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之旅 古堡探幽揽胜
    在初学院读圣方济各沙勿略的传记时,只知道他是贵族,但没有想到他们家的房子却原是一座古堡。这座古堡建筑于十三世纪,从外表看起来,显得非常的宏伟壮丽。

    儿时,每当看到照片或图片上的古堡,幼小的心灵往往会被一种神秘而又富于罗曼蒂克的气氛所笼罩着,企盼着将来有一天也能够亲身进去探险一番,那该有多好呢!日后多次在电影上看到古堡时,更增添了一分好奇与渴望。没想到昔日的梦想,如今得以实现,因为我此刻不正是身历其境嘛!当日那一分欣喜之情,真是溢于言表!

    古堡是建筑在一个小丘上,需要拾级而上,然后通过一座可以升降的吊桥,才能来到入口处。进入笨重的大门后,左边有一出售纪念品的地方。我选购了几张具有代表性的明信片和两个镶有古堡照片的烟灰缸,准备返国后赠送亲友,做为留念。

    在大门后有一间相当宽敞的大厅,厅中放置着古堡的模型,好让游客在参观之前,对整座古堡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好能按图索骥。古堡内光线微弱,所以需有灯光照明才能摸清方向,不致于迷失。

    我们几乎参观了古堡的每一角落,深怕会遗漏什么似的。但是不知为了什么,却不肯让我们进入起坐间去参观,也许是怕游客中有顺手牵羊嗜好的人吧!可幸,我们仍然可以透过栏杆向里探望:而事实上,除了无法触摸古物外,里头的一切摆设,我们在外面仍然可以一览无遗。

    室内摆设简单,但却井然有序,有剑、桌、椅等用具。目睹这一切景物,令人感慨万千,怀古幽思不禁从心中油然升起。七个世纪前的古物,如今突然呈现跟前,七百多年的空隙,似乎就在这一剎那间被填满了一样,消失得无影无。尤其当我想起了摆在室内的这一切都曾经被儿时的圣方济各亲手把玩及触摸过的时候,一种无限的追念与亲切感紧扣着我的心弦。虽然我与圣人是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里,其间相隔四百余年,这期间不知经历了多少的战乱与人世的沧桑,可是圣人对我来讲,却丝毫不感觉到陌生,因为我们隶属于同一个修会,同在基督君王的旗帜下服役,为荣主救灵而东征西讨。是这同一的圣召,使我与圣人之间的距离缩短了许多。也正因为有此体认,所以当我用手抓住起坐间的栏杆向室内探望的片刻,我感到了一分格外的亲切感,不知不觉间似乎回到了圣人生活的时代里去,好象他随时会从里面出来,亲自欢迎及招待我这四百年后步武他后尘的会士,与我握手言欢一样。

    可是,当我正沉浸在遐思时,何神父催我们快走,因为他要领我们去看另一间小室。

    到了那里之后,何神父指着墙上一幅圣弥额尔总领天使剑斩恶魔的雕像给我们看。他说:沙勿略一家人对圣弥额尔有着一种特别的喜爱与敬礼。我虽然对于这段历史毫无研究,可是当我仔细端详与研究那幅雕像之后,却好象略有所悟似的,因为我心里在想:像中圣弥额尔那付右手持利剑,脚下践魔首威风凛凛的神态,不正是代表着中古世纪的武士精神吗?

    我们也曾通过楼上的一条走廊,廊的左边有一些小窗口,窗外还有盖子:据说这些小窗口的主要目的是,当敌人来侵的时侯,古堡里的人可以从这些窗囗上,把烧得滚烫的水向外泼去,倒在敌人的头上,让他们被烫得哇哇叫而不敢再来叩门了。看到这些小窗,我心里在想,不知道当时到底有多少人在这儿洗过这样的免费「热水浴」呢?

    由于我们去参观的时候已近黄昏,就快关门了,所以显得有些走马看花似的,感到不能尽兴。当大伙儿游客渐渐离去之后,我们正好参观到圣人家中特设的小堂。当我们的向导何神父一知道我们中有些人今天还没有做弥撒时,就灵机一动,特别向管理员陈情,要求让我们在那儿举行共祭。还记得何神父深怕遭到拒绝,所以提出了一个非常冠冕堂皇的借口,向那位先生说:「这位神父是中国人,他特地从老远跑来这里,参观曾经愿意进入中国大陆而不得其门而入的圣方济各的故居,所以请您特别帮帮忙好吗?」虽然我当时有「被利用」的委曲,但是人家完全是出自一片好心,何必斤斤计较呢?所以也就乐于被利用了,只是心里嘀咕着:好啊!何神父,想不到你还真「狡猾」呢!

    由于何神父说服有方,所以那位先生也就慷慨答允了,并且亲自跑去给我们预备做弥撒的用品。

    小堂平时常是关闭着的,但是从栏杆外望去,仍可一清二楚地看到室内的摆设。

    小堂真是名副其实的小,大约祇可容纳五、六个人而已。我想当日圣人一家人口一定非常之少,因为从圣堂的面积就可以推测得知了,在堂内,我注意到了有两个特别的地方。

    在堂的正中央墙上,悬有一耶稣被钉的苦像。不过如果用「苦」像来形容它,似乎并不妥当,因为这幅耶稣被钉像的最大特色,是面带慈祥的笑容。据说昔日圣人远在印度传教时,他的母亲每日可以从像上的面部表情,得悉圣人当时在印度时的实际情况,或是高兴,或是痛苦……。据说圣人逝世之时,像正在流着眼泪呢!

    对于这件事的真伪,我们且不必去探究。不过我倒觉得这幅像的确表达了普通一般苦像所未表达的一点,而且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因为一般苦像几乎都千篇一律地只表达了耶稣受难时痛苦的一面,而未能表达出祂受难时「喜悦」的一面。基督受难时所受的极大痛苦乃是不争的事实,否则祂就不会有临阵脱逃的诱惑并高喊:「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你为什么舍弃了我?」可是如果因此而说基督受难时只有痛苦而毫无喜乐可言的话,那么未免显出祂受难之有些勉强了!耶稣身悬架上的时候,除了遭受肉体极大的痛苦之外,精神上也感到痛苦,因为祂明知将来还会有人继续用他们的自私与罪恶,将祂再三再四地钉死在架上。但是,我深信,在祂感到痛苦的片刻,祂的内心深处也一定同时充满了喜悦,因为祂知道祂是为了爱祂的圣父及爱我们而承受了这些无可名状的痛苦。祂知道因着祂的死,将使多少的人从永死中被解救出来。也正因此,祂的内心一定会感到非常的喜悦与欣慰。圣奥斯定曾说过一句不朽的名言:「有爱无苦,虽苦亦甘。」我觉得圣人的这一句话,似乎可以多少描述耶稣昔日高悬架上的心情吧!

    室内的另一特色是,两边的墙上有几幅有关死亡的壁画;呈现在画面上的是几具死尸,而这几具死尸与一般死尸最大不同的地方,就是除了表达死亡的一般现象外,还表达出死亡「喜乐」与「光明」的一面,与堂中所悬的耶稣被钉像真有异曲同工之妙。我想这些画像一定都是出自同一艺术家的手笔无疑了:作者以舞蹈的方式来表达人面对死亡时那无忧无惧的态度与心情。我想,在人人都怕死的普遍心理下,室中画里所表达的这两种特色,即强调痛苦与死亡的喜乐面与光明面,的确具有鼓舞及振奋人心的作用与效果。

    我以为,信德的最大试金石,恐怕要算是面对痛苦与死亡时我们所表现的态度与反应了。信德小的人,面对痛苦与死亡时会不知所措,怨天尤人:而信德大的人却能安心忍受痛苦,当死亡的手伸向他的时候,他会立刻欣然就道,视死如归。

    写到这里,很自然地忆起了几年前在台北亲耳听到的一个动人的故事,它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信德,才是活生生的信德。

    几年前在台大医院急诊处,有一位教友因患食道癌已不久人世;而患食道癌的人根本无法饮食,即使连喝一滴水也常会引起反胃现象。但是在他临终前,却非常渴望领临终圣体,做为奔向天国旅途的神粮。于是有一位修女特别请了一位神父,以一小块的圣体沾水,让这位教友领。我们平时喝口水,只是一剎那间的事情,可是他却需要花二十分钟的时间才把那小块圣体咽下去。就在他刚咽下圣体的时候,在急诊处的一位医师,很粗鲁地对他说:「回去吧!你只有三天好活了!」也许这位医师当时的心情不好,也许还有其它的理由,我们不得而知。可是面对一位不久人世的病人表现出这样的态度,总是叫人感到不应该。站在旁边的那位修女目睹这种情景,就愤愤不平地跑去准备和这位医生理论一番,好讨个公道。可是就在这个时候,那位临终的教友劝修女说:「修女,算了,因为医师及护士们有那么多的病人需要他们的照顾啊!」

    此刻,我似乎听到了昔日耶稣赞美葛法翁那位外教的百夫长时所说的话:「SK;我实在告诉你们:在以色列我从未遇见一个人,有这样大的信心。」当时,我的泪水几乎夺眶而出!

    普通一个人在临终前,一定非常希望从别人那里得到更多的爱与关怀。如果所获得的是忽视与侮辱的话,一定会感到非常难过与失望,甚至于愤怒。而这位教友,他不但能够安心忍受医师的粗暴无礼,反而更去安慰一位寿命比他长的修女。这种信德的表现,实在令人有无限的感动。

    我以为,从一个人怎样面对死亡,我们大约可以看出他的一生是怎样度过的。如果一个人面对死亡而仍能处之安详,我们大概可以确定地说,他与天主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的了。

    但愿我们面对死亡时,也能够效法这位了不起的教友的榜样,更祈求天主赐我们有像这位教友那样活泼的信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