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1984年) 保禄教会观的探讨
作者:黄建国

(甲) 导言

保禄,原名扫禄,是个迫害初期基督徒的人。他认为耶稣只不过是一个被处死了的囚犯,而祂的跟随者却坚持祂从死者中复活,并仍然在他们中生活着。他正往大马士革途中,被一道强光打落马下;当耶稣给他说了以下的话「扫禄,扫禄,你为什么迫害我?」后(宗九:4),扫禄便皈依成为保禄。他发觉当他迫害基督徒时,就是迫害基督。保禄永远不会忘记大马士革道上的体验和耶稣的那番话,而且他身为基督徒和虔诚使徒的整个生活,可以总括为对这些话的真谛的了解不断地加深。他从神学观点的人类学去发挥他的教会观;因而他惯常(有一百六十四次之多)以一句简单的短语来称述一种新的存在。并不是基督耶稣在基督徒身上发出影响力,而是基督徒进入一种与耶稣合一的本体关系,藉着一种改变把他转化为『一个人,一个身体』(弗三:15-16) 成为基督的身体。保禄写道:

「其实你们众人都藉着对基督耶稣的信仰,成了天主的子女,因为你们凡是领了洗归于基督的,就是穿上了基督:不再分犹太人或希腊人,奴隶或自由人,男人或女人,因为你们众人在基督耶稣内已成了一个。如果你们属于基督,那么,你们就是亚巴郎的后裔,就是按照恩许作承继的人。」(迦三:26-29)

他用如此轻松自然的笔调描述这种在基督内新生命各种不同的层次和阶段。他断言这新生命是极富生气的,需要不断成长,并分个人和团体的层面。严格来说,他没有分明建设起个别基督徒或基督徒的整个团体 教会,因为他视这些为同一现实的两个观点:复活基督的生命,生活在个别基督徒内,也在基督奥体 教会的联合肢体内。他也坚信在基督的身体外是没有真正的圣德或天主的生命的。当个别基督徒,藉着服务他人,在圣德上长进时,整个教会也在圣德上同时长进。

(乙) 「教会」:字义及溯源

保禄书信给我们提供很多有关他对教会的信念及观感的资料。在他的书信中,「教会」(  )一词的出现有达六十次之多。首先让我们研究一下他怎样运用这词。

「教会」 CHURCH的原义渊源于希腊字,此字意指「被拣选者」或「被召唤者」。一般而论,教会是天主由永恒拣选或召唤的全人类所构成的爱和生命的团体。

保禄用「教会」(  )这词时,无论单数或复数,他是描述一个地方的信徒团体。所以他给耕格肋的教会讲话(罗十六:1);给劳狄刻雅人的教会讲话(哥四:16);给得撒洛尼人的教会讲话(得前一:1;得后一:1)。他又讲及外邦人的众教会(罗十六:4);论及迦拉达的众教会(格前十六:1;迦一:2);提及马其顿的各教会(格后八:1)。他称那些为耶路撒冷贫穷的基督徒带来捐献的人为各教会的使者(格后八:25);他鼓励格林多人在众教会前证实他们爱情的果实(格后八:24)。他说他把众教会的挂虑放在心上(格后十一:28)。

我们知道,教会初兴时基督徒的团聚不多;直到第三世纪初叶才有教堂的建筑出现。在那些初兴的岁月中,基督徒的聚会是在任何能容纳他们的房舍里举行的。所以,保禄见到「教会」(  )一词,便运用在任何地方一特殊的教会团体身上。因此,他讲及在阿桂拉和普黎斯加家中的教会(罗十六:5;格前十六:19);他论及与宁法家有关连的劳狄刻雅教会(哥四:15);提及那在阿尔希颇家中的教会(费2)。

保禄把「教会」(  )这词视作各地方基督徒团聚为举行礼仪或训导的写照。对这词如此的用法和「聚会」很相近。他谈及格林多基督徒聚会时所发生的不如意事件(格前二:18);他断言先知建立教会(格前十四:4, 5, 12),评击那些太过看重语言之恩的人,因为在聚会中他宁可以自己的理智说五句训诲人的话,而不愿说一万句语无伦次的话(格前十四:19)。他述及整个教会聚集在一起(格前十四:23)。他又说妇女在集会中应当缄默,因为在集会中发言为女人是很适宜的(格前十四:34, 35)。他又讲及自己在每个教会中所训示的事(格前四:17;十七:17)。在上述的一切光景中,「教会」这词代表耶稣基督的崇拜者,因祂的名而聚集在一起。

最后,保禄用「教会」(  )一词来描绘教会的整体,在每一地方,每一国家中,整个信奉耶稣基督的团体。他替自己辩护时断言:就热忱说,我是一个曾迫害过教会的人(斐三:6)。他讲论藉着教会而得知的天主的各样智慧,能在教会内天主获享光荣(弗三:10, 21)。他说教会服属于基督及基督爱上了教会(弗五:24, 25)。他断称教会为基督的身体(哥一:24)。保禄用「教会」(  ) 这词来概括一总专心致志为基督生活的人。

而且保禄屡屡清楚表示他不把教会当作只是人的组织或机构。教会和众教会就是天主的教会和众教会。他两次承认自己曾迫害过天主的教会(格前十五:9;迦一:13)。他设法使那些犯了不轨行为的格林多人明瞭他们的做法等于轻视天主的教会(格前十一:22)。当他谴责那些格林多教会争吵的成员时,他说天主的众教会并无这样的风俗(格前十一:16)。他论及在犹太天主的众教会(得前二:14);他因着得撒洛尼人的良好品行及卓越的信德而感到自豪(得后一:4)。虽然教会由人组成的,但仍不愧为天主的教会。同样他谈及在犹太和在基督内的教会时,也说它们是天主的各教会(得前二:14;迦一:22)。教会是在基督内的,也是属于天主的。

在给格林多人的两封书信中,我们可以看出保禄思想的进展和演变。这两封信是写给在格林多天主的教会的(格前一:2;格后一:1);基督徒的团体已不再是格林多的教会,正确地说,该是在格林多的天主的教会。在此处我们可见到一个重要观念的开始,就是教会并不是一群乌合之众,或孤立个体的聚合;无论基督徒在何处聚会,天主的教会就在那里。现在已不再称格林多的教会,或迦拉达的教会,或罗马的教会;所有的都是天主的教会。

有两个因素影响保禄的思路朝这方向走。(甲) 在格林多他要应付一连串分裂的问题;又要排解地方聚会分党分派的问题;因为有些声言是属保禄的,另一些人说自己是阿颇罗的人,有些人却公认是刻法的门下(格前一:12)。保禄深信教会是合一的;教会并不是由不同的各教会,派别或党系合成的;依最后分析,教会也并非由不同的会众组成的;无论它在那里,它都常是「天主的教会」。(乙) 可能保禄对罗马帝国1的体验日益成长,使他的思想取道于这方向。在全世界上当时都有罗马的殖民地。罗马殖民地与英属殖民地不同。它不是一种殖民于一不知及未经开拓的地方;也不是先锋部队进入一不认识的地方。罗马有习俗盛行世界各地。罗马有几处军事基地以操纵道路的交界处,而从这些据点控制整个地区。在这些基地罗马惯常任用一小撮市民;通常这些市民乃为退伍军人并已赐予公民权2。这些殖民地就是军事基地的枢纽,并将罗马帝国连贯起来。而殖民地的特色就是,无论位于何地,都要说罗马方言,穿罗马服装;地方官员都须用罗马官名;推行罗马习俗,施行罗马法律。这些殖民地犹如在世界各地的小罗马一样,然而它们却以此为荣。无论它们在什么地方,直至天涯地角,罗马以外的皆被视为蛮夷。所以,保禄见到的教会,无论它在那里,都是天主的教会。教会是一个包容一总国家的整体,无论它的地方性怎样把它局限,它仍是天主的教会。教会合一的思想在保禄心中扎根,逐渐演变及茂盛地成长起来。

还有,「教会」(  )这词并非基督教会的创新。当基督教会为自己特有的目的使用这词时,这词已含有它的历史背景,而且是双重的历史。我们该探讨其双重背景,为能认清这词所附带的联想,及它对听到这词的人所引起的回忆。

首先,这词有一个犹太文化的背景。在「七十贤士译本」,即希伯来圣经的希腊文译本中,「教会」(  )一词是表示聚集的以色列民,即聚集在一起的天主子民。例如,在天主颁布十诫给梅瑟时集合在一起的百姓。申命纪有这样的记载:「……以上所写的,是上主在集会(  )之日,在山上由火中对你们所说的一切话。」(申九:10;十八:16)屡次这词用以表达以色列的「集合」或「聚会」(申卅一:30;民廿:2;撒上十七:47;列上八:14;咏廿二:22)。因此,为一个犹太人这词常有天主召集的子民的意思。在运用这词时就暗示教会是天主的子民。以色列是天主的选民;可是当天主子来到的时候以民却没有承认祂,更没有接纳祂,因此以色列丧失了她的地位及其成为一个国家的特权。真正的以色列,新的以色列,真实的天主子民,真诚的  ,已不再是以色列国家,而是教会。( 这词指示出教会才是天主的工具及代理。

其次,这词又有一个希腊文化的背景。在希腊大民主政体中,统治的机构称为 ,而是由每一个拥有或未经失落公民权的市民组成。其实,在那寡头执政的时代,可能只限用于那些于财产上有资格的人;但在大民主时代,包括一总自由的人或市民。只有,有权选举和罢免地方官员,接纳和遣派使节,并在执行正义及立定法律上有权作最后决断。所以,为一个希腊人讲出了公民权的光荣;而且当基督徒运用这词时,若的成员是一个希腊人时,他会轻易地自然地把自己当作天国的市民。



1. 罗马人的殖民政策参阅「韩承良编著的:新约时代历史背景,香港,一九七九,第五至九四页。」

2. 同上。

(丙) 保禄惯用的术语

现在我们可以描绘出有关教会的基本事实之一,这是一个简而清的事实,但多次却被人遗忘。在新约中我们找不到「教会」这词有建筑物的意思。在新约里「教会」从来不是指由石头和石灰,或砖头和水泥接合而成的建筑物。新约里「教会」常是一群举行礼仪的百姓,他们将自己的心神和生命献给了耶稣基督。就是为了这个缘故,我们才从保禄用来描述教会成员的字句中,找到有关教会真正的特征及使命。以下就是他在书信中惯用的术语。

甲、在基督内3

每位作家或讲者惯常都有些口头惮或术语。他用这些术语时无需思索,而且几乎全不意识到这习惯。保禄的口头惮之一就是「在基督内」。这术语在他的书信中共出现了一百六十五次。

这术语并非保禄神学的骨髓,而是他整套宗教信仰的撮要。「在基督内」这术语对保禄来说,常是基督信仰的摘要讲法。在保禄书信中,只有得撤洛尼人后书中没有引用过这术语。无人会否认,在经年累月中保禄对这术语的意义渐渐加深;其实,这术语及其意义在保禄的心目中,并不是后期突然而来的发现。这术语对他的信仰生活,自始至终都是他信仰体的中心和灵魂。

而且我们要注意,保禄从来没有把这术语描作他自身独有的信仰体验。「在基督内」的体验并非因他在受惠时所享有的东西,也不是因为他在热心虔敬上的提升到一般人所不能企望高攀之境所享有的东西。定是每一个基督徒所知悉所体验的东西。保禄不只会说这「在基督内」的术语是一般基督信仰的实质,而且他也会宣称它是每一个基督徒的信仰核心。

我们也须注意,保禄从未用过「在耶稣内」这术语。他述及生活「在基督内」,「在基督耶稣内」,「在耶稣基督内」,「在主内」,但从没有说「在耶稣」。其意义是说,这术语与复活的基督有着特殊的关系。它并非描述或表达一种时空或物质上的关系,因为这些只基于时空及物性的接触,这样的关系可以找到,也可以失落,如同「在」与「不在」的交替一样。它指的是精神的或属灵的关系,这关系并不依靠时空,是一种与常在及处处都在的复活的主及永生的基督的关系。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保禄书信中「在基督内」这术语的真谛。

保禄把教会的整体及每一个别教会视作在基督内的教会。在得撒洛尼的教会是在天主内及在主耶稣基督内的(得前一:1)。犹太境内的各教会是属于在基督内的(迦一:22)。每一个别教会可能形式不一又分散于世界各地,但它们全是在基督内的。教会的生活就是在基督内的生活。

不但各教会是在基督内,连众教会的个别成员也在基督内。斐理伯人被称为斐理伯的众位在基督耶稣内的圣徒(斐一:1)。问候是给在基督耶稣内的每位圣徒的(斐四:21)。在斐理伯的教会成员乃在主内的兄弟(斐一:14)。哥罗森人书是写给在哥罗森的圣徒和在基督内忠信的弟兄的。当厄帕洛狄在罗马病倒后被遣回斐理伯时,他「在主内」被接待(斐二:29)。那些教会中的执权者乃在基督内治理他人(得前五:12)。

一总基督徒在基督内的事实,确是教会内成员的合一根源。所有基督徒藉着对基督耶稣的信德成为天主的子女(迦三:26),而且因此割损与不割损并不重要(迦五:6)。在基督内没有犹太人或希腊人,男人或女人,自由人或奴隶的区别(迦三:28)。所有基督徒在基督内是一个身体(罗十二:5)。天主的计划就是要把这分离了的宇宙统一起来;而这统一只有在基督内才能实现(厄一:10)。这事在最实际的方式下应行得通。在斐理伯两个发生口角的妇人被催迫在基督内重归旧好(斐四:2)。因为每一教会都是在基督内,所以在真正的各教会中间不能存有分裂。因为每一个基督徒是在基督内,所以在那些真正基督徒之间不能存有任何障碍。他们可以属于不同的国家,肤色,身份,地位,才干,阶级和出生;他们可属于教会内不同的肢体,他们可有不同的语言,政治,方法,仪式,礼仪,行政;若他们都在基督内,这一切分别全没有相干。若人们体味到基督信仰不表示属于一个教会,而是属于一个在基督内的教会,那末教会中的分裂明天便可解除。

乙、圣徒4

在保禄书信中教会的成员称为「圣徒」的共有几乎四十次之多。这字的希腊文是 ,中文的「圣徒」是相当呆板的栩译,但找不到更好的翻译。因为今日一般人认为「圣徒」乃上了祭台被教会立了圣品的人。但基本的意义是与一般常物不同,是将它从常物或一般用途中取出来。所以殿宇是「圣的」,因为它与一般其他建筑物不同;一位司祭是圣的,因为他是被「选出」来的,所以他是有异于其他的人;一个用作祭物的牲畜是神圣的,因为牠被挑出来专为祭祀之用,而与其他牲畜不同;安息日是神圣的,因为它有异于其他的日子;而且天主是至神圣的,因为祂与一总人不同。所以说教会成员是或圣徒,是等于说他与其他的人不同。

讲完了的真正意义,我们还要加多一句。这种不同之处的表达,并不是藉着把自己抽离世界而生活,而是藉着在世界中以不同方式生活。保禄屡屡称那些住在某地区的信徒为。例如,他写书信给所有在罗马的「圣徒」(罗一: 7);他又论及在耶路撒冷贫苦的圣徒(罗十五:26);他寄信给阿哈雅的众圣徒(格后一:1)。无论这与众不同之点是什么,这不同点是在日常生活中可找到的,它并非如隐修士修女一样离开俗世而生活。

但究竟这种与众不同点主要是在于什么?不只一次保禄在字上加了一短语。他写信给在斐理伯的众位「在基督耶稣内」的圣徒(斐一:1),在同一封信中他的结语问候是:「你们要在基督耶稣内问候各位圣徒」(斐四:21)。他又曾写信给在哥罗森的圣徒及在基督内忠信的弟兄(哥一:2)。所以,一个圣徒就是一个在耶稣基督内的人。这字所表示的分别就是:可称为的人常生活在耶稣基督面前,恒常在这临在中醒觉,为能聆听基督的训诲,并随时予以实践。他虽生活在烦嚣的俗务中,但他整个生命都是依照基督的标准,而不是跟随世界的标准。「圣徒」这字的实在意义是「基督的献身子民」。教会的成员就是那些把自己的生命献给基督的人。

丙、弟兄们

在保禄书信中,「弟兄们」这名称用于基督徒身上。给在罗马的基督徒书信中,他用他们的名子致候某些人,然后他附加一句「请问候和他们在一起的弟兄们」(罗十六:14)。谁立恶表就等于得罪了弟兄们(格前八:12)。「所有的弟兄都问候你们」,这是他给格林多人的祝候(格前十六:20)。他又谈及从马其顿来的弟兄们(格后十一:9)。致厄弗所人书信的结尾是这样的:「愿平安赐与众弟兄」(弗六:23)。他对哥罗森人说:「请问候劳狄刻雅的弟兄」(哥四:15)。他给得撒洛尼人书信中有这样的一句:「你们要以圣吻问候所有的弟兄」(得前五:26)。总言之,在保禄书信中「弟兄们」是他对收信人惯用及爱用的称呼。

此处显示了一项真理:教会是由一群弟兄组成的。意思就是:教会是一个天主的大家庭,家中成员皆彼此以手足之情相处。当一个教会在心神方面分裂时,当苦味辛酸侵入彼此的情谊中,当不宽恕的精神造成无可救药的裂痕时,教会已不再是教会,因为除非教会是手足情谊的团体时,已不配称为教会。

丁、信徒

基督徒是「信徒」,即那些有信仰的人。天主是那些有信仰者的父亲(罗四:11)。得撒洛尼人在信德和爱德上可作一总信徒的模范(得前一:7)。换句话说,教会成员就是那些接受耶稣基督所说为真的人,而且他们的生活也符合并支持他们所相信的。基督徒就是深信耶稣基督是救主,并使耶稣基督成为他们生命的主。

所以,对世界来说,教会的一员是不寻常的人,因为他生活于基督面前,并依基督的准绳生活。对他的邻人来说,教会成员是活于手足情谊之中。对耶稣基督来说,教会成员是那接纳基督对他生命所作的施予及要求的人。



3.Cerfaux, Luicen. The Church in the Theology of St. Paul. Herder & Herder, New York, 1959, pp. 207-228.

4.ibid, "Believers" pp. 161-175. 

示编委会「越」 基督信仰新观,香港,1978,第二章第三节「论神圣」。

(丁) 象征教会的图像

现在我们该把注意转移到保禄书信中某些有关教会的着名图像的言论。从其中我们可学到更多有关保禄教会观的思想。但同时我们当小心谨记这些只是图像和喻像而矣;而且我们不该把自己的私意加入其中而太过依赖它们。当我们研究这些图像和喻像时,困难常在于认出或确定几时喻像就是喻像,几时它却是实在上的事实。

甲、教会是一个身体5

我们先以这些图像中最伟大的一个开始,就是教会乃有生命的身体。保禄用「教会作为一个身体」的图像是为强调教会主要的合一。他向罗马的基督徒这样写道:「就如我们在一个身体上有许多肢体,各有.不同的作用或功能;同样,我们众人在基督内,也都是一个身体;彼此之间,每个都是肢体。」(罗十二:4, 5)所以每人当善用天主所给与的恩赐,预言之恩,服务之恩,教导之恩,劝勉之恩,慷慨之恩,监督之恩,慈善之恩(罗十二:7, 8)。现在我们要清楚明白保禄图像是从什么环境产生出来的。保禄只是坚持:人不可把自己估计得太高而过了份;但应按照天主所赋与各人的恩宠为团体共同服务(罗十二:3)。所以教会如一个身体般是一个整体。人不当因天主所赐的恩典而自豪,也不当以为他所受的恩赐最为重要,而夸大举扬它以致忽视他人所受的恩赐。所有恩赐当以谦虚的精神和服务的态度去运用,常要记得我们不应彼此竞赛,但要像一个身体上的肢体一般,一起和谐地相处合作,相依为命。

在格林多人前书第十二章中,保禄详细而生动地把上述图像加以描述。教会如身体一般由许多肢体合成。各肢体都有自己的功用。脚不能没有耳,耳也不能不靠眼。若身体完全只由一种肢体构成,则它会失去其功能。就算隐藏的肢体;甚或那些不好意思提及的肢体,也有它们特殊而不可取代的功能。若一个肢体受苦,它并非独自受苦,因为它的痛苦影响全身,而且必定是由整个身体去分担(格前十二:12-27)。

再者,让我们牢记这图像由来之环境。格林多的教会当时正面临双重分裂的危机。它分裂成党成派,他们将自己依附不同的领导人;这些领袖虽然不需要负起分裂之责任,但他们的名字却被利用作为党派的名字(格前一:12)。而且格林多人前书第十四章也指出,在教会中盛行一种有关神恩的竞争。那些有语言之恩的却以此自傲;甚至那些先知也互相竞争着找机会把自己的讯息宣示。事实上,在格前第十二章中,保禄将各类神恩一一列举出来。从圣神而来的,有智慧的言语,也有知识的言语;有信心之恩,治病的奇恩,也有行奇迹的恩赐;有说先知话的,也有辨别神恩的;有说各种语言的,也有能解释语言的恩赐(格前十二:7-9)。在教会成员的功能中,有些是宗徒、先知、教师,及那些有奇迹、治病、帮助、治理之恩,及说各语言的人(格前十二:28, 29)。困扰格林多的问题就是不把神恩用在合作上而是用在彼此竞争方面。甚至在「主的晚餐」中,格林多的教会也分党分派(格前十一:18);其效果就是整个圣事的实效被破坏了,因为他们聚在一起,不领悟他们是主的身体,也不够敏感度去醒觉到他们在基督内亲密的结合。

在运用身体的图像时,保禄的直接目的并不是讲论到教会。他只是论及一个特殊会众的生活态度及精神。格林多人在自己的聚会中,从来朱学过要如一个身体般地生活;他们生活得很散漫好像彼此敌对的独立团体;他们运用所受的恩赐来高举自己及彼此斗争;相反,他们原来该生活得如同人体上的肢体那样和谐与亲密。无可否认,这图像本身蕴藏着一个可应用于整个基督教会的观念;但是,首先给人的印象却是一个特别的教会中彼此成长的明争暗斗。

而且教会是身体之意表明它是合一的产生者。论及教会的伟大书信要算是那封写给厄弗所人的书信了。这封书信的主题可这样撮要。我们所见到的世界充盈着战乱的分裂。国与国的战争,信仰与信仰间的斗争,外那人与犹太人的相争,而且在每个人自己内的战乱。天主的计划是要众人和万物在基督内修和,并把他们合而为一(弗一:10)。耶稣基督是天主手中的工具,使一切战乱及分裂的人和事物进入一新的合一境界。藉着自己的生命和死亡,耶稣基督给人类带来了合一的方法。但这些合一的办法应遍及全世界和全人类;这就是教会的工作和使命。在教会中只有一个身体(弗四:4):基督是人的平安;祂把外邦人和犹太人聚集在教会内;他们中间的围墙已被拆除;他们在教会内彼此修和成为一个身体。换言之,简言之,耶稣基督是天主修和的工具。教会存在的意义就是其本身当是一个完整统一的身体,而且也是人与人间合一的产生者。

但保禄不单只称教会为一个身体,而且他用了最伟大的名字称呼它 基督的身体6。这伟大称号由格前书信开始又透过与遍及厄弗所书和哥罗森人书。保禄说:「你们便是基督的身体,各自都是肢体。」(格前十二:27)。他称教会为基督的身体(弗一:23):他又论及建树基督的身体(弗四:12 )。他称耶稣基督为这身体的头(哥一:18),基督的身体就是教会(哥一:24)。

此处我们遇到一个保禄解释上非常真实的疑难。当保禄讲述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时,对他的意思的瞭解不一。有些人相信「教会是基督的身体」这短语应以神秘的意义去领会,而且当一个人进入基督的教会时,他神秘而玄妙地进入基督的身体。有一名句把教会描作「降生奥迹的延续」,所以一如天主「降生」,在耶稣基督身上取人性,耶稣基督也以「降生奥迹」的方式存在于教会内。另一方面,有些人却认为这短语当以更实的意义去领会,即在它的功能方面去领会。耶稣基督的工程应该继续;但祂自己却不在有形的肉躯内去完成这救世工程;因为祂已回到祂的光荣中。若耶稣基督想教导一个小孩子,祂要找一个男人或女人去教他。若祂想祂的讯息到达那些从来末听过福音的人那里,祂当找一个男人或女人去带送这讯息。若祂想帮助及安慰人类,他当找到甘愿做这工作的人。换句话说,耶稣基督需要教会作为自己的身体,因为在教会中祂当找到人手去做祂的工作,人脚去奔波劳碌,人的声音去把祂的讯息宣示出来。教会应是基督藉以行动的身体。事实上,当然这两种有关「基督的身体」的观点并非互相矛盾,但一个人所强调的重点会造成很不同的结论。

现在让我们暂且搁置对不同意义所产生的问题的答案,而再回到保禄有关教会所引用的图像上。

在厄弗所书及哥罗森人书中,保禄有另一个屡次重复的观念 即基督是教会的头。天主将万有的元首给予教会(弗一:22)。教会的各成员该成长到归于那为元首的基督(弗四:15)。如同丈夫是妻子的头,所以基督也是教会的头(弗五:23)。基督是身体 教会的头(哥一:18)。祂是头,所以全身才能获得滋养而互相连结(哥二:19)。我们也许注意到耶稣基督被称为身体的救主(弗五:23)。

从上述的一切引出了一个结论。若我们用神秘的意义去领会「基督的身体」,若我们把教会视作降生奥迹的延续,那么我们已承认了耶稣基督就是教会。依保禄的看法这是不对的;因为在基督与教会之间常有一个清晰的区别。基督是身体的救主(弗五:23)。教会服属于基督(弗五:24),身体是头藉以履行其决断及命令的工具;身体是头的代理。若没有身体,头实际上简直一无所助。我们几乎可以毫无疑惑地确定,保禄称教会为基督的身体用意就于此。教会就是基督赖以执行其目的和计划的工具、代理、武器、有机组织。透过教会基督把生命、真光和救恩带给人类。此处便是教会的光荣,因为教会是基督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在保禄书信中有两段文字特别指出这点。可能有人会反对说,主张教会是基督赖以实践天主的目的和计划的工具或代理的意见,就等于说耶稣基督要依赖教会。这点可能令人震惊,但这确是保禄所说的。在写信给哥罗森人时保禄说自己在为他们受苦时而感到高兴,而且他为了基督的身体 教会,补充基督的苦难所欠缺的(哥一:24)。说基督的苦难有所欠缺是极不平凡的说法。可是保禄的意思却实在是这样。基督一次过找到了罪的补救方法;但是这补救法需要带给人,使人知道和接近 而这就是保禄的工作,教会的工作。若在基督内把天主所赠予的救恩喜讯带给人类的这份工作含有痛苦的成份,那末这些痛苦大可说是完成基督的痛苦。让我们举一个类比。一个科学家或医生可能会发现种治疗某不治之症的新方法;一个外科医生可能会发现一种新的技术应付某项不可能的手术;但治疗法和技术不但要有人去发现,而且它们也需为那些需要它们的人成为可享用可利用的;使它们成为可利用的或许要付出辛劳、牺牲和思考的代价。事实上,若人一些也不认识不知道,那末基督为人类所作的一切则不能为人所享用;人们不会知道基督的事迹除非教会告诉他们。「但是人若不信他,又怎样呼号他呢?从未听到他,又怎能信他呢?没有宣讲者,又怎能听到呢?」(罗十:14)。基督需要教会把祂赐予的救恩知识带给人类,在这项工作内所含有的痛苦弥补及完成基督的痛苦。再一次我们又逼不得已回到把教会作为基督的工具及代理的观念上。

第二段文字是记载于厄弗所书信中的。在这里有关教会保禄这样写道:「这教会就是基督的身体,就是一切内充满一切者的圆满。」(弗一:23)。这并不是易懂的说法,而且学者对其意义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依我们看来,它的最简单及最自然的意义,据希腊文而论,是这样的。希腊文一字中文译作「圆满」。πληρωμα是名词,从动词而来(意即充满,完成)。而乃当某东西被充满时的效果。比方把一个杯子盛满时可用这字。而且屡次用作描述一船的船员,或一船中的货物。平时自然的用法是把它用作「装满的一篮」或「一盛满东西的手」。再者,在「论政治」一文中,亚里斯多德(ARISTOTLE)描述苏格拉底(SOCRATES)如何简要地概括出一个最简单的城市的组织7。苏格拉底主张,一个最简单的城市当有六种技工:织工,农夫,鞋匠,建筑者,铁匠,牧人;在这六行业中要加入一个商人及一个零售商。亚里斯多德说这些构成一个城市的「圆满」 (  )。没有他们城市不能成立;有了他们城市便有了主要的基础。因此这希腊字就是藉以某东西被充盈之完成物。因此,保禄所说的意即指教会乃基督的「补足物」或「补充物」。教会就是基督的工程赖以完成的东西。我们当分别清楚基督的任务及工程。基督的任务在十字架上一次过完成了,在那里人类的救赎已一次过得到了保障;但基督的救世工程仍待完成,这工程就是使这救赎行动及其效益也为人所认识。而且这基督的工程是要教会去完成。就是在完成这工程上教会是基督的「补充物」,「完成物」。8

我们认为当保禄把教会讲作基督的身体时,他思想主要的重点是在教会作为耶稣基督的工具和代理的功能上,透过这主要的「补足物」基督把祂已完成了的任务让世人知道。就在这里产生了基督身体的另一意义。若教会要去完成那工程,若她堪当这工程,若她应该去做基督愿她做的工作,则她当很接近基督地生活,她该如此存留于基督内,使她与基督的结合如是密切,因此她在神秘的意义上可被称为基督的身体。换言之,为在实际意义上成为基督的身体,教会也该在神秘意义上成为基督的身体。

乙、基督的净配

我们还没有讲完保禄教会观的伟大喻像。保禄书信里这些动人伟大的喻像或图像中,有一个极可爱动人的喻像,就是「基督的净配」。这幅图像在厄弗所书信中描绘得最为精彩(弗五:22-23),因为它把夫妻间的关系比拟作基督与教会的关系。「你们作丈夫的应该爱妻子如同基督爱了教会」(弗五:25)。这观念的浮现来由表面上并不明显,但若从格后第十一章第二节的观点看去,则非常生动。在那里保禄写信给格林多基督徒解释,他呼吁的逼切需要:「因为我是以天主的妒爱爱护你们。原来我已把你们许配给一个丈夫,把你们当作贞洁的童女献给了基督。」

在犹太的婚礼中10有两位重要的人物,他们称为「新郎的朋友」。其中一位代表新郎,另一位代表新娘。他们担任中间人的角色;他们邀请人客;通常照顾一切事物的安排。但他们最重要的本分就是保证新娘的贞操及新郎的洁德。所以,保禄想及基督为新郎,及把自己当作新郎的朋友,又把格林多教会当作基督准备好了的新娘;而且保禄认为自己有本分把格林多教会如同毫无瑕疵、玉洁冰清的新娘献给基督。

这是一个很古老的观念渊源于旧约时代。先知们把以色列视作天主的新娘。「你的夫君是你的造主;他的名字是万军的上主」(依五四:5)。「你们以色列家对待我,正如对自己良友不忠的妇女 上主的断语」(耶三:20)。这就是为何旧约把神灵的不忠视作奸淫,而且当以色列不忠时,她被指责与异神行淫(出卅四:15, 16:申卅一:16;咏七十三:27:欧九:1)。当耶稣讲及「那邪恶淫乱的世代」时,祂指的就是神灵对天主的不忠(玛十二:39:十六:4:谷八:38)。而且这就是在旧约中天主这么多次被称为妒忌的神的理由(申川二:31:出廿:5:卅四:14:匝八:2)。天主是一个不能容忍劲旅的情人。

我们在此所有的,是基督与教会关系最可爱的描绘喻像。教会是基督的净配;基督与教会关系的密切如同夫妻。

丙、教会是建筑物11

基督徒乃天主家中( ) 的成员。保禄在信中对厄弗所人说,他们不再是外人,而是圣徒们的同胞,是天主的家人(弗二:19)。最令人感到注目的是:天主、教会及基督徒之间的关系是用最亲密的人际关系来表达比拟的,即丈夫妻子和子女间的关系。

有时保禄书信也把教会比作建筑物,是天主所造并为天主而造。「你们是天主的建筑物。」(格前三:9)整个建筑物结构紧凑(弗二:21)。

就是从这概念我们取得「教会如殿宇」 「建立」的观念。那先知宣讲的话把教会建立起来(格前十四:3-5)。这就是为什么基督徒当在神恩上追求超过他人,他们作这事并非为了自己的光荣,而是为了建立教会(格前十四:12)。保禄常竭尽己力把他的天主子民建立起来,而他的权威是天主(格后十二:19;十三:10;十:8)。基督徒的本分是彼此建树(得前五:11),而且需该追求有助于彼此建立的事(罗十四:19;十五:2)。一切职务及神恩都是白白得来的,全都是为建立教会(弗四:12, 16);而且基督徒的生活及行为该当全部为了建立教会(弗四:29)。

此处我们要面对两项真理。教会的工作常该是建设而不该是破坏。若破坏是在所难免,若旧的及习染极深的观念一定要被铲除时,常该以新的及更好的去代替。一总教会的训诲及行动,其特色常该是积极的,绝不可只在目标及对象上消极。这表示基督徒绝不该把自己视作一个个体。他是建筑物中的一块石头,一块砖。他存在的目的不在于使人注意他,而是因自己身为建筑物的一部份增强建筑物的力量。他与其他基督徒相连如同一建筑物中每块石头的连结一样密切。

另一项值得注意的事,就是有些圣经章节对这建筑物有明确的指示。教会不单是一座建筑物;她也是「天主的殿宇」。「你们不知道,你们是天主的宫殿吗?」(格前三:16, 17)「天主的殿与偶像有什么相合?」(格后六:16)「整个建筑物结构紧凑,逐渐扩大,成为一座主的圣殿」(弗二:21)。关于教会为建筑物的喻像,有助于说明有关天主子民的统一性和多元性。比如一建筑物的上部构造,要有它的基石,且筑在地基之上。教会亦如此,圣保禄说:「你们是建立在宗徒及先知的根基上,以耶稣基督本身为屋角的基石。」(厄二:20)

这观念虽简单但很伟大。一座殿宇是神在世的住所;而教会不是别的而是天主圣神在世的住所。

保禄书信中还有两个有关建筑物的寓像。首先,基督是教会的根基(格前三:11);其次基督是教会的主要角石(弗二:20),就是基督身上整个教会才建立起来,也是藉着基督整个教会的结构才能连结起来,统一起来。

丁、教会是一块农田12

「教会是农田」这喻像在旧约中是很着名的。以色列是天主细心种植的葡萄园,而且它也象征着一株橄榄树。这喻像在默示录中,新约里及初期基督徒的着作里继续生活下去,结出各种不同的果实。这是因为农田的讲法是传统式的,而保禄却利用它而矣。

或许保禄是想起了依撒意亚所说的葡萄园。他在格前第三章这样写道:「我栽植,阿颇罗浇灌,然而使之生长开花结实的却是天主。」(格前三:6-9)在依撒意亚先知书中(也在福音中)是天主在耕种( 三:9),人只不过是天主的仆人,助手,因为是天主使之生长。这喻像所训示的是指一小撮被选者的兴起,即从格林多人中兴起的那些各团体。他们的教会就是天主的农田。但是,显然地他们的教会只是那块大农田中的一幅地区,全部属于家庭中的父亲的,而这块大农田就是普世教会。既然天主是所有合一的泉源,那么以前彼此间的分界已是不可能,而思想也要提升越过地方的界限去容纳基督徒社会的普世性,就算在文字意义上仍然是指社会中一特殊的部份。

在罗马人书中(罗九:17-24)我们又面临另一问题。就是存在于基督徒核心位置的问题,究竟是犹太基督徒或是外教的皈依者。这里保禄发展了橄榄树的喻像。保禄用了野生橄榄树枝移植到好的橄榄树作比喻。他把外邦人比作野生橄榄树,把犹太人此作好树。他用这种手法说明了外邦人被召的历史经过,这是默示录作者的笔调。但在他思想底处说出了天主子民合一的必要。



  5. σωκα「身体」的观念,保禄用来描述教会在格前十: 7;十二:12-27:罗十二:4-5。在他心目中这些章节所表达的,只是个别的团体。可是明显的把教会视作「神妙身体」的言论却找不到。在格前十二:12中地方教会与人体的比较上,我们注意到「基督也是如此」及在罗十二:5中「所以我们人虽众多,在基督内却是一个身体」。

6.Cerfaux, Luicen. The Church in the Theology of St. Paul. Herder & Herder, New York, 1959, pp. 262-289, "The Body of Christ".

7.Aristotle. The Politics, 4.4.

8.Delling, Gerhard. TDNT Vol. VI pp.302-311.

9.「原来我已把你许配给一个丈夫,把你们当作贞洁的童女献给了基督……」(格后十一:2-4)「新娘」的喻像用来比作团体或民族,在犹太文化中是常见的。

10.de Vaux, Roland. Ancient Israel. DLT, London, 1973, pp. 24-38.

11.这喻像集中在基础及基石的字眼上。建设理想的殿字的图像,在厄则克尔先知书第四十章及以后的章节都有详细的叙述。保禄描绘建筑物时,是把它与庄田或农田相提并论的(格前三:9)。第一眼看去,我们会说保禄是指某建筑物而言。但这建筑物有基督耶稣作为基石,而又使我们想及一座神圣的建筑物,一座殿宇。其实在格前第三章第十六节中,我们才可下此结论。格林多人的团体就是这建筑物,一如殿宇一般。虽说这图像是用来比作格林多教会,但也可普世性地引用。同一的喻像在罗马人书第十五章廿节中也有暗示(而且格后六:16;罗九:32, 33:格前十四:12, 26;格后十二:19:罗十五:2)。

12.「农田」是指耕种之地,按圣经所记载的时期,完全不像今日巴勒斯坦那样从事农耕,广泛无际的大沙漠在那里延展着,野地布满了岩石,陡峭的山坡只适于放牧。藉这一点线索,我们可以了解为何一块肥沃的土地会做教会喻像。

(戊) 天主子民13

保禄既然在犹太神学上受过训练,很可能他在被主召唤后反省过「天主子民」的思想,尤其是在他以「外邦人使徒」自居的观点上。在天主的计划中,以色列与外邦人的关系格外使他感到困惑。在致罗马人书第九章至第十一章中,他对救恩史作了一个独特的探讨。这伟大的观念不可作为起点,因为它的形成是当保禄处于他传教活动的巅峰时代,在他结束了在东罗马帝国的任务后,并目睹外邦人准备相信的心切,又在「莫非天主摈弃了自己的人民?」(罗十一:1)的悬殊观点下写成的。为了协调连犹太本都难以致信的事实,即天主对以色列的承诺及以民大多数人固执成性不信基督的事实,保禄于是很有见地的质问:「这并不是说天主的话落了空(罗九:6);难道天主不公道吗?(罗九:14)或许天主对以色列的不忠是有责任的,难道无论发生什么天主对以色列的许诺仍会照旧应验?」事虽如此,他警告归了化的外那人不要对以色列人诸多责难,因为以色列虽然大部份为不信之徒,但以色列仍是这橄榄树的根,而外邦人却是接上这树的枝条,天主仍会忠于自己的许诺(罗十一:17-24)。这一切虽是从其一角度的观点,但可从中了解到他传教的体验。所以我们当问保禄对自己为外邦人的圣召有什么积极的评论,及从中他得到怎样的教会观?

关于这点,保禄致迦拉达人书有明确的指示。在书信中保禄郑重维护他的使徒职,即他作为外邦人宗徒的合法权及他与原来的宗徒同等的权利,及他无割损无规条的喜讯,是他无限制的世界性的训导基础。用一种寓言性的说法他把亚巴郎的两个妻子视作自由及奴隶的预像(迦四:21-31)。他将那按肉欲而生的为奴的女人哈加尔比作西乃山盟约,因此而生的却为奴隶;她好比「当时的耶京」,一如她的子女同为奴隶。自由的撒拉却是 「藉恩许」生子,她象征「天上的耶京」,她就是我们的母亲,「你们像依撒格一样,是恩许的子女。」但我们必须记着,保禄当时为了打倒陈旧的法律规条的枷锁,而这又是「当时的耶路撒冷」所依附的,但保禄当时所见所闻的以色列,事实上是如此敌对基督,磨难基督信徒(迦四:29)。这当然与罗马人书第九章至第十一章的观点不同,因为在罗马人书信中只是把「以色列」现象的正面呈示了出来。保禄就是置身于这两种极端中:一方面以色列是天主的子民,当然恩许是有效的;另一方面,犹太教对承继恩许 基督(绝对来说)却表出绝对的不信(迦三:16 ),他们恒存于奴役的法律中,不符合天主的意愿,甚或杀害属于救恩新秩序的基督信徒。可是从这种辩证中,保禄的判断和态度却是心平气和的,并没有针对当时的以色列,引出了他对天主子民的积极观念。这天主子民由以色列及外邦人的信徒所形成,并在基督内成为一全新的个体:「不再分犹太人或希腊人,自由人或为奴的,男人或女人;因为你们众人在基督内已成为一个」(迦三:28)。对保禄来说,一个天主的新百姓取代了旧的,而且虽然这新的是以旧的为依据,只因是在旧的百姓身上有着天主的恩许祝福,但这新的子民却站在新的基础上,因为他们相信继承祝福的嗣子只有一个,及救恩的中保也只有一个,就是基督耶稣。

我们刚看过,保禄把天主的新子民视作「天上的耶路撒冷」(迦四:26),或它在世的象征(这是基督的母亲),而且他又称之为「天主的新以色列」(迦六:16)。当然为了更清楚地解释这点,他曾作过另外的尝试;然而对祝福最好的阐释还是以下的论述:「当保禄讲及以下的规则时,大概在他心目中当时有迦拉达的基督徒;他们及整个天主的以色列,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从天主那裹得到和平与仁慈的祝福。」保禄宗徒把荣誉的旧衔头转移到那信基督的新社会里。其实这应被视为一种故意的神学步骤;因为类似的事已不只一次地发生在保禄身上:许给亚巴郎令其后裔繁多的祝福,已转移给了基督及藉祂而给一总藉信德及圣洗和祂连结在一起的人(迦三:14, 16, 29),又在罗马人书中由亚巴郎而来的属灵的后裔,就是那些如亚巴郎一样,让自己藉信成义的人,割损者与不割损者毫无分别(罗四:11-17)。在适宜的地方,保禄还解释「割损」及「犹太人」的意义(罗二:25-29),或否认一些以色列人的以色列人公民权,及一些亚巴郎后裔的亚巴郎子女的身份(罗九:6-8)。

为他来说,不信的以色列就是「依血统而成的以色列」(格前十:18),而且他将那些不信的犹太人和希腊人比作反对「天主教会」的人,意即反对基督徒团体的人(格前十:32)。他在初期教会中并非单独持有这观点;连同以色列荣誉的衔头。他还强调断言自己在此教会中的特权,并把教会描作天主旧子民的合法继承人。而且,他尝试为这产业供应一神学的基础;他极力追求承认信耶稣基督的人就是天主的子民,这就等于对旧约的新解释。在这方面,他的而且确提高了初期教会对自己身为独立团体的意识,而且为把基督信徒视作「第三个种族」的观念铺路。

犹太人与希腊人在教会内的契合,在厄弗所书信中描绘得最为深奥。这是「基督的奥秘;这奥秘在以前的世代中,没有告诉过任何人,有如现在一样,藉着圣神已启示给祂的圣宗徒及先知」(弗三:4-13)。透过宣布和平与那些「很遥远」的人(外邦人)及那些「附近」的人(犹太人)的基督,这两种人以前彼此分离敌对,如今在圣神内有同等的方便接近天父(弗二:16)。只有与外邦人的结合,教会末世性的主要图像才可被引出来,而且天主的救恩计划才会达至顶点,「天主的智慧」「透过教会而为上天的率领者和掌权者所认识」,即透过她的现实和她的训诲,它们的权力已被宣布废弃(弗一:21-23;四:8-10)。以这样的远景看去,在天主的救恩计划中教会只可被视作由犹太人及外邦人组成,并由基督悬在十字架的身体所代表,又将之理成「一个新人」(弗二:15),而为基督所救赎所圣化(弗五:23, 26);基督的唯一身体由祂指挥及建立,基督是它的头,并使之达到基督圆满年龄的程度(弗四:11-16)

在教会中保禄保证外邦人的自由,这事实是显而易见的。主要的是由于他在「耶路撒冷会议」中,获得了外邦人进入教会而无须行割损或遵守犹太法律。他主张一总人唯一得救的途径,就是信仰耶稣基督;在致迦拉达人书信中他把这思想阐述得如此清晰强烈,而在罗马人书中神学论点的如此明朗,以致他人没有怀疑的余地:「天主的正义,如今在法律之外已显示出来;法律和先知也为此作证;就是天主的正义,因对耶稣基督的信德,毫无区别地赐给了凡信仰的人,因为所有的人都犯了罪,都失掉了天主的光荣,所以众人都因天主白白施给的恩宠,在耶稣基督内蒙救赎,成为义人。」(罗三:21-24)。所以外邦人在基督内有着兄弟般同等的权利,而且也不容许以往的犹太人对外邦的基督徒有任何忽略(参阅迦二:15-18);另一方面,当然外邦基督徒也不要因旧以色列的失败而鄙视他们(参阅罗九至十一),同时对这些犹太兄弟深表关怀同情,虽然他们中有些人对于饮食的事良心较为狭窄(参阅罗十四)。因此,保禄劝勉各教会努力促进基督徒的团结,大家一心一意与耶路撒冷教会及出源于她的新教会共融合一。在这一方面,他对形成教会合一及一致性的意识作出了实际而具体的神学上的主要贡献。在人性而论,为何教会恨快扩展而没有分裂的主因之一,可在保禄神学中找到;因为他使一总信众活生生地意识到天主倾注在他们身上的合一及其不容抗拒的一致性:「对主耶稣基督的一个信仰(格前八:5),一个构成在基督内合一的洗礼(迦三:26;格前二:13;哥三:11;弗四:3-6),共同分享一个祭饼并因此分享基督的身体,藉此这许多的人却成为一个身体(格前十:16)

从上述看来,保禄曾深省过教会的性质。他认为教会不仅是信基督者的组织或团体,而且的确是新约的天主子民,被提举了的主在世的团体。

  
13.梵二大公会议所论定的,教会为天主的子民;教会宪章以整个第二章去讨论圣经这个概念。基督建立了这项新盟约,就是用祂的血所立的新盟约,祂从犹太人及其他民族中号召祂的子民,使他们因圣神而不是以形体联合起来,成为天主的民族。


(己) 教会是一个奥秘 14

天主的计划是要我们透过祂圣子所建立的团体,去分享祂的爱、喜乐和生命。而保禄却称此计划为「世世代代所隐藏的奥秘」(哥一:26)。奥秘的希腊文是。在希腊的社会中,只有两种奥秘:一是宗教性的,一是文学上的。前者就是把神的生命在礼仪中复苏,使参与者能体验到神的感觉;后者是一种特殊知识只属于特别的,一小部份人的特权。现代的学者不相信保禄的意义来自希腊思想。依保禄之意,就是天主的慈善要我们人藉祂的圣子分享祂的生命;这是隐藏在天主内永恒的意愿,透过天主屡屡介入人类历史,人渐渐预备接受主的恩赐。当天主派圣子到世上来,祂启示了自己的意愿:这奥秘在基督身上启示出来及在我们身上应验 在世上爱的团体,充满爱的生命 天主本身。这奥秘有以下的阶段:(一) 从亘古以来隐藏在天主内;(二) 在基督身上启示出来;(三) 在我们身上应验。

(一) 隐藏在主内的奥秘

保禄把这奥秘视作上天的计划,由爱的催使而成孕,但却不为人所明认。这是上主的旨意要人活祂的生命,透过祂的子,祂自己进入世界为把人与天父结合,就是把整个团体与天父相连。在祂圣子的宝血中,天主与人订立一个新盟约,并形成一个新民族,一个爱的团体。「我们所讲的,乃是那隐的,天主的奥秘的智慧,这智慧是天主在万世之前,为使我们获得光荣所预定的;今世有权势的人中没有一个认识她,因为如果认识了,决不至于将光荣的主钉在十字架上。经上这样记载说:『天主为爱祂的人所准备的,是眼所未见,其所未闻,人心所未想到的。』」(格前二:7-9) 15

为何天主不一开始就把祂的计划 天上爱的团体形成人的爱情团体 启示给人?其实这问题早在我们以前已存在。圣依肋奈也曾问过这问题。保禄的回答可从迦拉达人书第三章廿九节中见到。

天主造我们时教我们祂的存在;在祂与以民立约及订梅瑟法律时,祂告诉我们祂自己的超越性、神圣性及唯一性,并开始使人成为一爱的团体。在基督内及在启示的光照下,天主告诉我们祂自己爱的生命及邀请人,在人的爱情团体中,去分享爱的生命。这爱情团体就是天主所钟爱的子民 教会。

(二) 隐藏在基督内的奥秘

当天主把祂的圣言发出进入世界,藉祂圣子的降生,这奥秘已摆在人的眼前。在祂圣子内,天主要聚集一个团体 教会,依祂自己的肖像,即天上爱情团体的肖像,塑造形成。祂会让人分享祂自己的生命,把他们带进祂亲密的爱中,如同祂的嗣子,祂的子民。保禄说:「……使你们合乎我所传布的福音,和所宣讲的耶稣基督,并合乎所启示的奥秘 这奥秘从永远以来,就是秘而不宣的,现今却彰显了……」(罗十六25-26)。16

(三) 在我们身上应验的奥秘

在哥罗森人书第一章廿五中,保禄告诉他们,「基督在你们内」就是这奥秘。从上下文中可知,保禄是在谈及教会,因为他这样写道:「我可在我的肉身上,……教会……我作了这教会的仆役……。」(哥一:24-27)「基督往你们内」是指教会的成员,在受洗进入基督内之后,接受祂丰富的恩宠成为天主的子女。这奥秘的最后阶段即透过基督天主与人的契合,是从基督开始与人类历史同时进行的。这是最后的时期,教会成为基督的延续及完成,如此基督继续生活、救赎、更新、创造,并把人结合在祂内;所以教会成为在世上爱的团体的中心及泉源(参阅弗三:8-11)。

(庚) 结语

所以,当我们再回顾和反省一下保禄的教会观,我们可得以下的结论。

为保禄来说,教会就是那些把自己的一生奉献了给基督的男女所组成的队伍,他们与基督的关系,有如妻子与丈夫般亲切;他们彼此的关系有如建筑物中的砖石般紧凑联系密切;他们的荣耀就是一个身体,基督的身体,透过此身体基督的救恩及主的慈爱不断在世界显示、实现,直到祂再光荣地降来。



14. Powell, John. The Mystery of the Church. Bruce, New York, 1967, pp.10-19.

15. 关于这点还有以下的章节可参阅:(哥一:25-27;弗一:5-10;三:3-5;8-10)。

16. 关于这点也可参阅(哥一:27;四:3-4;希一:1-2)。

(辛) 附录:保禄思想中「基督的身体」的演进

(一) 迦拉达人书

这书信成书时大概在公元五十四至五十五年间,并在盛怒下写成的。从这封书信中我们清楚知道,有些心怀不轨及误入歧途的犹太皈依者,向那些可怜易受欺骗的迦拉达人说,保禄虽在此处建立了教会,但他自己却不是宗徒,因为他根本没有见过基督或听过祂的宣讲。因此在这书信中,保禄说明自己是宗徒的种种理由证据,然后他便把他的道理做了一个纲要。他坚持说梅瑟法律虽来自天主,但其目的只是暂时的计划,而最后是领人到基督那里。真正的成义(圣德)只能来自信基督,藉圣洗及忠于基督的训诲。这就是在基督内合一的意义(迦三:26-28)。

这里保禄所着重的人在基督内约合一是属过继性的。藉着基督及在基督内,我们成为天主的义子及天主无穷富藏的承继人(迦四:4-7)。

(二) 格林多人前书

当保禄离开格林多时,是在公元五十至五十二年之间,那时他已在那里住了一年半左右,他新建立的格林多教会是他传教事业中至蓬勃之一。(本书信成书时大概是在公元五十七年春)。格林多教会当时继续发展成长了五年后,荆棘开始从玫瑰花中浮现出来。访客由格林多到厄弗所去找他,向他报告那迫使人灰心的分派分党的消息:有人宣称是保禄的门下,有些人却说是属亚波罗的,另一些人则称是伯多禄的人。因此,这封书信对这困扰的教会的讯息是我们在基督内的合一。还有其他的问题,包括不道德的恶表,例如一基督徒公开地与他的后母同居。而基督徒团体以漠不关心的态度接纳这事。基督徒的贞操在格林多这样的气氛下难以保存。就是在这种情境下,保禄于公元五十七年春写了这封书信。(格前六:9-11;15-20)

后来,在同一封书信中,有关参与外教人祭祀的事,保禄警告他们。而且他所持的理由就是在基督内成员的身份和合一。我们「在基督内是一个」,而且当我们在感恩祭中领受主体时,我们与祂及彼此间的契合渐渐加深(格前十:14-17)。

在第十二章第一部份,保禄解释圣神给了教会每成员所坦任的角色及应作的贡献。这里保禄明显地把教会比作一个身体,并详述这寓像的含意(格前十二:12-27)。

保禄此处所要求的是绝对拋弃个人私益及竞争的行为。他很惊奇见到当基督徒只能形成一个基督的身体时,还能在琐碎小事上争吵。

(三) 罗马人书

依年历而论,保禄接着写了罗马人书信(大约在公元五十七至五十八年冬)。表面看来,这封信是写给罗马人的,并告诉他们他访问罗马的心愿。然而他在这里趁机会发挥他十二年热心传教的核心主题及思想:在基督内的合一。对保禄来说,这是他那时有关教会的最基木课题。他最恐惧的专就是犹太人与外邦人基督徒的分裂(罗六:3-11)。

亚当所遗弃了的上天的产业及超性生命,再一次藉基督摆在人的眼前;而且基督把这新的分配恩宠的方式视作再生、重生。基督透过圣洗圣事赋与这新的生命,祂把这新生命灌输给那些与祂同死(于罪恶)的人;藉着恩宠的沟通祂把一个新的民族纳入自己内,形成了奥体。教宗比护十二世这样写道:「因为耶稣的宝血,在十字架上流注,基督平息了天主的义怒,一切天国的宠爱,特别新约中的龙爱,为人类灵魂的获救,最要紧的,还是为了教友的灵魂,流注于地上。是在十字圣架上面,耶稣才占有祂的教会,换句话说,是在十字圣架上面,祂才占有祂的奥体的各个份子,因为不是为了十字圣架的原故,圣洗圣事决不能接纳人类于奥体,合而为一。因为耶稣的圣死,已经把整个人类,完全救赎过来了。」17

后来,在罗马人书信中,保禄对他们说,对那些在基督耶稣内的再也不会有罪可定。而且也劝戒格林多人,要以基督徒的合一为正直道德生活的动机(罗八:9-10)。

不久后他又督促他们对天主的爱要有信心,因为这爱在基督徒与基督结合的过程中显示出来:「天主使一切协助那些爱他的人,就是那些按他的旨意蒙召的人,获得益处,因为他所预选的人,也预定他们与自己的儿子的肖像相同,好使祂在众多弟兄中作长子。」(罗八:28-29)

在这封冗长书信的结尾,保禄要求每一罗马教会的成员接纳自己在教会中的地位,同时又引用生活的身体作为寓像,说明基督徒在基督内的合一(罗十二3-6)。

(四) 哥罗森人书

哥罗森人书是保禄「狱中书信J中的第一封。其实在他写哥罗森人书时,大概在公元六十一至六十三年之间,那时他是在罗马并在罗马兵士的看守下,等候着自己案件的过堂。哥罗森位于厄弗所东面一百一十哩的地方。保禄并没有亲自建立哥罗森的教会。但他曾感化过一个厄伯发人(EPAPHRAS),很可能他委任此人在其本城哥罗森去建立一个教会。当厄伯发(EPAPHRAS)发觉这新兴教会的处境难以应付时,他便去到罗马向保禄报告一切。结果就是哥罗森人书信的诞生。这年轻教会所面临的危机,是对某些犹太信念及实践的妥协倾向,因为在这些信念和实践中混杂着外教人的气息。保禄这封书信的目的是想刻划出基督超越一切受造物的绝对至高性。(哥一:15-20) (哥一:24-27)

在痛斥那些伪经师的影响时,因为他们明显地影响了哥罗森的教会,保禄有以下的言论:「这样的人妄自尊大而不与头相连接;其实由于头,全身才能赖关节和脉络获得滋养而互相连结,藉天主所的生长力而生长。」(哥二:19)

而且他断言,因为我们一总人在基督内团结一致,我们便是以祂的肖像再被塑造了:「在这点上,已没有希腊人或犹太人,受割损或未受割损的,野蛮人、叔提雅人、奴隶、自由人的分别,而只有是一切并在一切内的基督。」(哥三:11)「还要叫基督的平安,在你们心中作主;你们所以蒙召存于一个身体内,也是为此,所以你们该有感恩之心。」(哥三:15)

(五) 厄弗所书

虽然这封书信命名「致厄弗所人书」,然而说这书信实在是写给厄弗所教会的,确是可疑的(注十八)。今天这问题至普通解决是这样的:保禄发出这封类似通谕式的函件抬一总亚细亚省的教会;这公函包括一切通谕的非个人特色,但它不愧为保禄留给教会最丰富的遗产之一。在这书信中,他重复哥罗森人书的主题,基督的绝对至高性,但却使之充满着基督在教会中的至高性,祂是奥体生活的头,与基督往宇宙中的至高性迥然不同。

一切人类的历史在基督内找到其最完满的意义的说法是正确的。因为基督的人性与天主性密切结合;祂在自己身上,把一切受造物与自己的天主性相连。在这书信中保禄强调说,正如一总受造物与基督相连,那末,所有领过洗的人也亲密地在祂内及偕同祂合成一体。这结合的现实是如此深刻和密切,以致保禄用了一个生活身体的各肢体彼此的结合形成一体,来表达他的思想。在基督内我们人性合一的这端道理不是保禄这封书信的主题,但却渗透了整封书信。以下的章节是他这端道理的纲要,而厄弗所书可说是这道理最完满的表达:(弗一:10;13-14;22-23;二:14-16;三:14-21;四:3-16)。

这封书信的结尾,是保禄有关「教会为基督的身体」的思想发展的最后阶段。他把基督与教会的结合比作夫妻的结合。此处他把教会是「身体」的寓像和「新娘」的寓像放在一起,以显示彼此间最深挚的友谊及爱情。在圣洗的水中,基督沐浴、医治、并转化祂的新娘。教会是祂的新娘,焕发着祂自己的生命(弗五:23-32)



17. 赵尔谦译「论基督身体」P. 11, 香港,一九四九。

(癸) 参考书目

1. 吕大明译「天主的子民」,光启,一九七五。

2. 房志荣编著「保禄使徒的生活、书信及神学」,光启,一九七四。

3. 田永正译,汉斯龚著「教会发微」上册,光启一九七六。

4. 示编委会编译「越 基督信仰新观」示,一九七八。

5. 香港天主教青年联会「教会特辑」,一九七六。

6. 赵尔谦译「论基督身体」香港真理学会,一九四九。

7. 韩承良编著「新约时代历史背景」思高,一九七九。

8. Cerfaux, Lucien. Christ in the Theology of St. Paul. Herder & Herder, New York, 1966

9. Cerfaux, Lucien. The Church in the Theology of St. Paul. Herder & Herder, New York, 1959.

10. Fitzmyer, J. A. “Pauline Theology”, in: Jerome Biblical Commentary. Prentice-Hall,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1968.

11. Harrington, W. J. Record of the Fulfilment. Geoffrey Chapman, London and Dublin, 1968.

12. Jacob, Louis. A Jewish Theology. DLT, London, 1973.

13. Kasemann, Ernst. Perspectives on Paul. Fortress Press, Philadelphia, 1971.

14. McKenzie, J. L. The Power and the Wisdom. Geoffrey Chapman, London and Dublin, 1966.

15. Powell, John. The Mystery of the Church. Bruce, New York, 1969.

16. Prat, Fernand. The Theology of St. Paul. Newman, Westminster, 1956.

(十七)Schmidt, K.L. art.εμμλησια in TDNT, Vol. III, pp. 501-518.

(十八)Schnackenburg, Rudolf. The Church in The New Testament. Herder & Herder, New York, 1966.

(十九)de Vaux, Roland. Ancient Israel. DLT, London, 1973.

(二十)Taylor, M.J. A Companion to Paul. Alba House, New York, 1975.

(廿一)Zeitler, J., Wetterer, E., Verkamp, B., La Pierre, A. The Church. P. J. Kennedy & Sons. New York, 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