的第一日(瑪28:1),是安息日的後一日(若20:1),是死後的第三日(格前15:4),是信友與他們復活的主相遇的那一日。所以教會在主日不只紀念基督的逾越奧蹟,同時在聖事的形式下,即藉著奉獻感恩祭,使這逾越奧蹟再現。可以說,正因為這份對慶祝主日的執著和堅持,才能夠讓每一個年代的教會,都有機會帶著受了洗的信友,通過主日這「禮儀時間」,進入唯一的救贖奧蹟:基督的逾越奧蹟內。

    因此,主日作為「禮儀時間」,替教會築構起一個特別空間,讓她在這空間內,可以全面表達她不停使人類重生的功能,和對上主不斷感恩讚頌的責任。所以,我們甚至可以說,教會若不慶祝主日「主的日子」,她再也沒有存在的必要。

     事實上,我們可以從梵二的禮儀改革,看到教會對主日的重視。《禮儀憲章》非常強調主日的重要。這天不但是「主的日子」,是每週的復活節,是人類得救和教會生活的中心,而且這天本源於基督復活當天的宗徒傳統。故在整個禮儀年中,主日享有特殊地位,是首要的慶日,因為主日的慶祝除了來自宗徒傳統外,主日更是整個禮儀年的基礎和核心,故此絕不可輕易以其他節日取代之:

    「教會根據基督復活當天的宗徒傳統,在每第八日,就是被稱為主的日子,或主日那天,舉行逾越奧蹟。在這一天,基督信徒都應該集會,聆聽天主聖言,參與感恩禮,紀念主耶穌的苦難、復活與光榮,並為此感謝天主,因為祂曾『藉耶穌基督從死者中的復活,重生了』他們。所以,主日是最原始的慶節,應該提倡並強調,使信友虔誠注意,也應該是歡樂休假的日子。其他節日,如非確是極端重要者,不得輕易取代主日的位置,因為主日乃整個禮儀年的基礎和核心」。

     除了《禮儀憲章》外,《天主教教理》關於信友對主日的本份,也有以下的指示:

     「主日的感恩祭奠定和確認基督徒的一切宗教習慣。因此,信友有責任參與法定日子的感恩祭,除非為了重大的理由而不能出席(例如疾病,照顧嬰兒),或獲得自己本堂牧者的豁免。凡故意未盡這責任者,難免不犯重罪。

     參與主日共同舉行的感恩祭,是歸屬和忠於基督與祂的教會的證明。信徒以此證實他們在信德和愛德內的共融。他們一起為天主的神聖性和他們對救援的希望作證。他們在聖神的領導之下彼此鼓勵」。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亦於一九九八年五月,頒發了一份有關主日的重要文件《主的日子》宗座書函。教宗在這文件中說,主日不但是「主的日子」─DiesDomini,及「基督的日子」─DiesChristi;主日也是「教會的日子」─DiesEcclesiae、「人的日子」─DiesHominis,主日實在「日子的日子」─DiesDierum。

    作為「主的日子」,主日是造物界對造物主所做的一切的歌頌。作為「基督的日子」,主日提醒大家那天是「主耶穌的復活及把聖神的恩典賜給我們的日子」,是「一週的第一日」,是「新創造的那日」,是「永恆那天的預象」,是「基督─光的日子」,是「信德的日子」。換句話說,主日對信友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一日。此外,由於教會於主日舉行感恩祭,而在教會的傳統中,感恩祭一直被視為「主日的心臟」,因為感恩祭包含了教會所有的本質和精神。因此,主日除了是「主的日子」及「基督的日子」外,亦是「教會的日子」。事實上,教會最可見的時刻,正是她舉行感恩祭那一刻。當教會舉行感恩祭的時候,正是她滿懷希望,渴望主的國儘早完滿地臨現人間的時候。所以,主日也是「希望的日子」,是「喜樂的日子」。因為當主的國完滿地臨現人間時,亦是主耶穌基督在眾天使簇擁下,光榮地再來之時。正是在這份希望、喜樂的支持和推動下,整個教會承接了宗徒們那份使命感,帶領著每個成員,繼續他們的塵世旅程。除了這些神學反省外,教宗尚指出,主日也是「人的日子」,即是說。作為「人的日子」,主日正好顯示出它那份「喜樂、休息及團結的日子」的特性。尤其是,主日讓人看到基督徒主日的精神,如何涵容了人類生活中所有實際境況:人除非在生活中能力行仁愛,對受苦者伸出援手;人除非在生活中能結出愛德的果實,他永遠無法向天主獻上真實和相宜的敬禮。因為基督要求那些愛祂和尊敬祂的人,同時懂得愛護和尊敬祂的手足。事實上,基督在福音中,將這思想解釋得非常清楚(參看瑪25:31-46)。教宗最後以主日為「日子的日子」,作整篇文字的總結。教宗解釋道,作為「日子的日子」,主日充分顯示出它的確是「原始節日,和向人類揭露時間的意義的媒介」。藉著主日,時間成為永恆的預告,於是整個人類歷史成為永恆的一部分,而人類生活中的每一個行動,都被納入天主所計劃和完成的救恩史中。

     說到此處,似乎應該問一問,教宗為什麼如此隆重其事,為喚起信友對主日的注意,讓他們對主日的豐富神學思想有更深入的理解,而頒發這份文件?答案是因為今日有很多地方,或是因為社會的壓力,或是因為信仰動機減弱,參加主日感恩祭的人,比例上相當低。在許多教友心中,不只不再以感恩祭為主日的中心,即使為了要盡教友本份,與其他人一起參加感恩祭,向天主謝恩,他們的祈禱意識也日趨淡薄。綜合整篇文字,其主要思想集中於一點:主日的中心是感恩祭。為此,教宗指出,從初世紀開始,教會的牧者就不斷提醒信友,參與主日感恩祭重要。主日的感恩祭既然對信友如此重要,在檢討及反省今日信友對主日感恩祭的態度前,讓我們先回顧一下教會主日感恩祭聚會的傳統。

    (二)主日感恩祭的傳統

     如前面說,信友於主日聚集一起舉行感恩祭,是個來自宗徒的傳統。宗徒時代有關主日聚會最早的記載,是《宗徒大事錄》第二十章,保祿在達特洛阿城(Troas),於「一週的第一天」,與當地信友一起舉行感恩祭的一段,現將經文引載於下:

    「一週的第一天,我們相聚擘餅時,保祿便向民眾講道,因為他第二天要走,遂把話拖長,直到半夜。在我們聚會的那座樓上,有許多燈。有個青年名叫厄烏提曷,坐在窗台上,因保祿講道稍長,就沉沉欲睡;及至熟睡後,就從三樓墮下;扶起來時,已經死了。保祿下來,伏在他身上,抱住他說:『你們不要慌亂,因為他的靈魂還在他身上呢』。遂上去,擘開餅,吃了。又談了很久,直到天亮,這才出發,他們把活了的孩子領去,都非常快慰」(20:7-12)。

     以上這段經文生動地給我們描述了初期主日感恩祭聚會的情形。信友們擘餅時大家相聚一起,原因是紀念主耶穌基督的復活,及和祂一起行擘餅禮的,是整個團體,不是各個別信友。而主禮者,即保祿,在禮儀中向民眾講道,之後擘餅,一起「吃主的晚餐」。文中又說感恩祭在晚上舉行,於是樓上有許多燈,可以想像整個聚會是在一種歡樂的節日氣氛中進行。

     除了以上所說的《宗徒大事錄》外,關於信友於主日聚集一起舉行感恩祭,最古老的禮儀文件是《十二宗徒訓誨錄》,及聖儒斯定的《護教文上篇》。讓我們先看《十二宗徒訓誨錄》,該書第十四章第一節這樣說:「主日那天,為了使你們的犧牲變得純潔,你們先告明自己的罪,然後你們聚集一起,擘餅及感恩」。

    至於聖儒斯定的《護教文上篇》第六十七章,則記錄了第二世紀中葉,羅馬的信友在主日那天聚集一起舉行感恩祭的情況,其內容如下:

    「在那叫日曜日的一天,不論是住在城中或鄉間的,都到同一處地方聚集會。按時間許可,讀宗徒和先知的記述。之後主禮講話,勉勵各人依照這些嘉言生活。然後大家起立祈禱,祈禱完畢,如前面所說的,把餅酒和水帶上,主禮按其能力,獻上祈禱和感謝,信友回答『亞孟』!接著把這些祝聖過的食物分給在場的每一個人,不在場的,則打發執事帶給他們。同時,那些生活充裕的作自由捐獻,收集後交給主禮,以幫助孤兒、寡婦、病人或其他人,囚犯及訪客,換句話說,一切有需要的人。每一個日曜日我們都會聚集在一起,因為那天正是天主改變黑暗和物質,朔造世界的第一日,那天亦是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從死人中復活的日子」。

     隨著時間的更迭,信友在主日聚集一起舉行感恩祭,非但已成為各信友團體的習慣,更成為信友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為了能夠在主日舉行感恩祭,他們甚至犧牲性命也在所不惜。四世紀初葉,羅馬皇帝戴克利辛(Diocletian)發動的教難,遠在非洲的教會也不能倖免,根據一些殉道者文獻的記載,主曆304年,司鐸沙圖利魯(Saturnino)及艾文尼都(Emerito)這兩位非洲殉道聖人及其他人,正是在舉行主日感恩祭時被捕,以下是他們在亞比迪蘭城(Abitina)受審時的答辯。

     「當總督[對他]說:『你違抗皇帝及凱撒的命令,把所有這些人聚集起來』,司鐸沙圖利魯在主的神的光照下回答說:『這些命令不能阻止我們舉行主的晚餐』。總督問:『為什麼』?回答道:『因為主的晚餐不能被忽視[…]』。之後總督宣召艾文尼都對他說:『在你家中是否曾舉行一些違抗皇帝命令地的聚會』?他答覆說:『因為他們都是我的弟兄,所以我阻止不來』。『可是』,[總督]答說:『你有權阻止他們』。他說:『我做不到,因為沒主的晚餐,我們不能生存』」。

     今日誰閱讀這段文字,都會對兩位殉道聖人的答詞感到震撼。司鐸沙圖利魯說『主的晚餐不能被忽視』:”nonpotestintermittidominicum”,而艾文尼都則答稱,他沒法阻止其他信友到他家中舉行感恩祭,『因為沒主的晚餐,我們不能生存』:”sinedominicononpossumus”。此處可以看到,對最初數世紀的信友而言,主的晚餐絕對不能被忽視,就算要他們犧牲性命,也在所不惜,因為沒有主的晚餐,他們自覺不能生存。正是初期信友這份對主日感恩祭的執著和看重,讓主日感恩祭一直延續不斷地在教會慶祝了兩千年。

    (三)基督徒主日的特性

    從前面所說,大家可以看到主日其實是由教會所制定,完全是個基督徒自己所定的節日,而非如有些人所說,主日來自猶太人的安息日。事實上,教會的主日不可能出自猶太人的安息日,其中一個最大的證明是猶太人的安息日要停止所有工作,反觀教會的主日,在第五世紀前,都是個工作日,因為那時還沒有法律規定一週六天工作,一天休息。

    除了教會的信友團體外,在古代社會中,沒有其他宗教選擇在主日舉行宗教敬禮。因此,亦非如某些學者指出,教會在主日舉行感恩祭,是受到古代的拜日教的影響。

     主日由教會制定,完全是個基督徒的節日,可以從聖熱羅尼莫所說的話得到證明。聖人在一篇復活節講道中說,主日是「主的日子,復活的日子,基督徒的日子,是我們的日子」。綜觀所述,我們可以為基督徒的主日歸納出以下幾個特性。

     第一,主日是「基督復活的日子」,因此「每星期,我們在主日那天慶祝我們的巴斯卦」。那天是個大節日,帶給所有人喜樂。為此,古時教會規定信友在主日不但不可禁食,也不可有哀傷之感,否則便是犯罪。

    第二,主日是教會舉行感恩祭,讓信友在主的晚餐中、與主及與其他弟兄團聚的日子。當教會在主日舉行感恩祭時,她懷著幾種心情。首先,教會知道她在感恩祭中,會和她的主,生活的天主子基督相遇,基督更會邀請信友與祂一起坐席,將自己的體血賜給他們作食糧。教會於主日舉行感恩祭時是充滿喜樂的,因為在感恩祭中,教會不但記憶起,也同時更新當年門徒們在耶穌復活後,再見到祂時的喜樂。主日的感恩祭亦有很強的末世色彩,教會在感恩祭中紀念基督的逾越事件外,更熱切地期待祂在光榮中再來。

     基督徒的主日的第三個特性是「彼此聚集在一起」,即希臘文所說的,形成舉行感恩祭的會眾。所以,教會的感恩祭永遠都是個團體行動,就如《十二宗徒訓誨錄》和聖儒斯定所說,主日那天,信友們聚集一起,「好能以同一的心及同一的信德,完成那獨一的祈禱」。

    梵二禮儀改革的特色,其中一點是突顯禮儀的團體幅度:教會的禮儀永遠都是個團體的慶典,而非私人行動,因為教會原來就是團結的聖事unitatissacramentum是一個在主教帶領和安排下,聚集起來的神聖子民。事實上,會眾,的重要性再受到重視,不但對理解教會的禮儀有幫助,對明白感恩祭的意義尤其重要。

     從第一章有關會眾─的解釋,相信大家已看出除了意義之外,甚至結構,我們主日的感恩祭與以色列的會眾qahal都很相似。在主日的感恩聚會中,第一部份是宣讀上主的話及講道。正如聖儒斯定說,依照時間的多少,先讀宗徒和先知的記述,然後主禮講話,勉勵聽眾依照這些嘉言生活。因此,沒有人可以想像,一個沒有讀經、聖詠、及主禮講道的感恩祭會是什麼樣子。事實上,梵二的《禮儀憲章》清楚指出,感恩祭由兩部份組成,即聖道禮和聖祭禮,彼此嚴密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敬禮行動─unumactumcultus。為此,大公會議懇勸牧靈人員,在講授要理時,務必用心訓導信友參加完整的感恩祭,尤其在主日及法定慶日。

     讀經及講道後是聖祭禮,在聖祭禮中,主禮先以教會的名義向聖父感恩並祝謝餅酒,當主禮結束其感恩行動時,全體會眾一起隆重地回答「亞孟」。然後把祝謝過的餅酒分給在場的人,不在場的,則由執事帶給他們。這樣一來,全體都能夠參與主的晚餐,沒有一個被忘掉。因為信友團體既被稱為感恩的團體─Aneucharisticcommunity─實在不能想像在這團體中,有人會不到聖體─Eucharist。

    

     基督徒的主日的第四個特性是團結平安及愛德善工。自遠古年代起,教會便勸導她的信友,在參與感恩祭前,要彼此修和。因為除非他們中間有平安,否則他們不能以兄弟相稱。之後在感恩祭中信友交換平安吻。除了信友間彼此的團結平安外,主日感恩祭也反映了信友對貧窮病弱者的關愛。早在宗徒時代,迦拉達及格林多等地的教會,在聖保祿的教導下,已有在每週的第一日,即主日,按各人能力存放點錢,幫助其他地區弟兄的做法。之後這做法可能很快流傳至各處,成為整個教會的習慣。我們從聖儒斯定的《護教文上萹》得知,第二世紀中的羅馬教會,在主日的感恩祭中,當大家吃過主的體血後,信友中「那些生活充裕的,作自由捐獻,收集到的,交由主禮處置,以救助孤兒、寡婦、病人或其他人,囚犯及訪客,換句話說,一切有需要的人」。

     關於這一點,《天主教教理》的思想也很清楚,並視這些愛德工作和關心家人及近人,為聖化主日的兩大方法:

    「但願享受休閒的信徒,記得那些有相同需要和相同權力的弟兄,他們由於貧窮和不幸而無法得到休息。傳統上,虔敬的基督徒習慣以做慈善的工作和給病人、弱小者、老人作謙卑的服務來聖化主日。基督徒另一個聖化主日的方式是,為他們的家人及近人,撥出額外的時間和關心,在平時,這些時間是難以找到的。主日是一個反省、靜默、文化和深思的時間,這些都有益於內心生活和基督徒生活的成長」。

    (四)今日的實況

    主日作為基督徒的節日,它所慶祝的最重要的事件當然是主耶穌基督的復活。事實上,基督徒的主日的出現,正是為了讓主基督的逾越奧蹟,能作每週性的慶祝。根據福音所載,安息日翌日,即「一週的第一天」,耶穌自墳墓中復活,顯現給門徒們。祂先顯現給瑪利亞瑪大肋納,之後顯現給其他前往墳墓的婦女,復而顯現宗徒們,及那兩位前往厄瑪烏的門徒,並於擘餅時,讓他們認出祂來。主日所慶祝的,正是由這些個別事件構築成的逾越事件。這些事件亦成為兩千年來,基督徒的主日的中心和特色。因此,對基督徒而言,主日永遠都是「一週的第一天」,而非「一週的最後一天」。正因為這樣,大家明白為什麼自宗徒時代起,所有信友團體每個主日都聚集起來,一起慶祝主的復活,及舉行「主的晚餐」,一如首批宗徒在最後晚餐中所作的一樣,與主一起進食。

     可是,教會每年都慶祝一次復活節,不是已經夠了嗎,為什麼還要每星期慶祝一次?事實上,每週性慶祝復活事件的肇始者是耶穌自己。據若望福音所載,主基督於復活後顯現給門徒的時間,第一次於安息日翌日,即「一週的第一天」,之後總是每隔八天向他們顯現,包括顯現給多默那次在內,若望在福音中寫道:「八天以後,耶穌的門徒又在屋裏,多默也和他們在一起。門戶關著,耶穌來了,站在中間說:『願你們平安』」(20:26)。從此,宗徒時代的信友團體即開始於每週的第一天,為慶祝主的復活而舉行主的晚餐。這傳統兩千年來,從未中斷。

    然而,兩千年後的今日,信友中究竟有多少人,仍然知道主日的心臟是感恩祭,因而會像前面所提及的,四世紀初的非洲殉道聖人一樣,因為信友「沒有感恩祭不能生存」,覺得「不能忽視主日的感恩祭」?這可以說是教會目前要面對的,其中一個嚴重問題。

    今日的社會讓我們看到,主日正不斷被俗化,失了其原來的宗教精神及意義。從字源學說,主日─DiesDomini,意思原是「主的日子」,是教會紀念她的主耶穌基督復活,與信友一起舉行晚餐─感恩祭的日子。即是說,是個屬於基督徒的日子。可是,對今日的人來說,主日卻是假期,不需要工作。於是主日代表休息、可以與家人朋友相聚,或各自尋歡作樂,或從事一些在其他六日無法抽出時間做的事情,如蒔花種植,運動旅遊等。換言之,主日已完全被俗化,從「主的日子」變成「人的日子」;從紀念主復活的慶日,變成休假日、娛樂日;從紀念天主創造天地的「一週的第一天」,變成一星期的最後一天,六日勞苦工作之後的「週末」。因此,人會按自己的情況,照自己的意思喜好,自由地「過」這「週末」,解放一下自己,補償過去六日的辛苦工作。

     正因為今日的主日已失了其原來的宗教意義,從一個屬於基督徒的日子,變成一個普通的假日。而放假不需要固定於某一日,任何時候都可以放。所以,現在有很多地方主日都不放假,改在其他日子放。另一方面,在今日的社會,很多服務行業根本沒有可能在主日放假,主日工作已經是一種需要。特別在兢爭劇烈的工商業發達的地區,主日上班已是非常普遍的現象。這種現象漸漸形成一股力量,令主日已不再是「公眾假期」,只是部份人的假期而已。這情況肯定影響到部份信友,有見及此,《天主教教理》就這問題作出以下的勸諭:

    「聖化主日和節日要求共同的努力。每個基督徒如無必要應避免強求他人作事,致使他人難以遵守主的日子。若某些習慣(運動、餐廳等)和社會生活的需要(公共服務等)要求在主日那天工作,每個人有責任為自己保留足夠的休閒時間。但願信徒以節制和愛德,在群體休閒活動中避免時有所聞的過度和暴力。儘管經濟的壓力強大,公眾權力應確保公民有一個專為休息和敬主的時間。僱主對他們的僱員來說,亦有類似的責任」。

    我們嘗試從不同角度探討主日,主日的感恩祭及主日的感恩祭的會眾等問題。但願透過這些簡單的講解,可以讓大家明白,天主教會的信仰,在其內容來說,並非物質性的,所以我們無法向人說:「看!這就是我們向祂祈求的聖父」或「看!這就是我們的信仰」。最可以讓人看到我們的信仰的方法,就是當懷著「一致的信德」的信友團聚起來向天主祈禱讚頌的時候,一如當年以民透過qahalYahweh顯示他們天主選民的身份一樣。因此,信友聚在一起祈禱或舉行禮儀,尤其是於主日,在主教或神父的帶領下,一起舉行感恩祭時,不但是他們表達自己的信仰的最有效方式;更是他們保持自己的信仰、留在這信仰內的一個不可取代的方法;同時是使這「同一的信仰」,可以跟隨著人類生活的節奏發展並成長的方法。亦正是在這成長過程中,每一位信友都依照自己得自聖神之不同神恩,建樹自己,從而實踐天主聖父給予自己的歷史使命。

    二.禮儀年督奧蹟的慶祝和更新

    關於教會所慶祝的禮儀年,《禮儀憲章》有以下的解釋:

     「慈母教會自覺有責任於一年中,定下一些日子以神聖的紀念慶祝其天 上淨配的救世大業。在每週稱為主日的那一天紀念主的復活,然後每年一次 連同主的榮福苦難,慶祝逾越奧蹟:一年中最隆重的慶典。

    此外,教會在一年中,於不同時期分別慶祝基督的全部奧蹟,從受孕、誕生、至升天,聖神降臨,直到期待光榮的希望和主的再來,教會以這形式紀念救贖的奧蹟,將主救人所贏得的功德和救恩行動的富饒開放給信友,好使這功德和奧蹟永存於各時代,讓信友因著親自的接觸而充滿救恩」。

    《禮儀憲章》這段話不但清楚道出教會制定和慶祝禮儀年的目的,而主日與禮儀年之間的密切關係亦清晰可見。下面我們會握要地解說禮儀年的發展簡史和內容。

    (一)聖誕週期

    現在我們所慶祝的禮儀年,是教會經過多個世紀的反省與生活經驗的成果。初期教會的年曆結構非常簡單,一直到第四世紀,禮儀年還只有一個慶日,就是逾越節復活節。而每週的星期日主日就是每週的復活節,玄妙地在感恩祭中重現基督救贖奧蹟帶來的效驗:主藉著自己的死亡和復活使人脫離罪惡,重獲新生。而每年的復活節所慶祝的亦是這奧蹟,只是較隆重而已。

    稍後,為了紀念其救主基督降生人間,教會開始重視聖誕週期。約於第四世紀,西方教會開始在十二月廿五日慶祝「主的誕生」,以取代外教人於同日慶祝的「長勝太陽神節」,東方禮教會則於一月六日慶祝。第六世紀之後,聖誕節也跟復活節一樣,有一段準備期,稱為「將臨期」:預備和等候主的來臨,和慶祝期,即聖誕期。聖誕期以「主受洗節」作為結束,之後開始常年期。

    (二)復活週期

     開始時復活週期的結構非常簡單,一直到第四世紀,只有週六到復活主日的守夜,和復活節後連續七個星期(五十日)的復活期。第四世紀開始,有復活節前的三日敬禮,即星期五、六、日三天,分別紀念基督的死亡、埋葬和復活。可是不久,大家都感到只得三天時間準備復活節,似乎太短,因為復活節後的慶祝期長達五十日。反省的結果是覺得復活節前也應該有一段較長的準備期,於是很快就有四旬期的產生。但四旬期也並非一開始便有四十天,而是慢慢遞增出來。如前面剛說過,最初只有三天,後來增至一週、三週、再漸漸演變成四十日的齋期。其目的是希望藉著這四十天的齋戒克己,加強信友的信仰生活,使他們不斷皈依。到了第七世紀,由於主日不守齋,為了湊足四十日,原來於主日開始的四旬期,提前於星期三聖灰禮儀日開始。之後,為了特別紀念耶穌受難的過程,將四旬期最後一週稱為聖週。最早記述聖週禮儀的文件,是一份完成於第四世紀的朝聖記錄。該記錄的作者是一位西班牙婦女,她將自己於第四世紀往耶路撒冷朝聖時,該地的教會慶祝聖週的情形詳細記錄下來。稍後約於第五世紀,西方的教會亦開始慶祝聖週。

    前面剛提過,復活節後有五十日的慶祝,稱為復活期。整個復活期以緊接著復活主日的八日最為重要,名為「逾越八日慶典」,是專為那些在復活夜領洗入教的新信友而設。根據傳統,各地方教會的主教會在這八日內,每日給這些信友講解他們在復活夜所領受的各項聖事的意義:聖洗、堅振及聖體和感恩祭。所以教會亦稱這八日為「釋奧期」,可算是慕道期的結束。並稱這八日的講解為「釋奧教理」。新教友在這八日都穿著領洗時所領受的白衣,至第八天,即復活後首主日結束,除下白衣,因此該主日又稱「卸白衣主日」。

    除了「逾越八日慶典」外,復活期的五十日內尚有兩個重要節日,分別是第四十日的耶穌升天節,和結束第五十日的五旬節聖神降臨節。目的為表達由基督所完成的整個逾越過程:自聖神成孕、誕生、苦難、死亡、復活至升天回歸天父告一段落,再派遣聖神而開始教會基督奧體與淨配的時期。

    (三)常年期

    禮儀年的結構除了復活週期和聖誕週期這兩大組合外,尚有另一組合:常年期,即復活和聖誕兩個週期外的主日和平日。此期間除了慶祝主耶穌基督的其他節日和聖母瑪利亞的節日外,還有聖人的節日。

    1.主耶穌基督的其他節日

    常年期中所出現的主耶穌基督的節日分兩類。第一類與主的家鄉巴肋斯坦的歷史性地點有關:計有八月六日的「基督顯聖容節」、九月十四日的「聖十字架節」和二月二日的「獻主於聖殿節」。第二類則是典形的西方禮慶節,例如「聖三節」、「主的聖體聖血節」、「耶穌聖心節」和「基督君王節」等。

    2.聖母瑪利亞的慶節

    敬禮主耶穌基督的母親―聖母瑪利亞―是教會最古老的傳統之一。自宗徒時代起,聖母瑪利亞便在教會享有崇高的地位。她不但是人類中第一位參與基督逾越奧蹟的人,她同時是最被天主寵愛的一位。故此,她亦是這奧蹟中最特殊的見証人。因為作為受造物中第一位切實分擔基督的救贖工作的人,聖母瑪利亞是使救恩史得以實現的其中一位主角。當天使向她預報她將為人類救主之母時,幸得她慨然答允,天主的聖子才可以順利地生於人間。之後聖母瑪利亞又和聖若瑟一起,善盡父母的職責,將聖子鞠養成人。她更終生默默地跟隨主耶穌基督,直到祂被釘在十字架上那一刻,她仍堅守在十字架旁。為此,主基督臨終前將她賜給若望宗徒,即是教會,作母親,也就是我們的母親。為著這原故,教會自成立之初,便將聖母瑪利亞視作自己的母親,給予她應得的敬禮。

    教會對聖母瑪利亞的敬禮,以主後431年在厄弗所召開的大公會議為轉捩點。因為這次的大公會議正式確定瑪利亞天主之母的地位,並列為教義,即必信的教理。自那時起,對瑪利亞的敬禮發展得更快和更廣。第六世紀之後,在聖地巴肋斯坦多處歷史性和聖經所記載的地點,矗立起一座座獻給聖母的大殿。從此對聖母瑪利亞的敬禮成為教會禮儀的一部份,瑪利亞永遠與基督連在一起,只要談及基督的奧蹟,總不會忘記祂的母親瑪利亞。

    聖母慶節較重要的有以下幾個:八月十五日的「聖母升天節」,慶祝聖母離世升天,即傳統所稱的Domitio或Diesnatalis。九月八日的「聖母誕辰」,則是第五世紀從聖母家鄉,她出生的故居流傳開來的節日,此日亦是東方禮拜占庭教會禮儀年的開始。另外,各地方教會將某座聖殿獻給聖母的傳統,促成十一月廿一日「獻聖母於聖殿節」的產生。而三月廿五日「聖母領報」,則是從十二月五日「耶穌聖誕」衍生出來,主要為突出瑪利亞謙卑領受主命的態度。聖誕後八日,即一月一日元旦,更成為紀念聖母瑪利亞的特別日子,是一年中第一個聖母慶日,教會在那天慶祝瑪利亞天主之母的榮耀。總括上面所說,我們可以看到瑪利亞在教會的地位至今不變,因為教會從基督奧蹟中來看聖母,幾乎每一個聖母節慶都是基督救贖工程的一環。於是我們明白為何自宗徒時代起,瑪利亞一直得到教會的孝愛、對她的敬禮也歷久不衰。

    3.聖人的節慶

    聖人節慶源自教會於主後第一至第三世紀對教難時的殉道者,即為主致命的神職和信友,以及一些終身遵循主的訓導而生活,德行超卓的人的紀念。教會將殉道者的蒙難日及聖人逝世那一天定為節日,稱為他們的「生日」:Diesnatalis,因為那天正是他們生於永生的日子。跟慶祝聖母瑪利亞的節日一樣,教會慶祝聖人的節日,是為了宣揚天主在他們身上所行的奇事,好給信友提供值得他們仿效的模範。
第八章 聖 儀
    第八章

    聖儀

    握要地解釋過日課及禮儀年後,我們繼續看看禮儀的另一個範疇:聖儀。除了主耶穌基督所建立的七件聖事外,聖教會也設立了一些聖儀。即是教會所設立的一些神聖標記,用以表示因教會的代禱而獲得的某些效果,尤其是屬靈的效果。易言之,教會希望藉著聖儀,幫助信友準備接受聖事的主要效果,並聖化信友一生的各種境遇。

    一.聖儀的本質及施行人

    聖儀由教會建立的,為聖化教會的某些職務、生命中某些情況、基督徒生活的不同境遇、及有益於人類使用的物品。聖儀根據主教的牧民決策,也可用以回應某一時代或某一地區基督徒的文化、歷史和其他需要。聖儀常包含祈禱,並時常伴以一種指定的標記,例如覆手、畫十字聖號、灑聖水(使人紀念聖洗聖事)等。

    聖儀屬於來自聖洗的司祭職:所有已受洗的人,都蒙召為一個「福源」,可施以祝福。因此,信友也可以主持某些祝福。但一項祝福越涉及教會和聖事生活,就越應保留給聖職人員:主教、司鐸或執事來主持。

    聖儀不像聖事一般賦予聖神的恩寵,但透過教會的祈禱,讓人準備接受恩寵且與之合作。「信友盡心準備,靠著由基督受難、死亡、復活的逾越奧跡所湧出的恩寵,聖化各種生活情況,而所有聖事與聖儀的效能,也都是由這逾越奧跡而來。於是,一切事物的正當用途,無一不能導向聖化人類、光榮天主的目的。

    二聖儀的類別

     交代過聖儀的本質及施行人後,現在讓我們看看到底包括些什麼,主要以下四項,即基督徒的的喪禮、人或物的祝聖禮(或祝福禮)、驅魔禮和民間的熱心敬禮及善功,下面謹逐一解說。

    (一)基督徒的喪禮

    一切聖事,尤其基督徒入門聖事,是以天主子女最後逾越為目標。此最後的逾越,通過死亡,引領人進入天國的生命。這樣便滿全了人在信德與希望中所宣認的:「我期待死人的復活,及來世的生命」。

    1.基督徒的最後逾越

    基督死而復活的逾越奧跡,啟示了基督徒死亡的意義。因此,我們把唯一的希望寄託在基督身上。那在基督耶穌內去世的基督徒是「出離肉身,與主同在」(格後5:8)。

    對基督徒來說,死亡那天雖結束了聖事生活,卻帶來另一個新開始。他完成了受洗時開始的新生命;決定性地「相似」那藉聖神的傅油而獲賜的「聖子的肖像」;並能分享那曾在感恩祭中預嘗過的天國筵席,縱使他還需最終的淨化,才能穿上結婚禮服。

    在塵世的朝聖旅程中,教會好比母親那般,透過聖事,懷抱著基督徒,也陪伴他走到人生路途的終點,把他交託在「天父的手裡」。教會在基督內向天父獻上祂寵愛的子女,且懷著希望,在地裡播下那將光榮復活的肉身的種子。這奉獻藉感恩祭予以充分地慶祝。在彌撒前、後所舉行的祝禱禮,都是聖儀。

    2.殯葬禮儀

    基督徒的殯葬禮是教會的禮儀慶典。教會藉此禮儀一方面表達與亡者之間有效的共融,同時使參加喪禮的會眾參與此共融,並向會眾宣告亡者進入的永生。

    不同的殯葬禮均表達出基督徒死亡的逾越特色,並且適應各地區的情況和傳統,甚至包括禮儀服飾的顏色。

    下列殯葬禮之儀式見於所有禮儀傳統,這儀式包括四個主要的部份:

    (1) 向團體致候

    殯葬禮以信德的致候開始。主禮以安慰的言詞接待亡者的親友。在此聚集祈禱的團體也期待聆聽「永生之言」。團體中一個肢體的去世的這事件,應使我們超越「現世」的觀點,引導我們確信復活的基督。

    (2) 聖道禮儀

    在舉行喪禮時,由於會眾當中,有些信友可能很少參與禮儀,或亡者的朋友中有些並非基督徒,所以應加倍用心準備聖道禮儀。講道時,避免使用「對亡者歌功頌德的悼詞」,最重要在復活基督的光照下,闡明基督徒死亡的奧跡。

    (3) 感恩聖祭

    教會通過喪禮中的感恩祭:基督逾越事件的核心。表達她與亡者有效的共融:在聖神內,向天父呈上基督死而復活的祭獻。教會更在感恩祭中,祈求她的子女得到罪過及其後果的淨化,並蒙接納參與天國的筵席,分享逾越的圓滿:永福。至於信友團體,特別是亡者的家人,則藉著參與這感恩祭,學習開始他們與在「主內安息」的那一位的共融生活。這共融生活是藉著領受基督聖體(亡者亦是基督的活肢體),並為亡者祈禱,也與亡者一起祈禱而達致。

    (4) 告別禮

    在告別禮中,教會最後一次把亡者交託給天主。這是「在埋葬亡者前,基督徒團體對其成員作最後的告別」。在拜占廷禮的傳統中,表達方式是於告別時向亡者吻別,作為對亡者最後的致敬,並會誦唸下面這段經文,表達對復活及將來在基督內與亡者相遇的的信心:

    「藉著這最後的致敬,「我們為他的去世和分離、也因與他的共融和重聚而詠唱。事實上,死亡決不能把我們彼此分離,因為我們眾人都要走完同一的道路,將在同一個地方重逢。我們將不再分離,因為我們為基督而活,現今又在基督內結合為一,走向祂,與祂相遇……我們將在基督內團聚一起」。

    (二)祝聖禮(或祝福禮)

    在各種聖儀中,以「祝聖禮」最普遍及最為人所熟悉,祝聖禮在聖儀中佔了重要的地位。在祝聖禮中,人為了天主的工程和恩賜而讚頌祂,同時也包含教會的代禱,使人能夠按照福音的精神,善用天主的恩賜。

    祝聖的對象包括人、食物、物件、及地方等。在這些祝聖禮中,都是人對天主的讚頌並求祂賜恩的祈禱。基督徒在基督內蒙天主父降福,賜「以各種屬神的福分」(弗1:3)。因此,教會在舉行祝聖禮時,總是呼求主耶穌基督之名、並習慣畫十字聖號。

    此外,由於教會在某些祝聖行動,把一些人奉獻給天主,或保留一些物件和地方,專供行禮儀的用途。這些祝聖禮具持久性。讓我們先看為人舉行的祝聖禮(有別於聖秩聖事),包括男女隱修院院長的祝聖,貞女的奉獻、會士的發願等。至於物品的祝聖則有聖堂或祭台的奉獻或祝聖,及聖油、聖爵、祭衣、鐘等的祝聖。

    (三)驅魔禮

    當教會以其權柄,並因主耶穌基督之名,祈求天主保護某人或某物件,使之脫離魔鬼的控制,所舉行的儀式,我們稱為驅魔禮。福音清楚記載主耶穌基督曾經驅魔,而教會從祂那裡獲得驅魔的權柄和任務。簡單的驅魔禮在聖洗聖事的中施行。隆重的驅魔禮,即傳統所稱的「大驅魔禮」,則只能由那些主教親自授予驅魔權的司鐸主持。在進行大驅禮禮時,主禮者必須明智謹慎,嚴守教會所訂的規則。

    驅魔禮的目的,是藉著耶穌交託給教會的神權,驅走邪魔,解放人免受其控制。所以,這附魔絕對不同於患病,尤其是精神方面的疾病。若是患病,就需要接受醫學方面的治療。因此,在行驅魔禮前,必須辨認有關情況,確定有魔鬼的臨在,而非疾病,方可舉行驅魔禮。

    (四)民間的熱心敬禮及善功

    除了基督徒的喪禮、祝聖禮、驅魔禮之外,屬於聖儀範疇的,尚有在信友生活中,佔著相當重要地位的各式熱心敬禮及善功。在教會兩千的歷史中,除了一般的聖事生活及慶節外,信友更以不同方式的熱心敬禮來表達他們的宗教感情。這些熱心敬禮都環繞著教會的聖事生活,包括尊敬聖髑、拜訪聖堂、聖體敬禮、朝聖、各式敬禮遊行、拜苦路、唸玫瑰經等。

    這些熱心敬禮延續教會的禮儀生活,而非予以取代。因此梵二就信友面對熱心敬禮的態度,有以下的指示:「安排這些熱心善功時,應該顧及禮儀季節,與禮儀配合,在某種程度上由禮儀延伸而來,並引導民眾走向禮儀,因禮儀本身遠比這些熱心善功更為尊崇」。

    從以上《禮儀獻章》這段話,大家可以清楚看到真正的禮儀行動及民間的熱心敬禮的分別。同時也明白,教會在信德的光照下,謹慎地闡明這些「熱心敬禮」:凡能表達傳揚福音精神、人類智慧、充實基督徒生活的,教會都予以鼓勵支持。可是,基於牧民上的需要,我們也要懂得辨別,必要時,甚至淨化、糾正這些熱心敬禮背後的宗教感情,或迷信成份,使信友能增進對基督奧跡的認識。最後,這些民間熱心敬禮的舉行,須受主教的監督和批准,並遵守教會的一般準則。
結 論
     總結整篇文字的思想,相信大家都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天主教會的禮儀到底是什麼。教會的禮儀絕對不是儀式這麼簡單。不錯,教會的禮儀需要藉著儀式來表達。然而,教會的禮儀的內涵,除了有每一個參與禮儀的信友的整個生活,外更是天主聖三的工作:

    「猶如基督為父所派遣,同樣祂又派遣宗徒們充滿聖神,不僅要他們向一切受造物宣傳福音,宣報天主聖子以其死亡與復活,從撒殫權下,並從死亡中,把我們解救出來,而移置在天父的王國內,並且要他們以全部禮儀生活中的祭獻與聖事,來實行他們所宣講的救世工程」。

    的確,天主教會的禮儀正是為延續她繼承自基督的救世工程,並通過這救世工程的實踐而光榮天主及拯救人類。因此,教會的禮儀永遠都是一個雙線行動:光榮天主,聖化人類。易言之,教會的整個禮儀生活,都是為聖化人,即是使人成聖而得救,以光榮天主。
附錄一 禮儀與基督徒靈修
    從以上各章就禮儀與人的關係,禮儀的本質及一些禮儀課題,例如日課、主日、禮儀年等的分析,相信大家已約略可以看到禮儀如何影響著基督徒的生活。易言之,禮儀與基督徒的靈修實在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因為所謂靈修,就是「基督徒的全德之路」。為此,靈修並不如一般人所想,只是修女、修士或神職人員的「專門課業」,卻是每位基督徒的功課。這是第一點。其次,基督徒的靈修源遠流長,可以說與教會一起誕生及成長,故欲對靈修作深一步的探討,特別是靈修與禮儀兩者之間的關係,最好是回到教會的歷史。因此,讓我們走進時光隧道,從宗徒時代開始,至教父時代,最後到中世紀,看看各不同時期的信友,如何透過他們的團體生活,特別是他們的禮儀生活,使他們的信仰生活不斷成長,使教會不斷發展。

    一.宗徒時代

    宗徒時代的研究目標將集中在以下四點:「作證」(見證人),「擘餅禮」,「祈禱」和「財產公有」。

    (一)作證(見證人)

    作證是宗徒宣講的基本要點,大家若有時間查閱一下新約,會發現此詞出現了最少167次。作證一詞在古代西方是一法律辭彙。意思是某人因自己親身經歷的,而肯定某一樁事或人物。故這詞在新約中頻頻出現,有其特別意義,被視為專門名詞,含有下面的意思:因為宗徒們曾跟基督一起生活過,耳聞其教誨,目睹其作為,對基督的言行,他們是主要的「目擊證人」,故他們所宣講有關基督的一切,該是百份之百可靠。換句話說,他們所宣講的,不是一堆抽象的理論,而是些活生生的事實:基督的所言所行。所以他們的宣講等如作證。事實上,基督在派遣宗徒出外傳教時曾對他們說:「當聖神降臨於你們身上時,你們將充滿祂的德能,要在耶路撒冷和撒瑪黎雅,並直到地極,為我作證人(宗1:8,另參閱路加24:48)。宗徒們非常清楚自己這一特殊身份而感到責任重大,所以在他們的宣講中,屢次提及他們是基督的「見證人」。例如揀選瑪弟亞代替猶達斯之前,伯多祿對其他弟兄講了以下一席話:「所以非從這些人中,即主耶穌在我們中間的所有時期內,常同我們在一起的人中,由若翰施洗起,直到耶穌從我們中被接去的日子上,由這些人中,應當有一個同我們一起作祂復活的見證人」(宗1:21-22;3:12;2:32;10:39-41;12:15;13:31;26:16;伯前5:1)。在這之後伯多祿和若望面對猶太人的公議會時也說:「我們不得不說我們所見所聞的事(宗4:20)。

     見證或作證人這詞對宗徒們來說,除了是一種行動的方式及表達方法外,尚有更深的含義:向外界表明他們認識基督,依附祂,公開承認他們是被基督親自揀選及派遣,好向世人宣講基督的一言一行,尤其祂的苦難與復活。至於作證的目的(或宣講的目的),就是歸化眾人,給他們付洗,使他們也成為基督的門徒,一如《宗徒大事錄》第2章42節所載,聖神降臨節那天,在聽了伯多祿的宣講後,當天就有三千多人受洗。從上面這個簡單的分析,相信大家已經可以看出「見證」與禮儀的緊密關係。

    (二)擘餅禮

    根據《宗徒大事錄》的記載,新興的教會除了專心聽取宗徒的訓誨外,更時常團聚、擘餅、祈禱(宗2:42)。我們亦從保祿的書信知道,格林多教會的信友也和耶路撒冷的信友一樣,信友時常聚會,為吃主的晚餐(格前11:20)。

    格前11:23-26所寫的擘餅的舉行日期應為公元五十七年的復活節,是有關擘餅禮(即感恩祭)的舉行方式的最早的記載,所以是這方面的重要文獻,讓我們看看保祿怎樣說:「這是我從主所領受的,我也傳授給你們了:耶穌在祂被交付的那一夜,拿起餅來,祝謝了擘開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而捨的,你們應這樣行,為記念我」。晚餐後,又同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你們每次喝,應這樣行,為紀念我」。的確,直到主的再來,你們每次吃這餅,喝這杯,你們就是宣告主的死亡」。

     從此段文字看,保祿他們時常所行的擘餅禮,是重覆基督在最後晚餐所作的每一個細節,從擘餅及分餅開始,然後是各道不同的菜色,最後以祝聖杯中的酒為結束。後來因為格林多教會的信友忽略了某些重要原則,部份信友私自成立黨派,富有的信友拒絕與貧窮的分享他們的食物,另外有多類食物在採用上沒有節制,於是有關方面只得另謀對策,改變擘餅禮的舉行方式,從一頓正式的晚餐,簡化為只有餅及酒的祝聖,並一直流傳到後世。這實在有點可惜。

     我們從《宗徒大事錄》及保祿的其他書信得知,宗徒時代的擘餅禮除了分享食物外,尚包括以下各項:宣講教會領袖的書信(哥4:16),講道(宗20:7),為聖徒捐款(格前16:2)。除此之外,很可能在擘餅禮中,也有特別的祈禱和選讀舊約的一些經書。

    至於聚會時間,一般都在晚上。次數方面,最早的已很難考據,我們只知道稍晚(一世末)則是每週一次(默1:10),為紀念主的復活。舉行的地點也不固定,例如在耶路撒冷是挨戶舉行(宗2:46)。

     宗徒時代的擘餅禮正是今日我們所舉行的感恩祭最初形式。

    (三)祈禱

    跟擘餅禮一樣,我們的祈禱也是出自猶太傳統,卻並不完全相同。跟猶太人的祈禱比較,我們的祈禱有兩大特色。第一,在祈禱時我們以天主子女的身份自稱,呼喊天主為父。對於這一點,聖保祿說得非常清楚:「其實你們所領受的聖神,並非使你們作奴隸,以致仍舊恐懼,而是使你們作義子,因此我們呼喊阿爸,父呀」(羅8:15)。「為證實你們確實是天主的子女,天主派遣了自己兒子的聖神,到我們心內喊說:「亞爸,父啊」(迦4:6)。基督親自傳授的天主經,也是由「父」這字開始(瑪6:9;路11:2)。第二,初期教會在祈禱時,不只以「父」這新稱謂稱呼天主,也給基督冠以另一特別名號:Maran-tha,意思是「我們的主請快來」,如默示錄所載:「亞孟,主耶穌你來吧!」(22:20)。這樣,Maran-tha及最後晚餐中耶穌基督所說過的話,遂成為教會最早的禮儀用語。除此之外,初期教會也在禮儀中採用另一些屬於猶太傳統的經文或詞句,如「亞孟」(格前14:16)及「天下萬國,普世權威,一切榮耀,永歸於你」。

    (四)團聚

     根據路加的記載,初期教會的信友專心聽取宗徒的訓誨,時常團聚。「團聚」的原文在此有不同的詮釋。但很多學者均認為最好的解釋還是來自路加自己,在同一章的44-45節他寫道:「凡信了的人常齊集一處,一切所有皆歸公用。他們把產業和財物變賣,按照每人的需要分配。循著路加的思想推敲,我們得一結論:「團聚」一詞在初期教會有雙重意思,除了指財產公有外,更含有精神方面的共融。

    1. 財產公有

    早期教會信友的生活,可以說是人類歷史的黃金時代。他們這種財物公有並無任何法律束縛,如更改名字或轉讓主權等。各人仍擁有原來的一切,只是所擁有的財物不只為供養自己,也供應一切有需要的信友,所以促成「分享」的唯一動機,是弟兄間的愛心。有些則做得更徹底,變賣所有一切然後將錢帶給宗徒,撥入公庫。

    2.精神共融

    到底是甚麼力量做成早期教會這種財物共享的現象?答案只有一個,即路加在宗4:32所說的,「眾信徒都是一心一意」。甚麼是一心一意?所謂一心一意,就是亞理士多德所說的:「寓居於兩個軀體內唯一的一個靈魂」。易言之,兩個不同的人不論在任何一方面,包括思想、感受、行為等都完全契合。當然,早期教會信徒的「一心一意」要比亞士多德所想的更超越。試看下面這兩段文字所載:「不可拒絕有需要的人,相反,該盡你所能幫助你的弟兄,不可說這些物產是我的,因為如果你們將要共同分享那不朽的產業,那你們現在更該分享今世的財產」。「將你的所有與你的鄰人分享,不要說這是我的東西,因為如果你們將來要一起享用那不朽的產業,對於現世這些可腐朽的,你們更該彼此共享」。

     從這兩段文字看,初期教會的信徒甘願彼此分享大家所有的一切,因為他們深知在天主面前人人平等,將來在永生中,他們會共享天上的產業。既然如此,對於今世這些隨時都有可能散失的財物又何足惜,該拿出來大家一起用,尤其對那些有所欠缺的信友,更應盡力供應。總結所述,促成早期教會「財產公有」的原動力,是眾信友都能一心一意。而這一心一意該是擊破「.自私」最有力的武器,其最終的根源則出自基督,一如聖保祿所說:「祂本是富有的,為了你們卻變成貧乏的,好使你們因為祂的貧乏而成為富有」(格後8:9)。

     另外,《宗徒大事錄》的作者路加,沒有稱初期的基督徒「朋友」或「兄弟」,而稱信友。相信路加這樣做有他特別的用意,他要指出,對主耶穌基督的信德,在初期的基督徒身上起著巨大的作用。這信德不單使他們內心依附基督,同時成為他們一切行為的推動力和基礎,是他們日常生活,包括個人和團體生活的指標。

    二.教父時代

    教父時期最具代表性的,是教父們為新領洗的信友所準備的「釋奧期」教理資料。這些新信友剛受洗不久,對教會的一切都非常陌生,對信徒生活的真義更是一知半解。因此,為了替他們的信仰打下深厚的基礎,教父們設法將信仰的豐富內涵盡數展示給他們,好讓他們做到信仰與生活打成一片。於是教父們皆不遺餘力地從事新教友的「加深培育」工作,並為這項工作準備了為數不菲的資料,這些資料幾乎全部成為教會不朽的文獻。試舉數例:戴都良的《論洗禮》及《論祈禱》,聖西庇廉的《天主經釋義》,聖安博的《論聖事》,耶路撒冷的聖濟利祿的《釋奧期教義》,聖奧斯定為復活前夕及復活期寫下的無數講道;當然還有金口聖若望。所有這些資料都跟禮儀有關。換言之,教會自古代開始,新教友的「加深培育」工作,均以禮儀為基礎,教父們的講解詮釋皆以禮儀為出發點。

    三.中世紀

     教父時期結束,中世紀的教會仍一直循著教父們的足跡向前邁進。當然,因為時空已變,方法及內容亦因此會有所改變,審視的角度和表達的方式異於前,以至一度將禮儀的本來面目掩蓋。然而禮儀在教會生活中所佔的重要地位,則從未被懷疑過。相反,正因為太重視禮儀的某一些舉行細節,以致上演了教會第二次分裂的一幕。為此,在脫利騰大公會議之後,教會的一些有識之士,發起一個禮儀復甦運動。此運動一直延續了三百多年,直到二十世紀初葉,而禮儀靈修的重要更被梵二正式肯定。

     總結上面所說的,大家都可以看到,自宗徒時代起,基督徒的信仰生活便以禮儀為基礎。宗徒宣講作證的目的為歸化眾人,給他們付洗,使他們也成為基督的見證人。成為基督徒後,宗徒們如何帶領這些信友度一個相稱的信友生活?答案是他們時常團聚、擘餅、祈禱,務使信徒們透過禮儀,做到生活信仰打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