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卷 (2000年) 「神」的神学──「美的神学」
作者:邝丽娟

「神」的神学──「美的神学」

从中国美学灵感初探




张春申神父原是我的神学启蒙老师,今天在老师演讲后,作徒弟的很高兴,能有机会给他一个回应。限于时间,在这里,我只简短地从三点来作分享。

首先,我想谈谈神学是什么。跟着,看看文化的问题。最后,我想试从中国美学的灵感初探一个另类形式表达的神学──「美的神学」──「神」的神学的可能。这是一个非常初步的探索,一个新的尝试,也许只是些「痴人梦话」,在此敢提出来和大家分享,只为拋砖引玉,期盼引发更多的回响,同时希望大家不吝赐教。在今次的研讨会中,张神父希望我们不单停留在回顾过去,而且更要多往前瞻,所以就让我们在这儿做个梦,看看能否有天梦境成真?

1. 神学是两个故事相遇的「重写」

神学是什么?神学为什么要谈「本地化」?事实上,神学本质上就应该是「本地化」的,「本地化」并非附加在神学上的一个外在因素,因为「本地化」原是神学本身的一个内在要求。如果我们理解「神学」是一个活在具体时空中的信仰团体之信仰实现和表达的话,那么,又有何需要再强调「本地化」呢?因为本地化就是神学的本质内涵──在当下,此时此地,我们信仰经验的了解、诠释和表达。为此,在神学作为「诠释」这意义下,神学永远是一个「重写」的新行动。它同时是「回忆」,也是「创新」。所有类型的神学,都应该是本地化和处境化的。1

神学作为一个新的「重写」行动,它是一个生活在具体时空中的信仰团体,对天主救恩经验的「重写」。因为,我们生活在时空中的人有他的历史性,我们的信仰也有她的历史性,而神学就是这两个故事、历史的相遇,2即传统信仰──天主子民信仰的故事,和当下我们每个人和团体的信仰故事,在时空中发生接触。就像当两块石头相碰时,自然会激发出一些火花,神学就是这两个叙述的相遇,在相激相荡中焕发出的一个成果。

其实,天主的启示是同时拥有两面的。一方面,它是天主在人类历史中的自我通传,同时也是活在时空中的人,对天主行动的经验、了解和诠释。在这意义下,我们可以说,天主的启示是有「感」有「应」的,有给予和接受两面。除非有「受」的一面,即有人在信仰中是如此经验到天主的行动,并且如此接受了,否则,天主的启示还没有达到它的「圆满性」3。因为,如果只有天主在历史当中自我通传,而没有人这一方的回应,即「有感」而「无应」,或者,人不是如此地经验到,也没有如此地表达出来时,那么,天主启示的「圆满性」可以说就仍有所「缺」!为此,人的回应答覆是重要的,人对天主救恩行动的经验、了解、诠释和表达,同属启示的内容、启示事件本身。4如此说来,每一个信仰基督的团体,在瞻仰默想福音喜讯的同时,都被召去继续写他的第五部、第六部、......福音书。由此,我们知道「本地化」并非信仰上或神学上的一个「额外」的要求,而是内在必然的事。

今天,如果我们感到「本地化」是一个「额外」的要求时,也许是因为我们还没有真正地做神学工夫,没有「此时此地」刻骨的信仰生活经验,没有整个人经验和答覆天主在我们生命中的行动。很多次,我们可能只是重覆着「他人」的本地化神学,覆述着别人的生命与传统信仰相遇的故事﹙如:第四、五世纪教父们,或中古时期、或近代西方神学家们的信仰表达﹚,我们还没有完全真正地碰到神学最核心、最本质的部分。

其实,神学作为「诠释」的意义,它本身就应该是「本地化」的,每一个时代的神学诠释工夫,一方面它需要回忆过去,见证传统信仰的内涵,另一方面,它又是当下信仰团体所在世界和自身经验的诠释。「神学本地化」是一个活生生的「重读」和「重写」信仰的动态过程。它是整个地方教会生生不息的信仰历程,在圣神的启动和默感下徐徐展开。除非这个团体在圣神内有活泼而深刻的救恩经验,同时又真实地活在时空中,否则,这两个故事是很难真正地相遇的。为此,「神学本地化」是一个不断经验降生、死亡和复活的过程,它是一个有血有肉、多维度生活的交织: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教会生活,礼仪、祈祷生活互动的成果,同时,它也是多重身份的揉合:基督徒,社会公民,文化人……等等身份,意即生命整体和全部,各个幅度交融溶合。「本地化神学」就在这里诞生,它是一个新创造、新经验、新了解、新诠释、新表述。

基督教神学家宋泉盛曾说:其实「上帝不期望我们为祂作神学,而是期待我们为人类作神学。」5如果我们从这角度出发,那么,文化和历史都必然会成为我们神学的家乡。6今天,我们如何能够创造出动人心弦的神学呢?



1. 参Edward Schillebeeckx (Trad. du neerlandais par Helene Cornelis-Gevaert), L'histoire des hommes. Recits de Dieu. (Paris: Cerf 1992) 75.

2. 同上,72.

3. 参Claude Geffre*, Le christianisme au risque de l'interpretation, Cogitatio Fidci, 120 (Paris: Cerf 1983) 20.

4. 同注1,80-81.

5. 宋泉盛(刘小枫主编),「开拓亚洲基督教神学的新领域」,《道与言──华夏文化与基督文化相遇》,上海 三联出版社 1995 749。

6. 同上,751。

2. 文化的三重结构

接着,我们进入回应的第二部分,看看文化的问题,因为如果要谈「神学本地化」,自然就会问:什么是我们的「本地化」?如果我们说「本地化」就是「现代化」,那么,请问:什么是今天的现代思维、现代想像和现代语言呢?是否速食、即食文化?数码文化?抑或经济发展文化?到底什么是今天的中国文化?那一个人或那一家学说可以代表我们今日的中国文化?或者是否有些文化因素是历久常新、虽不自觉却潜在人心的?

中国文化作为世界文化巨流中的一个支流,就如其他文化一样,面对着今天重重的挑战,无可抗拒的现代化潮流,经济科技的突飞发展,物质和消费主义的泛滥,物欲主义的放纵,人对自身无穷欲望的盲目追求满足,失去了理性的控制和基础,带来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和污染。再者,社会和家庭结构的急剧转型,道德体系的崩溃,带来整个社会失衡,人的内心失调,人与人间的关系变得疏离扭曲,造成人的异化、物化。的确,今天,我们处于一个无根迷惘的时代,中国文化也在流徙充军中……我们深感中国文化极需「创造性的再生」。要重新再造,就需要先「净化」,这包括发扬保存文化中的正面因素,和扬弃文化中的某些负面因素。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价值体系,尤其注重协调人的内心平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谐和,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顺。换言之,是渴求天地人「整体」的和谐协调。经过几千年流变的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构成一个各种成份浑然一体的系统。现试将这一体系中的各种成份分为三层结构:﹙1﹚ 操作成份,﹙2﹚核心价值,﹙3﹚原本精神。并尝试把每一层次的某些特征描写如下7:

2.1 操作成份:

操作成份可以说是一个文化里较为表面、也较易变化的一层结构。属于它的一些成份,可以因应不同环境而有所改变,有所扬弃,为了协调个人或社会的需要,不同的人也可以提出一些不同的思想观念。如:孔子倡行「仁政」、「为政以德」。老子却主张:「无为而治」、「我无为而民自化」。墨子则推崇「视人之国,若视其国。…… 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操作内容是如何迥然不同,丰富而又多元。

2.2 核心价值:

核心价值是指贯穿整个传统文化演变过程的一些基本价值观念,它是操作成份赖以存在的基础。大部份的操作成份都是从不同角度需求去解释核心价值。因应操作的需要,核心价值观念在不同的时代被赋予不同的面貌和内涵,但却能一以贯之地持续发展。也可以说,它是当时人们对「原本精神」的提炼和表达。具体地说,我们可以从原典﹙如五经﹚中找到一些核心价值的观念,如:道、天等。原典是中华民族对原本精神最早的系统性表述,但在原典之外,我们也可以找到原本精神之痕迹。由于儒家学说长期以来一直居于正统地位,所以其核心价值影响尤甚。在儒家学说中也较早得到系统性的表达,诸如:天道、人道、仁、义、礼、智、忠、孝、恕等等,久而久之,这些核心价值甚至被提到原本精神的地位上。其实,核心价值和操作成份,都可以随时代的变迁,在历史的洪流里消失。那么,「原本精神」的命运又将如何?现在我们就看看,到底什么是「原本精神」?

2.3 原本精神

原本精神是指最本原的文化精神,「百姓日用而不自觉」,它表述了人们对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最基本态度,它更是一种跃动的生命力。原本精神是较难确定其成份的,它更多地体现为协调这些关系的基本态度。原本精神先于各种理论化和系统化的学说而存在。8儒家学说就是将这种精神具体化和实用化。在不同的时代,原本精神不断地被赋予新的解释和新的价值,同时不断外化为一些具体的社会存在,如:政治制度、社会结构、道德规范、风俗习惯、基本传统等。它也构成一种心理结构、观念结构、信念结构等,持续地代代绵传,虽然它不像学说体系那样完整明确,但它经久不散,潜移默化地作用于个人和社会,它是文化传统中活生生的动力。

那么,我们文化里的「原本精神」到底是什么?整合而言,中国文化突显的原本精神可以包括为:一天人、合知行、同真善、兼内外,即协调人生「整体」的基本动向和态度。我们可以说,这就是先贤先哲们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这境界在生命整体和各个层面中展现:天人间、知行间、真善间、内外间,整体地交融溶合,达到一种整全的和谐平衡。也可以说,这就是张春申神父提到的「一体范畴」9的境界;在中国文化中,天与人处处显出和谐一体。方东美教授曾以一首情词来比喻:「尔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似火,把一把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10张神父认为,「一体范畴」表达的天人之间的宇宙与人生,自有一番中国思想的情调,中国人心灵会为之神往、陶醉。我们可以把中国人内心深处所渴望追求的「合」、「无间」、「一体」,描写为「整体和谐」、「整体美」。在完美的整全和谐中,我们会找到最深的美、善、真。

中国文化本原精神所追求的「一体和谐」境界,不但流露在各家各派的思想学说中,而且更洋溢在中国美学的精神里,在「美」的创作活动中,我们可品尝到这境界的一个体现。


8. 所有的核心价值和操作成份,都是不同的人对原本精神的阐释和说明。所有其他后来的学说和思想都是对原本精神的演绎。这些演绎都受时代客观条件的限制,也受阐释者主观条件的限制。在显示原本精神的同时,也赋予了它时代和自身的色彩。

9. 张神父以为「一体范畴」是中国文化的特性,表达天人之间的基本方式是「合」,「无间」,「一体」。他更引证方东美教授《中国人生哲学概要》和罗光总主教《中国哲学的特性和基本精神》的解释,说明在中国文化中,突显天与人和谐一体。中国人所认识的宇宙,处处都是和谐一致,毫无间隔。「天的好生之德流行万物,遂成宇宙。我们托足宇宙中,与天地和谐,与人人感应,与物物均调,无一处不随顺普遍生命,与人合体同流。」参阅:张春申,「位际范畴的补充」,《辅仁大学神学论集》n32, 台北 光启出版社 314-315。

10. 方东美,《中国人生哲学概要》,台北 先知出版社 民国63年10月 再版 37。

3. 「神」的神学──「美的神学」初探

现在,我们进到回应的第三部分,尝试从中国文化本原精神所追求的整体和谐、整体美的境界,及从中国美学在这境界上的体现,或许可以从中取得一点灵感和启发,应用到神学工作上,来创造一个具有中国品味的神学!

过去,我们在神学本地化的努力上,大多集中在文化体系中第一和第二层结构上,作一些概念或经文的比较分析研究。前辈们的这些努力,为当时都是极有贡献的成就。然而,我们神学本地化的路是辽阔而多元的,今天,我们可以尝试开辟另一个空间,不单从事思想上的分析比较,更可尝试多用「心」,多用心中的「情」,来作神学反思。其实,人本来就是一个整体,当情和理,头和心能够和谐地结合起来创作时,不是更能散发出绚烂的光芒吗?

张春申神父在《神学论集》一百一十一期,曾发表过一篇文章〈圣神论刍议〉11,说明「基督纪元的第三个千年将是圣神论时代」的具体意义,同时指出了未来神学发展的一个方向。他认为,一直以来,西方圣神论患有贫血症,「也许缺乏“独立”的圣神论,致使西方神学始终陷于“言”的领域而不可自拔,无法深入“神”的氛围」。12「圣神论的突破同时需要重新考虑“神学”这门学科。……既有“言”的神学,也该有“神”的神学。这里的“言”与“神”建基于圣经中天主圣言与天主圣神。」

他接着解释说:「言」的神学即是西方的神学,……。它是:我信,为了寻求理解(Credo ut intelligam)。但由于圣神的特质,「言」的神学只能贫乏地「说」祂。难道不可以有「神」的神学吗?它将是:我信,为了寻求深爱﹙Credo ut diligam﹚。圣神学必须依此出发。它也需要「说」,但是「说」爱,也许由此可以另辟神学之道。13

张神父也提到:「神」的神学当然也自圣经出发,不过,触目的不是天主的启示,而是天主的灵感。于是,圣神的灵感成为基本神学。救恩史中圣神的作为或灵感,成为信仰之情经验天主之爱的证据。至于「神」的神学方法,首先在实证神学方面,由于针对圣神的灵感,于是所有的「神学资料」(Loci Theologici)应该另有诠释的方法,为发现天主竟这样爱了世界。对已有的「神学资料」,也许该有重点的转移,特别隐修院神学与神修作品以及圣贤传记,将是「神」的神学偏爱的丰富材料。14

张神父说:既然「神」的神学注重圣神的灵感,它的实证资料更该重视传承中的礼仪、祷词、歌曲、建筑、圣像等等。至于「系统」工作方面,由于美学、文学、象征学、戏剧学、电影学等等中的理论,将是表达与经验天主灵感的媒介与模式,同时也是「寻找深爱」的方法。它不只是为了灵修,而是赞叹、惊讶、渴慕等情愫。15

事实上,「言」和「神」是同样重要,天主的言离不开祂的气──神。救恩是天主藉着祂的「双手」圣言和圣神的自我通传,双手互助,然而仍有左右之分。张神父再进一步解释说:「言」的神学和「神」的神学,都需要言说与表达,也都出自「思」。但「言」的神学之思是理性,为了寻求理解,我们的表达也常用概念的语言,而「神」的神学之思是智慧,为了寻求深爱,这是「说爱」的神学,自然它需要另一种形式的表达语言了。「言」的神学和「神」的神学,二者应当互补。张神父认为,「其实,像奥斯定那样的神学家是二者兼有的,而士林神学以来,直到今日的西方神学明显地是「言」的神学,令人不能不问我们东方神学是否应该开辟「神」的神学呢?…或许这也是圣神论时代的关键呢!」16

我们相信从中国美学所体现的「美」的意境17之启发,会为神学带来一个新的意境之追寻。不单会在神学方法论上更新──多用信仰之「情」,而且在信仰的内容上──我们会更凝视仰瞻天主之「美」,甚至在神学的表达方式──也可试用艺术的表达形式──诗的语言、画的意境。事实上,神学不单可以借用抽象的哲学概念来表达信仰的内容,表达的工具同属表达的内容,为什么不可以把神学写成像一首诗、一幅画、一阙歌?一个蕴含中国品味的「美的神学」──「神」的神学?

中国的艺术家﹙诗人、画家、书法家等等﹚,在美的创作活动中,强调的是:把心和物,情和景,主体和客体,人性与自然,抒发与描摹,善与真,内在与超越,水乳交融地紧密交织。18他们所追求的整体和谐、整体美的「意境」,其根基正是中国先哲的天人合一精神,只不过它更强调的是天人之间的情感关系。王国维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19;王夫之说得更清楚:「情中景,景中情。」「景中生情,情中生景。故曰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情景一合,自得妙语。」20这里,情与景交融互渗,相互生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富含生机,充满活力。将主体生命的情思寄寓于客观的形象,使外界景物情感化,变成我的存在,这就是所谓的「移情」﹙入神﹚作用。在我们的神学创作上是否也可以多一点「入神」作用,使神学作品情理并茂呢?「情景交融」的境界,这是「天人合一」的理想在中国艺术创作上的具体表现;借有限以表无限,造化与心源合一,一切形象都成了象征境界。

司马光曾说过「情内有道」,情和道是一致的。中国人对「美」的体会渗透着浓厚的道德理性和宗教情操,不是片面的的感官享受和快感,而是一种理性与感性结合的精神和谐愉悦的境界。这种超越层面的「情」,表现为一种情操、情境、情趣、气象,一种至高的精神境界,达到万物归一的灵境。事实上,中国人的「天」是有多重意义的。21中国伦理学上所谈的「天」是个「义理之天」,追求天道与人道契合,万物一体之仁。而中国美学上的「天」是个「情感之天」。这个兼有自然和超越意义的「天」和「人」建立起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感和合的关系,充满着生机活力。22

中国美学创作所追求的意境,是一种难以言喻、蓬勃无尽的「意境美」。「美」不是静止的,「美在动中」,这是中国人的审美观念。23《易》曰:「天地捆缊,万物化醇」。这「生生」的节奏是中国艺术境界的最后源泉。这种观念渗透到一切艺术活动中。诸如:建筑、雕刻、绘画、书法、舞蹈等,处处都表现出一种「神动之美」。美就是生命,美就在生命的飞跃。试看,中国的建筑是静中寓动,那带有俏丽飞檐的屋顶,恰似一只即欲振翅起飞翱翔的雁鸟。中国的雕刻着意表达的是流动的线条。中国的绘画亦以线条为主,着重轮廓美,线条美。因为线条是流动的,最能表现动力之美。中国舞蹈的优美之处,也恰恰在于轻盈的襟袖飘带随着舞者美妙的姿态,在空中画出的有韵律的线条。的确,流动的线条最易呈露动态之美,使人感到音乐的韵律、舞蹈的节奏。

《易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就在一虚一实、一明一暗、一起一伏的波动之美中,「道」寓于动态的功能中,这是中国艺术推崇的「神动之美」的形上基础。在艺术创作上,这观念则表现为重「神似」而不重「形似」的审美标准。所以在创作中重「传神」,要显示事物内在的一种「生生」律动──「神动之美」。但如何才能够达到「传神」的境界呢?

这里,我们触及中国人一个很深的生命经验,就是对「气」的体验和认识。一切艺术的奥秘,就在「气韵」的问题上。中国艺术的「传神」所要传达的,就是在万物内流溢着的生动的气韵。南齐画家谢赫在其着作《古画品录》中,把「气韵生动」列为「六法」24之首。一千多年来,「气韵生动」成为中国艺术审美的最高评价。着名美学史家张彦远曾说:「以气韵求其画,则形在其间矣。」25「气韵生动」是一种绘画﹙或其他艺术创作﹚上的「整体感应」,是共鸣时生命力的灵动。大诗人杜甫有两诗句写出了中国艺术的时空意识:「干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中国传统人物画强调「传神」、「神气」,而山水画重视「意境」、「气象」、「境界」,花鸟画则重「意趣」、「生机」,所有这些都离不开「气韵生动」这一千古绳律。总之,画中皆有「气」──从画家的人格涵养到画的风格面貌,再到具体之创作方法以至表现技巧,处处都洋溢着「气」。26

在这美学最高价值标准的背后,蕴含着一个流动的整体宇宙生命观──「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中国人相信从草、木、瓦、石,到生灵、鬼、神,整个宇宙都是由「一气」所贯通。万物彼此相通,相互感应交流,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画家诗人,将自己全情投入这个一气相通的世界,经验到在每一万物里面,都有一气在流动。气就是生命,是生生不息的动力。因为美就在「动」中,整个大自然在在洋溢着一种生命力的震动,所以大自然是美的。27山川草木花鸟虫鱼之所以为美,因为它们有一种波动的暗示。试看一枝梅花的姿态,它是何等自在,何等天然的优美,又何等艺术的不规律!即使一枝已剥落了花朵的枝条,还是美丽的,因为它具有生气。它展露着一种生长的活力,一股冲向未来的动力,等待下一个花蕾的绽放。每一棵树的轮廓都表现着一种发于有机的冲动的气韵。试看一棵松树,生长的渴望意求,推动它将树枝条伸向阳光,又为求抵抗风的凌暴,就会集中生长的全力,去维持树干每一部的平衡。任何树木都含有一种美感,因为它展现着一股推动力,它从未意欲求美观,它不过渴求生活,但其结果却是完美的和谐,和广大的满足。再看看在原野奔驰的马,那连结身躯和四腿的线条,所呈现谐和而协调的形体,牠是美的,因为牠揭示着跃动的敏捷性。猫行动的柔软,显示着一种柔和的动态美。而一只哈巴狗蹲踞的轮廓,却有一种纯然稳固力的美。竹,它不是树也不是草,无花也无果。但它却含藏着一份天地正气,常被喻作仁人君子,虚心、隐逸高尚的气节。石,本是外表坚实而静态的东西,但在中国画家笔下,它常被描摹成是中空的。这里暗示在它内有一气在流动着;它有如一棵树一样充满生气活力,也如同流水般灵活。在中国山水画里,云气之生处常是在崇山深处,山岩乃云气之根﹙唐岱﹚。大自然无处不充盈着活泼丰溢的「气韵」,波澜变化,万千姿态,这是最高灵境的启示。

当代着名女作家张秀亚教授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到我国文学的「正气」传统。28她认为我国的文学史,简直可以称之为一部正气的文学史。29古今多少仁人、志士、英雄,豪杰所表现的那股至大至刚的正气,乃是澄澈的心灵与坚贞的意志之所盟发的。张女士这样描述:「这股正气,在一些作者的精神生活中,回旋、激荡、酝酿、生发──至其极处,写出来的东西,已不是一张白纸,数行墨痕,而是和着血、和着汗、和着泪。…达到了人类灵性境界的最高点。至此,一篇充满了浩然正气的文章,其中所揭橥的,所启示的已突破了文艺的范畴,而达到了道德的境界,进入了宗教的领域。」30唐白居易也曾说:「天地间有粹灵气焉,万类皆得之,而人居多,文人得之又居多。盖是气,凝为性,发为志,散为文。」31曹丕早也曾说过:「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典论.论文》论文以「气」,实则是以「气」论人。不管怎样,画中、文中皆有气,而气却有清有浊,你有怎样的气,你表达出来的就是怎样的气。若你心中有股正气、逸气、灵气,你自然就会散发出一份清气;相反的,若你有的是俗气、戾气、市井气,你流露出来的就是一份浊气。所谓:「文如其人」。

不论在中国艺术或文学创作中,都要求创作者的人格要清高,胸怀要旷达。因为「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32人品若高,气韵就会自然四散洋溢。人品不高者,则难以有清新俊逸、高风劲节的作品。是故中国文人画家重精神修养,也爱游历,沉浸于山水之间,静穆观照,吸取其中灵气,洗净心思念虑。一代大师董其昌说得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鄞鄂,随手写出,皆山水传神。」有人品评杜子美诗「专以气胜」《宋张戒岁寒堂诗话》,梁钟嵘《诗品》即谓:曹植之诗「骨气奇高」,梁武帝萧衍品评「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33石涛也说过:「作书作画,……先以气胜得之者,精神灿烂,出于纸上。」34一言以蔽之,诗中、文中、画中之气,是诗人、作家、画家个人的道德涵养、精神气质,乃至作品的美感风格、文思灵感之流露。章学成说得妙:「凡文不足以动人,所以动人者,气也;凡文不足以入人,所以入人者,情也。」一篇文章所以能动人心者,不是它的文字,而是文章所散发出来的那上下与天地同流之气,和它所洋溢的真挚之情。他接着说:「气积而文昌,情深而文挚;气昌而情挚,天下之至文也……。」35是故《礼记》曰:「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36。

中国文化很重经验和直觉,重整体超过局部,你看一幅画,就能观气而知人,这是深邃的「整体感应」!其实,「气韵生动」所呈现的,就是一种「整体感应」;画家﹙作家﹚个人的品格气质与天地的灵气,相互感应交流而浑然为一,遂反映在作品中,继而传达到观赏者,于是激起心灵情感的共鸣,一波接一波,一浪接一浪的回响……这是一种连续不断的生命灵动,整个过程是流动的、持续的、且充满互动的跃动,以和谐而有韵律的方式环环相扣。

既然中国艺术着意于「气韵传神」,「以神统形」的美学原则,致使中国的艺术空灵而意远,优美而隽永,那飘然的神采泛起作品整体上的魅力,使作品整体散发出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在有限的事物中涵盖无限的意趣,使人深思、玩味无穷。在中国艺术创作里,令人最神往陶醉、最能吸引人的,相信就是这「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美,所谓「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是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留白」是中国绘画上的另一大特色,让气韵在画中长「流」,也流到万世万代你我之间。所谓「唯道集虚」,这「空白」不是真空,而是充满生机、生气,凝聚着一种可感不可见的「气韵」。创作者留下「余韵」,世世「传神」,让你「回味」……留下空间,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进去,带着自己的生命经验投入、融溶。这不正是「妙在画外」!

说到这里,我的最终目的不在介绍中国美学,只是深感在中国美学的精神里,会带给我们一些灵感启发,或许可以启动我们开辟另一条神学创作之路──「神」的神学;具有中国特色的「美的神学」,似乎很有「神」的神学的味道。中国美学所追求的气韵传神、整体和谐感应的意境美,那灵气飘逸,情系物我,万有息息相通感应,这不仿似圣神在宇宙中的灵动运化?这位圣三内在生命交融互渗的「爱」流,生生不息地在天上人间,宇宙万有中不停流转,牵起一波又一波的爱浪,不断汇合众川迈向整体和谐、整体美的圆满境界──天主成为「万有中的万有」。

是的,「深沉的静照是飞动的活力的源泉。……,也只有活跃的具体的生命舞姿、音乐的韵律、艺术的形象,才能使静照中的“道”具象化、肉身化。」37希望我们神学工作者也能在静穆的观照和飞跃的生命中间进行创作,同时把「道」的生命与「艺」的生命交融、体合无间;犹如「庖丁解牛」般,让「道」的生命进乎「技」,「技」的表现启示着「道」。我们的神学需要一种洋溢生命力的表达方式,才能焕发起生命的灵动与共鸣,充满「神动之美」和「神动之真」,方能激发起我们对人间大地更多的感应,对天主更深的情与爱。一位当代法国有名的圣神论专家Yves Congar曾说过:「最高的神学境界是赞颂!」让我们在深爱中不停地赞颂……

以上只是我个人一个小小的回响,一个非常初步的尝试,从中国美学的灵感出发探索一个不是神学的神学,仍有很多地方有待继续深究和验证,当然极需要大家的补充、修正和批判,希望会有更多交流的机会,多谢大家。

11. 参阅张春申,「圣神论刍议」《神学论集》n111,台北 光启出版社 1997年春 57-68。

12. 同上,60。

13. 同上。

14. 同上,61。

15. 同上。

16. 同上,62-63。

17. 参阅宗白华(叶朗彭锋编选),「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宗白华选集》,天津 人民出版社 1996 171-188。

18. 刘长林,《中国系统思维──文化基因透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 392。

19. 《人间词话》。

20. 《姜斋诗话》。

21. 张岱年认为,中国传统的天有三种涵义:一指最高主宰,二指广大自然,三指最高原理。参「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剖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1,1985。

与此相关,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也包含多种意思:宇宙观上的人与自然的统一,宗教上的神与人的合一,伦理上的天道与人道的合一,以及艺术上的景与情的统一。

22. 中国美学所表达的就是:中国先哲所观照的宇宙不是一个物质的机械系统,而是一个充满生机的生命系统。宇宙既是生命的宇宙,天人合一也不是机械性的合一;而是生命与生命的互动交流,交融合一,彼此内在,彼此相属。

23. 参阅刘长林,《中国系统思维──文化基因透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 394-400。

24. 「六法」是作画、赏画、评画时之六个经典原则,优劣的标准参考依据。六法第一则就是「气韵生动」,它不仅限于画法,它是一切中国艺术追求的目标。

25.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画六法》。

26. 梅墨生,「论画之〝气〞」《美术观察》总第5期,第4期,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 美术观察杂志社出版 1996 53。

27. 参林语堂,《吾土吾民》,台南 船坞书坊出版 民国75  再版 299-301。

28. 张秀亚,「中国文学中表现的正气」《写作是艺术》,台北 东大图书公司印行 1978 18。

29. 同上,24。

30. 同上,19。

31. 《故京兆元少尹文集序》。

32. 宋代郭若虚,《图画见闻志》。

33. 《古今书人优劣评》。

34. 《石涛题画》。

35. 《文史通义.史德》。

36. 《礼记.乐记》。

37. 参阅宗白华,同注17,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