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1979年) 东方教会金口圣若望的感恩祭礼典
作者:罗国辉 年份:1979

(甲) 前言

礼仪乃教会生活行动的顶峰,同时也是教会一切力量的来源(注一)。由于不同的礼仪正表达了教会往不同时代和地域对上主呼召的不断回应,故此在历史上形成了多种礼仪传统(注二)。在芸芸礼仪传统中,可分成两大类别:即西方礼仪和东方礼仪。

译者受洗于罗马礼的传统中,受西方教会崇拜生活的熏陶,但在探讨教会礼仪宝库时,不期然对东方的礼仪传统发生兴趣;况且梵二大公会议也曾说明,东方教会的制度、礼仪传统与教友坐活纪律,均流露着从教父而来的宗徒传统,这正是天主启示的构成部份,同时也是整个教会所共有的财富(注三)。故此对于他们丰富的礼仪和灵修传承,实在需要加以了解、尊重、保存和发挥(注四)。

目前使用金口圣若望(St. John Chrysostom) 的感恩祭礼典的天主教徒和东正教徒,共约二十九百万人(注五)。故此它是东方礼中最多被人使用的礼典。本文特别选译这礼典,一则作为个人对教会礼仪生活探究之增益,二则希望以此作为中国教会本色化礼仪的参考资料。

(乙)东方教会拜占庭礼及金口圣若望礼典简介

拜占庭礼仪本来是拜占庭(君士坦丁堡) 地方基督徒崇拜和施行圣事的方式;因为拜占庭乃当时(公元四世纪) 东罗马帝国的首都,故此在政冶和文化的影响下,这礼仪传统传播得非常广泛,远远超过其他东方礼仪,以至有人以为拜占庭礼即等于东方礼。使用这礼仪的地方,除了整个拜占庭王国外,也包括斯拉夫民族的其他地方,还有耶路撒冷、安提约基、亚历山大等地的宗主教区,同时也有希腊、埃及、俄国及匈牙利等地方的教会。而这礼仪的主要应用语文有希腊文、俄文和保加利亚文等。(由于俄国教会的传播,今日也有许多地方应用本地语文来举行拜占庭的礼仪,比方芬兰语、德语、英语;昔日在中国内地,也曾使用过中文!) (注六)

拜占庭礼仪中,共有三种礼典:就是(一) 最常用的金口圣若望礼典,(二) 是一年只用十次左右的大圣巴西略礼典,和(三) 只在四旬期内某些日子,偶然使用的大额我略礼典。这些礼典很早便在教会中存在和使用;完整地把这三个礼典都记载下来的,是远自公元八世纪的Codex Barberini 抄本,这抄本现正珍藏在梵蒂岗图书馆内。

译者选译的,就是拜占庭礼仪中,最常用的金口圣若望礼典中的感恩祭。译文主要译自Joseph Raya and Jose De Vinck Edited, Liturgy of St. John Chrysostom, Alleluia Press, 1970.

其他参考译本有:

一、Basil Shereghy Edited, The Divine Liturgy of St. John Chrysostom, The Liturgical Press,St. John's Abbey Collegeville, Minn., 1961.

二、Casimir Kucharek Edited, The Byzantine-Slav Liturgy of St. John Chrysostom, Alleluia Press, 1971.

三、P. Kuvochinsky Translated, The Divine Liturgy of the Holy Orthodox Catholic Graeco-Russian Church, London Cope and Fenwick,1909.

金口圣若望典礼是否真的出自该圣人手笔呢?为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礼仪是由祷文、圣诗及礼节等组合而成,且圣餐礼自最后晚餐至今,即有不断重覆庆祝和演变;初时,经文礼节并没有固定形式,因时、地、人而各异,经过多个世纪,才构成不同的式样,而每个式样都在不断的使用中有所增减或改变,故此,任何礼典传统都不能绝对地归于某人的手笔,而应该是属于教会,归在某地方教会的传统之内。因此,金口圣若望礼典,应是属于或出自该圣人的地方教会,且为其所属的传统所常用。

关于金口圣若望礼典的来源,有说是源自四世纪末期君士坦丁堡所举行的大圣巴西略礼典,(而这礼典也似乎是改自叙利亚礼的),后来在五世纪初期由金口圣若望缩短改篇,而成为今日所谓的金口圣若望礼典(注七)。但是经再三研究,按文学传统来说,溯源自圣人的,可能只有「为慕道者的祷文」、「献礼经」和遣散礼中「司铎在经台前诵」;至于感恩经,则非常接近约六世纪时代的叙利亚十二使徒感恩经,故此,这两个感恩经可能有看同一的古老来源,且极可能是早于金口圣若望时代的。(我们可以肯定,在圣巴西略和金口圣若望之前,早已有某种式样的礼仪传统存在了。) 故此,我们没有充份证据说金口圣若望曾改编了这礼典的感恩经,也不能证明他把这感恩经从叙利亚介绍到君士坦丁堡来使用。然而,这礼典以金口圣若望来命名,却是因为他在奉行这礼典的传统中,是个备受敬爱的教父和英雄吧!(注八)

总括来说,这礼典积聚东方教会的历代礼仪宝库,有溯源公元四至六世纪的主要经文,和其后的智慧成果,实堪称为东方礼仪传统的重要典籍。

(丙) 金口圣若望感恩祭礼典的结构

(主礼者穿着祭衣和预备饼酒礼)

平安启应文、(三篇圣咏对经及祷文)、小进堂礼:进堂咏及三圣颂 (主礼者就位)

圣道礼
圣言宣读:(旧约)、新约、亚肋路亚及福音、(讲道)
恳切启应文
为慕道者祈祷及遣散慕道者
信友祷文


圣体礼
大进堂礼:献礼启应文及圣洁生活启应文
平安礼及信经
感恩经
为团结祷文及天主经
举扬圣体及分开饼形
领主体血
感谢及遣散礼:祷文及祝福
(分发余下的祭饼)


注:括号内的礼典译文将从略。


(注一)梵二大公会议礼仪宪章第10号

(注二)礼仪一览表

东方礼

亚历山大  
依索匹亚礼(Ethiopian)
高普特礼(Coptic)

安底约基亚东部
玛拉巴礼(Malabar)
加堤礼(Chaldean)  
内思多略礼(Nestorian)
阿美尼亚礼(Armenian)
拜占庭礼(Byzantine)

安底约基亚西部
玛罗礼(Maronite )
叙利亚礼(Syrian)

挪 威
尼达罗斯礼(Nidaros)

西班牙
莫撒拉伯礼(Mozorabic)
班哥礼(Bangor)
海佛特礼(Hereford)

英  国
约克礼(约克郡)(York)
撒伦礼(撒斯堡Salisbury)
        
西方礼

法国南部  
塞尔特礼(Celt)
高卢礼(Gallican)
比尼云多(南部)(Beneventan)

义 大 利  
阿规雷雅礼(北部)(Aquileian)
盎博罗削礼(Ambrosian)
罗马礼(Roman)
      
修会礼
方济会堂 (Franciscan)
道明会礼 (Dominican)
本笃会礼 (Benedictine)

(注三) 梵二大公会议东方教会法令第一号。

(注四)梵二大公会议大公主义法令第十五号。

(注五) Basil Sherehihy Edited, The Divine Liturgy of St. John Chrysostom, The Liturgical Press, St. John’s Abbey Minn., 1961, p.5.

(注六)Adrian Fortescue, The Orthodox Eastern Church, London Catholic Truth Society, 1911, p.p. 396-397

(注七) Adrian Fortescue, The Orthodox Eastern Church, London Catholic Truth Society,1911, p.118

(注八)Basil Shereghy Edited, T he Divine Liturgy of St. John's Chrysostom, TheLiturgical Press, St, John's Abbey Minn., 1961 p.p.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