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静第四天:挣扎
    避静第四天:挣扎

    一、挣扎的必要性

    修道过程中,挣扎是随时随地都可能产生的。困为诱惑是不断的,且常常会随机而来。路四章十三节说:“魔鬼用尽了种种试探,就离开了他,再等时机。”伯前五章八节说:“魔鬼就像咆哮的狮子,到处巡游,寻找可吞噬的人。”所以,只要我们身上的私欲、私意还没有死干净,那内在的挣扎就是必然的。

    一个越有心向道、有心求道、有心修道的人,内在的挣扎可能比一般人更厉害,心灵的苦闷也更多。这是心灵的爱情与肉体的软弱博斗的结果。著名诗人艾青在他的一首诗里这样写道:假若我是一只鸟,我也要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悲愤的河流——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一片土地爱得深沉。爱和无奈交织而成的苦闷,常常也会在我们的修道过程中不期然地出现。因为一个目标明确的修道人,因自己灵性上的软弱,内在障碍的无法尽快突破,以至不能早日走出自己内在束缚,获得生命的释放与自由而焦急苦闷。这种强烈的渴望与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无奈相冲突,就形成了深深的灵性上的挣扎。

    越明白圣召的神圣意义的人,对自己的生命品质、灵修境界要求会越高。这样的人,内在的挣扎、困惑、痛苦也会更多、更深,因为这样的人心灵是很敏感的。对神圣的东西敏感,对罪恶也很敏感,故内心世界是丰富复杂的。这样的人要常常默想罗八章二十八节这句圣经:“天主使一切协助那些爱他的人,就是那些照他的旨意蒙召的人,获得益处。”真的明白了这节经文的含义,就能明白每一次灵性里面的挣扎,就是一次生命课,是一次洗炼,使生命在基督的带领下越来越走向深度的成熟与圆满。

    二、主的挣扎

    当我们提到主的时候,请先不要马上想到他是全能全知可敬可畏的天主。我们先来看他也是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的真真实实的人,有人的限度,也有人的软弱。这样,我们就更容易走近他,他更容易在我们的灵修过程中去体会他的内心世界。

    保禄宗徒是一位明白天主心意的人,他以自己信仰及灵修生活中无比真切的体认,给我们讲出了一位真实的耶稣:“当他还在血肉之身时,以大声的哀号和眼泪,向那能救他脱离死亡的天主,献上了祈祷和恳求,就因他的虔诚而获得了俯允。他虽然是天主子,却由所受的苦难,学习了服从。”(希五章七至八)

    主挣扎的经历,使他能更走近我们的生命历程中,也使我们能更走近他的生命境界里。主的挣扎,大致来说,在他的生命中有这么三个阶段:

    (一)传道之前,旷野祈祷中,他的内心曾有过争战。要做世俗的默西亚呢,还是做人心灵的默西亚?相信以色列人五百年来整个民族强烈的默西亚意识和情结,对身为犹太人的耶稣不能没有影响,不能不产生一度的挑战与挣扎。

    (二)被捕之前,在革责玛尼山园的那不眠之夜,面对别无选择的死,以及三十三岁的年轻生命对生本能的依恋,对死自然的抗拒,在他生命的祈祷中,回响一曲令人震撼的心灵交响曲:“父啊!如果你愿意,请免去我这一苦杯吧;但不要照我的意愿,而要照你的意愿。”圣路加更以细腻的笔触给我们写出了当时那惊心动魄的内在挣扎的场面:“耶稣苦闷至极,祈祷越发恳切。他的汗如同血点,滴在地上。”(参路二十二章十一至四十四节)

    (三)在十字架上,在千万人的注视中,他的内心却饱尝了孤独之苦。“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你为什么舍弃我!”极度痛苦中的强烈的孤独感,使他不由自主地借圣咏上的话,抒发了自己内心深沉而复杂的感情。我们如果熟悉这第二十二篇圣咏,就能体会到,作者一面表达出由于深度的失落感而带来的不可抗拒的内在孤独,另一方面,在圣咏的后部分,却又表达出作者对天主坚强的信德。主耶稣虽然只喊出了圣咏上的一句,却包含了全部第二十二篇圣咏的丰富而沉的思想感情。主为我们先经过挣扎的脚踪,为了让我们知道貌岸然如何跟随,使我们在挣扎的时候内心有盼望,有安慰,更能帮助我们去接近他,走进主的心中,向他发出求救的祈祷,并在主内接纳自己的有限、软弱,安心等待天主的时间。

    三、圣人们的挣扎

    我们现在再来看看圣经中几位圣仆人,在蒙召随主的过程中的一些挣扎的例子:

    在创世纪二十二章里,记载了亚巴郎听命祭献独子的故事。上山献祭的行程,也是他内心痛苦挣扎的行程,当他走到终点时,他的挣扎被喜乐与安慰代替了。从创世纪所记叙的父子俩上山时的简短对话里,我们如果用心读,就能读出那段被压抑着的沉重的气氛。亚巴郎内心的痛苦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他只有凭信心咬紧牙关走向上主要他走的目的地。信心能产生奇迹,能给人生带来转机。当生命中出现“山穷水尽疑无路”时,信心往往会使我们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圣祖雅各伯的挣扎,则反映在创三十二章二十三至三十节中的有关描写雅各伯与天神搏斗的那一段章节中。“雅各伯”意为抓住,这名字本身很有深意,正反映了他前半生自私自利,不择手段巧取豪夺的性格特征。当他经过了长年的漂泊流亡生涯之后,痛定思痛,就在雅波克河渡口,一夜没睡反省检讨自己的生活。与天神搏斗的描写,正反映出他内心两种力量的争斗,一种是属神,一种是属血气的。开始属血气的总占上风,一直斗争到天要亮了,直到谦卑顺服下来才让属神的战胜了属血气的。

    还一位代表人物,就是梅瑟。在天主的召叫与梅瑟的回应之间,产生了一种很大的内心争战。世事沧桑经历多了,心境淡漠了,不愿接受挑战,故想逃避使命与责任。可是一个不愿意服从天主旨意的人,怎能成为天主的人呢?而一个属于天主的人,又怎能逃避来自天主的责任与使命呢?而一个身负上天使命却不让自己成为属于天主的人的人,又怎能被主所用呢?又怎能被主所用呢?出谷记四章十至十七节和四章二十四至二十六节两段圣经用一些隐晦的描写向我们披露了梅瑟的挣扎与最后顺服的过程。

    此外,圣经中还让我们看到大先知耶肋米亚、厄里亚及先知约纳在面对天主的呼召与自己回应之间的那种挣扎。他们在面对使命和回应圣召的时候,都有过或者逃避、或者沮丧,甚至抗议的心路历程,然而,最后都在天主的慈爱和大能的光照引导下,走出了自己灵性里的黑暗境遇,突破了内在的挣扎,以谦卑俯就了天主的圣意。他们一个个血泪交错的侍奉经历,至今读起来仍令人回肠荡气、感慨不已。激励我们在灵程上奋不顾身、勇猛精进。四、挣扎中的失败者

    圣经中不单给我们留下了一些在挣扎中得胜的圣者芳表,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些令人遗憾的失败者的形象。在这些人中,茹达斯就是一个遗臭万年的代表人物。在跟随主的过程中,他与其他门徒一样,开始的时候都有自己的个人目标与个人理想追求,其他宗徒在耶稣的潜移默化的教导、熏陶之下,要么放弃了个人的私心,要么把自己的理想整合在耶稣的生命追求和实现中了。唯有茹达斯始终执着自我追求与实现,不肯顺服主的心意。所以他个人理想和自我追求、自我实现与老师所要求的使命常有冲突,不能认同,故做不到死于自己交托给主。最后,个人主义占了上风,为了一己之私出卖了老师。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看到一些修道人,因不堪重负,为了逃避压力和内心的煎熬,丢下十字架,放弃走苦路,还俗了。还看到一些人,修道的动机本就不纯,修道后又不下苦功调整自己的心态,结果越走越俗化,终于教会里捞了一把之后,离职了。还有一些修道人,人虽还留在教会里,但满脑子世俗追求,以教会作为自己个人私欲发展的基地,于是勾心斗角、争权夺利方面乐此不倦。

    以上这些人,无论是离开修道圣召团体的,还是依然混迹在修道队伍中的人,四、挣扎中的失败者

    圣经中不单给我们留下了一些在挣扎中得胜的圣者芳表,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些令人遗憾的失败者的形象。在这些人中,茹达斯就是一个遗臭万年的代表人物。在跟随主的过程中,他与其他门徒一样,开始的时候都有自己的个人目标与个人理想追求,其他宗徒在耶稣的潜移默化的教导、熏陶之下,要么放弃了个人的私心,要么把自己的理想整合在耶稣的生命追求和实现中了。唯有茹达斯始终执着自我追求与实现,不肯顺服主的心意。所以他个人理想和自我追求、自我实现与老师所要求的使命常有冲突,不能认同,故做不到死于自己交托给主。最后,个人主义占了上风,为了一己之私出卖了老师。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看到一些修道人,因不堪重负,为了逃避压力和内心的煎熬,丢下十字架,放弃走苦路,还俗了。还看到一些人,修道的动机本就不纯,修道后又不下苦功调整自己的心态,结果越走越俗化,终于教会里捞了一把之后,离职了。还有一些修道人,人虽还留在教会里,但满脑子世俗追求,以教会作为自己个人私欲发展的基地,于是勾心斗角、争权夺利方面乐此不倦。

    以上这些人,无论是离开修道圣召团体的,还是依然混迹在修道队伍中的人,我相信他们的内心都是经过一番挣扎的。令人可惜的是,他们在挣扎中失败了。

    五、该如何面对挣扎

    为什么我们会有挣扎呢?外在的原因是环境、气氛可能对我们有压力,有时甚至与我们求道的理想、追求格格不入,造成内心深度的悲观失望。内在的原因是自我意识太强,把个人理想、自己的东西抱的太紧,以至于耿耿于怀,放不下来。

    作为一个对生命有追求有理想的修道人,在挣扎的过程中,可能会不由自主的出现下面的几种现象:

    (一)内心的失落感:理想与目标黯淡了,天主自我隐藏了,对自己的选择怀疑越来越强烈,前面一片灰蒙蒙,后面一片雾茫茫。好像什么都抓不到,一切都落空了,一种无边无际的空虚笼罩着整个生命。觉得一切的努力,一切的投入都是徒劳的,毫无价值和意义的。内心有一种被自己欺骗了的感觉。这时候那种深深的不甘心的但又无可奈何的意识,强烈地占据了我们的心灵,自己觉得被剥夺的一无所有了,成了世上什么都不是的可怜虫。

    (二)强烈的孤独感:万千思绪,百感交集,但可向谁诉说,又怎能表达出来呢?自己纵然想表达也语无伦次,词不达意,因为内心的苦闷太深了,话语实在不能把那种感受清楚完全地表达出来,所以别人也无法真正进入我们的内心世界来了解我的心境。在千万人中,我是孤独的。孤独得就像站在古幽州台上的陈子昂所说的一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三)对祈祷的厌倦感:有时候内心有强烈的需求,推动他向主倾诉、哀哭,有时候又因深度的失望与悲观,使之对祈祷和个人灵修产生了不可抗拒的厌倦感。情绪的起伏波动比较大。

    在圣召的道路上,出现上面所讲的这三种挣扎的现象,可以说是天主所赐的黎明前的黑暗。若处理得好,修道生活可能会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转机,若处理不好,长期会被苦闷、无奈、压抑、悲观所困,挣扎的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放弃圣召或心理不正常的状况。所以,面对个人灵修过程中的内在挣扎,必须要正视,努力寻找合适的解决途径。

    一般比较暂时性的解决途径是,或进行一些体育活动,或者旅游散心,以消解蕴积的能量;或者从事一些艺术活动,培养个人艺术爱好与兴趣,或者从事一项研究工作,以分散注意力;或者以读书、写作来排遣内心郁结的情绪,让它疏泄出来。然而,这些方法终究都是不彻底的,所以不要太入迷,以至本末倒置,把手段、方法变成了目标。比较彻底的方法还是祈祷、读经、谈心、告解、领圣体。关于祈祷除了比较公共性的之外,最好培养个人化的祈祷习惯,让自己随时随地都可以进入到心灵的内室向主叹息,向主流泪,向主哀告,向主倾诉。读经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主、圣人、先知们心灵争战的光景,仔细揣摩、体验,以寻求心灵的共鸣,激发灵性的力量来应付自己的软弱。至于谈心或告解、领圣体,则是一种更有形且持久的帮助力量,选一位神师或属灵的弟兄姐妹,与之分享自己的一切,让对方静静地听,自己能说多少就说多少,能说到什么程度就说到什么程度。如果有罪的障碍,就及时向神师神父告解,不要拖延等候,不然就会给魔鬼留空子,灵性里的情景就会更加糟糕了。此外,还要请一些弟兄姐妹帮助祈祷,这是很要紧的,有许多软弱的人之所以到今天还能站立得住,与不少人的代祷是分不开的。我自己就是一个例子。在我的修道经历中,曾发生过很大的心灵挣扎,几乎要放弃圣召了,感谢主的扶持和带领,使我走到今天。我曾把这过程写成几首诗,愿与大家一起分享、共勉:

    修道难,魔事扰纷纷;举目遍缠诱惑网,迈步提脚惧陷坑,进退维谷间修道难,最难是修心;平原走马诚难收,几度勒缰又奔腾,一路挣扎行。

    修道难,靠主才安稳;浪涛汹涌从容过,荆棘遍地亦等闲,勇猛更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