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二十世纪的灵修 礼仪复兴
    礼仪灵修的复兴,应该归功于本笃会士基纳则(L. P.Guéranger) ,他曾成功地使本笃会在法国复建。从十六世纪至二十世纪期间,有法则的默想传统,在教会内根深抵园,甚至由基纳则及在法国苏利士美 (Solesmes) 的本笃会士 1837 年发起的礼仪复兴运动,也被视为与默祷所培育的个人虔敬有所冲突。基纳则生于 1805 年,在1875 年逝世。他对于礼仪复兴的立场鲜明清晰,他说「确定礼仪的重要性,远远超越个别祈祷,并不表示我们认为应该压抑私人祈祷的方法;我们只希望恢复这两种虔敬活动的正确位置。 不过他有些追随者走极端,根本否定隐修传统中的心灵祈祷的价值。基纳则最出名的着作是礼仪年 (Lannée liturgique 1840-1901) 共十五册,以及三册的礼仪的组织 (1nstitutions liturgiques , 1840-1851) 。 基纳则的努力得到教宗比约十世( 1835 -1914 )的支持,大部分已完成。教宗颁佈一道教令,平息了有关常领圣体之争,准许所有没有大罪的教友,在正确处理下,可以每日领圣体。

    教宗也鼓励教友积极参与教会的礼仪。工作是成功的,不过,不同地区的程度各有不同,马苏尔 (E. Masure) 有以下的报导: 和神学一样礼仪从来不曾在教会内间断, 但在这个世纪初,礼仪所获得的新生命和被重 视的程度,恐怕基纳则做梦也没想到基督 徒的崇拜表现新的活力。在音乐、歌咏、戏剧 和图文并茂的礼仪书,涵义丰富的象徵等辅助 下,灵魂被提升到不可见的境界 基督徒团 体再一次在庆典中找到它在圣事上的团结。 礼仪复兴的成功是由于法国本笃会士的努力和热诚推动,特别是由于苏利士美的隐修士。不过,我们知道,这项运动得到教宗比约十世的大力支持和提倡。但在比利时本笃会士比奥定 (Dom Beauduin , 1873-1960) 的努力下,礼仪运动才更加普遍化和更趋向牧民化,而逐渐脱离了隐修院的色彩。结果,天主教友对于圣体有更深入的体会,更能以圣体为基督徒生活的中心。

    此外,我们也不该忽略德国玛利亚拉克隐修院对整个运动的贡献,作家如嘉西尔 (Dom Casel , 1886-1948) ,本笃会士及巴士克 (Pius Parsch , 1884-1954) 的功劳也不小。最后,我们知道教宗北约十二的礼仪通识: Mediator Dei 揭开了后来由梵二完成的礼仪改革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