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 世 纪 引言
    年龄的增长常会激起我们“寻根”的渴望:“我们的祖先居于何处?父母的故里有什么样的文化传统?我们生活的重大决策受什么影响?”我们忆起过去是为了牢记过去的经验,但重要的是回忆过去能使我们今天确信不疑的信条得以证实,回顾历史能使我们从众多的大小民族中确认自己的身份。

    这也正是我们将在《创世纪》中读到的。这本书经过几世纪的点点积累,到公元前五世纪正式成书,那时犹太人已经从流放之地归来,那次流放在他们的信仰表达上留下了永远的烙印。

    创世纪的意思是“开始”。这本书记录的不是宇宙的起源或始祖父母犯下的“罪过”,从书的最初几页开始,我们将读到对生活最重要的启示。

    《创世纪》是犹太人对自己民族起源的回顾,其目的有两个:一是从历史经验中确认自己的身份,以区别于当时周遭其他大小民族;二是回顾先祖与雅威的关系,从而揭示自己与其救主那种不断显现、不断发展的关系,这也是天主“启示”的过程。

    本书收集了犹太人自己的传统和邻近国家如:埃及和巴比伦的其他类似文献(传说、诗篇和谚语等等),他们将这些材料经过修订和去芜存菁,来表明雅威与他们的正确关系。

    这个启示的讯息可以帮助我们去修正、净化和贯通中国传统上有关宗教的观念,如天、上帝、太极、道、鬼神等等,以及宇宙的开始和人类与神灵的关系(盘古与女娲的传说,阴阳五行说,对神灵和鬼怪的通俗信仰,圣王和盛世等)。

    《创世纪》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至11章):囊括一段漫长岁月,从万物的初创直到先祖的信德时代,这里记下了许多名字,第一位先祖是亚伯郎。

    第二部分(12至38章):从第十二章起充满了对以色列祖先的回忆,他们已经有了对一位可亲近、可依靠的天主,也就是对他们“祖先的天主”的信仰。本来这些崇拜与故事就流传在迦南的土地上,那时以色列这支民族尚未诞生呢(在公元前十八至十五世纪之间)!而对族长的回忆首先提到亚伯郎及其子孙。他们居于帐篷,没有固定土地,是与羊群、驴子为伍的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虽然城乡居民瞧不起他们,然而正是透过他们,显示了天主如何用跟亚伯郎和雅各伯的许诺来完成他救赎人类的伟大工程。

    第三部分:(39至50章)若瑟的事迹为我们人类生存意义的悲剧展现了一线曙光。人类需要一位“救主”;而且,人得先历经迫害,备受冷漠隔离的痛苦之后,才能获得随后而来的救恩。

    谁写了《创世纪》?

    本书由多位作者写成。切莫忘记,在圣经中提到的各邦民族都因追逐水草的生活方式,慢慢地、零零星星地聚成庞大的民族。他们不会读写,因而靠口述代代相传的方式,维持着他们的传统。

    约公元前十一世纪左右,这些部族逐渐集中在巴勒斯坦地区并定居下来,渐渐进入拥有文字的新文化。史学家把发生在诸邦君王及其幕僚部属的大小事件都记录下来,同时也描述了他们当时的法律和邦国内的民间信仰。在所罗门时代(公元前十世纪),有位无名的作者,人们通常称他的作品为雅威典的作品,写下了天主子民的第一部历史。他用伊甸园的故事做历史的开端。此人可能也是撒慕尔上下两部书的作者,书中叙述了有关达味王的故事。

    关于亚伯郎这个人物的塑造,雅威典自由选用了许多以前代代口传的故事和传说。就《创世纪》第一部分而言,这并非确切的史实。作者利用了更早的巴比伦文学素材,特别是巴比伦的诗歌,其中提到过始祖夫妇、失乐园、洪水。作者虽使用了这些诗歌素材,却赋予他们完全不同的意义。这些故事在雅威典的笔下,承担了不同的使命和目的,以比拟的手法来揭开天主创造万物和救赎人类大业的计划。这些记载中又有其他的故事和传说插入,因而有些段落是重复的。

    到了公元前五世纪,犹太人从巴比伦流放归来后,司祭们又在已成就的《创世纪》书中加了许多新段落。这些司祭写下了七日创造工程的伟大诗篇,为《创世纪》拉开了序幕,也可说是整部圣经的前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