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玛 25:14-30
    圣经:玛25:14-30

    释经

    14-15节:按照他们的才能

    14「天国又如一个要远行的人,将自己的仆人(希腊文:doulos)叫来,把财产托付给他们:15按照他们的才能(希腊文:dunamis),一个给了五个『塔冷通』,一个给了两个,一个给了一个;然后动身走了。

    「一个要远行的人」(14节)。要谨记:

    ──耶稣现在准备死亡──在回归天父的路上。受难的故事由下一章开始,就是公议会密谋杀害耶稣(26:1-5),以及他在伯达尼的晚宴上被傅油(26:6-13)。

    ──这个比喻是深入在耶稣的末世言论,即他敦促人要准备他的再来。

    ──玛窦撰写本福音时,是在第一世纪后期。当时的教会正在奋力面对基督再来的迟延。这比喻提醒玛窦的教会(和我们),他们(我们)获得耶稣基督的福音这伟大的宝藏,而在基督再来时,要对于如何保管这福音负责任。

    「把财产托付给他们」(14节)。主人叫来人三个仆人,把财产托付给他们:第一给了五个塔冷通,第二个给了两个,第三个给了一个──「按照他们的才能」(15节)。我们应注意他如何看待他的仆人:

    ──虽然他可以指示每一个仆人如何运用他的金钱,他却显示莫大的信任,让他们利用所出现的机会。

    ──他待三人为个体,按照每人的才能分配资源。他既没有给予琐碎的责任给最能干的仆人,从而侮辱对方,也没有把难以负担的任务交给能力最低的仆人。

    ──「然后动身走了」(15节)。正如每个主管或父母知道,动身走是最难的一步,而这要求最大的信任。

    「一个给了五个『塔冷通』,一个给了两个,一个给了一个」(15节)。学者就塔冷通的价值有不同的意见。一个塔冷通首先是重量──「是犹太制度中最重的单位。塔冷通用来量度金(撒下12:30)、银(列上20:39)、铁(编上29:7)、铜(出38:29),以及其他很多用品。」

    最后,塔冷通是解作一笔金钱──大概是六千德纳。在佣工的比喻中,我们知道一个德纳相等于一个普通工人的一天工资(20:2)。因此,六千德纳代表工人的一千个工人周(十九年左右)。即使那只领了一个塔冷通的仆人,他所得的都是可观的款项,而那领了五个塔冷通的,就是相等于几个人一生的工资。

    16-18节:但是,那领了一个的

    16那领了五个「塔冷通」的,立刻(希腊文:eutheos)去用来营业(希腊文:ergasato),另外赚了(希腊文:ekerdesen)五个。17同样,那领了两个的,也赚了另外两个。18但是,那领了一个的,却去掘开地,把主人的银子藏了。

    「那领了五个「塔冷通」的,立刻(eutheos)去」(16节)。在此有一种热诚的意义。这仆人因受托管如此大笔财富而振奋,他要做一些积极的事来证明自己。他用他的五个塔冷通来经营,并另外赚了五个。

    「用来营业,另外赚了(ekerdesen)五个」(16节)。希腊文ekerdesen一字源自kerdaino(获得,?取),是本福音在较早前用来谈论「赚得」一个有罪的基督徒(18:15)。我们适宜把这比喻视为强调宣讲福音,好能赚取人认识基督,或赚回一个迷途的门徒。耶稣告诉我们,未能这样做──把灯放在斗底下──是绝对不合情理的。

    「同样,那领了两个的,也赚了另外两个」(17节)。那领了两个塔冷通的仆人,好像先前的那个仆人一样,热诚地回应,采取主动,立刻去工作,?了另外两个。他跟第一个仆人一样,赚取百份之一百的回报。

    「但是,那领了一个的,却去掘开地,把主人的银子藏了」(18节)。然而,那领了一个塔冷通的仆人,却掘开地,把主人的银子藏了──这是保管钱财的一个可接受的方法。根据辣彼的法律,如果人把钱财埋在一处隐密的地方,他就无须为金钱的损失负责。

    我们要注意用来描述首两个仆人第三个仆人的动词:

    ──领了五个和两个塔冷通的仆人「立刻去」,而那领了一个的仆人却「去。」

    ──领了五个和两个塔冷通的仆人用了交托给他们的金钱来「营业」,而那领了一个的仆人却「掘开地。」

    ──领了五个和两个塔冷通的仆人「赚了」额外的塔冷通,而那领了一个的仆人却把主人的银子「藏了。」

    用来描述那领了五个和两个塔冷通的仆人的动词是前进的(「立刻去」──「营业」──「?了」),而用来形容那领了一个塔冷通的仆人的动词,则是倒退的(「去」──「掘开地」──「藏了」)。这分别反映两种对主人截然不同的看法。主人的信任给予首两个仆人勇敢;他们意识到主人给予他们机会。他们对主人的信任反映出主人给他们的信任。但是,正如我们在24-25节所看到的,那领了一个塔冷通的仆人却对主人有不同的看法。

    19-23节:过了多时

    19过了多时,仆人的主人(希腊文:kyrios)回来了,便与他们算账。20那领了五个『塔冷通』的上前来,呈上另外五个『塔冷通』说:主啊!你曾交给我五个『塔冷通』,看,我赚了另外五个『塔冷通』。21主人对他说:好!善良忠信的仆人,你既在少许事上忠信,我必委派你管理许多大事:进入你主人的福乐罢!22那领了两个『塔冷通』的也前来说:主啊!你曾交给我两个「塔冷通,」看,我赚了另外两个『塔冷通』。23主人对他说:好!善良忠信的仆人!你既在少许事上忠信,我必委派你管理许多大事:进入你主人的福乐罢!

    「过了多时」(19节)。「这个比喻的隐潜在主题已在开端提出;主人(人子)的不在,以及仆人(门徒)在此期间的责任」(Hagner)。

    「过了多时。」当耶稣首次说这些话时,犹太人想起主的日子──天主拯救义人和惩罚不义的人的日子──「上主的日子实在伟大,极其可怕」(岳2:11)──在这一天,「目空一切的人必被抑制,性情高傲的人必被屈服:在那一日,唯有上主受尊崇」(依2:11)──在那一天,天主要「使人苦恼……因为他们得罪了上主」(索1:17)──的迟延。「尽管预言所强调的是审判,但也有安慰的语调,指出天主看顾以色列(匝12-14)。因此,信友,尤其是受压迫的信友,等待上主日子的来临,他们的案件得到伸冤」(Myers,267)。

    然而,玛窦意识到基督再来的迟延,而他在书写耶稣的说话时想起这情况。他和教会的其他成员已等待基督再来很久──这是我们继续等待的事。然而,在比喻里,主人确实回来了,并与他们算账。这个比喻提出一个应许:耶稣不会永远迟延的,他要回来赏报忠信的人。在这比喻中,当然亦有相称的警告:耶稣将惩罚不忠信的人。

    「仆人的主人(希腊文:kyrios)回来了,便与他们算账」(19节)。Kyrios可以译成「主」──「在福音的语境下,当这称呼应用在耶稣身上时,具有基督论的意义」(Senior,278)。

    「好!善良忠信的仆人,你既在少许事上忠信,我必委派你管理许多大事:进入你主人的福乐罢」(21,23节)。主人──主以四种方法来奖赏那分别领了五个和两个塔冷通的仆人:

    ──首先,他一致对待每个仆人,尽管一个赚了五个,另一个只赚了两个。他对这两个仆人的的称赞是完全相同的(21,23节)。虽然其中一个仆人比另一个赚得更多,但他们的利润也跟他们所得的成正比例。主人显然不是善于计算的人,为数目字所着迷。我们可以肯定,他将慷慨对待所有尽自己能力的人。

    ──第二,他宣布他们是「善良忠信的。」尽管这看来是小事,但我们可以预料,这些仆人必定深深地谨记这些话,也许终生都会记得。出自一位备受敬仰的人口中的称赞,比其他东西更好。

    ──第三,他给予他们更大的责任。我们可能宁愿他让他们退休,但是,他反而增加他们的工作量。成为基督的门徒,其目标不是退休,而是服务。基督徒从不退下来,不再关心别人。这爱的职务不是负担,却有潜力带来喜乐。

    ──第四,「进入你主人的福乐罢!」「这可能带领我们超越比喻的背景……进入基督徒对默西亚胜利之宴的期待」(Hare,287)。

    在「少许事」和「许多大事」(21,23节)之间含有一种讽刺的意义,因为一个塔冷通已是一笔巨款,而五个塔冷通更是几乎不能想像的巨额。但事实上,耶稣是把我们能够向天主奉献的少许赞颂,跟他在末日时赐给我们的伟大祝福作对比。

    24-28节:可恶懒惰的仆人!

    24随后,那领了一个『塔冷通』的也前来说:主啊!我原知道你是个刻薄(希腊文:skleros)的人,在你没有下种的地方收割,在你没有散布的地方聚敛。25因为我害怕,所以我去把你的『塔冷通』藏在地下;看,你的仍还给你。26主人回答说:可恶懒惰的仆人!你既知道:我在没有下种的地方收割,在没有散布的地方聚敛;27那么,你就该把我的银子,交给钱庄里的人,待我回来时,把我连本带利取回。28所以,你们把这个『塔冷通』从他手中夺过来,给那有了十个『塔冷通』的。

    尽管我们乐于听到主人慷慨对待领了五个和两个塔冷通的仆人,但这个比喻确实显示那领了一个塔冷通的仆人的行为,以及主人对这行为的反应。

    「主啊!我原知道你是个刻薄的人,在你没有下种的地方收割,在你没有散布的地方聚敛」(24节)。那领了一个塔冷通的仆人以辩护的、防卫的语气向主人讲话,显然他知道自己的失败。他希望能藉著解释而避开主人的惩罚。他表示知道主人是个刻薄的人,在没有下种的地方收割。这使我们感到惊讶,因为我们所看到的一切,都显示出主人是慷慨的。他把财产交托给他的仆人,给予他们很大的自由度来使用。他称赞和奖励首两个仆人。我们怀疑这领了一个塔冷通的仆人为什么觉得主人是刻薄的。

    「可恶懒惰的仆人」(26节)。但是,我们即将看到主人刻薄的一面。领了一个塔冷通的仆人正确评估主人会作出刻薄的判断。在这情况下,主人称他为「可恶懒惰的,」引用仆人的说话(「你既知道:我在没有下种的地方收割」)来宣判他的不是。

    「那么,你就该把我的银子,交给钱庄里的人,待我回来时,把我连本带利取回」(27节)。主人给予每一个仆人一笔可观的金钱和难得的机会。首两个仆人运用这笔钱,并赚取双倍的回报。尽管他们善用了自己的机会,但也要冒著风险。如果他们不是信任主人,便不会如此勇敢地行动。如果他们相信主人会惩罚他们的每一个错误,他们也不会感到可自由地行动。他们满怀信心地行动,不仅对自己,也对他们的主人充满信心。

    然而,那领了一个塔冷通的仆人却怀著恐惧。他毫不喜爱主人,只关心自己的安全,也没有渴望好好地事奉主人。他把塔冷通藏在地下,假设这样会保护他免受批评。毕竟,辣彼称,把金钱藏在地下,便是终止一个人的责任。

    主人把那个塔冷通从他手中夺过来,并把他「丢在外面的黑暗中,在那里必有哀号和切齿」(30节)。

    29-30节:凡是有的,还要给他,叫他富裕

    29因为凡是有的,还要给他,叫他富裕;那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由他手中夺去。30至于这无用的仆人,你们把他丢在外面的黑暗中,在那里必有哀号和切齿。

    「因为凡是有的,还要给他,叫他富裕;那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由他手中夺去」(29节)。我们应该小心,不要把这句话理解为「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在所有福音里,耶稣表现出他关注穷人,尤其见于公审判的言论(25:31-46)。在那里,他称赞某些人,也谴责某些人;其分界线在于他们有没有给饥饿者吃的,给口渴者喝的,收留作客的人,给赤身露体者穿的,探望患病的和在监里的人。所以,如果说耶稣支持一套「富者愈富」的神学,这是不可思议的。在29节,耶稣是给三个仆人的故事作总结。他的要点并非在于其中一人是穷的,因为即使是一个塔冷通,都是一笔可观的金钱。他所强调的,反而是其中两人(「凡是有的」)是忠信的和多产的,第三个(「那没有的」)并非如此。

    「至于这无用的仆人,你们把他丢在外面的黑暗中」(30节)。主人虽然是慷慨的人,却没有慷慨对待这懒惰的仆人。虽然他给予这仆人的金钱比较其余两人的为少,但毕竟是一笔财富。那仆人本来可以利用这笔钱,但由于害怕和自私而没有善用。因此,主人把那笔钱从他手中夺过来,并把他丢在外面的黑暗中。讽刺的是,这个仆人只关心自己的安全,却因为他连小小的风险也不愿意冒,或连小小的努力也不愿意付出,结果是失掉他的安全。「运用的恩宠充盈,埋藏的恩宠却一事无成」(Soards)。正如耶稣在较早前说过的:「谁获得自己的性命,必要丧失性命;谁为我的缘故,丧失了自己的性命,必要获得性命」(10:39)。

    「在那里必有哀号和切齿」(30节)。这是本福音的标准公式,耶稣经常用来形容那些获得严厉审判的人的命运(8:12;13:42;22:13;24:51)。

    对玛窦来说,这里所强调的,就是「敢于公开表达福音的风险,(门徒)是否把福音收藏在安全的环境,抑或让福音在各民族中散播」(Brueggemann,570)。我们所领受的福音,是一位甚至赐下自己圣子来救赎人类的天主的福音。天主期望我们善用自己的机会──不论是大或小的机会──勇敢地宣讲福音,甚至在面对危险的时候。

    这段经文「解释人有一天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我们可能不知道确实的时间,但算账是肯定的」(LittleandAeseng,75)。

    参考书目

    Barclay,William,GospelofMatthew,Vol.2(Edinburgh:TheSaintAndrewPress,1957)

    Bauckham,RichardinVanHarn,Roger(ed.),TheLectionaryCommentary:TheologicalExegesisforSunday'sText.TheThirdReadings:TheGospels(GrandRapids:Eerdmans,2001)

    Bergant,DiannewithFragomeni,Richard,PreachingtheNewLectionary,YearA(Collegeville:TheLiturgicalPress,2001)

    Blomberg,CraigL.,NewAmericanCommentary:Matthew,Vol.22(Nashville:BroadmanPress,1992)

    Boring,M.Eugene,TheNewInterpreter'sBible,Vol.VIII(Nashville:Abingdon,1995)

    Brueggemann,Walter;Cousar,CharlesB.;Gaventa,BeverlyR.;andNewsome,JamesD.,TextsforPreaching:ALectionaryCommentaryBasedontheNRSV——YearA(Louisville:WestminsterJohnKnoxPress,1995)

    Bruner,FrederickDale,Matthew:Volume2,TheChurchbook,Matthew13-28(Dallas:Word,1990)

    Craddock,FredB.;Hayes,JohnH.;Holladay,CarlR.;Tucker,GeneM.,PreachingThroughtheChristianYear,A(ValleyForge:TrinityPressInternational,1992)

    Gardner,RichardB.,BelieversChurchBibleCommentary:Matthew(Scottdale,Pennsylvania:HeraldPress,1990)

    Hagner,DonaldA.,WordBiblicalCommentary:Matthew14-28,Vol.33b(Dallas:Word,1995)

    Hare,DouglasR.A.,Interpretation:Matthew(Louisville:JohnKnoxPress,1993)

    Johnson,ShermanE.andButtrick,GeorgeA.,TheInterpreter'sBible,Vol.7(Nashville:Abingdon,1951)

    Keener,CraigS.,TheIVPNewTestamentCommentarySeries:Matthew,(DownersGrove,Illinois:InterVarsityPress,1997)

    Lockyer,HerbertSr.(ed.),Nelson'sIllustratedBibleDictionary(Nashville,ThomasNelsonPublishers,1986)

    Long,ThomasG.,WestminsterBibleCompanion:Matthew(Louisville:WestminsterJohnKnoxPress,1997)

    Morris,Leon,TheGospelAccordingtoMatthew(GrandRapids,Eerdmans,1992)

    Myers,AllenC.,TheEerdmansBibleDictionary(GrandRapids:WilliamB.EerdmansPublishingCompany,1987)

    Senior,Donald,AbingdonNewTestamentCommentaries:Matthew(Nashville:AbingdonPress,1998)

    Soards,Marion;Dozeman,Thomas;McCabe,Kendall,PreachingtheRevisedCommonLectionary,YearA(Nashville:AbingdonPress,1993)

    Thayer,JosephHenry,AGreek-EnglishLexiconoftheNewTestament(NY:AmericanBookCompany,1889)