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主的旨意”是吗?
    常被误用的一种宗教性说法,要算是[这是上主的旨意]这句话了。这句话像阿司匹林一样,被认为是万灵丹,能治百病,能说

    明一切无法解释的不幸。[这是上主的旨意]变成了宗教界的陈腔滥调。有时使用它似乎像是否认事实。我害怕,有时上主会因为我们

    罹患种种疾病怪罪神而受到欺骗。[这是上主的旨意]的那个上主,似乎是无感觉的、不理性的、残酷不仁的,并且不关心人间事的上

    主。「这是上主的旨意」有时候又用来当作推诿之词,就如当我们规避追问与人生有关、令人忧烦却诚实的问题时,或者为避免探究

    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有何更深的意义时,就用这话来搪塞。也许我们只是不要感觉那些事的真正痛苦,或甚至不想面对我们自己行为

    的责任。

    我曾听过人不管发生的事情大小,一律用这句话来解释,从大灾变到最不重要的事,从一场烧死全家人的火灾到家里小狗的死,

    样样都说是上主的旨意。但愿一切都那么明确地是上主的旨意![这是上主的旨意]是句神圣而饶富意义的话,但只有适当地了解时,

    才是如此。

    圣保禄说过,[上主的旨意]就是你们要成圣。上主要我们得救并成圣。上主如何完成这事呢?你可能回答,借着祈祷、领圣体以

    及其它圣事。是的,但上主圣化我们主要也是透过生活的圣事,而不只是藉存在的圣事。生活和存在之间是有区别的!当我们专心生

    活时,我们就活着。我们消极地从旁观察生活时,我们只是存在而已。成圣包括完全走进生活。

    当我们这样做时,自然卷入邪恶与上主没完没了的问题中。如果上主是善的,为什么还有恶?本文不愿纠葛在这种哲学与神学的

    辩论中。让我们了解,上主所要的所愿意的是善,只允许恶。上主允许恶,其意为:上主不干预我们做恶的自由,也不控制我们像控

    制木偶一样。这是上主在创造我们自由行善或做恶,尤其自由爱或不爱她时所冒的险。爱不能强迫。

    当恶——疾病、失败、挫折、罪过——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我们会忐忑不安,问道:[上主在那里?上主是该来救我的。]或者

    当我们无法控制的悲剧——一个朋友毫无意义地死于意外、或一个孩子死于一种罕见的疾病、或一位老妇人被残忍地愚弄、或癌症的

    牺牲品,或离婚,或无数不正义事件中的任何一种施诸于男男女女时,我们不只是会怀疑照顾人的上主是否临在我们当中;而且,如

    果承认上主存在,我们还会怀疑什么是公平,而且若公平,理由何在?

    但有信仰的人会相信上主一直和我们同在。圣保禄告诉我们,上主会从恶中引出善来。上主一直在用她自己的方式工作,神等待

    良机,在牠的世界里慢慢地编织着救赎之织锦。但务实地说,上主愿我们应付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恶。上主并不愿意那车祸发生,对于

    车祸我没有半点责任,但她却为了我的好处,为了我的成长和圣化,要我面对并运用这恶,和它充满痛苦和令人挫败的枝节。

    在面对悲剧和必须要做不证自明的事情时,人们会运用一切想得出的技巧来辨别[上主的旨意。]这似乎是一种逃避的方法,否认

    明显的事,拒绝接受正在发生的事实。不论发生什么事——不管是好或坏——上主要我们面对它,不管公不公平,合不合乎逻辑,合

    理或不合理。这并不是迁就恶,而是面对它,并且尽可能地改变它。

    离婚是情感悲剧,不是上主所愿,也不是他所造成的。但如果离了婚,上主却要人面对这一现实,不让它毁灭他们;上主要人尽

    管离了婚,仍然努力做个更好的人。在做了一切来避免离异无效之后,最后的动作是接受这不可避免的

    事实,继续活下去。人会死,有些婚姻也会死。

    上主的旨意昨天、今天、明天都存在于我们面对的现实之某处。那个现实并非模糊不清,而那就是上主旨意的所在。有一件事很

    明显,就是尽我们之所能使事情步上轨道,然后活下去。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不常是对的、公平的,但基督的死亡也不是对的、公平

    的,却带来了救赎。基督给我们留下一个讯息和榜样:[父啊!若是可能,求神使这杯远离我吧!但不要随我的意愿,而要随妳的旨

    意。]

    有时我们生活中的现实可能是混乱和苦难。上主的旨意是要我们面对,并设法克服。这也是治疗所要做的,就是帮助我们面对并

    应付我们生活中不愉快的现实,竭尽所能地以我们有限的资源为之;意思就是背起我们的十字架。我们的命运不是一项交给我们的计

    划,或是消极命定论的一个偶然,而是一种积极参与我们生活的礼仪。’你们要这样做,来纪念我……

    上主的旨意是要我们与每天生活中的不确定、模棱两可以及失望挫折格斗,不需要如此时此地之赤裸现实生活那样清楚的指引。

    就连我们的罪过和错误所产生的后果,也是必须面对并接受的新现实。

    换言之,上主问我们最后的问题不是:[你成功了吗?]而是:[你有没有面对你生命中的现实?]诚然,难道这不是除了最后审判

    之外,我们要继续不断问自己的问题吗?我们这个时代的不幸之一是人们逃避现实。他们离现实钻这就越混乱、越不快乐。

    这和心理健康有什么关联?非常有趣的是,评估一个人心理情绪健康与否的基本标准之一,是他是否接触现实。如人何所接触,

    他怎样处理?我们越接触现实,越对付它,不含它多痛苦,我们就越能享受心理和情绪的健康,健康的自管感也越深。

    因而,在上主的旨意、现实和我们心理的健康之间,存在着一种非常重要的关系。上主的旨意在日常的基础上,通常不是一种奥

    秘,而常在我们眼前。当拒绝接受拒绝面对现实时,它才会变得扑朔迷离。

    [上主的旨意是要你们成圣」。我们是透过我们生活中的视实来成圣的;这就是我们如何努力得救的方法。这种态度不仅赋予我

    们手头上的工作以意义,而且灵修生活全在于此:就是用基督的心、灵和态度来面对今生的现实。耶稣说过,[我来是为执行派遣我

    来者的旨意。]他是位讲求实际的人,他教我们如何面对现实,如何超越自己和围绕我们的世界。

    我们都认识一些公认很虔诚、有灵修的人,但他们在接合和面对生活中的现实上,表现出顽强的抗拒与固执,没有在其中察觉到

    上主的旨意。我们必须问这样灵修的真实性。

    耶稣从来没有思索过恶的问题,但有一次,却非常具体

    地指出如何掌握这个问题,那是在莠子与麦子的比喻中说的。仆人发现有人在麦子中间撒了莠子时,主人提醒仆人不要拔出莠子,否

    则连麦子也会被毁坏。[让两样一起长吧!]耶稣给我们关于恶的教导是:我们必须面对它,处理它,但不让它胜过我们。

    这一章并不想回答并解释今世所有的疯狂、悲剧,以及不正义——那超越了它的范围,而且显然是不可能的。本章再度肯定,上

    主为我们有信仰的人的旨意,是要我们面对生活中每天的现实,并加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