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德在狱中
    英军把贞德带到克罗特瓦堡暂住一夜,古堡四面环水,贞德是无法逃出去的。后来又把她带到第也卜,最后到鲁昂。在鲁昂,她将被送交到那些要将她置于死地的人手中。

    这个动人心弦的故事,就要令人悲哀地结束了。贞德在田野中长大,无拘无束;后来在战场上,又骁勇当先;如今却幽禁在寒冷阴暗的四壁之中,没有了武器和战旗,没有了朋友和士兵,孤单寂寞,饥寒交加。不错,她说,她承行了天主的圣意。但是,法兰西将来的统一以及她一生的伟大意义,她尚未知晓。她只知道自己遵听了天主的话,这才是最有价值的。人民相信她,为她祈祷,可她如何得知?寒冬临近了,这是自然界的冬天,也是她心灵的冬天。她还是青春年华,当年的牧羊姑娘刚长成妙龄少女,却即将步人人生的尽头。她那悲壮的经历,到1430年11月底,刚开始一年又半,却漫长得象整个人生。回顾当年,那天上的声音告诉她,天主命令她去拯救法国,到现在,又将近十年了。

    她是否认为是自己有了错觉呢?没有什么依据叫我们这样设想。她竭心尽职,遵听主命,却成了俘虏。这是为什么呢?她有哪儿失职?为什么遭到这样的惩罚?也真让人不能理解。是她打退了敌人,是她帮助太子登上了王位。尽管国王懦弱无能,然而终究是国王,主宰着法兰西,人民也因而重获了自由。……贞德沉思着,回忆着,逝去的岁月一幕幕映人她的脑海。就这样经过了多少个漫长的白昼和不眠之夜,她终于明白:她只是天主的工具,她已完成了使命,没有必要再留在世上了。

    她的朋友无法帮助她。这位英勇一时的少女,如今,跟她的敌人比较起来,却变成了弱者。

    法兰西的败类,英吉利的恶棍,都约定要剪除她,长久以来,她叫他们太难堪了。现在他们才强打精神,重振威风。柏德福和英国人希望能和法国达成协议,重新占领失去的城池;依莎波呢?却希望处死贞德,她太不顺眼了。于是他们一齐设法在教会中或巴黎大学里物色人选来审判贞德,务必要按照他们的意图,去处死她。

    宗教在当时社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尽管对教会人士,群众并非完全拥戴,甚至还嘲弄他们。圣教会在当时也度着一个艰难时期,法王和他一帮人承认的是亚味农(法国城市)的教皇,英国则服从罗马教皇。巴黎大学支持法国教会,而不买其他人的帐,也不听国王的。终于有一个人似乎符合他们的希望,这就是哥松,博韦的主教。

    哥松为英人效劳,而大学大体来说,也是站在英人那边。大学和当地教会只希望法国有一个国王,那就是英王本人,他们认为只有如此,才能使这个被战争长期分裂的不幸国家享受太平。英王亨利五世,总是听信哥松,向他征询重要意见,当然也重金酬报他。柏德福一眼认定:哥松就是适于承担审讯并处死贞德的人。

    哥松身为教会人士,穿的是主教礼服,却在政府中供职。但是象这种出卖祖国给敌人的家伙,有谁会相信他们呢?群众的看法跟这些大人物可不相同。平民百姓都忧心忡忡,希望能争取贞德的自由,人民都为贞德祈祷。

    审判贞德的整个过程避开群众悄悄地进行,这些朴实勇敢的群众都为贞德非常担心。这位乡间姑娘是他们中的一员,诚朴而又单纯。

    贞德从被监禁之初,就接到命令:脱掉男人的军装,穿上女孩儿的衣服。教会禁止妇女女扮男装,这是不良女子的行径。贞德被英国兵看守,周围尽是男的士兵。这些男人听人讲过她的情况,都把她当作敌人。他们不理解她怎么会打胜仗,她一定是附了魔!而且骑马作战,混在士兵中间,哪里会是女孩子的作为?女人家不是只应该呆在家中料理家务、织布缝衣、看管羊群、纺织羊毛吗?这些当兵的,不管法国兵,还是英国兵,行为总不规距。传说贞德是危险人物,是她给英国带来灾祸,这就是他们知道的一切。

    因此,贞德被这些头脑简单,态度粗野的兵丁看守,实在是件不幸的事。他们好奇,没有教养,常说粗话,取笑少女。贞德白天不见阳光,日夜躺在干草上,吃的是面包和白开水,仅仅足够维持生命,不至于饿死。她索回了她的军装,她穿在身上就觉得自在。

    审讯就要开庭了,她将站立在一批法官之前,他们都是巴黎的博士,就是这一帮人存心处治这位少女、这个“危险人物”,他们完全受英人左右。波弗特和沃伟克将每次出庭,只要是法官提出问题要求贞德回答的时候,所有这些大人物又都听命于柏德福。必须这样判决贞德,使她在教友和法国人民眼中,直至将来在历史上,都彻底完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