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我闻我思(二) 主!你的计划何其奇妙!
    在前边我曾提到过,虽然我去参加夫妇恳谈会是有些勉强的,但是那次去参加却是天主上智所安排的。因为日后所发生的两件事情,告诉了我那是在天主的计划中的一部份。

    就在我搬离避静院准备去柏克莱神学院选修课程的前几天。有神父告诉我说,有一位来自旧金山的男教友要做周末退省,希望我能指导他。我由于很希望学习个别指导避静的方法,所以就满口答应了。但是等了老半天,却不见这位先生出现,一直到另一批团体避静结束后,他为了找人带他回旧金山的事来找我时,我才发觉他就是那位要跟我做避静的人。原来他是参加了团体的避静。

    这位先生姓那,年已五十六,是一位非常热心的老教友。每年他都在特定的一日向圣母做一种特殊的奉献。那次的避静就是奉献前的准备。

    由于原先我有责任帮助他,只是他没来而已。所以见面的那天晚上,我特地跑去找他谈谈。也算是礼貌的访问吧!

    我们先从简单的自我介绍开始,慢慢地谈着。还记得在谈话中他曾告诉我说:「神父,即使我告诉您我的痛苦的话,我相信您也是无法了解的。」我心里在想:这位先生倒蛮有自信的。但是我还是耐心地跟他聊下去。也细心地聆听他的倾吐。

    记得谈话之初,他是坐在床上背靠着墙,抽着烟斗;而我是在椅子上正襟危坐。可是谈呀谈地,我先从椅子上站起来,干脆坐到地毡上去,让背靠在墙上。这样似乎舒服多了。在美国,一般房子内多铺着地毡,而我每次见到地毡,总会有舍椅子、沙发而就地毡的冲动。

    我想:在交谈中,一位神父或一位辅导本身的态度非常重要。如果你自己显出紧张严肃的话,那么就容易造成沉闷的气氛。这样不但不帮助交谈,恐怕还会叫人因觉得不自在而更形关闭了;而如果你的态度温良慈善,自然而轻松的话,那么对方也就容易放松心情、更加开放起来。

    也许是看到我轻松自然,不摆「神父架子」;而同时我们的交谈也越来越有趣吧。他竟然也坐到地毡上来,聊得更加起劲了。

    要认识一个人是需要时间的;而如果想被一个人所接受与信赖,那更需要时间。因为认识、接受、与信赖都需要经过一个过程。

    那先生与我之间,真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从见面的开始,我们都有「一见如故」的感觉。也许这就是我们中国人所称的「缘份」吧。也正因为有这种感受,所以他在不知不觉之间,渐渐地向我吐露他内心的痛苦与感受。

    见面的第一晚,我们竟席地而坐,长谈达四个小时之久!从彼此的脸上,我们已经可以窥出彼此之间己有了相当程度的接受。这为未来的辅导,已经铺下了一个非常良好而扎实的基础。第一印象虽然不能做为绝对的标准,但是第一印象对人的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

    第二天早晨,我在避静院的小堂为他特别举行弥撒。在弥撒中他再度做了特别的奉献。我曾注意到当他念奉献词的时候,感动的泪水顺着两颊淌下。在那先生的身上,我可以看到一颗热爱天主及圣母的心,以及一个非常纯朴美丽的灵魂。他深深地感动了我,也吸引着我!离去之前,他特地把家中的电话号码抄给我,并且再三叮咛,叫我搬去柏克莱之后,一定要打电话跟他联络,因为他希望我也能见见他的太太陶依。

    就这样地,一颗非常美丽而宝贵的友谊的籽粒,在我们彼此间的心田里开始滋长;也渐渐地延伸到陶依的身上。等待着日后的开花结果了。

    不久之后,我迁往柏克莱神学院就读,也跟那先生联络上了。他差不多每个星期来我住的地方与我交谈,是一种神修的辅导;也可以说是友谊性的欢聚。

    经过几次深谈后,我终于肯定,单方面的辅导是无法澈底解决问题的,因为困难的关键更是在他的太太那边。但是怎样着手呢?

    终于机会来到了,在复活主日那天,那先生打电话要我跟他们夫妇去享受一顿所谓的「复活餐」,就这样的,我认识了陶依。

    那先生祖籍爱尔兰,所以较保守;而陶依的祖籍是法国,所以比较热情、开放。所以当我们首次见面,她当街在我的脸颊上印上「第一吻」的时候,我并没感到惊奇,而只感到脸上顿时泛起一阵属于东方人的羞赧与绯红。我心里在想:如果这种场面给我母亲撞见了,不晓得她会作何感想呢?我想她大概要大大地为我的圣召而担心了吧???一笑!

    我跟陶依真有「一吻定情」的味道!因为在用餐时,我们已经有了「一见如故」的感觉。三个人很自然地谈笑自如,也彼此开起玩笑来了。我想陶依个性外向、活泼加热情,固然是我们易于彼此熟悉的因素。但是我想,那先生一定跟她多次提起我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而在我这方面,由于从那先生处知道了不少陶依的事情,所以虽属初次晤面,但却不会有完全陌生的感觉。

    由于这次的欢聚,在我跟那先生的友谊上,不但拓展了另一个幅度,也更加深了这珍贵友情的深度;也为未来的辅导关系铺下了比较坦畅的前途。

    自从那次复活节的欢聚以后,那先生仍然每个星期单独来见我一次。我们常到郊外去野餐,因为在大自然中,交谈显得更为轻松愉快了。下午在他离去前,我们经常一起参与圣祭,然后他就高兴地回去了。

    但是,这样的辅导仍是片面的。时间越长,也更让我们看出,除非有陶依的参入,是无法真正达到辅导的目的。但是,我总不能直接要求她加入,告诉她说:「喂!问题的关键是在于你啊!」

    可幸地,认识她不久之后,她也表示愿意和我们一起去野餐。就这样地,我有了更多认识她的机会。但是不管交谈或野餐,毕竟还是无法「诱发」她进入正式的辅导情况中去。因为她的先生曾经告诉我说,以前曾有一位神师想帮忙,结果反而产生更大的困扰。

    于是我只好一方面耐心等待;而另一方面也设法寻找,看看有没有办法给他俩更有效的帮助。

    皇天不负苦心人!终于,我想到一个「圈套」,希望陶依能够掉入这个「陷阱」里去。

    有一天,我拿起了电话筒,拨电话找那先生说:「嗨!那先生,你知道我最大的兴趣是领避静。而再过几个月之后我即将离开美国回到台湾去。所以如果在我离美前我们三个人能够一起做一个周末避静的话,那为我们的友谊不将是一个永恒而有意义的纪念吗?」

    「喔!神父,那实在太好了!但是不晓得我的太太是否也愿意去?请你等一下,让我叫她直接和你谈好了。」那先生的反应是赞许中带着几分的期望。

    「哈啰!神父,你好吗?」是陶依热情的问候声。

    「很好,谢谢你,陶依。我刚有一个灵感,就是如果我们三人能够在我回国前一起去做一次周末避静的话,那不是一次美好的回忆嘛?」在语气中,我尽可能显出柔和与感情。希望能够打动她的「芳心」。

    「当然,那太好了,神父。就这么决定好了。什么时候去?到那里去?请你跟我丈夫商量好了。」

    愿天主永受赞美!因为陶依终于被我那带着情感,但又显得有些「诡计多端」的阴谋所诱,竟然满口答应了!因为后来那先生惊讶地告诉我说,他自己每年必定做避静,而陶依却不肯去,因为她以前做过好几次都没有什么结果,所以就拒绝再做了。而这次能够爽快答应,似乎出他意料之外。他告诉我说,当陶依在电话中答应我去避静时,正是在做着柔软体操,所以我想,如果不是她当时不知所云,可能就是运动时叫人比较开放罢?而事实上,日后却证明了这是天主的安排;也是天主终于答复了那先生十六年日日在祂前不断的流泪的哀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