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大公会议(431年)厄弗所第一届会议
    五世纪二十代,安提阿基有一位修士,名叫奈斯多略,颇有名气。428年,东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二世为了消除君士坦丁堡因争夺主教席位而产生的争执,将奈斯多略从安提阿基请来任君士坦丁堡主教职。他在讲道中反对使用“天主之母”字样,提出用基督之母代替天主之母。对反对他这一提法人,他利用其主教权力,将他们或撤职,或流放,或鞭笞。奈斯多略的观点很快传到外地,在埃及得到部分隐修士的支持。亚历山大城主教济利承认为奈斯多略这一提法是异端,提出驳斥,并去信罗马获得罗马主教的支持。罗马主教西斯来廷一世为此召开会议,将奈斯多略开除共融。着济利录于十日之内向奈斯多略宣布这一决定,但济利录没有理会西斯来廷这一要求。但却召开了亚历山大城会议,写了十二条禁论,对此,奈斯多略写了十二条反禁论。

    为了彻底解决这一争端,两派都要求皇帝召开大会。狄奥多西二世于430年10月19日诏令:将于431年圣神降临节、即6月7日召开大会。

    会址:皇帝选定厄弗所为开会地点。这一选择对奈斯多略说是灾难性的。因为传说厄弗所是圣母渡过晚年的地方,那儿有传说的圣母坟地,奈斯多略对对“天主之母”字样的使用,遭到厄弗所群众反对是很自然的。当奈斯多略率领代表团到达厄弗所后,遭到当地群众侮慢。当地主教门龙不许奈斯多略进教堂。后来安提阿基主教若望率领的代表团,因为有同情奈斯多略的表现,也落得同样的侮慢,不许进教堂、其他抱观望态度的主教则受到威胁。只有亚历山大城的主教济利录受到热烈欢迎。

    到会代表:狄奥多西二世的诏令规定,每个首府主教率领两名下属主教到会。君士坦丁堡和安提阿基主教都遵守了这一规定,但亚历山大城主教和厄弗所主教没有执行这一规定。特别是厄弗年主教,年有四十名下属主教全部到会,此外,罗马主教派三人组成罗马代表团。会议主席:381年第一届君士坦丁堡会议制定的第三条教律,含含糊糊的修改了尼西教律第条,有关主教虽然没有正式提出反对,但内心不满是自然,罗马则明确拒绝接受。这一次罗马主教西来斯廷给罗马代表团的指示是:一切听从济利当,这不权是因为罗马与亚历山大城主教在教义观点上一致,而且也是因为根据尼西教律第六条两地主教地位相等。

    但是亚历山大城毕竟是381年会议的教区。不能完全无视君士坦丁堡会议教律第三条。为了不让奈多略援引该条教律,取得主席地位,便以罗马主教代理人身份出现,取得主席地位,这是有点奇特的代理人,既无委托书,以无任何其它凭证的代理人。

    派别:来到厄弗所的主教共分三派:(1)奈斯多略派,人数最少。(2)安提阿基派,

    四十三人。(3)正统派,约两百多人。

    会议经过,会议未能按皇帝规定的日期召开,晚了半个月。

    6月22日,济利录主持会议时,安提阿基派尚未到达,奈斯多略拒不出席会议。就在这第一次会议上,奈斯多略被判为异端,因而被开除共融,撤职,数日后,安提阿基主教若望率领所辖首府主教,下属主教到达厄弗所。若望既不同意奈斯多略的论点,也不同意济利录的论点,认为奈斯多略不恰当地强调了基督的人性,而济利录则不恰地强调了基督的神性。因此,他在自己的住所召开会议,将济利录和门龙开除共融。对此,济利录和门龙当然不能容忍,因之将若望主教开除共融。这样一来,三派头头都被自己的对方开除共融。

    三派中,数奈斯多略力量最弱,济利录和若望都向皇帝指控对方,狄奥多西是没有主见的人,命令将奈斯多略、济利录、门龙三人一道收监。后来,奈斯多略被皇帝谴返安提阿基当隐修士。这里面含有对奈斯多略表同情之意,因为一般说来,被开除共融而撤职的主教是要处以流放的。不久,济利录和门龙各复原职。对于安提阿基主教,狄奥多西的态度是:在安提阿基派未驳倒之前,快不撤若望主教之职。命令正统派如果认为能够在厄弗所和安提阿基派和解,就继续在厄弗所开会,如果没有这人希望,就各自回家,这次会议就这样结束了。

    奈斯多派是狄奥多西自己选定的主教。会议开始时,他是偏向奈斯多略的,他后来的态度,与君士坦丁堡隐修士在城内请愿,皇姐布儿格丽为济利录说话不无关系。两年之后,济利录和若望相互作出让步,济利录在自己的论点上作了小量的调整,若望则将奈斯多略开除共融,两位主教就这样解了。奈斯多略被撤职遣回安提阿基在隐修院居住四年后,又开始发表写作、演讲。安提阿基上流社会很喜欢听他的演说。正统派对此十分注意,罗马主教上书皇帝狄奥多西二,请求将奈斯 多略“清除出社会”,安提阿基主教若望也不放心,请求将奈斯多略流放。狄奥多西二世也接受了他们的请求。将他流放阿拉比亚,后来人们认为他在阿拉比亚生活太舒服,将他发配到埃及的一个沙漠地,后又发配到一个荒岛上,死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