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你就是那个人

「年初,正当诸王出征的季节,达味派约阿布率领他的将官和全以色列人出征;他们蹂躏了阿孟子民,就包围辣巴。当时达味住在耶路撒冷。一天傍晚,达味由床上起来,在宫殿的房顶上散步;从房顶上看见一个女人在沐浴,这女人容貌很美。达味遂派人打听那女人是;有人告诉他说;『这不是厄瑞安的女儿,赫特人乌黎雅的妻子巴特舍巴吗?』达味就派人将她接来;她来到他那里,达味就与她同寝,那时她的月经刚洁净了,事后她便回家。不久,那女人自觉怀孕,就打发人告诉达味说:『我怀孕了。』」(撒下十一1-5)
此时达味为了挽回面子,便想否认他的罪过,他变得疯狂,漠视一切。他运用君王的权力来保存他的名誉。达味毫无理由的命令乌黎雅离开战场,甚至要求他留在宫殿中。「乌黎雅一来到他跟前,达味就问:『约阿布近来如何?士兵好吗?战事怎样?』又说:『你下到家中洗洗脚罢!』」(撒下十一7-8)但是,乌黎雅并未受骗,「乌黎雅却同他的主人的仆役一起睡在宫门旁,没有下到家里。」(9)达味第一次的企图失败了。「第二天清晨达味知道乌黎雅并没有回家,便又叫了乌黎雅,并向他说:『你不是由远道回来的吗?为什么不下到家里去呢?』乌黎雅回答说:『约柜、以色列和犹大人都住在帐幕里,我主约阿布和我主的仆人都在野外露宿,我岂能回家吃喝,和我妻子一起睡觉?上主永在,陛下万岁!我决不做这样的事。』」(10-11)达味的第二次企图又没成功。达味遂命令乌黎雅回到战场上,「达味向乌黎雅说:『今天你还留在这里,明天我要打发你回去。』乌黎雅那一天就留在耶路撒冷。」(12)达味又开始了第三个企图:「第二天,达味召他来与自己一起宴饮,将他灌醉。傍晚,乌黎雅出去,仍与他的主人的仆役睡在一起,并没有到家里去。」(13)即使乌黎雅醉了,他仍然坚强得足以把持其原则。「达味于是派乌黎雅回到前线,并给约阿布统帅带了一封信,信中写道:『你应派乌黎雅到战事最激烈的前线,然后在他后边撤退,让他受到攻击而阵亡。』约阿布查看那城以后,便派乌黎雅与最强悍的敌人交战,乌黎雅到那里去。城内的人出来,与约阿布交战,达味的仆役中,有些人阵亡了,赫特人乌黎雅也阵亡了。」(14~17)。达味的做法极为极端,他认为这样才可以挽回面子。但事实并不尽然,因为乌黎雅从开始便起了疑心,约阿布也猜测这件事。我们总以为他人不会对我们所掩饰的过错加以注意,事实上别人早已留意了。战役结束,约阿布聪明的派人向达味报告这次战役的败北,达味发怒之后,使者又说:「你的仆人赫特人乌黎雅也阵亡了」(21)。当达味接到使者的这个传信,立刻改变口吻说道:「你去告诉约阿布说:不必对这事过于伤心,因为刀剑有时砍这人,有时砍那人;你只管加紧攻城,将城毁灭,你要鼓励他!」(25)掩饰过错远比罪过本身更为严重。假如达味认错,还不算太坏,但企图掩饰罪过时,真正的邪恶就开始了。
「人心最狡猾欺诈,已不可救药,谁能透识?」(耶十七9)邪恶是我们的一部分,最经微的激惹,会使它在我们身上显出其势力。保禄写到:「我所愿意的善我不去行;而我所不愿的恶,我却去做。」(罗七19)真福高隆汴(Blessed Claude de la Colombière)曾说:「我自觉有犯各种罪的可能。」有这样的自觉是很好的,至少当看到别人的邪恶时,不会太惊讶,因为我们无法预计邪恶何时会来临。
邪恶发生的过程甚为缓慢,它始于无知和软弱,尤其是好奇的感觉,这是人性的弱点。从上述故事的结尾,可知邪恶会很快地变成谋杀者。开始时是一些琐屑的事,它随着人性而成长。在成长中,时间使它成为真实的。在生活中我们都有一个内在的推理,例如说谎是件小事,但当人撒了一个谎后,为求前后一致,他必须说一个以上的谎,很快的便陷入了谎言的网中,这时他便成了一个骗子。这就是生活的内在推理。另外一个例子是离婚,它的发生也有一段历程,可能始于挫折感,丈夫把怕老的心理投射在妻子身上,挫折使他情绪多变,对妻子失去兴趣,但这还不致于太糟。这种情况也有其内在的推理,渐渐地夫妻相处愈来愈疏远,丈夫对别的女人产生了兴趣,她是他单调生活中的绿洲,这种游戏使梦想成为事实。他们愈陷愈深,甚至于意识到它的危险性,但仍然告诉对方:「我们要想办法保持婚姻关系」,这真是自欺欺人。内在的推理一步一步的前进,终于以离婚为结局。邪恶如任何事情一样,始于一粒种子,然后生根茁壮。这就是邪恶如何在我们的生活中长大的情形。
新约和旧约对邪恶的解释有显著的不同。旧约所依据的是律法,律法所处理的是可以看见、可以触摸的邪恶。古人曾说:「不可杀人,谁若杀了人,应受裁判」(玛五21),又说:「不可奸淫」(玛五27)。基督却重视罪恶的根源和罪恶的种子,认为法律无法洞察罪恶,基督说:「凡向自己弟兄发怒的就要受裁判」(玛五22),法律足以将通奸者处死,但基督说:「凡注视妇女,有意贪恋她的,他已在心里奸淫了她。」(玛五28)基督一再强调根本,「那从口里出来的,都是由心里发出来的,这些才使人污秽」(玛十五18)。
下面是另外一个例子:
「于是上主打发纳堂先知去见达味;他一来到他跟前,就对他说:『在一座城里有二个人,一富一贫:富的有很多牛羊;贫的,除一只小母羊外,什么也没有。这只小母羊是他买来喂养的,在他和他儿女身边长大,吃他自己的食物,喝他自己杯中的饮料,睡在他的怀里,待牠如同自己的女儿一样。有一个客人,来到富人那里,他舍不得拿自己的牛羊,款待那来到他这里的旅客,却取了那贫穷人的母羊,来款待那到他这里来的人。』达味对这人大发忿怒,问纳堂说:『上主永在!作这事的人该死!并且,因为他这样行事,舍不得自己牛羊,他应七倍偿还。』」(撒下十二1-6)
达味看出他人的罪,知道富人所犯的过错。孔子曾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我们常明察他人眼中的木屑,而却不见自己眼中的巨梁,这二种罪过都是相同的。达味虽致力于外在的世界,但内心里活在不稳定的意识中。富人的行为令达味恼怒,甚至对他加以惩罚。的确,达味所指出的富人过错,是该受到惩罚的,然而达味在控诉他人时,却无法面对自己的罪过。他这种狂热的行为乃是一种逃避,虽然热爱真理,但本身且显示不公道。他不断的与人诉讼,此隐藏了他的恐惧和罪恶感。
心理学家指出,人们会以积极的作为来消除心中的恐惧和罪恶感,这种态度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只有极少数的人真正了解到这是一种逃避的行为。达味虽然承认自己是罪人,但却不承认犯过某种特殊的罪,故他决不会说:「我杀了一个人。」我们常常掩饰自己的罪过,认为所犯的并非大罪,这是非常危险的。
当纳堂对达味说:「你就是这个人」时,这确是一个转变的时刻。「天主的话确实是生活的,是有效力的,比各种双刃的剑还锐利,百穿入灵魂和神魂,关节和骨髓的分离点,且可辨别心中的感觉和思念。」(希四12)上主透过另外一个人来告诉达味,要达味承认「我得罪了上主」(撒下十二13)。当我们掩饰自己的罪过时,我们所表现的是完全不被接纳;而当我们真正的了解上主的接纳并相信祂的接纳是无限时,我们就能表明我们的罪过。掩饰罪过象征着我不相信天主的爱,这也是最糟的一点,它表示缺乏信心,缺乏了解自已的被接纳。有时我们会遇到一些不愿承认过错的人,他们的不安全是值得同情,他们是软弱的,且受最大的痛苦。
就在我缄默不语的时期内,
我的骨骸因常伤效而疲衰;
因为你的手昼夜在重压着我,
我的力量像在盛暑中而消耗。
我终于向你承认我的罪过,
丝毫也没有隐瞒我的邪恶,
我说:「我要向上主承认我的罪孽,」
你即刻便宽赦了拭的罪债。(咏三二3-5)
答案并不在掩饰而是宽恕,「罪恶蒙赦免,过犯得遮掩的人是有福的。」(咏三二1)他的罪过不再被上主所计数,那该是多么大的福气。唯有在信仰中才能获得自我认错的勇气。宽恕表示了天主至深之爱,那是福音另一个领域。因我们的认罪,在蒙受宽恕的片刻,过错变成美好的事;因为我们更进一步的认识天主,并体验到祂的接纳是无限的,祂的爱远胜过我们的罪过。宽恕使我们与上主间缔结了新的关系,因为圣神为我们显示出罪恶是什么。(参阅:若十六8)只有勇于认罪的人才能真正的接纳自己,并发现举世不移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