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划 经师(Scribe, Scriba)
    经师是充军期间,敬畏上主(德38:39)和精通法律的人(厄上7:6,10,11):他们是充军的犹太人的精神领袖,给他们翻译和解释梅瑟法律(厄下8:8;13:24),因此,很受当时的犹太人的尊敬(加下6:18;德19:1-15),他们有些出自贵族或司祭家族,但大部份是平民阶级。当时最驰名的经师是厄斯德拉(厄上7:6)和匝多克(厄下13:13)。

    《新约》时代的经师,也就是由这些经师传袭而来的:他们也是「法学士」(玛22:35;路10:25;宗5:34),对祖传的法律受过精确的教育(宗22:3),且全是出自平民阶级(玛2:4)。他们大部份是法利塞党人(谷2:16;宗23:9),也是公议会的议员,且在公议会中很受长老们的敬重(宗5:34-39)。他们享有立法权(玛23:4)、司法权(路22:66;宗5:34;23:9)和司教权(玛23:2;宗22:3)。

    耶稣时代的经师中,虽然也有追求真理的(玛8:19;谷12:32-34;路20:39),但由于大部份是法利塞党人,因而他们多是应小心提防的(谷12:33)变质经师,与法利塞人同流合污,因此,也与他们一同受到耶稣严厉的谴责(玛23:13-36),因为他们的作风不合天国的标准(玛5:20),他们的传授缺乏权威(玛7:29),他们只传授人的规律(玛15:8),多次与天主诫命冲突(玛15:3)。正是为了这个缘故,他们与法利塞人常留心寻隙控告耶稣(路6:7;11:53,54;若8:3-6),在公议会定耶稣的死罪(玛26:57-66),并且在加尔瓦略山上嘲笑他,直至他死去为止(玛27:41-43)。他死了以后,还是他们与长老们难为他的宗徒(宗4:5),追逼他的门弟(宗6:12),迫害他的教会(宗8:1)。

    至于经师的培养,并非朝夕的事:谁要成一位经师,就得多年跟着一位名师(宗22:3),将他口授的《圣经》讲解牢记在心:这些讲解多包含在史训内(米德辣市Midrash)。谁记得最多和最清楚,谁就是高足弟子。如此者,直至四十岁方可领覆手礼,成为「辣彼」(参阅玛23:7),有权公开讲解法律(参阅若7:15)。当时的经师分严宽两派:前者由霞玛依(Shammai)作领袖,后者则由希肋耳(Hillel)为首领。圣保禄的老师加玛里耳(Gamaliel)就是属于后一派的(宗22:3)。

    公元七○年,圣殿被焚后,《旧约》的司祭职废除了,经师则取而代之。他们以雅木尼雅(Jamnia)为中心,专心研究《圣经》,成了日后犹太主义的支柱。他们的传授,载在米市纳中。当时着名的经师,有依市玛耳(IsmaelbenElisha)和阿基巴(RabbiAkiba):他们在巴尔苛刻巴的叛乱中殉教;此外有犹大(RabbanJudabenNashi)、息孟(SimonbenGamalielII)以及曾与圣犹斯定辩论过的特黎丰(TryphonbenTarph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